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火光的映衬下,楚信脸上的那道伤疤仿佛血泪般刺目惊心,他的语气充满深入骨髓的哀伤,“当真是说者容易做者难。这话蓝兄也曾对我说过,我深知其中道理,但真到了自己身上……”他狠狠吸了口空气,“呵呵,却真是难上加难啊。”
杨清深知他心中悲苦,拍了拍他的肩膀,举起手中酒坛说道:“你我都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亲人,来!今天咱哥俩喝个痛快!”
楚信将手中酒坛与他一碰,笑问:“诶,如果我耳朵没聋的话,你刚刚应该说过你不喜欢我吧?怎么却特意跑来陪我喝酒?”
杨清一把揽过楚信的肩膀,嘿嘿笑道:“姓楚的,我不喜欢你心眼那么多,但却欣赏你的武艺,敬佩你的为人。”
楚信微微一愣,随即大笑道:“能得你杨清一句赞赏,信真是三生有幸!为了你这句话,我也要先干为敬!”说着便举坛痛饮。
“诶诶诶,你这话什么意思啊?”杨清一把抢下楚信手中酒坛,质问道。
楚信拍了拍他的肩膀,哈哈一笑,道:“多谢你,兄弟!能与你和蓝兄相识一场,是我三生有幸。”
杨清嘴角上扬,他沉吟片刻,突然想到一事:“对了,姓楚的,咱俩算不算是兄弟了?”
楚信不疑有他,应道:“当然!”
“那,我也要当安儿的义父!”
“啊?”楚信不料他突然有此一言,顿感莫名其妙。
杨清搭上楚信的肩膀,笑道:“你看啊,咱俩和蓝兄,那是过命的交情吧?蓝兄是安儿的义父,那我也自然是他义父了。”
楚信愣在当场,他看着杨清爽朗的笑容,不禁心生感动,“多谢贤弟厚爱!安儿能有你与蓝兄两位义父,是他的福气!”
杨清心中高兴,嘴上却依旧不服气:“诶诶诶,姓楚的,谁是你贤弟啊?我可没说认你做大哥!”
楚信朗声一笑,“你我患难兄弟,谁做大哥都是一样!”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畅饮畅聊,痛快淋漓。
第四十九章 凯旋
京师皇城,雄壮的乾元殿内,朱元璋坐在黄绸龙椅之上,文武百官手握玉牌立于两侧,一名全身盔甲武装的士兵跪于大殿之中,所有人全都屏住呼吸静静等待。
朱元璋手握奏章,面色沉静如铁,但他胸中却已是翻江倒海。
抬手一指,朱元璋沉声道:“你刚才说的话,再报一遍。”
殿中百官虽未抬头,眼神却不自觉瞟向殿中跪着的那人。
那人抬起头,双手抱拳,朗声道:“恭喜吾皇!大将军蓝玉奉皇上旨意率我等一路北上,直抵虏廷,斩杀北元太尉蛮子,俘获北元大汗次子皇妃等皇亲贵胄百余人,战俘牛羊成千上万,并缴获传国玉玺,只待还朝之日亲手献与皇上!”
朱元璋轻轻呼出一口气,他攥紧手中的捷报,心中感叹不已。蓝玉果真没叫朕失望!二十年了,今日终于结束了!
他霍地站起身,慢慢走至玉阶之前,举起手中捷报,对百官朗声道:“蓝玉!就是朕的仲卿!”
此言一出,百官不禁哗然,这是朱元璋此生对手下将领做出的最高的评价。身为大将军,蓝玉也当不负此生。
朱元璋袍袖一甩,老迈的脸上依旧神采飞扬,他重新坐回龙椅之上,挥手下旨:“传朕旨意,昭告天下,晋永昌侯蓝玉为世袭凉国公,三日之后,朕亲率文武百官,于京城外迎他还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绝对是明朝开国至今前所未有的荣宠,但百官深知蓝玉功高盖世,无一提出异议。
三日后,蓝玉的大军如期回到京师,远远便看到城门口的黄罗伞盖,以及那下面端坐正中的明黄色身影。
在路上的时候蓝玉便得到消息,说皇上会亲自在京城相迎。此时见到皇恩如此,蓝玉心中更是激动万分。
蓝玉策马缓缓靠近,在距离皇驾十几步距离时翻身下马,带领诸将走上前见驾。
此时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之上,他身旁站着一个身着淡黄色团龙锦服,头戴金冠的青年,那青年身材清瘦,个头不高,面色清俊苍白,看上去三十几岁,正是太子朱标。
蓝玉的眼神快速掠过朱标的脸颊,最终落在朱元璋身上,他迅速单膝跪下,低头抱拳行礼:“臣蓝玉率领部将,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微笑起身,他缓步走至蓝玉面前,伸臂将他拖起,笑道:“爱卿快请起。”
蓝玉站起身,从身后弼的手中接过一方锦盒,高举过头顶朗声道:“恭喜吾皇,臣等在此次北伐中缴获传国玉玺,特献与皇上。”
朱元璋面上依旧看不出变化,只是淡淡微笑,他命首领太监陈景接过盒子,对蓝玉笑道:“爱卿不负朕望,深入敌营,重创北元,功在社稷,朕已下旨在宫中摆下庆功酒宴,来来,随朕一道回宫!”
