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之乱臣贼子-第5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李信看来,这简直是不能容忍的事情。别看宋朝十分懦弱,可是终宋朝一朝,无论是在强大、虚弱的时候,都没有做过汉家公主和亲的事情来。

“丞相,属下以为突厥人兴兵对付我们的机会不大。”裴世炬出言说道:“他们若是出兵,就应该在我们和李世民在河南对峙的时候,或者是河东的时候,现在我大军已经占据了洛阳,大军都已经回到霸上、蓝田大营,数十万大军整戈待发,随时都能击败眼前的一切敌人,突厥人只要不愚蠢就不会进攻我们。”

“那他进攻何处?”韦园成忍不住询问道。

“西突厥。”杜如晦摸着胡须说道:“丞相,突厥人肯定会进攻西突厥了,他想要统一整个草原,听闻颉利可汗有雄才大略,野心勃勃,今日看来,恐怕还真的是如此,此人的确是有大野心。在他看来,李世民虽然厉害,但是此刻的他还没有成长那一步,李赵的势力还不足以和丞相相提并论,关中的强大是毋庸置疑的,就是颉利可汗也不得不承认,这次李赵战败,看上去没有损失多少,但是失去了雀鼠谷,被迫迁都河北,这足以说明,和我们相比,李赵是落在下风。颉利可汗还想进攻李世民,他想帮助我们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他已经做好了南下中原,和丞相争夺天下了吗?显然也还没有。所以,他是不会进攻李世民的。除此之外,不是高句丽就是西突厥了,高句丽毕竟不是同族,就算是占据了高句丽,短时间内,也不能融入自己的统治之中来,唯独只有西突厥,才能很快的融入突厥体系来,增加自己的实力,扩大自己的地盘。”

“克明所言极是,突厥若是真的占领了西突厥,就会威胁西域,威胁我朝许多地方。”李靖也出言说道:“西突厥现在看上去很是强大,但是强大的地方也是虚弱的时候,颉利可汗未必没有机会。”

“恩。既然诸位都能确定对方是想进攻西突厥,那我们有机会吗?我们能做什么?”李信望着众人说道,他很想知道自己的谋士们能给自己什么样的建议,可惜的是,让李信失望了,众人脸上都露出迟疑之色,显然都是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丞相,从大业十四年开始,到如今,丞相每年都是在战场上度过的,朝中虽然有些钱粮支撑丞相在前方大战,但是将士疲惫,属下以为,在新的一年,当以休养生息为主。”萧瑀出言说道。

李信看了众人一眼,见众人都是默然不语,顿时知道,这不仅仅是萧瑀一个人的观点,实际上是大家一起的观点,因为李信太喜欢打仗了,而且最近这几年,都是从西打到东,从北打到南,就从来没有休息过,虽然李信得到前朝的粮草,但是将士们毕竟是人,这种高强度的战斗,还是让将士们感觉到疲惫的。所以才有了今日众人之说。

“好。除非敌人挑衅,本王绝对不会出动超过一万人的军队。”李信想了想,还是说道:“但是士兵们的训练,小范围内的剿匪,还是必须要进行的。在我大唐境内,恶霸、土匪都是必须要剿灭的行列,游侠也是要注意一二,既然是要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不仅仅是要天下统一,更重要的是天下太平,地方不会有土匪恶霸的存在,这样老百姓才能安安心心的生活。”

“是,属下回头就去安排,各地军队进行剿匪。”李靖赶紧说道。

其余的众人听了李信的保证,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就是怕李信折腾,现在李信既然决定不会动用一万人以上的军队,众人也就放心了许多。

“军中之事不能放松,我们随时都要做好打硬仗的准备,将士们的训练,也要抓紧,虽然不能人人都像修罗,但是也不能是像荆州军那样。”李信看了李靖一眼,说道:“兵部保证粮饷,武英殿对有功之臣也要记录在册,户部对军属的优待也要安排下去,毕竟他们为国征战,家里的事情不能让他们操心了。本王已经决定了,将宫中大龄的宫女都放出去,许配给有功将士为妻,以后宫中的宫女不得超过二十五岁,除非,她愿意留在皇宫中的。”

“丞相圣明。”众人双眼一亮,虽然二十五岁大了点,但是到底能和家人团聚,以前历朝历代,这些宫女都是皇上的,谁也不知道哪天皇上高兴临幸了一个,皇上的女人谁敢动,也只有李信才会将这些宫女许配给有功的将士。

