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丫盏抡匠∩系乃站黅三四坦克七六型和德军的四号坦克的防护能力。也就是说花了很小的代价,抗联却大幅度的提高了自己那些皮薄坦克的性能。
但这种装甲一旦大幅度装备部队,也就意味着在战场上随时可能被日军缴获。这种构造简单,但是却相当有效的东西,一旦被日军仿制会对抗联形成相当的威胁。所以不仅在制造与生产的时候严格的保密,还制定了严格的使用计划。
在战场上一旦坦克被击毁或是必须放弃的时候,这些附加装甲必须在第一时间之内销毁,或是引爆。就是防止这些构造简单,却是实用性极强,最关键的是造价低廉极容易大量生产的新式装备落入日军手中。
而且这些附加装甲在生产之后,并不下发部队。只有在上战场之前,才能进行安装。所以对于这种附加装甲,日军的情报机关并未有任何的察觉。再加上日军穿甲弹的性能很是差劲,战果为零也就不足为奇了。
虽说头几轮的炮击,没有取得任何的战绩。但是这位生驹林中佐,到底是日军目前最优秀的坦克指挥官之一。在发觉自己的坦克炮无法击穿抗联的坦克后,他立即下达命令各车不准在做任何的短停射击。全力向抗联的坦克靠拢,尽可能的接近二百米的距离再开炮。
同时下令所有的装备了五十七毫米火炮的九七式坦克,以及那四辆目前装备了日军之中威力最大的四十七毫米坦克炮的九七改式坦克,找出抗联的指挥坦克,集中炮火打抗联的指挥坦克。
在生驹林中佐看来,五百米的距离我无法击穿你。但是二百米的距离,就算你的装甲再厚,我的火炮就算在没有用,但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吧。而且只要消灭了抗联的指挥坦克,就算抗联的坦克防御能力再强,也会像一只没头苍蝇一样被自己各个击破。
按照生驹林中佐在诺门罕战役时期的经验来说,在这两款坦克之中指挥坦克并不难找。受制于落后的电子工业,与无线电已经普及的德军坦克相比。现在的苏军只有指挥坦克上,才有无线通讯设备。而作为苏军坦克指挥官坐骑的指挥坦克,无论哪一种炮塔上都安装有与日军坦克一向的巨大框型无线电天线。
只要在抗联的坦克群之中,找出装备了这种框型天线的坦克,就是他们指挥官所乘坐的坦克。只要摧毁他们,自己还是有一定战胜的机会。打蛇打头,这是他生驹林中佐早在预想这场战斗的时候,就拟定好的战术之一。
在诺门罕战役之中,日军就曾经采取过这样的战术,给苏军的坦克指挥官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和混乱。仅仅坦克旅长和参谋长,就被各击毙一人。至于营连级军官,阵亡的数量就更多了。
生驹林的这个计划,要是对手换了无线电装备落后的苏军自然还是一个不错的计划。但是对于这些坦克早就已经改装了新式无线电系统,所有各级指挥员所乘坐的坦克那个巨大的框型无线电天线早就已经取消,改为鞭式天线。
不仅所有坦克都安装了无线电通讯系统,就连车内也安装了车内通话系统。不仅指挥上方便多了,而且换了谁来只要是不了解内情的人,就算再给他一双眼睛也找不出来那辆坦克是指挥坦克。
反倒是日军自己的所有坦克,除了九七式坦克作为日军之中第一批普遍装备了九四式四号丙型极超短波无线电台之外。其余的九五式轻型坦克,除了指挥车之外,一般的车辆根本就没有配备任何通讯系统。
而日军的坦克上的九四式四号丙型极超短波电台,因为并不是为坦克专门设计的。制造电台的电子管,根本无法承受坦克行进时候的剧烈颠簸,所以在理论上总是坏的。而且在坦克内嘈杂的环境之下,这些通讯距离不过一千米左右的电台信号又不强,很难让人听清楚那边说的什么。
所以虽说配备了电台,但日军坦克之间的通讯能力并没有得到完全的改善。除了指挥坦克上,因为配备的是超短波无线电台比较结实之外,其余的坦克大部分还是依靠旗语来指挥以及调度。生驹林的这道命令,接收到的依旧还是配备了超短波电台的指挥坦克。
虽说在指挥坦克的带领之下,日军的坦克加速向抗联的坦克靠拢,试图与抗联的坦克打一场近战。但是他们找出抗联坦克群中指挥车的努力,却是归于失败。几经努力,他们也没有找到炮塔上有框型天线的车辆。
