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第7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老曹赢的两盘棋中,其中一盘老曹也是采用了“中国流”开局。

    由于刘昌赫今年的状态非常出色,他在国内国际赛场都表现得异常活跃。他在今年的国际赛场,只要是他执黑,只要是关键场次,他无一例外都是采用“中国流”。并且成绩相当不错。

    就在本次“应氏杯”决赛的第2局,当时还有人奇怪刘昌赫为什么不采用“中国流”。后来才知道当时是为了采用一个有针对性的策略。不过所有人都清楚,所谓“针对性的下法”其实就和围棋中的“飞刀”一样,在很多情况下是只能用一次的。

    因此就在今天,当刘昌赫面临背水一战。他祭出自己今年最喜欢,最熟悉,最有心得,同时也为自己带来很多胜利的“中国流”,那当然一点也不奇怪。

    刘昌赫布下“低中国流”,李小强应以“二连星”。前5手棋都是围棋中非常普通的应对。当李小强落下第6手棋的时候………其实这步棋也是非常普通和常见。但因为这是李小强下出来的,因此也引起研究室的议论纷纷。

    “咦?李小强居然挂在“小目”这边?这步棋有点意外呀,我还以为他会挂在“星位”那边。。。”

    如果说刘昌赫是“中国流”专家,那李小强当然也不成多让。

    尤其是多年以前,李小强在“东洋证券杯”对藤泽秀行先生下出那步“星位点角”以后。在这个时空,由于这步棋是李小强“首创”,因此这步棋更是被大家戏称为“李小强点角”。

    更有趣的是,由于在后面这几年,围棋界围绕这步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产生了很多“新手新型”。就像当年日本的加藤正夫和小林光二一样了,在80年代两人还处在巅峰期的时候,只要两人碰在一块,急非常喜欢操练一个“小目低挂一间低夹”的定式,后来那个定式被人称作“小林—加藤定式”。

    而现在呢,现在围绕“李小强点角”产生的所有新变化,被围棋界统称为“小强………秀行变化”。

    当然,所谓的“小强………秀行变化”有个前提,那就必须围绕“中国流”的那个“星”位展开,其他变化是不能算的。因此就在今天,李小强没有下“小强………秀行变化”。他第6步棋下了一步“小目大飞侧挂”,这就让人稍觉意外了。

    要知道,“小强………秀行变化”是围绕“星位”展开的,而这步“小目大飞侧挂”是围绕“小目”展开。在最近一两年,这步棋在韩国棋坛非常流行。在这其中尤其是刘昌赫,他这样的棋下得非常多,应对这种局面非常有心得。因此大家见到李小强往这边“挂”,总是觉得有点意外。

    “二间高夹,我估计刘昌赫多半会下“二间高夹”,他碰到这种局面的时候,一般都会下在这里。。。”

    第7步棋没有出乎大家预料,刘昌赫的确下了一步“二间高夹”,这也是他最喜欢的一种下法。

    不过到了第8步棋,李小强的下法又让人觉得意外了。

    “什么?小强居然下这步“小飞”,这步棋不是。。。”

    没错,李小强是下了一步“小飞”,当然这步棋也并不算什么很特别的手段。在这个局部,白棋要应付黑棋“二间高夹”的时候,最常见的是有3种应法,一种是“大飞应”,一种是“碰”,直接“碰”在“小目”上面。而另外一种呢,就是李小强下的这步“小飞”了。

    严格说起来,这3种应对都很寻常,和“小强………秀行变化”一样,在最近几年,围棋界围绕这里的变化同样进行了大量研究。因此大家对这里的变化也算是比较熟悉了。

    当然,这里的很多变化还没有被人称作“定式”,因为这里的变化最近几年刚刚在韩国兴起,很多变化都没有被大家研究透彻。因此在现在,这里的变化只能算是“套路”。

    李小强刚刚下的“小飞”,就是3种“套路”中的一种。不过呢,这步“小飞”还是有点特别,它和其他两种“套路”稍微有点不同。

    这步“小飞”的首创者,就是现在坐在李小强对面的刘昌赫!

