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细数三国豪杰-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军已到宛城。宛城离樊城很近,所以刘备“大惊骇”,他对宋忠说,你们为什么不早说,现在才告诉我!太过分了!说着拔出刀来要杀宋忠,但想了想又说,杀了你也不解恨,“亦耻大丈夫临别复杀卿辈”,就把他放了。刘备也急忙逃跑,经过襄阳时诸葛亮劝他攻城,夺下荆州。刘备“不忍”,他说,“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见刘荆州乎?”其实刘备即使这时攻进襄阳也于事无补,最多出口气而已,可见刘备虽然很生气,但还没失去理智,他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逃命。他在城下驻马,“呼琮”。刘琮“惧,不能起”,可是他的手下还有一些荆州人可能是感于刘备的恩德,或者不愿意接受曹操的统治,纷纷出城,跟随刘备,加入了逃亡大军。刘备百忙之中还到刘表墓前拜祭一番,做最后的告别,然后“涕泣而去”,好不凄凉。
  刘备逃到当阳时“众十余万,辎重数千辆”,这队伍太大了,只能“日行十余里”,刘备只好派关羽乘船先到江陵。这时就有人跟他说,现在“宜速行”,我们的队伍中多数是难民,士兵少,曹军到了根本无法抵挡。可是刘备却答道:“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之”?看看刘备都什么样了,还念念不忘“以人为本”,比起当今某些嘴上说“以人为本”心里面“以己为本”的官员可是强多了。现在还有人说刘备的逃亡大军其实都是他抓来的人质,想以此来阻遏曹军的追杀。项飞认为此说荒谬,属于恶毒的人身攻击。曹军动辄屠城,从来没有因为怕误伤百姓而停止作战的记录,难道人质多了曹军就会放弃追杀?没门!曹操可不会配合导演拍警匪片。刘备的逃亡大军“日行十余里”,如果他只带自己的将士逃跑,怎么也比这个速度快。刘备总不至于笨到为了抓人质而放弃逃跑的机会吧?
  大家都说刘备占“人和”,就是说他很得民心,那他为什么会得民心呢?如果能回到那天的当阳你就会明白了。看看身后杀气腾腾的曹军铁骑,看看十几万举步维艰的男女老幼,你就会明白刘备的民心就是怎样得来的。他靠的是与民风雨同舟,休戚与共,不离不弃!那些在大火中对抢着逃生的孩子们下令“让领导先走”的人,那些只“为富人盖房”的人,那些为一己私利之百姓利益于不顾的人,他们不会得到民心,他们得到的只能是上天的惩罚!如果刘备甩掉这些投靠他的难民,带着将士逃命,就不会有后来的惨败。他的妻子甘夫人死在当阳,他的儿子也差点殁于此矣,这献血与生命凝成的纽带牢牢的连接着刘备与百姓,这才是他成为一方霸主的根本原因!
  有人说刘备的待人接物有些虚伪,有些做作,项飞部分同意这个观点。刘备在与人相处时,可能会刻意的表现出自己多么求贤若渴,多么礼贤下士,这也许会让人觉得虚伪,但时间一长,大家就习惯了,如果他不这样可能别人反倒会觉得不受重视。刘备自己呢?刚开始可能也觉得别扭,可日子久了就觉得这是自己的本来面目。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好像一个人长时间的坚持一个谎言,一段时间以后不但别人信了,可能他自己也被自己骗了,把谎言当成事实了。刘备就是这样,由于长时间的坚持他已经不自觉地养成了以这种发式待人接物的习惯了。
  曹操知道刘备逃往江陵,同时他也得知江陵有大量的军需,所以他决不能让刘备先到。于是曹操派五千“精骑”急追,一日一夜急行三百余里,而刘备的逃亡大军日行才十余里,所以很快就被在当阳长坂追上了。长坂一战使一个人成名,那就是赵云,关于这一段会在介绍赵云时仔细叙述。简而言之,长坂一战是一边倒的战斗,刘备再次“弃妻子”,带着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逃走。曹操穷追不舍,一直追到汉津口,遇到了关羽的船队才算缓口气。曹军“精骑”一日一夜急行三百里,也已经是强弩之末,看到有人接应刘备也不敢造次,只好撤了,刘备又躲过一劫。
