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先生说得没错,李小强今天之所以能够发现这步妙手,就是因为他考虑得更加全面。他在“进攻时不忘防守”。
这盘棋在很早的时候。棋盘上就形成了“四龙共舞”的局面。随着棋局的继续,棋盘上的焦点更是主要集中在其中的3块孤棋上。其中白棋2块,黑棋1块。而黑棋的另外“半块孤棋”呢?好像就被很多人忽略了。在这里面,甚至很可能也包括了赵治勋先生。
不过别人可以忽略。李小强自己可没有忘记!
在这盘棋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棋盘上都呈现出“黑厚白薄”的格局。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理所当然的认为李小强会选择进攻。这样一来。很多人只会注意黑棋这块孤棋的“头”,而会忽略这块孤棋的“根”。
李小强知道,自己的这步“一路托”,其实就是自己这块孤棋的“根”。这是一个极其隐蔽和巧妙的“盘渡”手段。有了这样一手棋,自己的那条大龙就能和另外“半块孤棋”有效的联络。有了这样一手棋,白棋的任何攻击手段都将无以为继。
当然,李小强虽然在很早的时候就注意到这个手段。但是他心里清楚,这样的手段是不能随随便便使出来的。因为这个手筋的作用只是“盘渡”,只能起到一个联络的作用。而没有任何目数上的价值。不仅如此,这步棋本身也是一步“损招”,黑棋要运用出这个手段,那么多多少少都需到送给白棋一些目数。
说实话,这也难怪赵治勋先生忽略了这个手段。因为对于一名职业棋手来说,对于任何形式的“损招”,都有一种本能的抗拒。在这种地方不愿意深算。更何况黑棋本来一直是处于“攻势”的。既然是处于“攻势”,那么只要注意自己的“出头”就可以了。很少有人会留意这块孤棋的“根”。
有了这两个原因,赵治勋先生会忽略这样的手段,其实并不难理解。
当然,李小强在比赛中也并不是刻意想下这个妙手的。因为当他注意到这个手段的时候,他也无法确定对手也没有发现。因此这样一个手段,李小强只能是当成一个“后门”。他把这里当成自己的一条后路而准备着。
可以这样说,这个手段想要成立,想要发挥最大的威力。那只有是白棋动了杀心的时候。因为在围棋中一直有个很有意思的事情。绝大多数“屠龙”的手段虽然很激烈,但是它本身也是“损着”。手段越激烈,本身的损失也越大。当然,如果你能够真正的屠龙,那么就不用在乎这个了。假如你屠龙不成呢?这些激烈手段带来的损失基本上也无法挽回。可能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真正要下定决心屠龙,这是需要极大勇气的。
从目数上的角度来说,这步“一路托”本身是“损招”,一系列的“屠龙”手段本身也是“损招”。只有在两者相抵消的情况下,那步“盘渡妙手”才有利益可言。
当赵治勋先生前面下了那步貌似“正常”的棋,当他下了一步企图“攻击获利”的棋。这个时候李小强就清楚了。赵先生应该算是出现失误了。赵先生很可能忽略了那步“一路托”,他应该忽略了黑棋的这条后路。这样一来。李小强当然就是果断脱先。他要逼迫对手跑来屠自己的大龙。。。
在对局室内,刚刚落下这步妙手的李小强神态自若。他落子的动作依然沉稳,他像是做了一件很平常的事。不过李小强心里清楚,当自己的这步棋出现在棋盘中。那么整个胜负的天平已经完全倒向自己的这一边,“世界冠军”的荣耀已经在向自己招手!
棋局还在一步一步的继续。在对局中一直做着各种“自虐”动作的赵先生,这个时候仿佛也恢复了平静。在这个时候,他更像是在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情。
他虽然还在棋盘上抗争,他虽然还是不肯放弃任何一个机会。但是李小强清楚,当棋局进行到这个时候。留给赵治勋先生的机会不多了。
这次是真的不多了!
