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都是事先安排好的,连走的路线,时间都定好了,顾秋点点头,“这个没问题。”
除了这些,顾秋还知道,体育馆是他们的形象工程,今天晚上搞一个大型晚会,自然是想露露脸。
聊了大约四十几分钟,顾秋发现这个董书记,说来说去,也就这些事。
看来这个董书记,套近乎的本事,还真有一手,他拉着顾秋的手,“以后请多关照,顾秋老弟。”
顾秋说,“应该要吃饭了吧!我去看看杜书记。”
董书记看看表,“嗯,差不多了就开餐。估计大家都肚了。”
顾秋来到杜书记房间门口,夏芳菲刚好出来,她朝顾秋一笑,飘然而去。
“杜书记,吃饭了,大家都等着您呢!”
杜书记背着双手,站在窗口,听顾秋说吃饭了,他才抬手看看表,“走吧!”
中午的饭,是在沁园吃的。
杜书记主张,中午只喝一杯酒,谁都不许担误了下午的工作。
这杯酒,是杜书记给大家敬的一杯。他喝完后,马上放下杯子,再也没有人敢举杯。
吃了饭,午休二个半小时。
杜书记道:“这样吧,大家利用中午的时间,把工作汇报一下,就不要等到下午四点了。”
杜书记站起来,“咱们边走边谈。权当散步嘛!”
边走边谈?顾秋马上反应过来,杜书记就是希望,不要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如果搞到个二三点,刚好碰上上班,下班时间,你再带着这么多人去检查工作,这不是添乱嘛?
董书记急了,“中午不太好吧,太阳这么大。”
杜书记道:“无妨,男同志嘛,晒晒太阳也好,女同志可以打伞嘛。”
没办法,杜书记有命,大家只得遵从。
不过顾秋分明看到董书记朝秘书使眼色,有几个常委立时就不见了,估计是去搞小动作。
临行前,杜书记指着董书记道:“县委班子,就你们三个够了,其他的人该干嘛干嘛去,不要因为我一个人,担误了大家的工作。”
杜书记指的三个,就是县委书记,县长,宣传部长。
让他们三个跟着,没得说的。县委,政府,都有代表,宣传部很重要。这是长宁一次露脸的机会。
夏芳菲拿着话筒,亲自做这个报道。
虽然有警察开道,却不坐车,大家步行。
县委本来就在繁华区,从这里出发,直接走长宁县最好的地段,看最繁华,最美丽的一面。
长宁县的大街,是新扩张的。
两边都是商铺,中心地段,有步行街。顾秋注意到,这里两边的所有房子,外墙都经过刷新。不过街道很漂亮,一颗颗碗口粗的树木,让这炎热的夏天,多了一丝凉爽。
顾秋给杜书记打伞,杜书记道:“不要打伞,我是人民的公仆,哪有主人给仆人打伞的道理?别搞这排场。”
这下,除了女同志,其他人都不敢打伞了。
前面,渐渐的多少很多围观的市民,一些人手中,竟然打着牌子,“热烈欢迎市委杜书记检查,视察工作。”
还有什么,美丽长宁,美丽家园等等标语。
董书记一脸微笑,跟在杜书记身边。顾秋叹了口气,看来刚才那几个出去的常委,就是去找人去了。杜书记视察,怎么可能缺少观众?这样也太冷清了吧!
只不过,这牌子不打就好,一打牌子,反而有点画蛇添足的味道。
杜书记略有不悦,“这什么意思?”
董书记陪着笑,“这是一些有觉悟的市民,自发组织起来的活动,欢迎您呢!”
顾秋抹了把汗,市民的觉悟,什么时候如此高了?
第0124章为体育馆题字
县委董书记和县长,在旁边介绍,他们政府的规划和宏伟目标。
杜书记也是走走停停,不断给他们提建议。
顾秋了解到,原本杜书记有意将长宁打造成南阳东部一线,最美丽的城市。南阳省有三市四县,东北边经济比较发达,西南方向条件艰苦,经济相对落后。
旁边一大群人,拿着本子和笔,杜书记说一句,他们就记一句。
走到前面,杜书记看到一位老人家,他就走过去问,“老人家,这几年长宁发展得怎么样啊?你们还满意吗?政策好不好啊?”
