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夜封门-第7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它的体型,几十号人也就填个半饱,玄武看着还好,那个蟒头一看就不是善茬。

    没区别对待,我怀着朝圣的心态,又给张天师也烧香点蜡,拜祭了一下。他们都是大名鼎鼎的奇门大能,对芸芸众生,更是如同灯塔一般,照亮了整个东土。

    只是可惜……再强的人杰,终究会凋零。

    正印了那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日月无情,转千世屠枭雄。

    这里所谓的枭雄,就是这些人杰吧。

    接着,我又跑向了第三座大幕。

    一看,差点就没叫出来。

    老子!

    青牛老子,李耳!

    他我就熟悉了,如雷贯耳已经足以形容他,当初为了研究青牛道长,特意找了很多他的资料,苗苗也跟我详细讲过。

    奇门记载,老子骑牛过函谷关,秦守关令尹喜请求老子留下真经,于是老子口述,尹喜书写,记下了经文,这就是著名的《道德经》。

    因此,老子也被尊称为道家始祖。

    老子西出函谷关后便再也没有出现过,传说都是说它驾牛成仙了。

    而今来看传说同样是假的,老子没有成仙,没能熬过岁月的无情,葬在了这里,与同为道家始祖的张天师为邻。

    得到答案,我心里无尽感概!

    时间真是一把刀,谁也逃不过,任你生前再经天纬地,再震古烁今,最终也一样要沉寂。

    没迟疑,我又祭拜了一番。

    跑到第四座大幕,我瞪大了眼睛,激动的无以复加。

    大名鼎鼎的青莲剑仙,李白!!

    他一样不是传说中的成仙,而是葬在了这里!

    尽管他留下了令后世奇门浮现连篇的四句诗: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授长生。

    诗里面的仙人和长生令后世如痴如醉,但……事与愿违。

    由此可见,这个世界是真的没有仙。连他这个离仙最近的人都没能成仙,其他的传说就更别谈了。

    毫不犹豫的说,青莲剑仙撑起了奇门和俗世对于仙的所有想象,他若不成仙,那仙就是彻头彻尾的虚构。

    我脑海中浮现青莲剑仙的生平,他是唐边军的后代,长于西域,当时叫西域都护府,后来回到中原,辗转在青城山入道,最后在武当光明顶悟道,成就剑仙之名。

    他手持青莲,以剑为名,斩妖除魔,替天行道,在唐末乱世中为芸芸众生撑起了一片天地。

    杀的是妖魔哀嚎,邪哭鬼恸,许多盘踞在阳间作乱为祸魔头大邪,被赶的仓惶逃亡西域。

    这也是传言中青莲剑仙和西域大魔头同归于尽的来源。

    我不知道青莲剑仙到底是熬不过岁月的无情终老,还是真的和西域大魔同归于尽,但最后,他被葬在了这里。

    曾经纵横阴阳两界无敌的剑仙,在这里尘归尘,土归土!

    想想,青莲剑仙一口酒一把剑,涤荡天下,魔挡杀魔,鬼挡斩鬼,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神武!

    那是永远的传说。

    论杀气,张天师,诸葛孔圣,老子都远不及他,他没有留下什么经典著作,也没有留下道统,甚至有没有后人都不可考。

    只有区区光明顶上的一篇青莲剑诀。

    但他却留给了人世间一个最伟岸的背影,留下了无尽的传说和幻想,激励着一代代人杰“达则兼济天下”的勇气。

    他是永远的旗帜,也是永远的灯塔!

    我心跳的很快,很激动,青莲剑仙是自己崇拜的人杰之一,曾经还有幸在武当远远的瞻仰过他曾经悟道的光明顶。

    我曾经甚至幻想,自己哪一天也能和青莲剑仙一样,手持重刀,杀的鬼王殿天上地下亡命;人挡杀人,魔挡斩魔!

    那是何等沸腾和激荡的热血?

    而曾经的丰碑,就葬在面前!

    ……

 第七百二十八章:末法时代

    我立在墓前久久不能平静。

    都是脊梁和人中豪杰呀!

    拜祭了一下,我又走向下一处,这座同样震撼,姜子牙,姜尚公!

    他是商周时期的悟道者,也是大周八百年道统的缔造者,关于他的传说在封神演义中简直到了极致。

    不管在奇门还是法事行,他的地位都很高,誉为百宗之师,如今法事行还有很多法门是奉了他的名。

    姜尚公在此,诸邪退避,百无禁忌!

