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塔楼!李天启想到能找到出口的线索也许就在塔楼之上。
他弹身向前,迅速往塔楼而去。
李天启虽然身负绝世轻功,但爬上塔楼还是费了不少气力,因为还是有三层的机关陷阱藏在暗处,若不是他机警,险些也就中招。
他来到了塔楼的顶部,里面是个铁制的屋子,各种消息机关遍布,五颜六色的宝石也镶嵌在四面八方,看得他眼都花了,如若不是方才偶尔碰到金色巨蟒那绿色的宝石,他不会相信这宝石之下居然又是一种控制枢纽。此时他更加谨小慎微。
这上面也有一样的小桌子,一样的布局,但显然,镶金边的锦盒已被童老打开,地面还有一些脚印和飞灰,应就是童老走进这里留下的足迹和施法毁去的禁锢符文。
但哪支操纵杆或枢纽才是童老扳动过的呢?李天启记得他们方一迈进这“大房间”里,那品字形的石门就已缓缓关闭的,而童老如能出去,想必是扳动了一些枢纽装置,否则那些石门又如何能开启?
他看到整座屋子都是枢纽开关,也是头大。忽然再次望了一下地面上的飞灰,不禁欣喜若狂。
没错,这个地方都已不知多少岁月了,如若童老有动过操纵杆,那么杆子上的灰尘必然被抹去不少。
想到这里,李天启仔细观察了一遍,果然发现有三只发绿的铜杆上有童老留下的指印,他刚想要扳动。
不对,此时已过了不知多少时辰,想必外面已被海水包围,如若此时扳动开关,那海水倒灌进来,那比现在不能出去更麻烦。
哎,方才并没有想到此步,李天启感到有些沮丧。看来是要被困于此地了。
眼看火把也将燃尽,他必须想办法照亮此地,才能观察如何能离开这个地方。他想到了塔顶上的火盆,于是毫不犹豫地翻身跃上火盆,谁知却点不着火焰,只好再次回到了铁屋之内。在里面寻找了一番,终于看到了一个火盆标志的装置,想必是照明吧,反正也已出不去,就赌一下,他果敢地按下了装置,果然听到头顶轻微的响声,火盆冒出了一股焰火。
李天启随之飘下了塔楼,回到了筒车旁。虽然火盆足够巨大,却不足以照亮整座“大房间”,但也不至于让他总要握着火把到处走到。此时火把已熄灭。
“火把君,你就在这里歇息吧。”李天启感到了无聊,将火把燃剩的一截轻轻地放在了筒车旁,就像与一位好友告别一样。
筒车旁还堆放着许多木桶,也许是为了预防这里失火所用的器具吧。筒车缓缓的转动着,他目光所及之处的水显得清澈,却望不到底……
………………………………
第九十二章 友人失踪
李天启徘徊在塔楼与筒车之间不知走了多少个来回,可始终想不到出去之法,而背囊里可供食用三天的熏肉早已吃完,水也只剩了一点,那都是省吃俭用省下来的。只有依靠这些,李天启才大概知道时间过了多久,他推测岛上至少已过了三天光景了。
唉……李天启暗自叹息,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因为食物已吃完,而水只剩下一些,虽然水潭的水也是淡水,但光喝水又能维持多久呢?
