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其是看着问自己话的古大力,李小强心里感慨不已。他心说用不了多少年,“力量为王”上的观点估计就能被围棋界普遍接受吧。因为世界棋坛下一代的王者古大力和李石头,就是他们将“力量为王”这句话诠释得淋漓尽致。
李小强再次浮想联翩,虽说李小强年龄比古大力大,但由于古大力曾经给中国棋迷带来的快乐,李小强也算是古大力的粉丝。想起古大力和李石头相互战绩旗鼓相当,但他获得的世界冠军数量远远不如小李,甚至在未来围棋史中的地位他也肯定要比小李更低,这让李小强每每有些遗憾。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切的呢?李小强认为这是他们俩技术特点不同造成。拿古大力和李石头相比,他们虽然一个“正”,一个“邪”,但在力量对比上整体上还是旗鼓相当。古大力的优势在于前半盘,李石头的长处在于后半盘。就是因为一个在前,一个最后,造成他们的战绩和成就不匹配……
“大力,听说你小子在10岁前就把“发阳论”做了好几遍是吧?”
“没有啊,你这是听谁说的?”
没有?这次轮到李小强发懵了,他心说难道前世的江湖传闻是错的?不过这好像不应该呀?因为这话是古大力的父亲老古亲自说出来的。
“发阳论我没做完,不过“天龙图”我倒是做了好几遍。老大你这话真奇怪,有了你的“天龙图”以后,谁还去做“发阳论”啊。”
李小强目瞪口呆,他竟然忘了这茬。自己当年精心炮制的“天龙图”上,中,下三卷,一共999道高难度死活题集,早就取代“发阳论”成为围棋界死活题最高经典。想到这里李小强哈哈大笑:
“那你当年做了几遍?”
“记不清了,三,五遍总是有吧。”
“做了这么多啊,难怪你现在的棋那么臭。”
“……”
古大力差点没被李小强噎死,本来听李小强提起自己得意之事,古大力还以为能收获几句表扬的,没想却等来这么样一句话。
不仅是古大力,孔二杰和“牛哥”等人也兴致勃勃的围了上来。他们都想听听古大力做了“天龙图”以后棋怎么就“臭”了?
“大力呀,以你这家伙的特点当年做那么多遍“天龙图”纯属浪费时间,你当年就没想过练练别的?”
这话古大力没有办法回答。又不是每个人都是重生者,一个10岁不到的小孩,那当然是大人叫干什么干什么。
“做……做什么?”
“你们难道就没听过我和钱老师的事?”
李小强和钱于平当年研究官子的事迹,那可是国家围棋队的正面典型啊,从以前的罗教练开始,到现在的聂旋风和国少队的吴教练,就经常拿李小强的事迹来教育国少队这帮小孩,古大力他们听得耳朵都生茧了。
“可……”
“我知道你们想学我有点难度,我这有个更有趣的办法,你们要不要拿去练练?”
