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色彩艳丽,结构紧凑,形象生动。其笔法性格鲜明,比例恰当,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另有复原的东汉墓、西晋墓各一座。本事真大,能够将墓穴“原迹和原材料”移植复原,其中必参有水分吧!
关羽林,在洛阳市南7公里。北临洛水,南望伊阙,风景秀丽。相传三国时西蜀大将关羽之头埋藏于此。墓冢高大,犹如土丘,冢周有参天翠柏,蔚然成林,故称关羽林。冢前有清人所立的“汉寿亭侯关云长之墓”石碑一通。碑前的着帝庙系明代建筑,由层层大殿、山门、戏楼构成一个整体。山门西侧的石牌坊,刻雕精致。殿前的石拦、华表及门窗上的木雕,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两侧的廊房陈列有洛阳附近出土的历代石刻。
说完这洛阳的关羽林及其陵墓,在此还要提及一下,在四川成都还有关羽的衣冠冢;在湖北省当阳县城西北3公里许,也有一座关陵,系西蜀第一虎上将关羽陵墓。史载,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9年,关羽与孙吴交战,败退于临沮,被杀。吴主孙权将其首级运至洛阳送给曹操,同时以诸侯之礼葬其尸骸于此。当初此陵仅具备土冢的规模。南宋淳熙十年,83年,始建祭亭,元至元中,增修墓道墓门。明成化三年,467年,创建庙宇,其后曾重建、增修。陵园内现有牌坊、红门、马殿、拜殿、正殿、寝殿、启圣宫、春秋阁、柏子祠、钟楼、鼓楼、八角亭等建筑。楼阁参差,殿堂森严,丹垣环绕,规模宏伟。墓冢在寝殿后,高7米,周70余米,秋石为垣,上加石雕栏杆,墓前碑亭,亦甚古朴。这里还保存着许多明、清两代名人碑刻,其中明代文学家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俩所作之诗文石刻尤佳。陵园面临沮水,四望平旷,园内古柏参天,风景幽丽。
走向洛阳市老城北,会见到另一座古迹——含嘉仓。它创建于隋大业元年,即公元605年,唐代继续使用,故亦称隋唐含嘉仓。四周有城墙,面积42万平方米。仓城内有整齐的圆形窖穴二百五余座。窖穴口径8~8米,深6~2米,口大底小,圆壁斜下内收,窖底坚硬,经火烘烤,其上纵横铺木板两层,周围砌木板,均经油漆,防潮、防腐措施周密、细致。其中一窖还保存有已碳化的粟米。大部分窖内有砖刻名文,记载窖穴的位置、编号、储粮来源、品种、数量、入窖年月,以及管理人员的姓名和官职等。据铭文记载,粮食来源于苏州、刑州、冀州、德州、濮州、魏州、沧州、楚州、滁州等地,入窖粮食最高在一万石以上。
周公庙,在洛阳老城西关外定鼎南路东侧。相传隋朝末年王世充兴建。历代重修,延续至今。这周公,即姬旦,竟然和“鸡蛋”同音!号称周公旦,是周文王原西伯侯姬昌的第四子,武王姬发的四弟。据说《周公解梦》即为他所著。周公助幼小的周成王掌管政事,平定武庚即纣王之子的叛乱,稳住了周朝的统治。故此,后人建庙为之纪念,尊之为圣贤。据说后来约三千年之后的中国第二贤相周恩来…周总理有“周公”之称。这庙内的主要建筑有前殿和定鼎堂,两侧均有厢房。定鼎堂后有一小院,颇为幽静。庙内有明、清碑记数通。
时至今日,洛阳著名景点依然历历在目——
龙门石窟
关林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古称“伊阙”,山河壮丽,风景幽美,石窟密布于伊河两岸的崖壁上,长达公里。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合称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此外还有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山石窟和宁夏固原县西北六盘山北须弥山石窟比较出名。
关林
关林是埋葬三国时期蜀将关羽首级的地方,也是一处宫殿式建筑群。此处古柏成林,隆冢丰碑,气派巍巍。关羽被过去历代王朝尊为“武圣”,是民间信仰者“忠、勇、仁、义”之楷模。
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洛阳东2公里处,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座官办寺庙,被尊誉为中国佛教的“释源祖庭”,由中国第一古刹的美称。
洛阳古墓博物馆
洛阳古墓博物馆是世界上第一个以陈列历代代表性墓葬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性博物馆,分历代典型墓葬和北魏帝王陵墓两大展区。
八路军驻洛办事处
“八路军驻洛办事处”是国共两党在第二次合作期间我党在一战区的长官部所在地。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洛阳市一处重要的革命旧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洛阳博物馆
洛阳博物馆是洛阳唯一的一座综合性历史博物馆,集中收藏洛阳地区出土的历代珍贵文物近40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彩绘陶俑、唐三彩最具特色。
