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衔远在杜淹之上。
“下官担心的是世家大族,陛下这一次是要对世家大族动手了吗?”杜淹有些担心的道:“陛下刚刚统一中原,这个时候动手,是不是早了一。”
“那要看陛下的意思。”杜如晦迟疑了一阵,才道:“若是针对世家大族,那就是马周、魏征甚至长孙无忌出面,若不是,那就岑文本出面了,但是绝对不会让我出面主持京察大计的。”杜如晦还是很了解李信,但是他不知道李信这次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所以只能是含糊其辞。
“最近这些世家大族串联的比较厉害,他们利用各种场合相互交谈,商讨着这件事情。”杜淹叹息道:“我担心的是这里面恐怕有阴谋啊!”
“他们能干什么?私兵已经没有了,有的只是一些家丁而已,这些也都是有限度的,能干什么呢?”杜如晦不在意的道:“京察也不是一口气都将人一棒子给打死,只要有能耐,皇帝陛下自然会有嘉奖的,试想这天下的官位就那么多,若是除掉那些无用之人,剩下的官位难道还不怕找不到人吗?这里面世家大族总得分到一些吧!按照道理,这些世家大族应该欢迎此事才对,为什么会反对呢?”杜如晦自己也有些不明白了。
“人心总是不足的,因为他们想得到更多。首辅大人,不是这样吗?”
“人心不足蛇吞象,自古都是如此,陛下或许应该更加严厉一些。”杜如晦冷哼哼的道:“这些世家大族们,难道还想着回到以前吗?朝局不是这些人想把握就能把握的。”
“话虽然如此,但是朝廷有那么多的储备人才吗?”杜淹低声道:“世家大族中有些世家大族固然不是与朝廷一个心思,但是现在陛下还是壮年,更是需要世家大族的帮助,相信那些世家大族也不敢在这个时候闹事吧!”
“你是来做客的?”杜如晦顿时有些不满意了,道:“这些年皇上对关中世家可是优待的很,什么时候,让你来做客了?”
“天下世家有三种,第一就是拥护朝廷,这里面就包括我杜氏、韦氏这些从大唐中获得好处的世家,这些世家是绝对不会有什么问题的,第二种就是李氏归顺的那些世家,这些世家大族不敢和朝廷对抗,但是私下里,却是是不会配合的,第三种,那就是想方设法的拆台的,这类世家最是奸诈。”杜淹苦笑道:“世家最基本的利益都叫被剥夺,比如裴寂。”杜淹到这里,就看着杜如晦一眼。
“裴寂怎么了?”杜如晦笑道:“一个谄媚之臣,一个喜欢勾结异族之臣,这样的人,没有什么本事,难道朝廷也应该养着这种人吗?那才是天大的笑话。难道他也想着封县公吗?那让其他的有功之臣当如何是好?军中的将士如何看待?”
“虽然如此,裴寂此人交游广阔,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那些世家大族都给他动员起来了,朝廷面子上不好看是其次,关键是,现在天下州府县,这部分的权力还是掌握在世家手中。这才是不好办的事情。”杜淹认真的道:“下官看,不如各自退一步。京察继续,但是不必太过严格。大人以为呢?”杜如晦听了了头,但却没有话,只是端了端茶,让人将杜淹送了出去。(未完待续。。。)
'正文 第八百八十七章 治国之道在于平衡'
“让你们来,是想听听你们对京察的看法。你们谁先?”御书房内,李信望着眼前的岑文本和长孙无忌两人,面带笑容,这两个人是武德殿中年级比较轻的大臣,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将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所以李信准备给这两人机会。
京察是一件利器,它高举着正义的旗帜,在朝廷之中兴风作浪,打击敌人,排除异己。要知道,这些官员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廉洁奉公之辈,贪赃枉法者有之,草菅人命者有之,私德有亏者有之,昏庸无能者有之,无论是在寒门官员中,或者是在世家大族之中,都有这种官员存在。
