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政委你说的很有道理,这的确是我们生存下去的必要条件之一。不过这北满地区本就地广人稀,少数的人口密集与物产丰富的地方都在日伪军的严密控制之下,我们的活动大部分时间之内又一直被限制在深山老林之中。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怎么发展、壮大我们自己?”

“武器、兵员,以及部队发展所需要的物资等等所有的一切都从那里来?这其中大部分都需要民众的支持。我们怎么才能获得百姓的支持?政委你考虑过没有?”对于李延平的回答,杨震笑了笑。

李延平道:“怎么发展?我觉得还是按照抗联的老办法,联系一切可以联系的抗日武装。通过与鬼子不断的战斗,不断的缴获物资来补充自己。另外我们要相信百姓的抗日热情。我想只要我们多打胜仗,我想一切困难都不会是困难。”

对于李延平的话,杨震摇摇头道:“政委,抗联之前的胜仗也打了不少,然而为什么一直发展不起来,甚至总是陷入被动?部队总是散了又聚,聚了又散。收编的山林队也算不少,但在形势严峻的时候叛变的又有多少?”

“我们要的是一支铁打的部队,不是那种调不动,不听指挥,在关键的时候甚至反水的纸上部队。我们要发展,要壮大,只能通过不断的战斗,通过不断的打胜仗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但落实到实处,我们该怎么去做?”

杨震略微沉思了一下继续道:“部队的发展我的思路很简单。我们在完全打开局面之前,现将兵员扩充的重点放在劳工身上。北满地广人稀,人烟密集的地方又为日伪军严密控制之地,我们在无法取得绝对优势之前,在不影响地方农业生产的情况之下,我们扩充兵员很吃力。”

说到这里,杨震有些自嘲的笑了笑道:“要吃饭的不单单是鬼子,我们也是一样。所以在扩充兵员的时候,我的想法是至少在目前还是以劳工为主。我们在五道岭子铁矿已经见到劳工的悲惨境地,而整个东北地区劳工的数量非常巨大。我想这些劳工会是我们一个稳定的兵源。”

“对于坚决抗日的山林队可以收编,但必须要服从我们的命令,接受我们的领导。最关键的是他们必须接受我们派遣的政工人员。”

“东北的形势与关内不同,所以我们不能盲目的套用关内的做法。但有一点关内外却是相同的,就是我们都要建立一个稳固的根据地。使得部队至少要有一个休养生息的地方。”

“我之前在集中营的时候,曾经与老彭探讨过抗联自建立到今天的战斗、发展经过。对于老彭的描述,我的感觉只有一点,那就是抗联的实力相对来说太分散了。”

“就那么一点人马,与关内相比,连一个整编师都够不上的兵力,居然建立起好几个军、十几个师的编制。政委,说句你不愿意听的话,你们抗联四军是二路军的主力。可你们整个一个军兵力全加在一起还不及关内十八集团军的一个团人多,甚至说是一个加强营都勉强。”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之下,分散游击的确是一种相对还算有效的战术。但根据部队的情况不同,分别设置编制,没有上下主次之分,就有些过了。分散游击那是在部队能够散的开,收的回,各部能够严格服从上级命令的情况之下,才会是一种有效的战术。”

“你们将编制搞的那么大,而基层部队作战人员又相对严重不足,以及在通讯手段落后,甚至只能依靠单一的,很不可靠的交通员的情况之下,造成了各军独立性太大。相互之间的配合一是始终未能形成默契,二是在必要的时候相互干扰指挥。”

“抗联各军实力过于分散,之间相互协同作战虽不能说没有,但却是不算多,始终造成无法攥成一个有力的拳头打人。而各军本身实力又不足,无论任何一支部队也只能小打小闹,根本无力给日伪军带来致命的威胁。”

“这样一来看起来是声势浩大了,也减轻了补给的压力。但却因为部队实力分散,很容易被占据绝对优势的日伪军各个击破。而且也容易引起指挥层次过多,带来作战上的不便。”

“而我认为我们除了应该保持一支实力强大的野战军之外,我们还必须组建一些地方部队。集中一批精锐编成一支专门负责野战的野战军,担负外线与日伪军主力作战任务。而地方部队则负责打击辖区内的那些伪满警察、伪自卫团等伪满地方武装。野战军与地方部队,内外线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往往要比那一方单打独斗好的多。”

