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细数三国豪杰-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战后的总结会上有将军问,与马超相持时,为什么一听说敌人援军到来,您就很高兴呢?曹操说,敌人如果在原地“各异险阻”,要逐个荡平少说也要一、二年,现在都聚集在这里,“一举可灭也”。曹操的军事能力非常出众,《魏书》说他行军打仗大体上依“孙吴之法”,但又能“因事设奇,谋敌制胜,变化如神”。有时还以手令的形式,就是所谓的“锦囊”,指导前线的将军,“从令者克捷,违教者负败”。与敌人对阵时,“意思安闲”,好像没有开打的意思,可一旦战机出现,立刻倾力出击,“气势盈溢”。每次克敌都不是侥幸获胜。曹操还给《孙子兵法》作注,而且自己也写了一部十余万字的兵书,还让各级指战员们在实际临敌时按照这本书的指导来行事。曹操的军事能力不但被部下认可,就连他的敌人也甘拜下风,自叹弗如。在刘备屯兵小沛的时候,曹操曾派刘岱、王忠“击之”。刘备对他们说,像你们这样的来一百个也奈何不了我,如果曹操亲自来,那还真“未可知耳”。真的未可知吗?让我们来看看刘备的表现。刘岱、王忠败了之后,曹操果然亲自来打刘备。当时官渡之战就要打响,刘备不信曹操会在这个时候亲自来打他,于是带人登高远望,一看见曹操的帅旗,刘备立刻“弃众而走”。还有官渡之战时,汝南的刘辟、共都反叛曹操,相应袁绍,袁绍派刘备协助他们。曹操打败袁绍后,亲往汝南,刘备听说曹操来了,故技重施,没等开打就跑了。就连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也提到“先帝每称操为能”。由此可见,对于曹操的本事,刘备不但“知”,而且大大的“知”。连刘备这样的枭雄、这样的敌人都称曹操“能”,看来曹操还真不是一般的“能”。
  马超虽然被击败了,但没能彻底摧毁他的势力总让曹操不太放心,于是再回兵前曹操留夏侯渊驻守长安,以镇西北。
  打了这样的大胜仗,朝廷总要表示一下,于是赐给曹操一想特权: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古时大臣在大殿上发言时要先说“臣某某”,也就是先报一下名字,而且上殿时要小跑着进来,还有不但不能带宝剑等兵器,连鞋都不能穿。现在曹操这些都免了,就和当年的萧何一样。这更是一个荣誉,其实这些曹操都已经有了,对于这样的赏赐他当然不会满足。他已经想好怎样“赏赐”自己了,不过还要等一等。建安十七年,曹操以朝廷的名义把临近几个郡的十几个县划给了魏郡,扩大了魏郡的领地。这年的十月,曹操东征孙权。
  孙权得到消息,立刻在芜湖附近的长江岸边修筑了濡须口,以待曹兵。曹操看到东吴威风凛凛的战阵不禁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后世辛弃疾干脆把曹操的感慨直接用到了词里“生子当如孙仲谋,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关于这一战同是《三国志》却有不同记载。《三国志 魏 武帝纪》里说曹操小胜,“获权都督公孙阳”。可是《孙权传》却说双方相持月余,曹操见占不到便宜就退兵了。似乎《武帝纪》更准确一些。总之曹操是退兵了。曹操回到邺郡(其实曹操自打败袁绍夺得邺郡后就一直住在这里,而不是像《三国演义》里说的那样住在许都),觉得时机差不多了,该“赏赐”自己了。果然没多久,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五月,皇帝派御史大夫郄虑持节来册封曹操。他代表汉献帝册命曹操为“魏公”,并加九锡。封地为河东、河西、魏郡、赵国、中山、常山、巨鹿、安平、甘陵、平原共十个郡。按照爵位的顺序“公、侯、伯、子、男”,“公”是最高一级。而“公”又有郡公和国公之分,曹操的封地有十个郡之多,他一定是国公。现在的曹操的爵位是最高一级里最高的一等,这是真正的位极人臣。再高就是“王”了,但那是只有皇家宗室才能被册封的爵位,不是“人臣”所能享有。曹操曾经上书“三辞不受”,但在汉献帝的“一再坚持”下“只好”接受了。
