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对曰:“为此之术,若我众彼寡,各分而乘之。彼众我寡,以方从之。从之无息,虽众可服。”
武侯问曰:“若遇敌于溪谷之间,傍多险阻,彼众我寡,为之奈何?”
起对曰:“遇诸丘陵、林谷、深山、大泽,疾行亟去,勿得从容。若高山深谷,卒然相遇,必先鼓噪而乘之,进弓与弩,且射且虏。审察其政,乱则击之勿疑。”
武侯问曰:“左右高山,地甚狭迫,卒遇敌人,击之不敢,去之不得,为之奈何?”
起对曰:“此谓俗战,虽众不用。募吾材士与敌相当,轻足利兵以为前行,分车列骑隐于四旁,相去数里,无见其兵,敌必坚陈,进退不敢。于是出旌列旆,行出山外营之,敌人必惧。车骑挑之,勿令得休。此谷战之法也。”
武侯问曰:“吾与敌相遇,大水之泽,倾轮没辕,水薄车骑,舟楫不设,进退不得,为之奈何?”
起对曰:“此谓水战,无用车骑,且留其傍。登高四望,必得水情。知其广狭,尽其浅深,乃可为奇以胜之。敌若绝水,半渡而薄之。”
武侯问曰:“天久连雨,马陷车止,四面受敌,三军惊骇,为之奈何?”
起对曰:“凡用车者,阴湿则停,阳燥则起;贵高贱下,驰其强车;若进若止,必从其道。敌人若起,必逐其迹。”
武侯问曰:“暴寇卒来,掠吾田野,取吾牛羊,则如之何?”
起对曰:“暴寇之来,必虑其强,善守勿应。彼将暮去,其装必重,其心必恐,还退务速,必有不属。追而击之,其兵可覆。”
吴子曰:“凡攻敌围城之道,城邑既破,各入其宫。御其禄秩,收其器物。军之所至,无刊其木、民其屋、取其粟、杀其六畜、燔其积聚,示民无残心。其有请降,许而安之。”
魏武侯问道:“我军战车坚固战马优良,将领勇敢士卒坚强,如果突然遭遇敌人,队伍混乱不成行列,那怎么办呢?”
吴起回答道:“通常打仗的方法,白天用旌旗幡麾指挥,夜间用金鼓笳笛指挥。指挥向左部队就向左,指挥向右部队就向右。击鼓部队就前进,鸣金部队就停止。第一次吹笳笛部队就成行列,第二次吹笳笛部队就集合,不听从命令就要惩罚。三军听从指挥,士卒执行命令,这样就没有打不败的强大敌人,没有攻不破的坚固阵势。”
魏武侯问道:“如果遇到敌众我寡的情况,那该怎么办呢?”
吴起回答说:“在平坦的地形避开敌人,在险要的地形截击敌人。所以说,以一击十,最好是利用狭隘的地形;以十击百,最好是利用险峻的地形;以千击万,最好是利用险阻的地形。马止派少数士卒突然出现,在狭险的地形上鸣金击鼓,即使敌人众多,也无不惊骇骚动。所以说,使用众多的兵力,务求地形平坦,使用部分兵力,务求地形险要。”
魏武侯问道:“敌军兵力众多,训练有素,作战勇敢,背靠高大险阻的地形,右依山,左临水,挖有很深的沟壕,筑有很高的壁垒,防守有强大的弩兵,后退稳如山移,前进疾如风雨,粮食储备又充足。很难与它长期相持,该怎么办呢?”
吴起回答说:“这个问题真大呀!这不能单凭车骑的力量,而是要靠圣贤之人的谋略。如果能够配备战车千辆、骑兵万人,加上相应的步兵,编为五支军队,每军各为一路。五支军队分成五路进发,敌人必然疑惑,应迅速派出使者,试探它的企图。如果它听从我方劝说,我就撤兵退回。如若不听从我方劝说,必会杀我使者,烧掉我送去的书信,那么五军就分五路与敌交战。打胜了不要追击,不胜就迅速撤回。像这样佯装败阵,要行动慎重迅速反击敌人,一支军队从正面牵连它,一支军队截断它的后路。两支军队隐蔽前辈,或者从左侧或者从右侧,袭击它的薄弱环节。五支军队全部到达,必须形成强有力的态势。这就是攻击强敌的战法。”
魏武侯问道:“敌军临近胁迫我,想撤退没有后路,部队甚为畏惧,这有什么办法呢?”
吴起回答说:“对付这种情况的战法,如果我众敌寡,就分兵几路合击它。如敌众我寡,就集中兵力攻击它。不断地袭扰它,敌军虽众也能被制服。”
魏武侯问道:“如果与敌军遭遇在溪涧峡谷之间,两傍地形险峻,而且敌众我寡,应怎么办呢?”
