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少华这才反应过来,从腰上摘下一个木头做的小木枪递给吴尊。吴尊接过木枪嘴里念叨:“木枪驱亡灵,金刚不坏身。我看你死不死。”说着,这老头居然猛地跳了起来,一个跟头就跳进了水里,手握着枪把直接就把枪刺进了那团红色的粉末里。
吴尊做完这一切,连忙躲到了胖子身边,一个劲儿的喘气。
我松开东方玉的鼻子,小心翼翼的往那边凑过去。吴尊低声说:“看看那把小木枪是躺着的还是立着的。”“是立着的。”我喊道。吴尊见我这么说,才大大的长处一口气。“哎~!”
溪底里,躺着一具全身长满绿色青苔的男孩,看上去也就十岁不到。皮肤已经泡的肿了起来,似乎马上就要爆了。脸上沾满了水虫子,眼睛鼻子里也全都是水蛭。而他的胸口,此事红了一大片,青白色的皮肤上显得格外的惹眼,而那把木枪,正好刺在红色的圆心,看身体的位置,应该是肋骨最下面的那个凹坑。
吴尊看到是个男孩的尸体,就叹了口气:“水鬼里,有八成是孩子淹死积累怨气形成的。善哉啊~!”说着,吴尊盘腿坐在水池边,拿出三道符和一捆香说:“孩子,我给你做个超度,能保你的三魂,你赶在明日午时之前找个好人家投胎去吧。”说着,伸手取出一个铃铛立着放在一边。
吴尊把香点燃,抽出三根插在三张黄符上面,其余的全都插在最前面念道:“逝者已逝,元灵安息。通门之路,引魂投生。道通之路,得以通冥。引魂铃声,愿此安宁。”说完,从怀里摸出几张白色纸钱往天上一抛,拿起铃铛摇了起来。
这一切做完,吴尊站了起来。而那具插着木枪的尸体也变成了一团白雾,慢慢的飘散了。我似乎看到那白雾中间,似乎有个光着屁股的小孩跪在水里,对着吴尊磕了三个头。吴尊似乎也看到这个小孩,微微一笑:“快去吧,投胎去吧。”
我惊道:“真有跪磕头这种事?”吴尊疑惑的看向我:“你看得到?”“对呀!在那白雾中间呢!”“乖乖,洞察眼果然是能看六道的法眼啊。少爷,你得此法眼,说明你和这法眼有缘,日后一定要多多行善,切勿辜负上天。”我点点头,把他的话记在心里。
其他三人似乎没看到小孩,但是见我和吴尊表情哀伤,也没多问。只有胖子叹了口气:“哎,可怜之人啊。这么小的孩子就淹死在这浅浅的溪水里。”
我一愣:“等等,溪水?”其他人见我皱着眉似乎在思考什么,就呆在原地看着我。我问他们:“王村长有没有说过这里有溪水?”“我们没听过说起这个。”众人摇摇头。吴尊问我:“少爷,你想到什么了?”我抬头看向高高的山顶:“这溪水似乎不至于把人淹死吧。”“莫非这溪水的尽头有个水池?”吴尊也明白了我的意思,众人一起抬头看向山顶。
(未完,待续。)
40 古道观
这么浅的溪水,就算把脸贴到水底,后脑勺也留在水面上,自然不可能淹死人。当然,对于水鬼来说,这么浅的水,足以困住他们的魂魄了。
而要想用水淹死一个小孩,那这水面,必须得完全莫过小孩的脑袋,或是用手死死的按住脑袋不让其出来。所以,我怀疑这溪水的最源头,应该有个积水的水池,或是水潭。
不过再怎么想,也想不出什么结果,只能整理行装继续上山。
我也是上山的途中,才得知吴尊的实际年龄已经足足的八十八岁了。可是他的体力,竟然会跟三四十岁的中年人还要好。吴尊告诉我们,他是九岁上山开始学道法,四十岁的时候下山认识的我的爷爷,出于从小修炼,所以那个时候,看上去也就三十出头。
胖子艳羡不已,一个劲儿的问吴尊有什么长寿的方法。吴尊则笑道:“坚持锻炼,多多行善。如此,必会长寿百芳。”
上山的路并不是很好走,有时候还会遇到草窠子里的小蛇,不过我们并不怕,有吴尊在,尸毒都不担心,更别说区区蛇毒了。我们虽然不担心被毒死,可是被咬一口那可真够疼的。
几乎接近中午的时候,我们才看到山顶道观的影子。吴尊见众人确实累了,而且也到了山顶,就建议我们坐在大石头上休息,顺便吃点东西。胖子似乎一直惦记着风干肉,这时候难得有时间休息,他也顾不上累,点了起火堆烤肉给我们吃。