洛阳民俗博物馆
洛阳民俗博物馆(潞泽会馆)是一座以弘扬河洛文化、展示民俗风情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始建于清代乾隆九年(公元744年),系中原地区清代地方古代建筑杰出的典范。
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
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洛阳嵩县南部伏牛山腹地原始森林区,992年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998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洛阳市山陕会馆
洛阳市山陕会馆位于洛阳市九都路东段,是一处保存较好的清代建筑群落,始建于亲代康熙雍正年间,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鸡冠洞
鸡冠洞位于栾川城西鸡冠山,于喀斯特地貌,最早发现于清乾隆年间,是中原一大奇观,号称“北国第一洞”。
王铎书法馆
王铎书法馆位于孟津城北,占地9000平方米,座北向南,属明清式建筑。王铎,故居孟津。聪颖慧敏,博学尚古,善诗画,为我国明未清初著名书法大家。
千唐志斋
千唐志斋是我国唐代墓志最集中的地方之一。内存墓志石刻43件,还有墓志盖以及书法、绘画、造像、经幢等石刻艺术品。
风穴寺
风穴寺位于汝洲东北群山环抱之山谷中。建筑风格奇特,无中轴线,随山就势,步步升高。始建于五代后汉,金代重建,明、清重修,造型古朴雄伟。
豫西窑洞
豫西窑洞是洛阳、三门峡一带农村的一种民居形式,当居民选择好要居住的地点后,先在地面上挖一个百余平方米的大坑,然后在四面打出几孔窑洞,坑沿四周砌一圈矮墙,目前在冢头村还保存下来一部分。
洛阳主要历史文化游景区(点)
龙门石窟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级景区)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3公里处的伊水河畔。这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状若门阙,古称‘伊阙‘。因地处隋唐‘龙庭‘的正南,故称‘龙门‘。龙门石窟文物风景名胜区主要由龙门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和白园组成,是全国十大文明风景区之一。
龙门石窟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2000年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开创于北魏(约公元493年),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北宋诸朝,开凿时间长达400余年。现有佛龛2345个,佛像十万余尊,其中最大的高达7。4米,最小的仅2厘米。这些佛龛数量之多,艺术水平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关林(国家AAAA级景区)
关林位于洛阳城南约7公里处,是埋葬三国时蜀将关羽首级的地方。明万历二十年(公元592年)始建庙植柏,乾隆时又加以扩建,形成现今规模,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清时文武圣人并祀,关林与山东曲阜孔林齐名,为全国三大关庙之首。因关公为佛、儒、道三教共奉,又被认定为中国传统的武财神,香火极盛。现每年十月举办关林国际朝圣大典,海内外朝圣者云集于此,盛况空前。
白马寺(国家级AAAA级景区)
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位于洛阳城东2公里处,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所官办寺院。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年(公元68年)。史载,汉明帝“夜梦金人”,遂派人出使西域,拜求佛法,迎回印度两位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并以白马列载佛经、佛像返回京都洛阳,为纪念白马驮经之功,汉明帝敕命修建白马寺,安置印度高僧翻译出中国第一部佛经——《佛说四十二章经》。此后,白马寺便被尊称为‘祖庭‘和‘释源‘,在中国佛教界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洛阳博物馆(国家AAA级景点)
洛阳博物馆位于洛阳市中州路中段,是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仿古建筑物,是洛阳市唯一一座综合性历史博物馆。958年5月0日成立,馆内收藏有洛阳地区出土的历代珍贵文物,陈列面积700平方米,按历史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