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隐藏着一个实战妙手。找到这个妙手的话,好像就能帮黑棋“一举打开局面”。
很明显。解决这种带有实战性质的中盘问题,其实比“新手新形”更有意思。也让周围的高手更感兴趣。因为这种问题涉及的面更广,里面既有手段,也要判断。甚至还需要一系列的构思。属于围棋中的综合性问题。
李小强把问题留下后,他就转身离开了。因为他知道,对于自己今天的问题,大伙是没那么快就能找出答案的。甚至能不能找出答案还不一定。。。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李小强连续抛出3;4盘类似的问题。都是摆出一个实战片段,都是某一方看上去明显优势。然后叫大家帮另一方寻找逆转之路。
终于在某个休息日,李小强的举动引起了“公愤”。他的这些看上去有点奇怪的问题。甚至惊动了国内的“聂马双雄”。
“天元战”决出8强后,李小强再次被“儿童团长”堵住了:
“哈哈哈,我说小强,你这几天不是在耍我们玩吧?你摆的那几盘棋,真的有标准答案吗?”
“我骗你做什么?嘿嘿,我也不怕实话告诉你,我摆的那几盘棋,都是真正的实战。而且人家都是确确实实的逆转了。你找不到答案,那是你自己笨。我说团长。还有你这样的人吗?自己解不开题,你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居然质疑我的题目。你也真够出息的。。。”
面对李小强的“嘲讽”,俞彬显得毫不在意。他依然涎皮赖脸的缠着李小强:
“呵呵,在你李大“名人”面前,我当然要承认自己笨。,好吧。我现在老老实实的承认:你的那几个题目,我确实做不出来。不过你也太不够意思了,我们做不出归做不出。你至少要公布一下标准答案吧。”
“公布答案没问题,但是你至少需要找个裁判吧。这么高深的问题,没有裁判评判的话,你跟我撒赖怎么办?”
“嘿嘿,我早就知道你会这么说。你放心吧,我早就请好裁判了。为了见识你的高招,我甚至把两位裁判都请来了。。。
在一帮棋手的簇拥下,“聂马双雄”出现在李小强的面前。这是当然的,在目前的国内棋坛,假设李小强或者俞彬碰到围棋技术上的问题,好像也只有这两位才有资格当“裁判”。
“呵呵,既然聂老师和马老师都来了,那我就把那几盘棋摆完吧。也好让大家看看,人家的这个下法,算不算是高棋。。。”
在一帮棋手的注视下,李小强来到棋盘边,他一步一步的把“答案”在棋盘中演示出来。
李小强清楚的听到,就在自己摆棋的过程中,周围一片窃窃私语。他甚至听到阵阵惊呼:
“咦?从这个地方杀出来?真是意想不到啊。。。”
“啊?原来围棋还可以这样下的吗?”
“高!这确实是高棋!不管怎么说,这个构思实在是精彩。。。”
李小强还注意到,原本面带笑容的“聂马双雄”。他们的表情也渐渐变得凝重,他们一副若有所思装。这个时候,马小飞突然开口问道:
“小强,你摆的是谁的棋?”
李小强没有正面回答马小飞的问题,在这一刻,他跟马小飞开了一个玩笑:
“马老师,有人曾经说过,但论围棋才能的话,就连您也比不上这个人。看了这几个对局片段后,您现在同意这个看法吗?”
“啊!是他?”
“哦?是他!”
“喂喂,你们打的是什么哑谜?小强到底说的是谁呀?”
“呵呵,“第1曹燕子,第2马小飞”。好歹你也是下围棋的。你不会连藤泽秀行先生的这句话也没听过吧?”
