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见着谁也奈何不了谁,就在钟石等人认为这一天油价走势也即将在这个价位附近结束的时候,买价单上突然出现了一笔3000手的买单,在临近这一天交易的最后结束还有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点上把空头在19。00美元抛出的卖单尽数吸纳,然后又冒出两笔总共4000多手的买单,进一步地将油价拉升到了19。05美元。
突如其来的蹿升立刻引起了市场的注意。大批的日内仓也蜂拥一般地出现在卖价单一栏,使得油价接连再次上涨。
“怎么办?”眼看着价位要逼近他们平均的建仓价,李名扬彻底坐不住了,急忙向钟石问道。他毕竟格局还是小了点,不知道即便是多了些损失,也不会被钟石放在心上的。
“市场上的短期空头给套进去了?”钟石也觉得很突然,如今多空双方僵持着,他也不大好从市场上吸纳空仓。不过现如今却是有了个极好的机会,尽管他知道空头肯定在后面的价位设置了防线。“不怎么办,来多少咱们接着多少就是了!”
钟石再次接盘,就是想让其他空头看清楚,他就是要强力做空。事实上多空双方这段时间按兵不动,也是忌惮前段时间那股来历不明的资金的动向。现在正好,趁着这个机会表明自己的立场,也算是正式地在各方势力面前亮相。
“空开10000手,在19。10价位做好防御!”在这个价位挂单10000手空开,是为了防止多头方突然再次扔出大笔买单搞闪电战,这是必须要做的措施,如果油价没有上涨到那个价位的话自然就不会成交。
“空开1000手,试试19。07美元位置的手数!”随着钟石一声令下,1000手的空单让11月原油价格随之一滞,在这个价位逗留了几分钟后,空头的手数才被消耗一空,油价又跳高了一个价位。
“再空开2000手!”眼看着空单几分钟内被消耗一空后,钟石再次命令下单,这当然是为了消耗多头的买单。并准备给跟风盘一点信息,那就是空头能够容忍上升的价位也就到此为止了。
随着连续总共3000手的卖开单扔下去后,电子屏幕上的实时价格走势图,在停滞了数秒之后才跳出买卖价双方的手数。卖价一边。挂单2478手,买价这边则是541手。多头明显露出了强弩之末的架势。
眼看着效果还不错,原油期货的价格停留在了19。08美元,而且在这个价位还有接近2000手的空单没有成交。随着成交的情况接连跳现在屏幕上,原油价格也接连跳下两个价位。这就是说。空头不止守住了19。08美元的位置,还扫空了下面的两个价位上的买单。
这几分钟成交量持续放大,不过多头的反击很快就会到来。毕竟他们不可能让市场转向,否则就有点前功尽弃了。
“卖开5000手,在19。08美元。”钟石这边来不及和另外的空头扫下面的单子,反倒是在高位开出了防守,钟石很清楚,多头是不会就此罢休的。
果然,多头的反击很快就来了,卖价上的2000多手挂单瞬间被成交。油价随之再次上涨到了19。08美元。
不过,他们很快在这个价位上遇到了钟石早就设置好了的防线,5000手的空单绝对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成交的,而留给多头交易的时间也不多了。
多头在这里发动了多次空袭,但是钟石也不断地加仓巩固防守,油价在最后几分钟交易时间一直在19。08美元和19。07美元两个位置波动,但直到最后交易结束,多头始终没有击穿钟石在这里设置的防线,最终油价收于19。07美元。
这一天钟石的几个账户最终收了六千多手的空单,平均价位在19。07美元。加上原先建立起来的一万多手的空仓,使得他的持仓量增大到了接近两万手,平均价位也下降到了19。09美元左右。
在接下去的八个交易日内,连同钟石在内的空头持续地对多头发起进攻。最终在11月合约最后一个交易日将油价成功地打回到了18。50美元左右,而在这个过程中,钟石的仓位也建立到了八万手左右,双方在11月份上都没有交割的意思,最终双方平稳地将合约移到了12月份上。
钟石的八万手合约平均的价位在18。80美元左右,保证金耗费超过了二亿美元。使得汇丰的席位成为NYMEX公布出来的第一大持仓席位。市场上的观察者大部分都认为,这的确是石油商的套期保值单,否则不可能有哪个机构持有这么大的仓位。
只不过所有人都没想到,这的确是投机资金,而且还是图谋非小的投机资金,而钟石是在等待一个机会,等待着市场黑天鹅的出现。
12月份的合约大起大落,最终在11月19号交割。因为下一个星期的24号和25号是美国的感恩节,NYMEX在这个时间内休市,而按照原油期货交易的规则,12月份的合约在19号实施交割。
原油期货价格从11月份的19。39美元最终下降到了12月份最后的17。47美元,而在12月份合约的所有交易日内,足足有10个交易日原有波动的价格超过1%,足见多空双方厮杀的激烈程度,而这种厮杀引起成交量的放大,也让钟石在市场上吸纳到了足够的空单。
展期到了1月份合约,钟石的几个账户共持有约15万手的合约,其中原油期货合约13万手,平均价位在18。50美元,其他的仓位则是汽油和取暖油的合约,手数在两万手左右,最让人吃惊的是,这些都是空单!
