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流行。
这个布局的特点之一就是比较均衡,考虑到本次决赛赵治勋一直采用“极端主义战法”对付李小强,因此李小强选择这个开局的想法当然很好理解。因为下成这样的开局后,棋盘上不容易出现极端的局面。
但是在现在,李小强这个意图竟然没有实现。想下“星,无忧角”开局最少是需要3手棋的,下“星位”一步棋,守“无忧角”两步棋。
而赵治勋呢?李小强第一手下在“星位”,他第二手棋选择了一个“目外”。当李小强第三手棋下在“小目”的时候,他第四手棋就直接“挂”了上来。
这样一来,李小强准备的“星,无忧角”开局就已经下不成了。
虽然这个时候还谈不上好坏之分,但是在无形中,李小强的意图已经被破坏。
不仅如此,仅仅是通过这区区两手棋,一手“目外”,一手“挂角”,赵治勋下本局的思路就已经初见端倪。
“赵治勋这次真的很有想法啊。。。”看到白棋前面两步棋的下法后,聂旋风叹道:
“现在很难判断他这是灵机一动还是有备而来,不过就这么区区两手棋,他无形中在气势上已经占了上风。而且通过这两手棋,他下这盘棋的思路也应该很清楚了,这又是另外一种极端主义战法啊,老赵这次还真是花样百出。。。”
所谓见微知具,聂旋风的眼光当然是非常高明的。这盘棋是赵治勋执白,相比于执黑的一方,白棋当然更不好做准备工作。因此对于赵治勋第4手的“挂角”,与其说是赛前刻意准备,完全更可能是比赛时灵机一动。
站在赵治勋的角度:你开局下“星,小目”,不就是想下成“星,无忧角”开局吗?你为什么想选择这个开局?不就是想抑制我的“极端主义战法”吗?你既然对我的“极端主义战法”心存顾忌,那我非不能让你得逞。。。
这就是聂旋风认为赵治勋已经在气势上占上风的原因。
同时通过白棋一手“目外”,一手“挂角”的组合,赵治勋的意图也很明显:他选择这种下法以后,其实就已经避开大家都熟悉的很多套路。今天这盘棋,很可能会出现大家相对都不熟悉的局面。
在双方未知领域来一次较量!这应该就是赵治勋赛前的想法,这同样是“极端主义战法”的一种。
聂旋风继续评论道:“这盘棋在技术上没有什么好说的,就算是双方不熟悉的领域嘛,小强也不会差老赵半分,关键还是对局时候的心态啊,面对拙拙逼人的赵治勋,小强能否保证稳定的对局心理,我认为才是本局胜负的关键。”
听到这话张大记者露出了笑容: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认为今天不必这么担心。。。”
“哦?为什么这么说?”
张大记者把赛前李小强和他的对话复述了一遍,聂旋风听过以后也露出了笑容:
“哦?既然小强赛前就有这样的认识就很好嘛,那就让我们来看看,今天能否看到一个八风不动的李小强。。。”
本届“三星杯”五番棋决赛第4局就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展开。
“。。。面对白棋不同寻常的开局,黑棋现在最主要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占“空角”,天大地大“空角”最大嘛,你既然不要“空角”,那我就先抢了再说。另外一种就是下“秀策的小尖”,这是一种简明而坚实的下法,也可以很好的破坏对手的“极端主义战法”,应该说这两种下法各有各的道理,在此局面下都算是不错的应对,现在就看小强怎么选择了。不过这两种下法,应该能够折射出小强不同的对局心态。”
“那你更希望小强选择那种下法呢?”
听了张大记者的询问,聂旋风却含笑不语:
“我们先看看小强怎么选择再说吧。”
最新棋谱很快传来,李小强的第5手棋选择了抢占“空角”。
众人都把目光对准聂旋风,聂旋风这时候露出一丝笑容:
“好!这是我希望看到的选择。如果选择“秀策的小尖”的话,虽然表面看上去是针锋相对,能够抑制对手的发挥,其实这样做难免有示弱的嫌疑。因为围棋比赛就是这样,你越想求稳,往往就越稳不了,你越想避战,战斗往往就避无可避。。。”
“。。。小强现在这个选择,我认为才是正确的态度,比赛时不受对手的影响,棋该怎么下就怎么下,这就是小强给出的回应,我认为这也是比赛中最正确的心态。。。”
“。。。看到小强这个选择,我现在已经非常期待能在今天能看到一个八风不动的李小强了。。。”
八风不动李小强!李小强在今天的比赛中能做到吗?
