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1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护。自己手中的三八式步枪,在对手清一色的自动火力面前,几乎成了小孩的玩具。自己每打出一发子弹,对手却能还击十几发,甚至几十发的子弹。

尽管第二中队残余兵力,在那个特务曹长的指挥之下还在试图拼命的抵抗。但他们的抵抗,在抗联的步坦协同打击之下却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除了一门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的大正十一年式三七平射炮之外,没有任何反坦克武器的这个日军前沿警戒阵地,甚至连减缓一下对手攻击速度的作用都没有起到。

抗联发起的多兵种联合攻势以猛虎下山之势,快速撕开了第二中队以及二十八师团其他前沿阵地的防线之后。根本就没有做任何的停留,直接向日军纵深阵地发起快速的攻击。战至中午,整个二十八师团一线各个阵地基本上已经是土崩瓦解。

而发生在二十八师团第三联队第一大队第三中队身上这一幕,不仅仅在查干泡一线上演,在整个前郭尔罗斯前旗以及扶余的二十八师团防区,直至新京正面以及东侧的日军各个防区,都在不断的重复的上演着。

尽管已经对抗联的进攻,有了一定的察觉。并且已经命令前沿一线阵地的各个师团做好了战斗准备。但是抗联发起的全面进攻,依旧多少有些让关东军措手不及。当然这个措手不及,并不是日军对抗联发动的进攻,一点精神上的准备都没有。

虽然下面的部队因为长期的高度戒备导致的情绪紧张,而多少有些松懈,但是关东军上层,包括各个师团长在内的高级指挥官,脑袋里面的那根弦,可是一直都是绷得紧紧的。甚至可以说这些日军高级军队,对抗联的进攻早已经做好的充分的准备。

只是尽管早就有所准备,但抗联采取的这种新式的,在航空兵掩护下的步、坦、炮多兵种协同进攻的全新作战模式,却是依旧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从上到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下到各个师团的联队长,几乎所有的日军指挥官,都没有预料到抗联居然会一下子涌现出这么数量庞大的坦克。

尽管在去年会战时候,关东军便已经清楚的掌握抗联有坦克这一实情。但是按照关东军收集的情报来看,抗联的坦克数量及其有限。大部分的坦克,还都是没有装备火炮的轻型坦克。那里会想到,此次抗联一次性就投入了几百辆的坦克。

而对于日军来说,虽然在诺门罕一战尝到了苏军装甲集群的威力,但是其反坦克能力薄弱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虽然利用在诺门罕战役中缴获的苏制四十五毫米反坦克炮,仿制出了一式四十七毫米反坦克炮。

但是这种日军最新式,也是威力最大的反坦克炮,眼下却是刚刚完成研制,还在试制之中还没有开始量产。包括关东军在内的所有日军,此时的主力反坦克装备依旧是早在诺门罕战役之中,便已经证明威力极为差劲的九四式三十七毫米反坦克炮、大正十一年式三十七毫米步兵炮,以及九七式二十毫米自动炮。

除了这三种早在诺门罕战役之中,就已经无法穿透当时苏军坦克的老式反坦克武器之外。剩下的就是在诺门罕战役之后,为了对苏作战而紧急研制的九九式磁性反坦克雷和九九式燃烧瓶两种单兵反坦克武器。

只是这两种武器,在此战却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在手头这几种反坦克炮面对着对手大量坦克,几乎没有用处的情况之下。抱着这两种日军武器库之中最有效的两种武器,发起决死肉弹冲锋的日军士兵,却被对手清一色装备了自动武器,紧贴着坦克掩护的步兵打成了蜂窝煤。

在对手采取的以坦克为主,多兵种协同作战的新式作战模式面前。缺乏有效反坦克武器,便是连最有效果的肉弹攻击能起到的作用也有限的情况之下。日军的抵抗,显得徒劳无功不说,其防线的瓦解速度便是连日军自己也是措手不及。

第887章新武器的威力

而抗联采取集中装甲力量突破日军前沿阵地后,绝不在一线做任何的恋战。而是将被切割的七零八落的一线阵地交给后续的步兵。装甲部队则在配属步兵,以及航空兵的掩护之下,向着日军纵深采取快速穿插的战术,更是让缺乏反坦克武器的日军无力应付。