李小强也知道自己当年的方法是不可复制的,首先一个时代已经不同,另外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钱于平那样的棋痴。
“什么办法?”现在不仅是古大力等人了,连聂旋风和华领队都被吸引过来。
“中国古谱中有很多棋谱残缺不全,比如“血泪篇”,搞得我们到现在都不知道“血泪篇”的最终胜负。你们现在就想办法把这些棋谱给补全了,想办法找出残缺棋谱后面的最优解。这样一来可以磨砺一下自己的官子功夫,二来也为整理古谱资料做做贡献。”
“好,这活我们接下了。”
听了李小强的话以后,古大力他们个个摩拳擦掌。要说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这和李小强当年的“官子逆推”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挂上一个“整理古谱”的大帽子以后,整件事做起来也不会那么枯燥。
不过华领队对这事却稍微有点异意,他嘱咐古大力他们:
“你们要记住,这件事少量做做可以,但是大家不要做太多啊……”
李小强知道华领队在担心什么。因为中古棋的规则和现代规则是不同的。由于“还棋头”规则的存在,这让判断胜负时中古棋和现代棋有很大不同。
简单的说,在现代棋中没有价值的“单官”,在中古棋中很可能就有价值。打个简单比方。在现代棋中一步没有目数的“单官切断”,在中古棋中很可能就有价值,而且可能价值巨大。如果这步“单官”不仅联通自己两块棋,而且还切断对手两块棋的话,那么这步中古棋的“单官”就相当于现代棋的4目。
这当然是足以改变胜负的一个数字,因此在寻找古谱最优解的时候,必须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
从这个地方也可以看出,其实在中古棋中,他们的官子远比现代棋复杂。比如上面那个例子,你用现代棋思路收一个价值3目的官子,很可能比不上一个“单官”,这就是中古棋难的地方。
在后世网络中,有很多人指责中古棋的官子水平不行,而且这种指责从职业棋手到普通棋迷都有。对于这种说法李小强从来都是嗤之以鼻的,他认为这些人才是真正的无知无畏。
黄范施他们不说,就算明末清初的周懒予,周东侯,汪汉年他们,包括后面一点的徐星友,他们的官子水平都非常高,妥妥的职业水平。
职业和业余的区分最重要在什么地方?不是在布局,不是在中盘,而是在官子。中古棋“业5,业6”论神马的,那得有多无知才会这样认为。
李小强当然也知道华领队在担心什么。一个问题:他怕古大力他们产生思维定势。
由于规则不同让两种棋的收官方法不同,如果这种方法练多了,在下现代棋时也用中古棋的思维老想去“切断”……华领队担心的就是这个。
“小强,你就不怕他们产生思维定势?”
李小强对此默默无语,应该说这种担心当然是存在的。这其实也是中古棋的悲哀。由于“座子”原因,让现代人不理解中古棋的布局。又由于“还棋头”的原因,让人不愿意去研究中古棋的官子。现代人对中古棋的认识,大多认为中古棋只有中盘水平不错,但布局和官子差得一塌糊涂。
这到底是因为他们真的差呢?还是我们认识不足?
“大家都量力而行吧……”李小强开口道:“……虽然中古棋中很多东西到现在已经毫无用处了,不过有时候多看看总没坏处的。”
为此李小强还专门举了自己的一个例子:
“你们还记得,我和李石佛在今年“东洋证券杯”中的最后一盘吧?”
这盘棋大家怎么能不记得。说这盘棋是今年最重要的一盘棋,甚至是改变整个事情棋坛格局的一盘棋都不为过。
“大家想想,李石佛最后为什么要在自己的空里补一手?如果他那块棋和其他棋联通了的话,他那里还需要补吗?”
李小强这样一说大家就明白了。正是因为李小强有古棋思维,而李石佛没有中古棋思维,李小强会比李石佛更注意“单官”的价值。虽然在那盘棋中其实也只是凑巧,但一个无心之举,却带来一盘影响深远的大胜负。
在大家聊天的时候,申城到了。“三星杯”决赛很快开始。
经过前面一段时间的“互动”,在头天晚上的决赛开幕式中,李小强和赵治勋先生见面后热情的打招呼,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
“李桑,请注意了,这次为了和你比赛,我可准备了一些特别的东西。”
在开幕式上,当李小强和赵治勋的手握在一起的时候。赵治勋在大庭广众之下,当着所有记者的面说了这样一句话。
“哦,特别的东西……”
李小强微笑着看着赵治勋:
“我等着您……”(。)
第六六零章 苦心构思
1998年12月中旬,第2届“三星杯”职业围棋大师赛决赛在中国申城打响。对阵双方是李小强九段和赵治勋九段。
第一局比赛,是赵治勋九段执黑先行。
“特别的东西?老赵还能有什么特别的东西?”
自从头天晚上的开幕式,赵治勋说“给李小强准备了一点特别的东西”以后,张大记者就一直在念叨这句话。
赵治勋是成名已久的高手,他的棋路,他的风格可以说是众人皆知。而且他和李小强也算是老对手了,在国际赛场中多次相遇。光是去年他们俩就在2个世界大赛中相遇,总共下了4盘棋,可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