在前面的时候,赵治勋先生本来是有机会断下黑棋一个尾巴的。如果形成这样一个小转换,研究室的棋手研究得很清楚。如果这样下的话,黑棋可以便宜5目棋左右。等到白棋跑过来屠龙的时候。由于黑棋的那个“一路托”的存在,黑棋事实上已经安全了。而且是在没有任何损失的情况下获得安全。
等到白棋回过头去切断那个尾巴,在这个局部的作战中,黑棋其实还是有损失的。在这个地方。白棋丢掉了一个先手,白棋损失的是“一手棋”!
有了5目棋加一个先手的优势,李小强不认为赵治勋先生还有任何机会!
现在已经是晚上将近7点钟。在这个时候。赵治勋先生虽然还在顽强抗争,但是整个棋局已经越来越明朗。黑棋牢牢占据了“盘面10目”以上的优势不动摇。
在观战室内,陈超越和聂旋风他们已经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他们在等待,他们在等待新的世界冠军诞生!
他们在等待中国的第1个职业围棋世界冠军!
到了晚上7点一刻左右,棋盘上又多了几十手棋。赵治勋先生尽管很不甘心,但是他还是低下了自己高傲的头颅。因为在这个时候,棋盘上最大的官子都不会超过5目。而黑棋的优势依然有盘面10目以上。在这种情况下,赵治勋先生终于不好意思再继续下去了。
他选择了中盘认输!
看着赵治勋先生那副极端痛苦的表情,看着他的泪水直接就落到棋盘上面。李小强满怀敬意的看着自己面前的这个对手。在这一刻,李小强被一种莫名的情绪充塞。
前世作为一名资深棋迷,李小强对这位前辈棋手非常熟悉。在李小强的眼中,赵治勋先生是一位非常单纯而执着的人。但不管外面的时代如何变迁、潮流如何游走。赵治勋一直坚持着在棋道之上的孤独寻找,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
还是那句话,他的围棋仿佛在说:“我知道你们的正解,但我要寻找我的正解。”
相比于赵先生的“斗魂”,李小强其实是更欣赏赵先生这一点的。
在真实的历史中,当李石佛独霸天下的时候。尽管可能还有一些棋手对李石佛不是那么“心服”,但至少口头上还是要表示服气的。唯独赵治勋先生,他虽然也被李石佛“修理”得很惨。可是哪怕在口头上,他也公开表示了对李石佛的“不服气”。
他一直坚持认为,如果是下“二日制”的比赛,自己未必会输给李石佛。对于他这样的言论,那自然是遭到了相当多的嘲讽。很多人认为这是赵治勋先生在“嘴硬”。
对于赵先生的这句话,李小强虽然也不怎么苟同。但是有一个事实还是必须承认的,在“二日制”的比赛中的赵治勋先生,确实要比“一日制”的比赛中的赵先生强上一个档次。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李小强认为,这可能是他的那种比赛思考习惯造成的。比如在“二日制”的比赛中,他运用他的那种思考方法,由于用时比较宽松,他可以算得更深,算得更广。他更容易做到“读秒无误”。
而在“一日制”的比赛中呢?他其实就没有那么容易做到“读秒无误”了。
例如在前世的历史中,有一盘赵治勋和后辈棋手李石头的比赛。那盘棋的最后关头其实和这盘决赛很像。不同的是那盘棋赵先生在治孤,而李石头在屠龙。同样是一个类似于“一路盘渡”的妙手。赵先生比赛时候没有看到。因此他当时是认为自己被屠龙了。因此起立认输。而就在他认输的一刹那。李石头立刻就指出了那个妙手。。。
李小强认为自己这盘棋能赢,更多是赢在“战术对头”上面。他把赵治勋先生一个并不明显的缺点扩大化。幸运的是,李小强认为做到了,并且把握住了最后一个机会,然后下出了外人看来如同“鬼魅般的一击”。。。
晚上7点半钟,对局室的大门终于被缓缓推开,一时间,中国和日本的各路记者潮水般地涌了进来,照相机的快门咔嗒咔嗒,所有的焦点仿佛都对准了李小强。
新的世界冠军李小强!
刚满16周岁的职业围棋世界冠军李小强!
李小强穿过人群,他向中国代表团的那个方向走去。他向陈超越和罗教练他们走去,他向聂旋风和张志东的方向走去。他向这群把围棋当成自己事业的人们走去。
在这期间,一些日本的棋手和记者纷纷为李小强让路。他们表情复杂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