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英魂-第1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立起几十个割据政权,出现了再度分裂的局面。它们互相争夺,战乱不已。这些割据政权主要有后燕、西燕、南燕、北燕、大夏、西秦、北魏、南凉、后凉、西凉、北凉等。这一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东晋十六国的战乱时期。

南燕言慕容德原是后燕的范阳王,久镇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公元396年北魏军南下,攻占了后燕重镇晋阳、常山、信都、中山,给后燕以近乎毁灭性的的击。从此,后燕被截为南北两部,也就是南燕和北燕。南部的慕容德屡被魏军所困,于公元398年迁往滑台(今河南滑县)建立南燕,又因滑台四面受敌,于次年将都址迁往广固(今山东益都县西北)。在这些割据政权中,比较强大的政权是北魏,与东晋连壤的是南燕和后秦。东晋在淝水之战后,原收复了保、兖、青、司、豫、梁六州(今河北、山东、江苏、河南、陕南),但不久因东晋内部争权夺利,这些地方得而复失,为南燕、后秦占领。在不久爆发的孙恩、赵义、桓玄叛乱中,平民出身的刘裕因镇压起义和平息叛乱而官至车骑将军,掌握了东晋朝廷的军政大权。后来,刘裕积极发动北伐战争,第一个目标便列为南燕,一举消灭了南燕主慕容超。直至如今五代残唐的乱世之际,卢龙节度使刘守光的幕下慕容山雪作为慕容世家的后裔,试欲劝说堂弟即长安天子程福贵的臣子“京师第一枪”慕容山水发动起义,提前打响御林军的枪声,重建南燕国,没想到“壮志未酬身先死”,为沧州义昌节度使刘守文的部下“阴阳二王”所杀,而慕容山水却又被相府杀手合力斩杀、暴尸荒野,这堂堂的南燕后裔,终于覆灭了最后一丝希望!

返观着这古往今来的历史长河,让人无不感慨: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山色消磨千古,水声流尽年光。翻云覆雨数兴亡,回首一般模样。清景好天凉夜,赏心春暖花香。百年身世细思量,不及樽前席上。

穿过这历史的浓烟,让我们重新回到眼前。孟夏四月二十八日晨初,就在这前秦王苻坚墓冢的脚下,只见一位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毛胡大肚皮汉子正像“死猪”一般酣睡不已,活脱脱一个死乞丐!就连相府杀手“降神十二星”和“天罡地煞”从他身上践踏而过,他却依旧酣然大睡、不醒人事,真是人间一道“怪哉”!

你道这头公猪一般的毛胡大汉何许人也?实不相瞒,这位貌似钟离昧的死乞丐大肚汉就是陈抟、钟离权、李八百、吕洞宾、女真毛女等诸多奇人异士的好友谭峭…谭大侠。此人在耶无害与陈抟对弈华山的那一章节里曾经出现,如今他却死睡在荒冢一堆前。

然而,你却别小瞧了这头死乞丐,他却是五代时期的奇人隐士之一,乃著名的道士、道教学者,字景升,泉州(今福建泉州)人,唐国子司业洙之子,从小聪颖,早年广涉经史,博闻强记,为文清丽。其父望子成龙,希望他能考中进士,平步青云。只是谭峭对黄老等诸子之学兴趣浓厚,搜集《穆天子传》、《汉武帝内传》、《茅君列仙内传》等书阅读,幡然有悟,辞别父母,出游终南山。他的父母不知就里,以为终南山靠近京都,游览一下并无害处,爽然同意。谁知这一去不要紧,谭峭早已胸有成竹,一出家门,再不返回,尽情游历了太白山、太行山、王屋山、嵩山、华山、泰山、庐山、潜山……。面对父亲的谴责,他驰书答复说:

茅君昔为人子,而辞父学仙,今峭慕之,冀其有益。父母以其坚心求道,不以世事拘之,乃听其所从。

谭峭后拜嵩山道士为师,勤学苦炼十余年,尽得其师辟谷、养气之术。后周游各地,行踪不定,无所不至,成为一名游方道士。

谭峭平时所为,往往大异于常人。夏裘冬葛,状如疯颠。有时卧于风雨霜雪之中,终日不醒,人们都以为他已经死了,但仔细察看,则气出怵怵然。而实际上,谭峭已经得到道门正宗内修法诀,而且功夫高深,不以寒暑为意了。