京察就是悬浮在这些官员头上的利剑,随时可以劈下来。但是到底是劈在什么人身上,或者能斩下多少人,那就看主持京察之人是何等身份了。这次李信决定举行京察,主持人就是在岑文本和长孙无忌中选取一人为之。只是对于京察的力度,却是想听听两人的意见,甚至,就是李信自己也不拿不准这次京察的力度。
这个大杀器李信希望能震慑那些贪官污吏,昏庸无能之辈,斩杀一批,驱逐一批,但却不能破坏朝廷的稳定,李信还需要这些官员继续为自己服务,刚刚统一天下,官员上还缺少了许多,若不是要将关中的政策推行天下,铲除前朝和李氏的影响,李信恐怕也不会这么着急要推行京察。归根结底,就是从官场上开始,快速的增加国力。
“既然是京察,那就彻底的查下去,上从武德殿大学士下到六部吏都是京察的目标,凡是有违朝廷法律、有违私德者或是被贬、或是追究其责任。凡是有功之臣,能力突出者,当得到嘉勉。”长孙无忌毫不犹豫的道。
“臣以为朝廷之中尚且缺少官员。陛下用人,首重其能力,然后才是其德。能力出众者,虽然私德有亏,但是只要不违背朝廷法律,也不是不可以网开一面。”岑文本不紧不慢的道。
“私德有亏,那就是有亏,朝廷治理天下,首重其德,若是德行不够。如何能为老百姓办事?能力虽然不错,可是却是3∝3∝3∝3∝,m。≈。c♀omstyle_tt;无德之人,无德之人如何指望他效忠天子?”长孙无忌有些不满的反驳道。
这是一个好机会,安插人手,打击敌人的好机会,无论是长孙无忌或者岑文本都不想放弃,这就造成了岑文本和长孙无忌两人的观不一样,一个重其才,一个重其德。就是李信也不知道如何是好。按照道理,官员首先要有德,这样才有仁心,有仁心才能善待百姓。帮助君王治理天下,若是无德之人,就算是有才干,也会对老百姓产生影响。可是有些官员是有德。但是治理地方却是不行。
“陛下,臣以为特殊时期特殊对待。官员之中世家子弟居多,这些人多是无才无德之人。臣先从这方面着手,至于有才无德,或者无才有德,则另行商讨。”岑文本想了想,就换了一个办法。
李信了头,无疑相比较性格刚烈的长孙无忌,岑文本更加擅长做人,在京察这个方面来,岑文本在处理官员上的态度,无论是让世家或者是寒门出身的官员,都能接受。
“嗯,此事朕会认真考虑的,回头自有圣旨。”李信了头,扫了两人一眼,道:“辅机,朕准备让你去一趟洛阳,主持那里的秋闱,你可愿意?”
秋闱乃是大唐科举考试之前的最后一次考试,在书院还没有全部兴建完毕,秋闱占据着很重要的方面,它选出来的学子叫做举人,可以做吏,食朝廷俸禄,更是最后春闱大比的最后一道障碍,十分重要。
“臣遵旨。”长孙无忌松了一口气,从这句话上,可以听的出来,李信对主持京察的人已经有人选,但是对自己还是有其他的补偿,甚至比主持京察更加让自己高兴,主持秋闱,这将是一份大功劳,更为重要的是,那些参加秋闱的学子,将和长孙无忌结下渊源,要知道这些学子日后就是大唐的栋梁之才,对于刚进官场上的他们,领路人就是长孙无忌。这对日后自己执掌武德殿,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当然他也知道,李信让自己做秋闱的主考老师,主要还是看在汉王李承宗的份上,李承宗要继承江山社稷,身边若是没人帮衬,迟早会被其他的皇子给拉下马来,李信这是光明正大的为自己的儿子寻找人才。
“陛下,臣担心的是裴寂等人。”岑文本忽然深深的吸了口气道。
“陛下,这样的谄臣根本就没有必要留在朝廷里,臣建议将他们彻底的赶出朝廷。”李信还没有话,长孙无忌就开始了。他不屑的道:“都是一群愚蠢之人,平日里无所事事不,关键是一本事都没有。无论是在前朝,或者是在李氏都是如此。这样的人还有面皮要官爵,那我大唐百万将士恐怕就不会答应。”
“陛下。。。”
“不必了,辅机所言甚是,裴寂有什么能耐和功劳,也想要爵位?”李信也不满的道:“朕封他们做了翰林学士已经很不错了,清贵的很,没事钓钓鱼,唱唱曲,喝喝酒,不是很好吗?还想要爵位,我大唐得到爵位可是之前的很,他们还没有到这个地步。”
“是。”岑文本听了叹了口气,实际上,他虽然很讨厌这些人,但还是想劝李信随便册封一些虚职,这样好歹也能安抚一下众人,这些家伙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