  曹操不但受封“魏国公”,还受“九锡”。下面来解释一下“九锡”。“锡”是通假字,应该是“赐”,是赏赐的意思。“九锡”是天子赏赐给有极高功勋的诸侯、大臣的九种礼器。得赐“九锡”基本上是臣子所能得到的最高礼遇了,比“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还要高,这个制度最早源于西周。据《礼记》记载,这九种礼器是:车马、衣服、乐则、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圭瓒。这九种礼器每一样都有寓意,不是随便就可以赏赐的。现在详细说明一下:
  一曰车马。指大辂、戎辂各一,辅以玄牡二驷。大辂是指金车,戎辂是兵车。玄牡二驷也就是黄马八匹,用以拉这两辆车。赐以车马,表示受赐者其德可行;
  二曰衣服。指衮冕之服,赤舄为副。衮冕是指王者之服,赤舄即朱履。能安民者赐之;
  三曰乐则。乐则是指王者之乐,在这里就是定音、校音器具。使民和乐者赐之;
  四曰朱户。指红漆大门。表示受赐者极得民心,民众众多;
  五曰纳陛。陛,阶也。大概是登殿时特制的阶梯,能进善者赐以纳陛;
  六曰虎贲。虎贲三百人,虎贲就是守门之军。能退恶者赐以虎贲;
  七曰斧钺。斧和钺都是古代的兵器,但后来在实战中很少用到,更多是用于礼仪场合。受赐斧钺表示给了受赐者诛杀有罪者的权力;
  八曰弓矢。指特制的红、黑色的专用弓箭。具体就是红色的弓一张,红色的矢百只,黑色的弓十张,黑色的矢千只。赐予弓矢表示给了受赐者征讨不义的权力;
  九曰秬鬯圭瓒。秬鬯一杯,圭瓒为辅。秬是黑黍,鬯是美酒。秬鬯指用黑黍和香草酿成的酒,主要用于祭祀。圭瓒是宗庙祭祀用的器具,多为玉制,这里指酒具。秬鬯圭瓒,就是美酒一杯,酒具一套,用于祭祀。受赐者可以用来祭祀宗庙和先人。
  经过介绍我们知道,“九锡”本身并不是多么值钱的物品,但它代表着极高的荣誉,而且对受封者的要求极高,所以一直以来受“九锡”的人少得可怜。在曹操之前上一个受“九锡”的人是王莽,但他后来篡汉而立“新”,终结了西汉二百多年的统治,因此当时大家对曹操的受封议论纷纷,就连曹操集团内部意见也不统一,很多人持反对意见。王莽和曹操还有后来的司马昭先后受“九锡”,使得世人对“九锡”颇不感冒,认为那是篡位的前奏,以至于“九锡”一度成为贬义词。后世的权臣见了“九锡”都躲着走,即使皇帝赏赐,多数也都不敢接受。比如东晋的恒温,他就曾拒绝过天子加“九锡”的赏赐。
  曹操的这个做法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尤其是那些以“保曹”的方式来实现“保汉”目的的人,甚至就连曹操集团内部也有很多人看不下去。曹操手下最得力的谋士之一——荀彧就是个例子。这段历史和《三国演义》的描述基本一致:早在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商议为曹操请封的时候,荀彧就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曹操起义兵是为了“匡朝宁国”,“不宜如此”。他的反对让曹操很是意外,可能也很伤心,“太祖(曹操)于是心不能平”。这就直接导致了荀彧的失宠,直至死亡。关于荀彧和这段历史后文会有详细评述。不过话说回来,以曹操的功劳封个国公应该不算过分,只是王莽的前车之鉴影响实在不好,而且曹操又确实有欺君罔上之实,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反对。荀彧的态度代表了很多人,尤其是那些为了“保汉”才“保曹”的人的态度。曹操在铜雀台发的“令”好容易争取到这部分人的心,现在全白费了。他的这一举动,刺激了许多人。马超就是其中一个,现在他更有理由与曹操为敌了。马超在汉阳不断骚扰,同时西北的一些少数民族也相应马超,纷纷叛乱,并占领了兴国。当年曹操留夏侯渊镇守长安就是防的这一手,现在用上了,于是令夏侯渊“讨之”。
  建安十九年正月,夏侯渊大军还没到,马超就被曹操的地方卫戍部队击败,老婆孩子都被杀了。马超逃亡汉中,韩遂跑到金城。夏侯渊转而攻占了兴国,随即屠城。在当时陇西有个叫宋建的人自称“河首平汉王”,定都在枹罕。他不但有自己的年号,还设立了文武百官,这样一个政权竟然存在了三十多年!由此可知当时的汉政府是多么的暗弱。兴国离枹罕不算太远,夏侯渊顺便讨伐宋建。这年的十月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