不仅生驹林先打指挥坦克的战术意图没有实现,就连想要靠上去打近战的战术意图,也被他的对手识破。他的对手,很明显不太愿意跟他打近战。因为这种近距离的坦克战,就算你的装甲经过改进,但也很难不受到损失。
百八十米的距离,就算日军的坦克炮穿甲能力再差,但击穿你的装甲也没有任何的问题。而且这么近的距离,就算打不穿你的前装甲,但是他可以绕道你的后边在你最薄弱之处开炮。总之一句话,在这种近战情况之下不受损失是不可能的。
别说现在的苏制坦克,就是几年后的整个二战之中装甲最厚的德国虎王坦克也不行。不过生驹林的打算是不错,但是很明显他的对手,并不打算付出这样的代价,更不打算给他这个机会。
第1159章一边倒的坦克战
而抗联目前使用的苏制坦克,虽说装甲的厚度增加了,防御能力大幅度的增强了。但是机动能力并没有根本性的下降,并不比日军的坦克差。所以在发现日军的企图后,他的对手不进反退。采取炮口向前。一边不疾不徐的倒车,在始终保持正面对敌的基础上,将两军之间的距离一直保持在五百米左右。
一边采取短停开火、精确射击的战术,不断的对着冲上来试图和自己打贴身肉搏的日军坦克进行火力打击。一边不断采取大幅度的机动,与日军的冲锋队形,始终保持五百米左右的距离。同时分出来一部分的兵力,向日军的左翼进行迂回。至于日军打过来的炮弹,五百米之外的他们根本就不在乎。
日军的坦克找不到抗联的指挥车,自己的指挥系统却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出现了问题。其作为原本是步兵使用的车载通讯系统的九四式四号丙型车载电台,并非是为为了坦克作战而专门设计的。
这种为了增加九七式坦克战斗力而临时改行,并不适合坦克作战使用的极超短波电台。在坦克急速运动以及火炮射击时在炮塔内产生冲击波的影响之下,陆陆续续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损坏。
其制造电台使用的相当脆弱的真空管,扛不住巨大的冲击力,纷纷出现这样或是那样的毛病。几乎所有的电台不是出现了信号不清晰、时断时续,就是干脆没有信号的毛病。耳朵不灵、眼睛不明,严重的影响到了日军整体战术的运用与执行。
在平时这些毛病自然不是什么大毛病,只要经过不大检修和更换部件,就可以继续使用。但是战时,谁给你这个时间去维修?日军自身通讯系统出现的问题,对其整个作战指挥上,带来了相当的不便。
在抗联采取的这种战术之下,日军自己的攻击编队首先出现了前后脱节,编队混乱的情况。甚至有不在少数的坦克因为指挥脱节,接收不到上级下达的任务。莫名其妙的脱离了其攻击编队,单车冲向了抗联的编队。
这种脱离了交替掩护近似乎自杀式单独攻击行动,虽说勇气相当的可嘉。但也就是勇气可嘉而已,根本就无法给他们的对手造成任何的混乱。自身反倒是因为失去掩护,成为了孤零零的一个活靶子。没有冲多远就纷纷被击毁,反倒是增加了日军的战损。
面对车载电台又出现了理论上不该出现的情况,造成大部分的通讯联络中断,继而引起的指挥上的混乱。无奈之下的生驹林中佐,只能冒险让旗语手打开炮塔盖子,探出身子用旗语指挥作战。
只不过针对日军的这种指挥战术,抗联的部队貌似早就做了准备。他的旗语手一露面,其坦克上配备的早就已经做好准备的十二点七毫米高射机枪,让第三战车联队的旗手几乎上去一个死一个。
电台不通,旗语手露头一个被打掉一个造成的通讯联络上的问题,给日军的指挥,带来了相当大的混乱。再加上抗联采取的绝对不和你打近战,反倒是来了一个你进我退、你退我进,只在五百米之外和你一点点磨的战术。
利用自己身上的装甲,最大限度的削弱日军坦克炮的杀伤力。同时利用自己坦克炮的威力,以及曾经下过苦心训练的五百米内的射击技术,给生驹林的第三战车联队不断的在放着血。
在整个战场的侧翼,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