    接着我又走向第六座大墓,不由再次吃了一惊,这个人我在鬼陵的时候见过他的青铜棺。

    比干!

    商纣王王叔,辅佐末代商王呕心沥血,可惜最后却被剜心而死。

    当然,这是封神演义里面所演绎的,历史的真实早就尘归尘土归土了。

    比干身为悟道者,想要剜掉他的心,可不是商纣王一声令下让几个宫廷侍卫就能做到的,这里面存在一个巨大的历史疑团。

    我甚至一度怀疑,自己身上的妖心,就是从比干身上挖出来的那颗七窍玲珑心,但这只是猜测,没有任何证据。

    走进陵墓,尽管心里早就准备,但看到结果还是心抽了一下,这座坟被破坏了,坟冢露出一个豁口,棺材不翼而飞。

    我当然知道棺材去了哪,就在鬼陵。

    这又是一个疑团,已经葬下的比干铜棺,是如何转葬到了鬼陵?

    谁干的,玄武为什么不拦着?

    第七座大墓我就比较陌生了,是一个与比干同在商朝为臣的悟道者,叫闻仲,闻太师。

    闻仲辅商末两朝君主,与比干一文一武,殚精竭虑;东征西讨,镇朝歌江山、稳殷商气数,为人刚正不阿,甚有威望,对商朝忠心耿耿,有先王赐予的打王金鞭,上打昏君,下打奸臣,混蛋如商纣王都怕他三分。

    商周时期,俗世与奇门是不分家的,奇门势力直接统治天下,没有俗世的王朝。那个时期也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时代,三大悟道者同时出现,简直堪称奇迹。

    后来的时代都是一个一个出现,连两个都没有,别说三个了。而且是前一个悟道者隐迹后百年甚至数百年,才会出现下一个。

    甚至七八百年都出不来一个。

    周灭商是历史迷案,这也是奇门的迷案。

    商周坐拥正统名号,拥有两位悟道者辅佐,结果却灭在了只有一位悟道者的周武王手里,着实奇怪,甚至有些解释不通。

    苗苗曾经和我探讨过这个问题,她的看法是因为气运,商气运到了,遭了天谴,哪怕是两个悟道者也无法挽其颓势。

    比干剜心的真相,恐怕就和商汤气运终结,而他竭力挽救有关。

    我不禁摇了摇头,历史的迷雾太浩瀚了,自己没有可能探知真相,也就是胡乱想想罢了。

    第八座大墓的时代依旧久远,还是在春秋时期,陶朱公范蠡。

    这个人在民间被奉为财神,奇门记载相对较少,或许和他本来的习性有关,喜欢归隐于市井江湖,没想到也葬在这。

    而第九座大墓,时空感一下就拉近了。

    刘伯温,明朝开国重臣!

    他擅长卜卦,有些类似于龙虎山的卜卦天师,留下的《烧饼歌》,至今还被奇门与俗世津津乐道,而且隐喻非常的准确。

    至于他的实力,奇门记载的也同样不多,但朱元璋是出了名的杀功臣上瘾,辅佐他起家的功臣被杀的干干净净,唯独刘伯温他不敢动,也能看出一二了。

    当然,历史迷雾重重,有些事奇门也未必能见证。况且他成长的年代,东土气运在蒙古高原,中原奇门被压的只能封闭门庭讨个清静,能记载的东西还真不多。

    九座大幕都是人中豪杰,东土脊梁。

    但我却从中发现了一个规律,商周到现在三千年,越往后,悟道者越来越少,越往前,悟道者越多,商周时期甚至一下出现了比干、姜子牙、闻仲三个悟道者。

    简直匪夷所思。

    以青莲剑仙李白为分界线,他扬名的时代是公元七百多年,距今接近一千三百多年。

    也就是说,这三千年中,前一千七百年一共出现了八位悟道者,后一千三百年一共才出了一个名号并不是那么响亮的刘伯温。

    越往前,悟道者出现的就越密集,一大半都是在秦汉之前,秦汉之后只有李白和刘伯温。

    自刘伯温之后七百多年到现在,就再也没出现过悟道者了!

    耐人寻味!

    悟道者出现的间距越来越长,数量衰减的程度令人心惊,这绝对不是什么碰巧的概率,还是那句话,奇门没有巧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