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耶状元言之有理!”程福贵一边表示赞同,一边却又担心地说道,“不过要办好此事,还需要一个艰难险阻的过程啊!况且谁去督办此事更是一个大问题。”
“皇上不必忧虑!臣愿为陛下分忧解难,请皇上吩咐!”耶无害当即便有意以身请令。
“咳!”天子却叹了口气说道,“朕怎么舍得让你离开督办此事呢?但此事又至关重大,让别人去办,朕确实还有些不放心。唯有你与朕对处置此事不谋而合,象别的文武大臣对朕的这一决定一定想不通,所以让朕的知心臣子去主办此事朕才能高枕无忧呐!”
“请皇上放心!”耶无害立即斩钉截铁地说道,“臣一定不辱使命,只要陛下诏书一下,臣就亲自去招安这黄河两岸的大盗,让他们为朝廷效力!”
“嗯!”程福贵终于拿定主意,下令道:“朕会派朱元帅及二太保司徒一敏协助你去督办此事,所缺人手你自可从军中调遣。现在朕即刻起草诏书。……”——
“什么?皇上要招安这些盗墓贼?”只见左丞相陈田中吃惊地瞪着一双“驴眼◎◎”向刑部第一长官“尚书”(相当于现在的部长)高亚平问道。
“是的!布告已下,我们刑部对此也毫无办法啊!”高亚平而露难色地回应道。
“哼!什么招安?简直是成心胡闹!”陈田中依旧是怒不可遏地说道,“这肯定又是那耶无害出的馊主意!”
“丞相言之有理!”刑部第三长官“郎中”(相当于现在的司局长,与所说的“江湖郎中”也就是江湖行医者不同!与“中郎将”也是不同的官职!)司徒军说道,“不然,皇上怎么会派耶无害去督办?”
“这也未必!”刑部第二长官“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却不以为然,说道:“君命难违!皇上要派谁就是谁,也不一定就是督办人的主意!”
“崔侍郎!你还不了解内情!”只见高亚平冲着崔天雷说道,“有很多事情都是天子与耶无害商议之后才作出的决定。相信如此重大之事也必有耶无害之意!”
“高尚书!”刑部第四长官“员外郎”(相当于现在的处长)孔令军上前说道,“如今皇令已下,看来我也不必率领捕快去缉拿这些贼王了。”
“这也未必!”陈田中接着说道,“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则不谋其政。你们刑部与耶无害方面各司其职,为何要受他们的影响呢?”
“丞相!”此时的刑部尚书高亚平神情紧张地说道,“这岂不是违抗君命?”
陈田中闻听此言,立即怒气燃燃地说道:“总之招安这些贼子是混淆黑白,难以服众。我马上招集三省六部,联名上书请天子收回圣命,阻止他们前去招安!”
“丞相!”刑部第三长官“郎中”司徒军说道,“此次招安是耶无害和兵部尚书朱元帅二人协办,要联名上书,恐怕至少有兵部不会与我们合作!”
“缺他也无妨!”陈田中甩了一下胳膊,说道:“他一只胳膊,总不会拧过我们众人之腿。”
这时,只见刑部第二长官“侍郎”崔天雷心有疑意地说道,“丞相!耶无害深得天子信任,而且兵部、十八太保及御林将士都与他关系甚密,更何况天子站在他们一边,恐怕我们全员联名上书也难以阻挡住他一个耶无害!”
“哼!耶无害!耶无害!他算个什么东西?”此时的陈田中终于气急败坏地喝斥道,“三省是三省,六部是六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由吏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由户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由礼部;管军事由兵部;管司法刑狱由刑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由工部;一切决策、审议、执行由三省。他耶无害只不过是个武状元,一个小小的武官,三省六部里哪有他的立足之地?他休想在我朝之中横行霸道!”——
“耶状元!”只见大内第二太保“天皇密使”司徒一敏向耶无害说道,“此次任务关系重大,你我必须想出一个万全之策!”
“嗯!二太保所言甚是!”耶无害郑重地说道,“所以要想顺利办好此事,千万不能弄巧成拙,反误了国家大事!”
司徒一敏闻听此言,感觉耶无害话中有话,便随即问道:“耶状元的意思是……”
于是,耶无害直言不讳地解释道:“我们是去渭北安陵招安盗墓贼,而不是去围剿他们,所以我们不能带大队人马前去安陵,以免遭其贼心怀疑而闻风逃窜!”