他再次来到筒车旁,看着那一汪清澈的潭水,感叹良久。
此地的水既然不是海水,那……李天启的脑中灵光一闪,顿时仰首望向三十丈高的“屋顶”。李天启围绕着那潭清水走了大半圈,发现这潭水果然是由一处三尺宽的通道从上方引下来的,而这潭水为何一直聚而不增,是因为潭水另一边还有几条管子,被抽上了那些轮轴之上,避免过热,难怪可以看到轮轴上一股股的热气散发开来。这设计真是鬼斧神工,妙不可言。
虽然找到了引水渠,但那三十丈的高度,他却无法一下就跃上去。而且引水渠全用铜皮包裹,即使上去,他也很难敲破引水渠。
可他并不甘心,还是想看看那顶上的引水渠是否也是铜皮包裹,毕竟此时他只有这个办法了。于是他按着引水渠走到了边沿,此处已是岩壁,遂伸手敲击了一下,确是厚实的岩壁。岩壁上偶尔有些凸出的岩脊,石沿,似乎可以攀登。
李天启跃上了岩壁,像只壁虎般游走于其上,这三十丈高的岩壁看起来难攀登,但李天启却略微轻松地就已上到了顶端。
假若他一开始就放弃,或是他并没有这样的轻功,腾云驾雾的本事,那么他就不会发现这里居然还有个消息拉杆。
拉杆上居然还有禁锢符文。
这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禁锢符文呢?是担心有妖或什么闯入吗?的确,对于妖来说,进出这种地方的确轻而易举。但有了禁锢符文,就不是这么容易了。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李天启暗喜之下,挥出红光一掌,将禁锢符文烧毁,伸手拉下了拉杆。
岩壁旁伸出了一道石门,悬于空中,露出了个黑乎乎的入口。
出口吗?李天启想也不想就弹身而入,那悬于空中的石门缓缓关闭,本来漆黑的洞内忽然亮堂起来,他急急往前奔去,他感觉脚下的路是逐渐往上的,有些地段还必须腾空而起才能攀上,不久就看到一道石门,石门上有个铁制的转把,李天启握住,转动了两圈,才开启了这道石门,出现在他面前的又是一段黑乎乎地道,但他进入后,身后的石门又再次关闭,那黑乎乎的地道又开始亮堂起来,李天启感觉如有神助一般,却不知他无意中踏进的却是设计者为自己准备的逃生门……
上面的岛屿此时阳光明媚,林逸仙和陆琳琅的栖身的山洞有火燃烧过的痕迹,铺在地上的干草已变成黑灰,而茅房也被火烧成了一堆灰烬。这就是李天启看到的情景,发生了什么?
他在曲曲折折的黑洞里走了许久,打开了数道只能从内向外打开的厚实石门后,终于从一处山峦的岩壁上走了出来。他兴奋不已,终于又看到了阳光,疾步神行,然而来到他们的栖身之所时……
林逸仙和陆琳琅呢?
李天启四处寻找,却哪里找得到?他并不敢大声呼喊,担心还有歹人隐藏在附近。
难道是童老?李天启心中一震,想起初见他时的那种厌恶之感,有些不详升上心头。
假如是他,也不必放火烧了这里啊,难道是有他人?
他走进山洞蹲下来,伸手在灰烬里探了一探,湿冷的感觉。显然不是最近发生的,难道是他被困岛屿之下后,有人突然来到了这里?但从地上看,脚印并不凌乱,完全就是林逸仙和陆琳琅两人还有自己所留下的,并没有看到其他人的脚印。即使是童老,他虽矮小,但他脚的尺寸却也颇大。
李天启想不明白。
李天启走出洞口,方欲往山下走,忽然眼前人影一闪,童老站在了他的面前,一副非常惊讶的表情。
“小子,你出来了?”童老声颤颤地问道,可见在他心里是有多么的震撼。
李天启直视着他,并没有说话,闻言也只是点了点头。
“你果然是上天安排的。你……你怎么出来的?”童老问道。
李天启却问道:“前辈,他们?”
童老暗叹一声,“老夫也不清楚他们去了哪里,老夫从崖下上来,将那古籍藏好,然后正想找他们说你的事情,却看到了火焰,老夫上来此处后,却只见火光不见人,以为他们已被他人抓走,是以也只能作罢,这几日一直在此苦想营救你的办法。”
李天启想着也对,童老有船,又取得了古籍,要走的话早就走了,又何必在此多耽搁这些天呢。
“前辈,在下得罪了,确是以为……”李天启没往下面说。
“老夫知道,小子,你不必往心里去,老夫也怪自己,照顾不周啊,没想到你被困岛下而同伴也下落不明,真让老夫心里着实过意不去。”童老说得真真切切,情感流于双目。他深吸一口气,“不过上天有眼,还是让你重见天日,这是你小子的造化啊。”
他顿了一下,又问道:“小子,你叫什么名字?”
“前辈,在下李天启。”李天启说道。
“哦,李天启,名字我记下了。”童老赞许地说道。
“前辈,既然在下已完成使命,想必前辈也要兑现承诺了。”
“这个当然,你不用担心。来,你肯定肚子饿了,我们先下去吃点东西。你也跟我说说怎么出来的。”童老说完,已跃身往山下而去。
李天启望着山洞,暗叹一声,也跟着往山下飘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