第2届“三星杯”五番棋决赛,李小强和赵治勋的第4局较量缓缓展开。
第六六四章 势不可挡取八冠
第2届“三星杯”决赛第4局,李小强和赵治勋的比赛在继续。
因为赵治勋不落俗套的开局,这盘棋注定会有很多新意,双方将在大家相对都不熟悉的领域进行较量。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盘棋从一开始就引来大量关注,尤其是古大力和孔二杰他们,他们自从进到研究室以后几乎就没有离开过。从上午开始,大家就一直在对棋局进行热烈的探讨。
围棋中的布局本来就是很模糊的,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就算你认为某人“布局成功”,那也只是你个人感觉而已,你的判断未必是标准答案。
尤其是像李小强和赵治勋这种顶尖高手的序盘,那更是很难单纯用“好”或者“不好”来判断。如果两人再下出一些没有定论的东西呢?那么判断起来当然就更难。
今天这盘棋就是这种情况,因为是不常见的开局,棋盘上经常出现一些没有定论的东西,因此古大力他们的探讨尽管很热烈,但是在摆棋过程中,没有人提及目前形势的好坏。
张大记者从上午开始就一直在看古大力他们摆棋。张大记者不是职业棋手,对于棋盘上出现的“新意”,当然不能说他完全不感兴趣,但肯定比不上古大力他们。和这些技术性的东西相比,张大记者当然更关心局势的好坏。
张大记者也知道这种局面要判断起来很难,就算询问古大力他们也未必能问出个所以然。不过张大记者还有一个本事,他是察言观色的高手,他经常通过旁观者的言谈举止来得出自己的判断。
“小强今天的布局好像不太成功啊。”
这是在中午封盘期间,张大记者自己得出的判断。
张大记者的判断当然不可能是无的放矢,他也有自己理由的。他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张大记者发现:
在上午古大力他们的研究中,,赵治勋好像才是这盘棋的主角,几乎所有的探讨都是从赵治勋某步棋开始,并且给出的好评居多。与之相比,李小强几乎就没有什么存在感。
“。。。不错不错,白棋这步棋应该是步好手,这步棋咋看上起不起眼,仔细品味却是一步攻守兼备的好棋,也难为老赵能够想到这里啊。。。”
“。。。咦?白棋这步棋是什么意思?。。。哦我知道了,原来白棋是瞄准这个手段,好棋呀!我认为这步棋好像是要比那步眼见的好点更合适。。。”
“。。。黑!白棋这步棋够黑!早就听说赵治勋下棋很黑,以前还没有什么感觉,看到这步棋之后才知道他的棋原来黑成这样啊。这真是一步凶狠又高效率的好棋。。。”
总之在上午2个小时的比赛时间,张大记者听到的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声音,古大力他们对赵治勋很多招法赞不绝口。
时间到了下午2点左右,古大力他们依然在探讨棋局,张大记者依然在旁听。而古大力他们对赵治勋的表扬依然在继续,一会说白棋这步棋如何如何有想法,一会又说白棋那步棋是如何如何积极。
这个时候张大记者终于忍不住了:
“大力,那大家认为现在的形势如何呢?”
“形势啊?那好我们现在来判断一下。。。”
下午2点钟,比赛总共进行3个小时,全局60多手不到70手的样子,这个时候虽然不能做到很精确的判断,但粗略形势判断还是不难的,古大力他们的判断很快出来:
“全局黑棋实空稍稍占优,棋的厚薄。。。黑棋全局并不薄,至少不会比白棋薄。实空占优,厚薄均势,那么现在应该是黑棋优势的局面。。。”
古大力给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