“嗯!耶状元言之有理!”司徒一敏不禁倍感钦佩地说道,“如此说来,我们切不可让‘讨贼王’大元帅朱卫登率众前去,以免弄巧成拙‘鸡飞蛋打一场空’!”
“不错!”耶无害接着说道,“我们要想不辱使命,只要各派人手到黄河南北的各大陵墓张贴布告;到聚集招安之日,你我两人只要携带圣旨前去安陵足矣!”
闻听此言,司徒一敏缓缓地说道:“你是说仅你我两人前去安陵赴会,如有不测,这岂不是陷入狼窝虎穴?”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耶无害神情严肃地说道,“此次纵是刀山火海,你我也要不辞艰险前去赴会。”
“很好!”司徒一敏表示赞同,说道:“耶状元既是信心百倍,我身为‘天皇密使’,一定鼎力支持。而且我还要将此事禀奏皇上,请皇上不必再派朱元帅率军前去招安。相信皇上不仅准奏,而且皇上也一定会大加赞赏耶状元的聪明才智!”——
“好!朕准许你们双刀赴会!不过你和耶状元一起前去安陵也一定要见机行事,如有不测,你们立即返回!”天子程福贵向二太保司徒一敏刚刚说完,只见一位老太监进来含首施礼说道:“皇上!陈丞相有要事求见!”
“噢?……他这么晚了来见朕,一定有急事!”程福贵一边想着,一边示意司徒一敏避开,然后又向前来禀告的老太监说道:“请陈丞相进见!”
“是!”老太监应声而去。
转瞬之间,便见左丞相陈田中手捧公函匆匆地走了进来。
“陈丞相这么急着来见朕,有何要事?”
“皇上!臣有本上奏!”陈田中手捧公文低首请示道。
“噢?!……呈上来!”
“是!”陈田中慢慢上前恭恭敬敬地递上了公文。
于是,天子接过了呈文。然而,未等他翻开观阅,只见陈田中有些紧张地说道:“皇上!这是文武大臣和三省六部抖胆联名所上之书,恳请皇上收回招安之命!”
“噢?”程福贵不禁微微一笑,道:“朕倒要看看三省六部里都有哪能官员签了大名。”
于是,程福贵慢慢掀开奏折,只见上面义正辞严地写道——
臣闻陛下欲以招安天下盗贼,窃以为此法万万不可!
自古及今,按安盗贼入朝纲,臣未所闻也。招贼入朝,犹引狼入室尔!其间必是善恶混杂、黑白不明,此乃一祸也;做贼作孽非但无罪不死,反而能入朝为官,岂不大笑天下,岂不令贼心四起而趋之若骛耶?此乃祸二也;若招安之贼明者为官暗者通贼作盗,正所谓“家贼难防,暗无天日”也。此乃祸之三也!仅此三祸,足可使民不安生、国无宁日,祸国殃民无以治也。
臣尝闻老子曾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由此观之,治国非用兵,以正治国而不可奇逆治之;招安之令一旦遍布天下,非但不可收拢盗贼,反而会使得贼人乘隙而入,正所谓弄巧成拙、招蜂引蝶也!此所谓“招安”一不可也;治国之政,其犹治家。治家者,务立其本,本立则末正矣。今则本未稳正,而先正其末,此所谓“招安”二不可也;举措之政,谓举直措诸枉也。夫治国犹治于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今则贤直未举、诸枉未措,竟反其道而行之,招邪贼以治国,此所谓“招安”三不可也!是故治国之道,举直措诸枉,其国乃安。何如混淆曲直、黑白而乱天下耶?
故谨请陛下收回圣命,三思而后行,臣等恭候,以忠君效命矣!
中书省(决策)左丞相陈田中
门下省(审议)右丞相王文远
尚书省(执行)御史大夫王庆春
吏部尚书范德印
吏部侍郎金振忠
户部尚书付天亮
户部侍郎陈延寿
礼部尚书张子强
礼部侍郎陈世忠
兵部尚书朱卫登
兵部侍郎杨义举
刑部尚书高亚平
刑部侍郎崔天雷
刑部郎中司徒军
刑部员外郎孔令军
工部尚书李德仁
工部尚书何方亮
“呵!……”天子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