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霸天下-第6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示意众将离开。

“是,将军。”众将抱拳一礼,转身离开。

众将走后,王三上前一步,低着头,道:“大哥,是我没能办好差事,还白白损失了二十余匹战马。”

华安摇了摇头,轻声道:“这怎么能怪你呢?叛军在撤退的道路上设置大量障碍,纯属意外情况,大哥事先不是也没预料到吗?二十余匹战马而已,你就不必自责了。”说完拍了拍王三的肩膀。

见华安丝毫没有怪罪自己的意思,王三便放下心来,随即转身返回营帐方向。

此时,天色更加晚了,已经快要到夜半子时了,华安中军大帐外站了片刻,转身走进大帐。

由于还没想好该怎么写奏折,华安决定先睡上一觉,第二日再写不迟。

第二日午后,派往叛军撤退方向的斥候,都先后返回了成都,并将探查到的准备情报,向华安汇报。

通过斥候的汇报,华安总算将叛军的撤退情况搞清楚了,原来叛军居然是兵分两路撤退,另外四路人马都是临时组建的乌合之众,主要负责迷惑自己。

至于撤退的两路人马,一路向东南方向撤退,另一路则向西北方向退走,两路大军的撤退方向是完全相反的。

撤往西北方向的叛军,华安通过张育前一日的分析,得知其目的是为了进入吐谷浑境内,从而借助吐谷浑的力量,与大晋为敌。但撤往东南方向的叛军又有什么企图呢?华安看着案子上的蜀中地形图,思考了起来。

此时,张育和谢思明就在大帐内,并站在自己的身后。

华安指着成都东南方向,看向张育和谢思明,开口问道:“叛军主力七千人马,向东南方向而走,二位觉得,其目的是什么,他们要前往那里落脚?”

谢思明看着地图,犹豫了一会儿,开口道:“成都东南之键位、江阳、朱提三郡距此不算很远,我军容易控制,而最远处的牂牁郡,我军不易控制,且处在五州之交界,山川纵横,最有利于叛军躲藏,而不利于我军追剿,所以,下官以为,叛军可能是要进入牂牁郡躲藏,以悄悄积聚实力,从而相机对我军发起进攻。”

张育闻言,补充道:“叛军另一支人马若是进入吐谷浑,很有可能会说服吐谷浑进犯蜀中,这样叛军便可东西夹击,共同杀回成都了。”

华安闻言,觉得很有道理,顿了顿,问道:“叛军情况如此,以二位大人之见,我军当下应该如何应对,是追击其一路人马,还是分兵两路追击,或者两路都不追。”说完看向二人。

张育首先抱拳道:“将军,就目前的形势,我军只能放弃追击,放任叛军离去。”

“将军,下官也是这个意思。”谢思明同样如此表示。

“哦,这是为何。”华安惊问其故。

张育抱拳,解释道:“将军,叛军早有准备,大大超出下官原先的预料,昨晚王将军和陈将军的遭遇,下官都听说了,既然已经追不上了,就没有必要再追了,眼下我军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控制益州西部的富庶之地,并发展生产,训练募集兵力,只要我军强大起来,就算叛军与吐谷浑合流,也不是我军的对手。”

谢思明补充道:“还有一点,将军要以益州的乱局为理由,尽快取得都督益州诸军事的职位,以名正言顺的在益州招兵买马,组建益州军团,此事刻不容缓,将军必须立即决断。”

华安点了点头,正色道:“好吧!就依二位之言,本将这就给朝廷写一封奏折。”说完拿起案子上的毛笔,开始书写。

经过一番仔细的斟酌,华安终于将奏折写完了,在奏折中,华安首先诉说了大晋先祖统一华夏的各种丰功伟绩,而后,以自己深受皇恩,表示要誓死效忠大晋,随后,便说出了邓定、隗文等叛军作乱,击败益州刺史周抚,祸乱益州的种种罪行,并表示自己未得到朝廷允许,私自出兵救援益州,是效忠大晋心切的缘故,并请求皇帝原谅。