吴起回答说:“遇到丘陵、森林、谷地、深山、大泽等不利地形,必须急速通过,不能从容不迫。如果在高山深谷之间,突然与敌遭遇,必须首先击鼓呐喊,乘势攻击敌军,指挥弓、弩手向前推进,一面射箭一面俘虏敌人。观察敌军指挥行动,如果混乱惊恐,就立刻攻击,不要迟疑。”
魏武侯问道:“左右都是高山,地形十分狭窄,与敌突然遭遇,进攻不敢,撤退又不行,这该怎么办呢?”
吴起回答说:“这叫做谷战,兵力虽多也用不上。我应挑选精锐士卒与敌对阵,以轻捷善走、使用锋利兵器的士卒为前队,把车分骑兵分别荫蔽在四周,彼此相距数里,不能暴露自己的兵力,敌军必然固守阵势,不敢进也不敢退。我便突然亮出排列整齐的旌旗,整队走出山外安营,敌军必然惧怕。尔后派车兵骑兵向敌挑战,不让它得到休息。这就是谷战的战法。”
魏武侯问道:“我军在大的湖沼地带与敌遭遇,车轮倾陷,车辕淹没,大水逼近车兵骑兵,没有准备船只,进退两难,这该怎么办呢?”
吴起回答说:“这叫做水战,不要使用车兵骑兵,暂时把它们留在湖沼的傍边。登上高处四面了望,必定掌握水情。确知水域的宽窄,查清水的深浅,就可以出奇制胜。敌军如果渡水,就乘它渡过一半时再靠近攻击它。”
魏武侯问道:“天气长期不断下雨,车马被陷不能行动,四面受敌威胁,三军惊慌恐惧,这该怎么办呢?”
吴起回答说:“通常使用战车作战,阴雨泥泞就停下来,天晴地干就行动;选择高地避开洼地,让强固的战车驰行;或者前进或者停止,必须顺着道路走。敌军战车如果行动,必须追踪它的车辙马迹。”
魏武侯问道:“凶暴的敌寇突然来袭击,掠夺我的田野,抢劫我的牛羊,那该如何对付呢?”
吴起回答说:“凶暴的敌寇来袭,必须想到它的来势凶猛,要好好地坚守不与应战。敌人将在天黑撤走,它的装载必然沉重,军心必然恐惧,只想尽快撤走,队伍必定互不统属。这个时候追击它,敌军便可覆灭。”
吴起说:“通常攻敌围城的原则,就是城邑攻破后,部队分别进驻敌人有宫、府。控制他们有俸禄爵秩的官吏、贵族,没收他们的器皿和财物。军队所到之处,不准砍伐树木、拆毁房屋、抢夺粮食、宰杀牲畜、焚烧储存的财物,向民众表示没有残害之心。他们请求投降的,要予以准许并且安抚他们。”
励士第六
武侯问曰:“严刑明赏,足以胜乎?”
起对曰:“严明之事,臣不能悉。虽然,非所恃也。夫发号布令而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此三者,人主之所恃也。”
武侯问曰:“致之奈何?”
对曰:“君举有功而进飨之,无功而励之。”
于是武侯设坐庙廷,为三行飨士大夫。上功坐前行,肴席兼重器、上牢。次功坐中行,肴席器差减。无功坐后行,肴席无重器。飨毕而出,又颁赐有功者父母妻子于庙门外,亦以功为差。有死事之家,岁遣使者赐其父母,著不忘于心。
行之三年,秦人兴师,临于西河,魏士闻之,不待吏令,介胄而奋击之者以万数。
武侯召吴起而谓曰:“子前日之教行矣。”
起对曰:“臣闻人有短长,气有盛衰。君试发无功者五万人,臣请率以当之。脱其不胜,取笑于诸侯,失权于天下矣。今使一死贼伏于旷野,千人追之,莫不枭视狼顾。何者?忌其暴起而害己。是以一人投命,足惧千夫。今臣以五万之众,而为一死贼,率以讨之,固难敌矣。”
于是武侯从之,兼车五百乘,骑三千匹,而破秦五十万众,此励士之功也。
先战一日,吴起令三军曰:“诸吏士当从受敌。车骑与徒,若车不得车,骑不得骑,虽破军皆无功。”故战之日,其令不烦而威震天下。
魏武侯问道:“严明刑赏,就能够打胜仗吗?”
吴起回答说:“严明刑赏的事,我不能详尽说明。即使能够打胜仗,也不能完全依靠它。发布号令而人们乐意听从,出兵打仗而军队乐意作战,两军交战而将士乐意拼死。这三条,才是君主可以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