蓝玉本就自负功高盖世,此时见朱元璋对自己如此厚待,心中不禁更加雀跃。他抱拳行礼,谢恩道:“臣谢吾皇圣恩!”
朱元璋拉着蓝玉并肩走进城门,随行百官看到蓝玉与皇帝并肩而行,太子都只能随行在身后,心中都觉不妥,但见皇上似乎在兴头上,也都不便出言扫兴。
朱元璋笑着对蓝玉说:“爱卿,你在捷报中提到令侄带人混入北元粮队从而深入敌军后方火烧粮仓,可是确有其事?”
蓝玉点头道:“回皇上,确有此事。”
朱元璋大笑道:“果然将门之后!爱卿,待会儿庆功宴,带上你侄儿一起去!”
蓝玉心中高兴,却婉言拒绝:“回皇上,小侄因在战中受了轻伤,不宜行军过速。所以,臣派了几名亲兵与他慢慢回京,自己先率部队还朝,还请皇上见谅。”
朱元璋并不在意,只是笑道:“如此也罢,朕原本是要亲自封赏于他,如此看来只得命人代为传旨了。”
蓝玉微微抱拳,“多谢皇上对小侄的厚爱。”
走入城中,行至龙辇之侧,朱元璋挥了挥手,笑道:“爱卿,朕先回宫,你率部随后就到,朕在宫中设宴,与你同喜同贺!”
“多谢吾皇圣恩!臣定当鞠躬尽瘁,报效皇恩!”蓝玉低头抱拳立于龙辇之侧。
“哈哈哈!回宫!”朱元璋大笑三声,由陈景搀扶着走上龙辇。
以明黄色龙辇为首,后面陆陆续续又是文武百官,蓝玉骑马率领部队跟在后面,接受着全京城百姓的朝贺。
三日前皇榜贴出之后,大将军蓝玉率领十五万大军大破北元可汗营地的事迹在一瞬间便传的满城风雨,顿时全城百姓欢呼雀跃,大街小巷如过年般热闹。
此时大将军班师回朝,皇帝亲临相迎,百姓们听说更是兴高采烈夹道欢迎,一阵阵欢呼声,朝贺声,不绝于耳。
什么功业超越卫青霍去病,什么齐名岳飞韩世忠,史上所有名将几乎全都拿出来与蓝玉媲美了一番。
这些歌功颂德的话语听在蓝玉耳中是得意的,听在百官耳中是嫉妒的,而听在皇帝耳中又是什么感觉呢?
坐在龙辇中的太子朱标不安的看了眼自己的父皇,朱元璋感觉到了儿子的视线,笑问:“皇儿可是有什么想问的?”
朱标微微一愣,随即抱拳道:“父皇,儿臣……”他瞥了眼龙辇窗外,小心翼翼的问道:“蓝大将军北伐立下赫赫战功,功在社稷,百姓们也只是赞扬他为国尽忠,父皇千万不要因此气坏身子……”
朱元璋面上没有丝毫变化,只是静静听着,朱标见他沉默不语,以为他已动怒,心中不禁更加忐忑。
片刻功夫后,朱元璋慢慢闭上眼睛,笑道:“朕为何要生气?蓝玉所立军功,都是朕赐给他的!他要立功,得朕给他机会才行。如今他打了胜仗立了功,他的荣耀,正是朕的荣耀!无明主,哪来的良将?”
朱标愣了愣,低声道:“父皇所言极是,儿臣受教了。”他心中暗暗舒了口气,这些年,他与蓝玉有着姻亲的关系,他曾亲眼见到自己的父皇杀了太多的功臣良将,此时就怕蓝玉也逃不过这屠刀。
***
京城的街道本是极为宽敞的,但此时跪满了前来围观的百姓,也变得空间狭小了起来。
人群中,身着淡红色长裙的女子静静跪在那里,所有人都争先看向龙辇,想要一睹帝皇龙威,继而又将目光转向带领部队的蓝玉,目睹名将光彩。而她却微微抬着头,向蓝玉后的大军望去。
直到蓝玉的坐骑从面前走过,再到所有部将亲军一一走过,她也没看到想要见到的人。最后人群全都站了起来,随着部队一直向前走,她也被人潮带着一路往前走,但她心里的不安却越来越浓。
她逆着人潮向部队后方找,被迎面而来的人一次次撞开,但她却尤不死心,咬牙继续逆流而上。
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