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大概就是“英雄所见略同”!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第十一章 二袁 第二十四节
(更新时间:2007…8…2 15:33:00 本章字数:2130)
白马守将、东郡太守刘延见颜良来犯,一面组织抵抗,一面向老大曹操求援。曹操立刻亲统大军来救,临行前谋士荀攸献了一条妙策。他说,敌强我弱,难以力敌,最好想办法让袁军分兵,然后趁其不备,派轻兵突袭白马,如此,一战可擒颜良。
这果然是一条妙计,但也只是个指导性的战略方针,具体执行还要一线指挥官酌情而定。还好,作为前敌总指挥的曹操同志也是个军事天才,他机动灵活地执行了这个战略思想。
曹操率大军来到延津,今天的延津县在河南省东北部,行政上归新乡市管辖,与驻扎在黎阳的袁绍隔着黄河相对。他随即摆出一副准备渡河、袭击袁绍军后路的样子,正如荀攸所料,此举立刻就把袁绍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他陈重兵沿河以待,防止曹操抄自己的后路。曹操要的就是这个,趁着袁绍注意力转移,他亲率一支队伍直取白马。这就是荀攸所说的偷袭白马,此举确实起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可袁军在白马的主将颜良也不是寻常之辈,在曹军距白马十几里地的时候他就发现了敌情。震惊之余他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趁曹操立足未稳逆击之。于是双方展开激战。虽然官渡一战袁绍投入的兵力远多于曹操,但在白马这个局部战场,袁、曹的兵力大体相当,而且双方都没有后援,决定此役胜负的关键就在于一线指挥官的“智”和“勇”。
《蜀志》记载,曹操命爱将张辽和关羽为先锋迎战颜良。关羽远远看见颜良的麾盖,立刻策马冲入敌阵,“刺良万众之中”,然后“斩其首,还”,敌军“诸将莫能当”。寥寥几笔,关羽神勇的形象跃然纸上,真正的“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史书上关于此役细节的记载很少,对关羽的记载就更是少之又少了。但《三国演义》和民间传说对关羽的神勇却大肆渲染,甚至把此役取胜的功劳都记在他的身上,好像没有关羽,曹操就不可能取胜。事实上关羽的作用确实很大,但还不是决定性的,真正左右战局的是出征前荀攸献的策和曹操应机而动的适时调度。如果此役没有关羽,曹操仍然可能取胜,只不过未必能胜得这样完美。
袁军兵败白马,主将颜良被杀,消息传来,袁绍大惊,立即派刘备、文丑追击曹操。震怒之下的他又做了一个冒险的决定:全军渡过黄河,围攻曹军主力驻扎的延津。当时袁绍的势力范围在黄河以北,整个北方几乎都是他的地盘;而曹操的势力范围主要在黄河以南、靠近黄河一带。之所以说袁绍的这个决定非常冒险,是因为古时交通不便,几十万大军渡过黄河这样的大江大河非常困难,而且过河之后必将形成背水一战的局面,这是兵家大忌。汉初时韩信在井陉口背水而战也是出于无奈,当时韩信手下多是新兵,而且敌强己弱,只有背水一战,自陷于绝路才能把未经训练的士卒身上的潜力都逼出来,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袁绍的情况可与韩信不一样,他的兵力远胜于曹操,没必要把自己逼到绝路;而且渡河之后,大获全胜还好说,一旦战败,身后就是滔滔黄河,连个退路都没有,曹操当然不会给他机会让他全军撤回对岸。事实上这也是袁绍战败后只带了八百骑逃回去的主要原因。
这个决定太冒险了,可袁绍不在乎,他太相信自己的实力了。一直保持清醒的沮授再也看不下去了,在随部队渡河时他站在船上叹道:“上盈其志,下务其功,悠悠黄河,吾其济乎!”“上盈其志”说的是袁绍急于求成;“下务其功”指的是同僚们盲目乐观、立功心切。应该说白马之役已经给袁绍集团敲了个警钟,不要小看曹操。可惜没能引起大家的注意,众人还迷信于己方强大的实力,看不到一点危险。