对方是一名六十多岁的妇女,口齿不清,还说着一些本地话,“¥#%%%#%……%#……”
旁边的县长微笑着解释,“杜书记,她说很好呢,一切都好起来了。”
杜书记看了眼夏芳菲,“小夏同志,你是记者,主持人,听听她说什么?”
杜书记是外地人,听不懂方言。
夏芳菲立刻弯下腰,拿着话筒问老人家。
只听到夏芳菲不断地嗯嗯,问完之后,她就道:“老人家,好好保养身体啊!”
“她都说什么了?”
杜书记问。
夏芳菲回答,“老人家说现在政策好了,政府每到过年过节,还给他们送物资,送温暖。”
杜书记就笑得开怀了,随后又问了几名年轻人,男的,女的,都有。
现在的长宁,的确是生活条件改善了许多。
随后,杜书记视察了一个服装市场,一个疏菜市场。
一路上,很多人跟随,还有那些市民,跟着一起看热闹的。毕竟杜书记这样的人物,平时只能在电视里看到,如今有机会亲眼目睹一下他的风采,每个人都争先恐后,不甘落伍。
出了几个市场,前面有人放起了鞭炮。
一群人,用竹竿挑起鞭炮,热烈欢迎杜书记到来。
走过这条最繁华的地段,前面停着不少车子,董书记问,“要不要去工业区看看?”
杜书记摆手,“工业区明天再去,到火车站和体育馆看看!”
火车站和体育馆,是两个最著名的形象工程。
董书记立刻吩咐下去,随后又问杜书记,“上车吧?这里有点远!”
考虑到时间方面的问题,杜书记还是上了车。
火车站在城北,广场很大,很气派。广场中央,是一个巨大的喷泉,还有几十米高的灯柱子,一到晚上,这大功率的灯,能照亮整个广场。
长宁火车站人流量大,广场上来来往往,一切井然有序。
公安局,派出所出动了上百警力,在这里维护秩序。
杜书记问,“平时也这样吗?”
董书记讪讪道:“平时也有人值班,只是今天加强了警戒。”
杜书记语重心长道:“工作要扎实,不要事事临阵磨枪。不管有没有检查,都不要只是为了应付而应付。下一次,说不定我就悄悄的下来了,可能坐火车,可能坐汽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考验你们的成绩。”
董书记不住地点头,“我们一定牢记,不辱使命。”
杜书记指示,“火车站是个人流密集的地方,一定要注意治安。”
下一站是体育馆,这个工程浩大,花了三年时间才搞定。一个堪比火车站在倍的广场,三栋富有特色的建筑,完全展示出了体育馆的风采。
整个体育馆,不知花费了多少个亿。顾秋在心里想,南阳也好,长宁也好,犯不着花这么多钱,来搞一个如此大规模的体育馆吧!
体育馆一般情况下,都是闲置的。有用吗?
但是这种话,他不能说,因为不管哪个上台,都必须搞几个象样的形象工程。
这就是政绩。如果你在任,什么事情都没做,没有亮点,那你就没有政治前途。
董书记突然提出一个要求,“杜书记,能不能跟我们一起,在这里留个纪念?”
杜书记看了他一眼,“有这个必要吗?”
夏芳菲笑道:“杜书记,来吧!这么气派的地方,也只有您才有资格在这里留念。不过我觉得,您更应该为体育馆题词,您的书法可是鼎鼎大名的。”
杜书记道:“小夏就是会说话。既然大家都这么热情,那就来吧!”
秘书长和三名常委都靠过去了,有人想去,却又不敢,怕级别不够。
夏芳菲说,“我来给你们拍照吧!”
杜书记道:“你拍什么照?过来一起照,小顾,你也过来!”
顾秋看了周围一眼,很多人投来羡慕的眼神,他和夏芳菲一起过去。杜书记站中间,李秘书长站右边,两位县领导一边一个,夏芳菲和顾秋,分开站在最边上。
咔嚓——!
咔嚓——!
一口气拍了几张,每个人的脸上,喜滋滋的。
刚刚拍完了照,马上就有人拿来了笔墨,“杜书记,请!给长宁体育馆题个词吧!”
杜书记皱了皱眉,指着董书记道:“你们是不是算计好的?挖了个坑在等我是吧?”
夏芳菲道:“杜书记,历朝历代很多书法名字,每到一处地方,都会情不自禁题几个字,你这么漂亮的书法,应该给长宁留下点什么才是。”
杜书记道:“好吧!今天我就破例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