PS:非常感谢书友毒你万遍始终在关注并支持本书!在近来的悬赏中,该书友总因“今日书评奖赏十次已满”而无法成功获得……悬赏属于系统自动发布,作者从前忽略了很多,今后会多加留意,欢迎大家踊跃前来接受悬赏~
第五十六章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顾名思义就是影子中的银行,它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尤其不受监管部门的监管,但是在实际中发挥的作为却和银行一般无二,因此有人就称呼这类机构为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的概念是07年在美联储年度会议上被提出来的,但是实际上类似的机构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出现了,先是创新各种金融产品和工具的机构,然后是投资银行、对冲基金、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在对冲基金业,首创影子银行系统的是鼎鼎大名的斯坦哈特,一个在债券市场上呼风唤雨的犹太人。和量子基金的货币交易一样,斯坦哈特也是利用中央银行作为交易的对手。
九十年代初期,美国经济不景气,老布什总统也因此败给了一个来自阿肯色州的年轻人——比尔克林顿。为了刺激经济,美联储决定通过保持短期低利率来刺激经济,这种政策使得金融机构能够以极其便宜的成本来借入短期的资金。斯坦哈特正是利用这种长短期利率不平衡的特点来赚取利差,他将贷来的短期资金投入到收益率高很多的长期债券市场上。
这么做有一个风险,就是如果长期利率上升的话,那么长期债券的价格会缩水,而且到期时限越长的债券,其价格波动就越剧烈。但是斯坦哈特和他的研究员们很清楚,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对于长期资本的需求也会下降,那么资本的价格即长期利率就不大可能上涨。正如他们预料的那样,在九十年代初长期利率不升反降,使得斯坦哈特在债券上的收益超过了长短期利率之间的差价。
之所以说他的这种行为是影子银行,是因为美联储原本想通过长短期利率来使银行常规业务更加有利可图,但精明的对冲基金通过借入短期贷款而放出长期贷款(购买债券),使得自己的所作所为跟银行的业务相差无几,尤为不同的是,对冲基金并不需要预留存款准备金。也没有资本充足的规定,因此和商业银行相比具有更多的优势。
与此同时,斯坦哈特和他的对冲基金在债券市场上越做越大,甚至连华尔街的大型金融机构也被他们引入了圈套。九一年四月。斯坦哈特旗下的对冲基金和另外一个商品公司的创始人一起拍下了美国一笔价值120亿美元的国债,然后将这些国债借给做空的机构,然后在市场上买入,然后在债券期货市场上演经典的“多逼空”的把戏,空头自然亏损得一塌糊涂。这些空头包括了古德曼、所罗门兄弟和专门招PHD(穷困、饥饿、渴求成功)的贝尔斯登三家在华尔街大大有名的投行。
这种利用利差的模式在不久后就被其他对冲基金所模仿。很快大洋彼岸的欧洲债券市场也进入了对冲基金的视线之内,随后不久来自北美的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各个国家的债券市场。
自从两年前欧洲爆发货币危机以来,对冲基金对这片大陆经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