“未来一年内,各地的官吏要补充完毕,这个才是最主要的,不要我们的军队打到什么,还要设立总管,主管军政大事,军队就是军队,地方就是地方,一个人本事再大,能主管两个方面。将军主管就是打仗,郡守、太守、县令主管也只能是地方政事,并不是每个文官都能指挥打仗,还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吧!这样的规矩是将是大唐的法律,就是日后大唐的历代皇帝,也不得擅自改动,文官不得领军,武将不得干政,宦官不得参与朝政,违反了这些,就算是皇帝,也可以罢免,死后不得称为李氏子孙。”

众人再次不说话了,这是李信登基之前的训话,也是最重要的训话,日后建国之后,就是有纲领性的作用,文官主政,武将掌军,军政分离就是李信定下来的铁律,那就是祖制,就算是后世的皇帝也不得改变。(未完待续。)

'正文 第六百四十九章 农商之争'

“朝廷虽然开了科举,但是每次科举出来的也多是一些低级官员,按照丞相的要求,这些官员先进入低一级的府衙进行学习治理一县的机会,这些年来,也仅仅只是能治理一县而已,若是治理一郡恐怕还是差了一些。”萧瑀出言说道:“属下以为,要不要在前朝的官吏中选取一些官员,让他们继续留任,这样一来,也能彰显新朝的气度,二来也能完善朝廷的体制,维持地方各郡县的管理。避免朝廷在管理上出现混乱。”

众人点了点头,萧瑀这个人虽然顽固了一些,但是在这方面还是有些头脑的,知道如何变通,当然,这里面也是有一些私心的,毕竟前朝的官吏大多数还是喜欢盘踞在他这样的前朝国舅麾下。

“萧大人所言甚是,但是现在我们朝廷治下,也不过是朝廷、郡、县之说,这样一来,朝廷管理的地方就多了,不如这样,将这些体制再行拆分,分朝廷、行省、府、县四级,行省设巡抚,主掌一省民政,设总兵,主掌军权,设按察使,主管律法,府设知府、都尉、通判,县设知县、县丞、县尉,在个别的地方,比如少数民族部落的地方,可以设州,设知州、都尉和通判的职位,这样就能防止地方官员掌控地方的一切,也能让中央朝廷能够掌握地方上一切,加强中央集权。诸位以为如何?”

“丞相圣明。”众人纷纷点头,这样一来,朝廷就会增加一些官位,而且会削弱地方官吏的权力,李信这是为了在分权的同时又在抓权。

“历朝到如今,一直都是在重农抑商上徘徊,你们说说,是应该重农呢?还是应该抑商。”李信笑眯眯的望着众人。实际上,以前李信为了对抗世家大族,就发展商业。得到了大量的金钱,用以装备军队,这才有了关中强大的军队,横扫**。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李信不仅是要考虑军队,还要考虑民生,朝廷不仅仅军队需要大量的粮草,就是那些老百姓也是如此。一度的发展商业,也是不符合社会发展的。

“丞相,重商国策不能变啊!正因为有商业的发达,才有今天关中的繁荣昌盛,才有了我强大的军队。商业才是关中的立身之根本。”李信话音刚落,就听见韦园成大声的说道。他的声音器宇轩昂,在大殿内响起。现在长安城内谁不知道,韦家在李信分出的蛋糕之中得到了巨大的好处,所以才会变成如此模样,才会变成的如此慷慨激昂。才会在大殿中力挺重商。

“丞相,老臣以为不妥。”萧瑀出言说道:“虽然朝廷因为兴商的缘故,国库充盈,军费充足,这才铸就了我关中的精兵,但是不要忘记了,商人逐利,现在看看那些商人们,为了赚取更多的钱财,毁坏农田。以前农田多种农桑,可是现在呢!多是种植木棉或者桑树,种水稻者很少,甚至还有些人根本就是放弃农田。直接进入那些大的作坊之中当苦力。长久下去,纵然是赚取了许多的金银财宝,可是没有粮食,这无粮则军心不稳,无粮则百姓不能安居乐业,没有粮食。莫说是老百姓,就算是我们这些人连饭都吃不了。”

“老大人说笑了,如今我大唐的粮食足够吃上二十年的了,害怕没有粮食?”韦园成心中一阵恼怒,这个萧瑀,分明是自己加入关中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