    这就是大家议论纷纷的原因了。

    李小强在如此重要的比赛中,他运用一步人家“原创”的下法,他什么意思呢?

    在研究室内,张大记者看到今天的开局笑了:

    “有意思啊有意思,今天这盘棋,一上来就是中韩套路大比拼啊。。。”

 第六零五章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围棋中的“套路”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从“套路”诞生的那一天起,它就和“定式”有着千丝万缕的,但是呢,它又有着自己明显的特征。

    “定式”都是千锤百炼而来,经过棋手无数次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实战检阅,并且大家对其中的得失判断有一个相对比较一致和明确的结论,这样的变化才可以称之为“定式”。反观所谓的“套路”就未必具备这个特征了。和“定式”相比,“套路”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大家对其中的得失判断可能比较模糊,并且经常为之争论不休。这应该是“套路”区别于“定式”最明显的一个不同点。

    除此之外,“定式”有简有繁,它可以简明如“托退定式”,也可以复杂成“大斜千变”。而“套路”呢,就一定是那些复杂难解的,并且充满不确定性的大型变化。如果一个变化没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分歧点,没有几十步甚至上百变的直线算路,那根本就不好意思把自己称为“套路”。

    今天的这盘比赛,虽然开局只有寥寥数手棋,但可以这样说,现在这个局面已经是一个“大型套路”的雏形。

    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一点:由于黑棋这盘选择的是“中国流”开局,李小强第6手选择的是“侧面挂”。

    和“正面挂”相比,大家对“侧面挂”的研究相对要少一些,因此李小强刚才下的这步棋虽然也很常见,但是必修承认,这其中蕴藏的很多变化,围棋界其实并没有定论。而没有定论的东西,那当然不能称之为“定式”。

    第二点,现在虽然只下了几手棋,但是现在也可以简单清理一下目前的局面。

    当李小强的第6手下了“大飞侧挂”以后。黑棋应以“二间高夹”,这步“二间高夹”加上“中国流”中间那枚黑棋,再加上“小目”那枚黑子。那么在这四分之一个棋盘中,是不是可以看成黑棋是“三打一”的态势呢?

    局部黑棋“三打一”,这在围棋中就已经是一副准备作战的态势了。虽然这几枚棋子表面上看上去松松垮垮,彼此之间的好像并不紧密。而且无论是黑棋或者白棋,棋子与棋子之间的间隔都比较大。

    但是具备一定棋力的围棋爱好者都知道,越是这种看似松松垮垮的局面,其中的变化反而越多,整个局面反而越是复杂难解。

    由于棋子之间的间隔比较大。间隔大说明下棋的时候周旋余地就大。周旋余地一大,棋盘上的分歧点就多,分歧点一多,那整个局势自然就会趋向复杂。

    对于围棋高手来说,无论是职业高手还是业余高手,“一本道”这种东西从来就不会害怕的,真正头疼的是那种头绪众多的繁杂局面。

    正是因为今天的开局具备这两个特征,因此现在就可以理解,当张大记者看到今天的第1张棋谱后。他马上就脱口而出:今天将会是“中韩套路大比拼”了吧。

    必须承认,人家张大记者现在好歹也是“名记”了,他今天说的这句话还是非常有道理。

    理解张大记者这句话之前,首先必须注明一点的是:这里的战端不能认为是李小强主动挑起。真正挑起战端的是刘昌赫………从他第7手“二间高夹”开始。这步棋的好坏先不论,但这是一步非常积极的态度。

    有了这步棋之后,那么在这个局部就几乎没有“简明”的可能!

    除了这一层意思以外,张大记者的话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他为什么不说今天是“李小强和刘昌赫将进行套路大比拼”呢?他为什么非要说什么“中韩套路大比拼”呢?

    可以这样说。张大记者这话是真的说到点子上了。这个大比拼,很可能是决定本局胜负的最关键所在!

    因为研究和完善一个大型“套路”,从来就不是一个人能做到的事。围棋中绝大多数“大型套路”。往往都是集体研究的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李小强是重生者,他当然知道“套路”的厉害。因此自从他进入职业棋坛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