尽管在第一波打击之下反应过来的日军采取了一切必要的手段,尽管日军在之前已经修建了比较完毕的工事群。但是日军几经努力却无法制止有着空中掩护的抗联的装甲集群,向自己纵深展开大规模的穿插。

如果说在诺门罕战役之中,日军已经取得了对抗坦克装甲集群冲击的经验。但是在这场战斗之中,日军却是惊恐的发现二十三师团在诺门罕战场上,以高昂的代价换来的经验却几乎没有任何的效果。

同样是在铺天盖地的炮火,以及航空兵的大力支援下作战。但是抗联的装甲战术与苏军根本就不相同。苏军的装甲战术,是以坦克为中心单独突击。步坦协同作战不能说没有,但是协同能力很差。

苏军的装甲部队往往单独使用,配属的步兵数量并不多。这就给日军采取肉弹攻势,带来了一定的机会。苏军在诺门罕战役之中,之所以能对日军形成绝对的优势,主要依靠的还是坦克数量充足,经受的起损失。

但抗联此次发起的装甲集群突击,却与苏军在诺门罕战役之中采取的战术根本就是两回事。步兵与坦克、炮兵配合极其紧密。每一辆坦克的周围,都至少有一个班清一色装备了自动火器的步兵在保护。

面对着铺天盖地炮火和航空兵掩护下的装甲集群的突击,还想要照搬诺门罕战役经验的日军,从此次战役打响的一开始就陷入了被动之中。其战前沿着两军对峙地区煞费苦心修建的大纵深立体式的防御工事,在抗联多兵种协同作战之下,犹如被摧枯拉朽一般撕破。

虽说战前一个多月的合成训练多少显得有些匆忙,但这一个多月的苦训的成果还是在这场战役之中见到了效果。坦克与步兵、炮兵密切配合,让日军战前修建的各种工事以及各种应对的战术几乎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各种机枪掩体、火炮掩体,不是被T二六坦克上的四十五毫米坦克炮远距离摧毁,就是被坦克掩护之下,攻击到日军眼皮子底下步兵装备的无后坐力炮以及火箭筒,在极近的距离上炸飞。碉堡里面呆不住,被赶出来的日军,又在炮兵的火力急袭,步兵火力打击甚至是坦克碾压之下损失惨重。

尤其是无后坐力炮和自动步枪、平射的十四点五毫米双联装高射机枪这三种第一次投入到战场上的武器,更是大显身手发挥了极大的威力。轻便的,一个人扛起来就能跑,就能发射的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在坦克上不去或是行动不便的地方,以及在摧毁日军反坦克炮工事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其发射的杀伤爆破榴弹、穿甲弹,在对付日军修建的机枪工事以及半永备工事的时候,显示出自己的威力。日军在两军阵地之前,修建的大量机枪工事和半永备工事群,几乎没有一个能够挨上这种轻便的,甚至可以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射击火炮一发炮弹的。

在诺门罕战役之中与这种苏军T二六坦克交过手,现在还是日军主力反坦克装备,只有在极近的距离才有能力击穿T二六坦克侧面装甲的九四式三七速射炮。原本想要利用在诺门罕战役之中被证明极为有效的近距离伏击战术,击毁这些在自己阵地上横行的敌军坦克。

但却没有想到自己的掩体,却往往被掩护的步兵使用无后坐力炮与火箭弹,抢在开火之前先被击毁。用沙包垒成的攻势,根本经受不住对手那种轻便的,几乎可以在任何地形之下使用的,两个人便可以操作的火炮,一发五十七毫米炮弹的轰击。

而派出去想要将对手掩护步兵驱散,以便给自己创造战机的己方步兵,却在对手清一色自动武器的火力压制之下,伤亡极大。非但没有能将抗联的掩护步兵驱散,自己反倒是在反击之中,遭受了极大的损失。

除了无后坐力炮表现的极为优异之外,新式的自动步枪也在战场上展现了极大的威力。甚至不用班用机枪出马,更不用说营连属十二点七毫米大口径机枪。两支交叉射击的自动步枪,在四百米之内,就能死死的压制一挺日军的九二式重机枪。一个班的火力,就足够能压制住一个正面。

那些举着手榴弹、燃烧瓶,还有像王八一样的九九式反坦克磁性雷,试图采取肉弹战术的日军士兵,被这些射速极快,杀伤力却远不是装备手枪弹的快慢机与冲锋枪可以相比的步枪,打的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