  几乎与此同时刘表的长子江夏太守刘琦也来接应刘备,并把他请到江夏。《江表传》记载,这时孙权派鲁肃来给刘表吊丧,并让他联合刘备,请注意按《江表传》的记载是东吴首先提出了联合的要求。刘备与鲁肃谈得很投机,于是就派诸葛亮跟鲁肃去见孙权。按照《三国志》的记载,诸葛亮费了一番口舌才说服孙权出兵,由此看来似乎刘备对孙刘联盟更渴望一些。《江表传》是为东吴人物立传的史书,所以为江东说好话,它如此记叙这件事大概是为了表现孙权的高瞻远瞩吧?总之,孙权是同意出兵了,他派周瑜和程普带领水军与刘备“并力”抗击曹操。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第三章 刘备 第七节
(更新时间:2006…12…19 19:44:00  本章字数:3258)


  按照《江表传》的记载,刘备此时的表现很不像话。在派走诸葛亮后,孙权发兵前的这段时间里,刘备听说曹军要来了,“恐惧”,每天都派人到江边打探,眼巴巴的盼着东吴大军到来。这一天侦察员跑来报告,说东吴的船队来了。刘备还不敢相信,反问道,你怎么知道那不是曹军?侦查员回答说,我根据船的旗号和样式知道是东吴的。刘备这才放心,急忙派人劳军。然后周瑜就很自然地请刘备到军中一聚,这又让刘备很为难。如果去,担心周瑜下毒手;如果不去,还怕影响到刚刚建立的孙刘联盟。刘备与关羽、张飞商量了好久,最后决定冒险前往。结果刘备很快就发现周瑜并无恶意,于是双方进行了坦诚、友好地会晤。刘备问周瑜此次出征带了多少兵,周瑜回答说有三万人。刘备连说“恨少”,周瑜笑着说,这些人就足够了,你就等着看我怎么破曹兵吧。刘备嘴上没再说什么,可是心里认为周瑜未必能取胜。所以在决战那天,他带两千兵“差池在后”,“为进退之计”,如果周瑜胜了,他就冲上去;如果曹操胜了,他就第一个撤退。结果刘备的这一行为直接导致此役未能完胜,由于刘备部没有按时进入伏击地点,使曹操在大败后得以成功逃脱。当然了,这段记载都出自《江表传》。我们可以看出在这里刘备被描述得一无是处,没有兵、没有地盘也就算了,还没有勇气、没有信心,所有的功劳都是东吴的。实事求是地说,赤壁之战大破曹操是孙刘联盟的胜利,而且主要功劳也确实应归于东吴,但刘备方面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至少不象《江表传》记载的这样无能。
  随即孙刘联军在赤壁与曹操展开决战,并大破曹军,一直把曹操赶到南郡,曹操刚得到手还没捂热乎的荆州就这样丢了。随便说一句,刘琮投降曹操后受到优待,并被拜为青州刺史,“封列侯”,最后也是善终,并不是像《三国演义》中说的那样被曹操派于禁劫杀于半路。《三国演义》这样写可能是为了突出曹操的奸诈,但这不是史实。而且现在有人认为曹操派于禁劫杀刘琮母子这一段不是罗贯中的手笔,是后人冒老罗之名填上的。毕竟这一段文字里的曹操与别处的曹操不太一样,曹操对降将一向很好,张绣投降不杀,张鲁投降不杀,就连袁谭投降还没复反时也不杀,何以独独到了刘琮这里就杀了呢?项飞也认为这一段不像是罗贯中的风格,老罗的《三国演义》虽叫演义,但总是尽可能的贴近史实,而演义里的这一段却与史实相差太远,让人不得不生疑。
  赶走了曹操,孙刘联盟开始“分赃”,就是依据贡献大小分配胜利果实,别的都好说就是这土地太难划分。《江表传》记载,一开始分给刘备的地方并不大,刘备也接受了,说明他自己也知道会贡献不如东吴。但是没多久原荆州的吏民知道刘备在这里,纷纷前来投奔,人越来越多。于是刘备以原先分的地少,“不足以安民”为由,向孙权提出借荆州。《汉晋春秋》在介绍鲁肃的时候从侧面验证了“借荆州”一事。当时很多人不同意借给刘备,只有鲁肃力排众议,权孙权借荆州给刘备。他认为刘备在荆州多年,人气很旺,如果让他在荆州发展一定会比“初临荆州”的东吴发展得好,孙刘是联盟,刘备发展的好对东吴有利,也是给曹操树立个敌人。于是孙权采纳了鲁肃的建议,答应借荆州给刘备。
  说到鲁肃这里就简单评论一下,后文会有详细介绍。鲁肃的本事非常大,但在《三国演义》里被弱化了。是他最早向孙权提出先取荆州,然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