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第7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总因素凑在一起。李小强不经意间的一步过分之招被人家抓住,现在遭到人家严厉打击。

    在中方研究阵容这边,这时候张大记者在紧张的询问到。

    “呀!小强前面那步“反扳”有点随手了。被人家这么一“断”。。。现在好像有点难办了吧,那么小强现在该怎么办呢?”

    “难办也要办啊,现在李小强面临的。是对自己形势不利的混战局面。现在只能看看,他在后面的混战中能否找到机会了。。。”

    从棋形上来看,刘昌赫刚才下出来的这步“断”,和著名的“相思断”很有点像。不过和“相思断”不同的是,“相思断”的作用,是为了连接。而刘昌赫下出来的这步“断”,那是真正的切断,切断胜利的一步断!

    在韩方阵容这边,朴记者同样在询问:

    “那么曹国手,昌赫下出来的这步“断”,能称得上是决定性的一手吗?”

    曹燕子微笑着回答:

    “我认为还称不上,昌赫想要赢下这盘棋的话,他还有一番艰苦卓绝的努力,毕竟他的对手是李小强。”

    “哦?”

    “不过尽管他的对手是李小强,我还是认为昌赫能够获得最后胜利。因为如果连这种局面他都无法把握的话,那么。。。”

    “那么什么?”

    “那么他根本就没有资格坐上世界大赛决赛的舞台!”

    应该说曹燕子的话还是有道理。刘昌赫毕竟是当今世界棋坛有数的顶尖高手,他目前的竞技状态及其出色。

    最最重要的是,刘昌赫今天是精心准备,而李小强则是猝不及防。因此这盘棋的最后结果…………

    下午5点半钟左右,第3届“应氏杯”五番棋决赛第2局比赛结束,刘昌赫以“3点”的优势击败李小强。这个结果和第1局一模一样。

    1比1!双方在前两局的较量中,暂时打成了1比1。

    刘昌赫漂亮的扳回一局后,整个五番棋的走势再次变得扑朔迷离。而在这个时候,整个舆论的风向也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至少没有像1天前那样一边倒。

    这当然不能怪媒体没有节操,和很多竞技项目一样,围棋这个游戏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的胜负变幻莫测。

    前两局比赛结束之后,虽然也有很多人通过“理性分析”,认为还是李小强的赢面要大不少。比如说韩国的朴记者,他就在韩国媒体上发表了一篇“理性分析”的文章。不过呢,即便是“理性”如朴记者,他依然对接下来的3盘棋充满期待:

    “。。。当年林海峰挑战坂田荣男的时候,所有“理性分析”都认为坂田先生占据绝对上风。8年前曹燕子和聂旋风争夺首届“应氏杯”冠军时候,所有“理性分析”都认为聂先生必将获的最后的胜利。笔者注意到:这次的情况其实和前两次的情况有点像。现在所有的“理性分析”,还是认为李小强占据一定上风,这其中也包括笔者,和大家说实话,当笔者自己进行“理性分析”的时候,内心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最后的结果呢?最后的结果会是什么样?这时候笔者当然无法说什么。笔者现在唯一能说的是:我对接下来的3盘棋充满期待。。。”

    不仅朴记者在期待,其实很多人都在期待。甚至有不少人开始为李小强感到担心。因为朴记者把林海峰和聂旋风的例子都搬出来了。他的话,看上去好像是有那么点道理

    第2局比赛和第3局比赛之间,有一个礼拜的间隙期。第2局比赛结束之后,刘昌赫等人就飞回国内。但吴清源先生倒是留在京城,老人家现在毕竟年纪大了,经不起这样来回折腾。

    这一天,在中国棋院内,李小强有一场和古大力的“围甲”比赛,吴清源先生居然兴致勃勃的出现。

    “小强,来,我和你说几句话。”

    在这个时候,棋院里可是有很多人,当大家看到这一幕后:

    “哦?难道吴清源先生现在是想指点李小强几句吗。。。”

    包括李小强在内,这时候很多人都这么想。因此当李小强来到吴清源先生身边的时候,张大记者,常韧圣,甚至古大力等人都围了上来。

    “我听说,在中国古代棋手中,小强最欣赏的是施襄夏,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听到吴先生说出这话后,李小强一愣,他没想到吴先生会用这个话题开头。没等李小强回答,吴清源先生继续说道:

    “按说以你的风格,你应该和范西屏的棋风更像啊,倒是李石佛朴实的棋风,和施襄夏更像。。。”

    说到这里的时候,吴清源先生笑着问旁边人:

    “大家说对不对?”