谭峭不蓄财产,两袖清风,欣欣然忘情物外。经常将其父寄来的衣物钱帛散与贫寒人家。谭峭以其所悟,撰写了《华书》,其中透露他对社会现实、人生哲理、超越思想等领域深入探索后得出的精辟见解。从谭峭经常吟诵的诗中,足可以看见他的博大胸怀和对道的认识:

线作长江扇作天,屐鞋抛向东海边。

蓬莱信道无多路,只在谭生拄杖前。

谭峭走儒出佛过仙入道,但他对社会问题仍经常予以关注。为了将自己所悟之理能为更多的人所了解,他在长期的行游过程中,物色人物,以利刊布他的著作。

谭峭《化书》所揭示宇宙万物变化的总原则是:

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

道之用也,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

谭峭认为,大道的运动,构成一个完整的圆圈,开合舒卷,生灭转化,体虽虚无而用无穷。宇宙万物的发展程式是道~神~气~形(万物)。如此,使得世界生生不息,变化万端,千变万化不离根本,万物都具有一个共性,即形~气~神~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这一道化的程式、框架、原则、精神,放之四海而皆准。即便想用于解析社会演化现象,也完全行得通:

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化精,精化顾盼,而顾盼化揖让,揖让化升降,升降化尊卑,尊卑化分别,分别化冠冕,冠冕化车辂,车辂化宫室,宫室化掖卫,掖卫化燕享,燕享化奢荡,奢荡化聚敛,聚敛化欺罔,欺罔化刑戮,刑戮化悖乱,悖乱化甲兵,甲兵化争夺,争夺化败亡。其来也,势不可去;其去也,力不可拔。

谭峭似乎有意想构成一幅宏大的人类历史演化图,他从人类的起源,私有制的发展,皇权的建立到剥削、压迫、反抗的历史锁链中,认识到了历史的某种必然性,从而作出了具有中国传统方式的描述。尽管其理论显得十分朴素、简单,甚至有的环节衔接不上,无法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经典作家的同类论述相比,但他在距今一千年之前,对社会历史的认识达到这样一个水平,已经是难能可贵的啦。正是他的这种宏观认识,才使他能够得出许多对社会治乱问题的独到见解。

谭峭对于人类本身的演化程式也有一个概括:

虚化神,神化气,气化血,血化形,形化婴,婴化童,童化壮,壮化老,老化死,死化虚。

虚复化为神,神复化为气,气复化为物。

化化不间,由环之无穷,夫万物非欲生,不得不生;万物非欲死,不得不死。(《化书…死生》)

人类最初从何处来的问题,至今仍是科学界争论不休的大课题。当然谭峭是一切从道、虚出发,来对人体胚胎形成作了分析,并认识到生老病死是一种铁的规律,也认识到万物虽有变化,却循环不灭的现象。

谭峭认为,古代圣贤通过精思极虑,终于察觉到“穷通事之端,得造化之源”,而人类的超越途径,修持原则也就显而易知,并不玄奥了:

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虚实相通,是谓大同。藏之为元精,用之为万灵,含之为太一,放之为太清。是以坎离消长于一身,风云发泄于七窍,真气薰蒸而时无寒暑,纯阳流注而无死生,是谓神化之道。(《化书…紫极宫碑》)

“神化之道”也就是人类的超越之道,经过修炼,可以使人的生命发生逆向运动,即从虚~神~气~血~形~婴~童~壮~老~死的生命演化程式改变运动方向。这不是死后的改变,如若是这样,就无异于彻头彻尾的宗教迷信了,而是生命活动依然存在的时候,不管这一个体的生命是处于青、壮、老时期,抑或健康,患病,就开始走上返还之路:形~气~神~虚。“达此理者,虚而就之,神可以化,形可以不生。”

神不化,是不顺化生气、血、形、婴,忘形、返形为气、为神、为虚就超出了人类死生的状态。谭峭这一关于陶铸人体形神气血达到虚无,永不坐化的理论,世人会感到玄虚、捉摸不透,如果结合陈精《无极图》,就会使人们感觉到,道教学者是在进行一场什么样的探索,他们所进行的是一个人体以及人体与宇宙生命工程的伟大事业。

从上述所引《化书…紫极宫碑》的一段话里,我们了解到谭峭能够异乎常人,卧冰雪而坦然,虽经日而气息仍怵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