“噢?原来是他啊,怪不得。。。”
“啧啧,怪不得小强。。。”
当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李小强再次离开了。
没错,李小强就是利用自己头脑中的信息。他精心制作了一期“曹燕子专辑”。然后他通过这样的一个方式,呈现在中国棋手的面前,呈现在聂旋风的面前。
李小强知道,在目前这个年代,中韩两国根本就还没有建交。这样一来,国内也基本看不到韩国棋手的棋谱。再说了,目前的中国围棋,还根本看不上韩国围棋呢。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只有日本围棋才是追赶的目标。
“我现在能做的,其实也只有这么多了。我把曹燕子最强的地方展现出来,如果您能有所了解,甚至有所感触的话。也算是我对您的帮助吧。。。”
做完这件事后,李小强把自己的心思重新集中到“天元赛”中,因为他知道,这是自己在今年中,为数不多的职业赛事了。(未完待续。。)
说两句
由于这个星期工作上的杂事比较多,更新可能稳定不了,在这先和书友们说一声。
当然,这次长时间停更的事情是不会发生了,呵呵。
我知道,由于自己一系列无节操的做法,已经没有什么人品可言了。但还是想为自己辩解两句。在6;7月份,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作者又被单位派到非洲某鸟不拉屎的地方。最开始的时候,我本来以为只要1个星期左右就能回来,因此没有及时和书友们打个招呼。没想这一拖就是2个月。特别是在那期间,工作上的事有点头疼,周围的环境也不好,再加上世界杯什么的。根本无法码字。导致本书大概停更了2个月左右。
说实话,没人愿意出现那种事的。说句真心话,我自己对这本书的成绩,其实是比较满意的。作为一个新手作者,我自己这点水平我清楚。很多书友都是看在围棋的份上,才在默默的支持本书。
我记得本书刚上架的时候,我是问过责编的。我让他预测一下本书的订阅情况,他说这本书的订阅,大概会在500到700左右。大概就在2个月前,本书的首订是2700多,均订是1800多。而且从本书上架开始,均订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的趋势。从月票以及推荐票的情况来看,和人家大神当然不能比,但至少在的竞技类,还都能保证在前3名。
所谓“自作孽,不可活”,大概就是指我这种情况吧。由于我一系列败坏人品的行为,让很多书友失望了。因此我从非洲回来以后,也一直不敢开口和大家交流。指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大家的支持。
最后再说说这本书的情况吧。说实话,90万字才写到小强14岁。对于这种情况,就连我自己都没有想到。呵呵,还是那句话,写小孩子其实很累,所以在接下来的89年到91年,基本就会“快速通过”。这样的话,人也好写,棋也更熟悉。更新可能更流畅,免得我像现在这样经常卡文。
另外还有一个想说一下。由于在本书的设置中,基本就将小强放在真实的围棋历史环境中。这样一来,很多故事情节其实就比较简单了。作为一本,改变肯定有。对于小强会合理的拿哪些世界冠军,作者心里是有数的。请大家不用逼我“剧透”。到时看我怎么写吧。我相信,我安排的情节,应该是不会“违和”的。
最后还请大家继续支持本书,谢谢大家!(9月1号以前,如果有连续2天不能更新,我会提前通知一声,假如只有1天不能更新。可能就不一定会说了。请大家多多体谅!)(未完待续。。)
第二七四章 斗志昂扬
当李小强抛出自己精心炮制的“曹燕子专辑”之后,他继续在“天元战”的赛场上高歌猛进。真要说起来,“高歌猛进”这个形容词其实不合适。他只是在8强战中再次战胜对手,顺利的挺进4强而已。
当然,由于对手早早就出现失误,他的这盘棋赢得比较轻松。并且是4盘棋中最早结束的一个。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现在的李小强,还真的给人一种势不可挡的感觉。比如“申城晚报”,在这份报纸上,对于围棋赛事的报道还是非常热心的。其中主要的撰稿人,那当然就是张大记者。
张大记者也算是脸皮厚,节操什么的根本看不到,文章的倾向性特别明显。好好一个“天元赛”,差不多被他变成了“李小强专辑”。
李小强通过第1轮,是“延续了目前的良好状态”。通过第2轮,是“继续高歌猛进”。这才刚刚通过第3轮………………张大记者的文章标题已经想好了:
“李小强已经势不可挡。。。”
比赛大厅内,李小强在,静静观摩另外一盘比赛。由于他自己的比赛结束得早,等他和对手复盘以后,其他3盘比赛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