这时的沮授颇有点“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就像当年的屈原不被理解、不被信用一样,沮授也感到伤心、愤怒,一气之下他选择了另一种抗争形式:辞职!他以自己有病为由向袁绍提出病退,可袁绍没同意。其实从沮授后来的表现看,他应该不是真的要退休,这可能是他一时意气,也可能是引起重视的一种手段。但不管怎么说他的目的都没达到。
袁绍近来一直看不上沮授,不久前沮授在船上说的那句“上盈其志,下务其功,悠悠黄河,吾其济乎”也传到袁绍的耳朵里了,这句话可连袁绍也带上了,因此他越发看不上沮授。这回沮授提出病退,袁绍虽然没批准,可是就坡下驴,顺手把沮授的部众都交给郭图了,这样一来,沮授就成了光杆司令了。沮授得宠时官任“奋武将军”,职责是监督众将,这是个要职,由此可见那时他还是很受信任的;后来逐渐失宠,袁绍就把沮授所部分成三部分,分别交给沮授、郭图、淳于琼各统一部;到了现在,沮授手下连一个人都没有了。
再说奉命追击曹操的刘备、文丑。刘备不久前在徐州被曹操闪电战击败,又一次走投无路,无奈之下只好来投奔袁绍。袁绍可给足了面子,亲自出城二百里来迎接。当然就算接出来两千里地也不能改变刘备打工仔的身份,在袁绍这里只有一个老板,那就是袁绍,这一点千万不能搞错。所以这回袁绍派刘备来追曹操,刘备二话没说就来了。
这个文丑也要介绍一下。他和颜良在史书中出现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的被杀,对他们的记载也不多。但在民间传说里,这二人武功高强,有万夫不挡之勇,颜良、文丑、张郃、高览是河北最著名的四猛将,被合称为“河北四庭柱”,这四个人都在袁绍手下。当然颜良、文丑被刻画得越勇猛,越能衬托出斩杀他们的关羽关云长的神勇。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第十一章 二袁 第二十五节
(更新时间:2007…8…4 14:09:00 本章字数:2117)
刘备、文丑直追曹操。此时的曹操刚刚大获全胜,虏了不少百姓(那时候打仗就讲究这个),抢了不少辎重,正不紧不慢地向延津大营撤退。曹操偷袭白马带的军队本就不多,这时又拨出一部分押送俘虏和虏来的百姓,曹操本人领着剩下的人马带着辎重走在最后,走到半路就得到情报说敌人追兵到了,于是他下令在延津以南的南阪(不知在何处)扎营以待。此时曹操手下的人马不多,又刚打了一场恶战,恐怕难以力战,就算全速开溜也未必跑得过袁绍的生力军,所以他只能下扎下大营,再决定下一步怎么办。
很快袁绍追兵的先头部队就出现了。这时的曹操终于找到了破敌之策,之前下令扎营只是权益之计,他命令大家“解鞍放马”。这是一道奇怪的命令,敌人已经追到眼前,不下令做好战斗准备,却要大家“解鞍放马”,确实很难理解。这时曹军从白马战场得来的辎重就那么堆在路旁,也没人顾得上它们,场面非常混乱。将领们见状就向曹操建议,敌军人多势众,咱们还是撤回大营吧。其实大家的意思就是放弃这些辎重,逃命要紧。
荀攸,又是荀攸,他最先明白了曹操的意图,大声说道:“此所以饵敌,如何去之!?”不愧是曹操手下一流的谋士,一下子看出了曹操的饵敌之计。孟德公,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不一会文丑和刘备率领五、六千骑兵,一先一后如飞赶至。曹操手下众将立刻请示,是否可以上马一战?曹操没同意,他在等待最佳的时机,一招制敌,所谓引而不发,发则必中。
又过了一会,袁军越聚越多,步兵也逐渐赶上来了,眼看着就要发起攻击了。就在这时,曹操的饵敌之计终于起作用了,很多袁军士兵一拥而上,哄抢那些被扔在路边的辎重。其他人一看纷纷效仿,主将的号令也没人听了,注意力都放在抢东西上了,场面立刻陷入极度混乱之中,文丑一时之间也约束不了。这就是曹操等待的最佳时机,他趁敌军自乱,当即下令出击。曹操的骑兵不到六百,但是训练有素,而且出击的时机掌握的非常好,一通冲杀之后,大破袁军,就连袁绍的爱将文丑也殁于此役。刘备不愧是刘备,此战虽然大败他却还能全身而退。需要说明的是,民间传说文丑此战死于关羽的刀下,但是从史书的记载来看,似乎关羽并没有参加这次战斗,更无从斩杀文丑。
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