紧接着又说出了叛军残余势力仍在蜀中肆虐,并有与西北吐谷浑合流的趋势,自己身为大晋将领,必须暂时驻守成都,方可保住大晋好不容易得到的半壁江山。

最后,强烈要求朝廷派遣一位能打仗的将才坐镇成都,并都督益州军事,以保证益州的稳定,若朝廷无人可派,自己愿意鞠躬尽瘁,亲自都督益州诸军事,为朝廷守好西南边陲。

写好奏折之后,华安轻轻用嘴吹了吹,并交给身后的张育和谢思明观看,二人看后大为称赞,并表示,按照华安如此表述,朝廷任命其都督益州诸军事的可能性极大。

见张育和谢思明都没有什么意见,华安便放下心来,随后,又写了几封战报,打算与奏折一起,送往成都。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华安亲自叫来了五名可靠的亲兵,将信件交给他们,并告诫五人,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建康城方向,为了防止马力不足,华安特意为他们五人配备了十匹战马,以保证马力。

正文第五百零一章坐镇成都

华安自荐的奏折,已经送往建康城方向,接下来的当务之急便是尽快控制益州的膏腴之地,并收拢民心。

益州在梁州的西南部,地势较好,良田众多,人口是梁州的两倍,控制了益州,华安都督区域的实力将会大大增强,从而可以招揽更多的人马。

在中军大帐之中,华安与张育、谢思明二人,根据益州的实际情况,开始商议控制益州的具体事宜。

由于叛军的残余势力仍在蜀中活跃,因此,派遣大军屯驻益州,除了驻防的任务,还有清缴叛军残余的需求。

经过一番仔细的分析,华安得出在益州的西部,最靠近蜀郡的汉嘉、汶山和键为三郡,是叛军最为活跃的地区,同时,这里也是益州人口最为密集的区域,因此,华安决定着重控制这三个郡。

对于东部的江阳、朱提、牂牁,暂时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毕竟,那里的人口很少,道路崎岖,一旦将大军派驻过去,则短时间内很难返回,万一梁州方向有战事,也难以回军救援。

况且,叛军的主力人马撤向了牂牁郡方向,派遣大军围追堵截,一定会耗费极大的时间和精力,大军的伤亡也不会小,在如今兵力并不是很充裕的关头,只能放弃益州东部,待实力逐步发展起来,再收复益州东部不迟。

在派遣大军控制益州西部的问题上,华安与张育、谢思明商议了一段时间。决定让李亮率领五千人马屯驻汉嘉城,以控制成都西南的汉嘉郡,并严密监视南部的越隽郡,李奕率领五千人马进驻成都东南的阳武城,以控制键位郡,并监视东南方向的江阳郡和朱提郡,铁牛的一万北伐军主力驻守成都,并派出部分兵力进入西北方向的汶山城和东北方向的雒城,以控制汶山郡和新都郡。

如此一来,在以成都为核心的益州膏腴之地。将完全处于华安的控制之中。仅凭现有的土地和人口,只要不经历战乱和严重的自然灾害,要不了几年,益州的富庶将会让天下人羡慕。若是合理分配生产资源。情况可能会更好。

华安占据益州。毕竟还未获得朝廷的正式认可,因此,建设重点仍然是梁州方向。尤其是汉中郡距离关中最近,日后北伐关中,必须以汉中为根据地,因此,汉中的战略地位,永远都是最重要的。

只是,此时益州方向还很不稳定,因此,华安还不能立刻率领部分兵力返回梁州,还需要在益州多呆一些日子,以便震慑蠢蠢欲动的叛军残余势力,并顺便等候朝廷的回音。

以成都和建康城之间的距离,朝廷的回复至少要在一个月以后,而华安也打算在成都坐镇一个多月,并顺便整顿益州的吏治,提拔一批人才充当益州的各级官吏,以填补叛军离开后,益州官吏的严重缺乏。

对于官吏的选拔和任命这一块,华安不是很精通,也不是很感兴趣,但好在有张育和谢思明帮助自己,而华安也很信任二人,并将选拔和任用官吏的各种事情都交给张育和谢思明打理,只有五品以上的大官,华安才会亲自过问,并写奏折向朝廷推荐。

虽然很多寒门子弟被破格提拔了,但由于士族对知识的垄断,因此,获得提拔的大多数官吏,仍然都是士族出身,寒门被提拔的不过是少数罢了,因此,华安的提拔官员行动,并没有遭到士族的反对,寒门子弟就更加感激华安了。

处理各种政务是一件极其劳心劳力,而且很枯燥的事情,在成都的这段时间内,即使事情再忙,华安时不时的也会带上张育和谢思明,以及一众将领前往成都的郊外,名义上是视察农务,实则有游玩,放松身心之意。

毕竟,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