“我们不仅要建设野战部队与地方部队相协同的作战体制,还要大力加强地方政权的建设。我们不仅仅要建设自己的地方政权,还要摧毁日伪军建立的地方政权。”

“通过这几次作战,我有一种感觉,与正规的日军野战部队相比,对于我们来说威胁更大的便是作为日伪军耳目的这些伪政权。他们熟悉本地情况,耳目灵敏。没有了这些地方伪政权、伪警察的配合,无论鬼子出动再多的日伪军,对我们清剿行动都是盲人摸象。”

“至于鬼子的归屯并户计划,无论我们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必须摧毁之。如果将我们比做鱼的话,那老百姓就是水。让鬼子把水放光了,我们这些鱼怎么活?政委,这一点你应该有感受。自去年日伪开始实施归屯并户以来,抗联的境遇怎么样?这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还有对于铁了心当汉奸的那些伪满基层官吏、伪满军警我们就一个字杀。杀的这些人胆寒,杀的这些人对我们闻风丧胆,杀的这些人一提起我们就感到恐惧。对于日伪军的恐怖手段,我们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当然,我们也不是要对所有的伪满官吏、警察统统的杀光。那些可以争取的,我们还是要争取。需要情报的不单单是鬼子,我们也是一样。”

“这些人耳目灵敏,日军如果有什么针对我们的大的动静,离开了他们根本就无法执行。所以这些人能争取的尽量要争取,他们可以为我们弄到我们很难弄到的情报。”

“至于那些宁愿抱着花岗岩脑袋去见阎王爷的铁杆汉奸,绝对不能手下留情。还有那些什么伪自卫团的伪满地方武装,我们必须消灭。这些人与汉奸一样,对本地情况熟悉,对我们的威胁甚至还大于正规的日伪军。”

“我们不仅要对付鬼子、汉奸采取这种手段,对付那些不请自来,明抢豪夺的所谓的日本开拓团,也同样不要心慈手软。鬼子不是在归屯并户的时候只给老百姓留下三天的粮食吗?好,那我就去找你们开拓团要粮食,要物资。”

“鬼子为了长期占据东北,对付我们可以不择手段,为什么我们还要循规蹈矩,对他们讲究仁义道德?鬼子杀起我中华儿女的时候,可从未心慈手软过。狗要咬人,躲不是办法,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狠狠的揍它一顿,让它以后见到你就夹着尾巴跑,不敢在看你一眼。”

第83章定策(二)

杨震的话音落下,郭炳勋与王光宇都是单纯的军事干部,到也无所谓。而李延平听罢自己话后,却是陷入了沉思。作为曾经的一军之长,曾独自苦撑过全局的李延平,想的要远比作为单纯的军事干部的郭炳勋与王光宇多的多。

良久,李延平才道:“司令员,中央在红军时候,哦,还有现在就是你们十八集团军在关内开辟根据地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吗?”

“不错,中央在关内就是这么做的。除了红军的时候之外,自抗战全面爆发,我军各部开赴敌后战场之后,也在敌后创建了许多的抗日根据地。”

“其中一一五师部分部队在副师长聂荣臻的带领之下,于去年在五台山区,率先创立了晋察冀根据地。同时以这部分部队为基础组建了晋察冀军区,下设四个军分区。同时组建的还有晋察冀边区政府。”

“军区作为一级军事机构全权负责本辖区内的军事作战指挥。除了下辖以军分区为主,坚持地方斗争的地方部队之外,还保留一定数量的野战军,以在军区辖区之内,作为机动作战以及外线作战时候使用。除了军区机关之外,同时还组建了部分的地方政府以配合军事斗争工作。”

说到这里,杨震微微笑了笑道:“不过话虽是这么说,但关内与关外的情况还是毕竟不同的。我们即不能不引进关内先进的经验,也不能全盘照搬关内的经验。”

“俗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关内的经验的确好,但这关内、关外的情况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如果不考虑我们自身的情况,只一成不变的生搬硬套关内的经验,我们就成了教条主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