    这还有什么说,大家自然是同声附和,张大记者更是笑得很开心:

    “对对,李小强和李石佛,那就是当世范施啊。。。”

    不能怪张大记者笑得那么开心,虽然施襄夏和范西屏是同一等级的顶尖高手。但这两人的江湖地位,还是稍稍有点差别的,所谓“范施范施”,就很少有人说“施范”。这其实就和“李小强第1,李石佛第2”是一个意思。

    张大记者在笑的时候,李小强却没有笑。他在思考吴先生提起这个话题的意思。

    吴先生想说什么呢?

    ps:  在韩国那些老一辈棋手中,作者其实一直比较喜欢刘昌赫,一来呢他是业余棋手出身,二来呢很多人都知道,刘昌赫当年可是“国际主义战士”。当年可给我这样的棋迷带来不少欢乐。因此我一直想找一盘刘昌赫的代表作介绍给大家。后来翻了一些棋谱,发现刘昌赫的代表作还真不好找,至少没有像林海峰“叩桥不渡”或者李石佛“现代版闲着之妙手”那样的经典代表作。

    不过总体上来说,这盘小强的败局,我个人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我自认为写出了刘昌赫的特点。另外再和某些人说一句,如果包含在番棋赛内的败局大家都无法接受的话。那么这本书,我就真的不知道怎么写了。

 第六零一章 剪枝能力

    “我之所以更喜欢施襄夏的原因很简单,只是因为我觉得施襄夏好像要比范西屏稍微厉害那么一点点。”

    对于吴清源先生问及自己为什么更喜欢施襄夏,李小强笑嘻嘻的这样回答。

    这其实并不是李小强的真心话。李小强喜欢施襄夏的真正原因:是因为李小强把施襄夏前辈看成是自己同一类人。

    现在虽然有越来越多的人盛赞李小强的围棋天赋,认为他是像范西屏先生那样的超级围棋天才。但是在李小强的内心深处,他倒是还是一直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别人看到自己所谓的天赋,特别是自己年轻的时候,其实有不少是自己“作弊”的来的。

    因此在这个问题上上,李小强从来都是战战兢兢,即便是到了现在,李小强认为自己也许算是一块下棋的料,但应该并不是什么超级天才吧,至少不像是范西屏,吴清源这种级别的超级天才。自己的“天才”程度,最多可能也就是和施襄夏是一个级别。

    具于李小强自己的这个认识,李小强喜欢对外宣称施襄夏是自己的偶像…………既然是同一类人嘛,那在感情上自然要更亲近一点。

    当然,李小强说“施襄夏好像要比范西屏稍微厉害那么一点点”,这倒也并非完全是信口开河。虽然自古以来,大家对范西屏的评价好像一直比施襄夏高一点。所谓“范施范施”,“范”一直都是排在“施”的前面。

    就算两人联手创造的“当湖十局”,历来书中记载,提到“当湖十局”时,必盛赞范西屏,而施襄夏则成为配角。例如文学大家袁枚写的一篇“范西屏墓志铭”是这样描写到:

    “。。。海内唯施定庵一人,相差亚也。然施敛眉沉思,或日落未下一子,而西屏嬉游歌呼,应毕则榻台鼾去。。。”

    现在应该就知道大家为什么对范西屏的评价更高了吧。此文的本意是赞范西屏思路敏捷。但别人看过这样的文字以后呢,很容易脑补出这样一副情景:施襄夏在那愁眉苦脸埋头苦思,而范西屏则优哉游哉轻松应对。如此一来,高下立判。

    但是不得不说。袁枚也许算是文学大家,但是他对围棋,可能基本上就是个外行人。比如他这段表扬范西屏的文字,用的其实就是外行人的写法。

    在真实历史中,有一次李石头输给罗神猪。输棋后的李石头很郁闷的说道:

    “他好像玩儿一样就把我赢了。。。”

    的确,“玩儿一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