风干肉确实不错,味道很好,比起我在哈市吃的那些大鱼大肉强不少了。吃了肉,我们休息了一会,决定趁着中午阳气足,先进去看看。
吴尊提醒我,这里随时可能有危险,尽量多注意一下罗盘的动向。同时,也嘱咐几人距离别太远,如果我开了洞察眼,那简直就属于脆皮,一只小野猫都有可能对我造成致命一击。吴少华似乎觉得我很关键,死死守在我的身边,亲密的距离几乎让我感觉到了异样。
我们迈步爬上了山顶,五人几乎是同时看到了一座已经破烂不堪的古道观。
道观的墙已经坍塌了,能看到许多接近土块的青砖堆在地上。有的,还保持整面墙倒地的样子,而有的,则被人踩得面目全非。而一眼望去,就能看到院子真中间的一个接近我胸口的黑黄色大鼎!吴尊走到鼎的旁边,伸手敲了敲这鼎的耳朵对我们说:“这个鼎叫镇观辟邪鼎,是用来镇住道观,镇压道观外来打扰的邪祟的。不过这口鼎的材质,应该是普通的铸铁。”我苦笑:“这么牛叉的地方,如今变得跟个荒宅似得。”
我们继续探寻整个山顶,想发现些有价值的东西。可是,除了正背面的一座写着“青阳古殿”的大殿之外,这里竟然什么都没有。对于道观,我还是知道些的,除了四周的围墙之外,整个道观要具备六个地方,比如说正殿,客房,厢房,藏经阁,镇观鼎和后堂。
可是这个道观,却只有一座正殿,和院子中心的镇观鼎,其他的就是一院子荒草了。吴尊看出我的心思,就给我解释:“你不了解道派,道派最早分两个支脉,一个是正阳道人分支正阳派,另一个则是青阳修士一手打造的青阳派。正阳派就是后来演化的茅山,榆林,风清等门派,只有他们才有这些讲究。而青阳派的后裔,则是全真,清水,青竹等,这一派注重历练四方,很少待在道观里,所以不会都有这些。”
我点头:“这么说你属于青阳派某个分支的后裔了?”“没错,我是青竹教第九十二代传法弟子,跟这个道观,也算是有渊源。”吴尊一边说,一边露出了伤感的神情。我能理解,毕竟这里也算是他的半娘家。
我也不知道怎么劝他,索性直接走开继续打量眼前的环境。其实也没什么打量的,院子里除了那个大鼎之外,就是满院子的杂草,连地上的石砖都看不见了。而那个鼎上,除了有一个道家特有的符文外,其他的什么都没有,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
我转身打量眼前的大殿,通过外形,我能得知里面应该是上下两层的结构,但是高度,却有三层楼高。外面屋檐有八个角,分别指着八方,有几个角上,还挂着拳头大的小铃铛,其他的几个,似乎是时间长自己掉了,看不见铃铛的踪影。
整个大殿的外面,有十根成人大腿还粗的木头圆柱,上面似乎是漆着红漆,不过现在,已经完全脱落,露出了里面深黄色的木头,有些地方,似乎是受潮的原因,还长出了很多的菌类。我走到其中一根圆柱下面,抬头看上面的屋檐,土黄色的墙面画着很多道家子弟云游四方的图画,有的已经开始掉落,有的则还完整。通过这壁画的颜色,我能大概估计出这道观建造的时间,应该是在清初时期。
正门前,应该还有六扇网格子的木门,不过现在,只剩下了两扇。其余的木门已经完全找不到了,应该是上山打猎的猎户给抬走了,不过我很奇怪,为什么还要剩下两个,难道是给后来人留的?
因为门已经丢了,所以能从外面看到里面有一尊巨大的青灰色的道尊石像。我迈步走了进去,里面全是尘土,甚至还有塑料袋和一些草棍。我无语的感叹:“哎,这白色垃圾真是到处都可见啊。”说着,我招呼几人进来,一起到大殿里来搜索。
其实大殿也没什么可看的,除了那座道尊石像,屋里什么都没有了。就连上香的香案,香炉也都找不见了。吴尊指着一边的一个斜下搭建的木质楼梯说:“这叫腾云梯,是通往藏经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