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期把“后董卓时代”拆分为一个个小故事,希望这一接地气的叙述方式能让读者诸君阅读愉快。
一声叹息引发的血案
诛杀董卓的第一功臣——司徒王允觉得自己再造了大汉。他得到了炙手可热的权力和众人的崇拜,难以抑制地飘了起来。他玩弄权术,将皇甫嵩送上高位但不授予兵权,对掌兵的吕布则只当做一个剑客来对待,在国家大事上从不尊重吕布的意见。在微妙的平衡下,王允成功地把朝廷搞成了自己的一言堂。
史书上说因为王允居功自傲,开会时总是绷着一张老脸,渐渐地不再受到大家待见。这种说法是给王允留面子,实际上从蔡邕被王允整死的那一刻起,王允就一丁点儿都不值得崇拜了。
蔡邕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曹操势力壮大后,出于对蔡邕的尊重,专程派人从南匈奴左贤王手中赎回了蔡邕的女儿蔡文姬(而且居然没有占为己有),传为千古佳话。
《三国演义》里,在大伙欢天喜地、手舞足蹈地庆祝国贼伏诛时,蔡邕大煞风景地趴在董卓尸体上放声大哭。如此明目张胆地政治不正确,被杀了其实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但在正史里,蔡邕仅仅是在听到董卓之死的消息时叹了一口气而已啊!叹口气能说明什么呢?还不许别人感慨一下人生的虚幻和无常了啊?没有言论自由也就罢了,叹口气的自由都没有了!?
王允完全不给蔡邕自我辩护的机会就把他关进监狱,大臣们一拨又一拨地来讲情,他一概不听。与王允平级,德高望重的太尉亲自出马,他对王允说:“蔡邕是旷世奇才,多少历史掌故都在他肚子里装着,应该任用他继续续写史书,让《东观汉记》成为一代重要的典籍呀,而且蔡邕忠孝的名声四海皆知,获罪也没有理由,杀了他是要失去人心的。”
这位太尉倒是出于一片好心,但实际上他这番话彻底地将蔡邕送上了不归路。王允想起当年汉武帝没有杀司马迁,结果在《史记》里被写得那叫一个不堪。王司徒为了骗取董卓的信任干了那么多不光彩的事,要是留着这个大笔杆子全给抖落出来那还得了?就这样,蔡邕因为他卓越的才华被无辜地杀害了。知识分子们都为他哭泣,许多地方还挂起他的画像留念。当世第一经学大师郑玄听闻蔡邕身死,惋惜地悲叹道:“汉世之事,谁与正之?”
王允整死的除了蔡邕还有一个事迹不明的丁彦思。更荒唐的是,当初奉董卓之命毒杀少帝,董卓遇刺时还派人来救的李儒不知使用了何种手段,王允居然一个指头都没动他!
权力滥用到这种地步,大家也就难免会人人自危、兔死狐悲了。
谁是董卓的继承者?
董卓虽然死了,但他留下的庞大军队由谁来统领,这是个问题。
第一顺位继承人——他的儿子,通过《三国志?司马朗传》可以了解到这位没有留下名字的少爷早已去世。
第二顺位继承人——弟弟董旻和第三顺位继承人——侄子董磺都已被皇甫嵩所杀。
也许吕布作为干儿子曾经勉强算作第四顺位继承人,但亲手捅死了义父的他显然已经不具备继承资格了。
作为董卓的女婿,西凉军五大中郎将之首的牛辅闪亮登场。
可是与欧洲历史截然不同,女婿继承老丈人权力这一套在中国历史上相当地没有市场。其余四名中郎将里有三位都选择归顺朝廷,只剩下一个董越前来投奔,却被牛辅给杀了。
原来,牛辅和当时的很多西凉人一样笃信占卜,两军会师这么大的事儿当然要算上一算。偏巧算命先生曾经挨过董越的鞭子,便伺机报复地对牛辅说卦象显示来者不善啊。
谋杀董越使牛辅扩充了兵力,击败了吕布派来奉旨讨伐的李肃。具体的战斗经过史书没有记载,但李肃是吕布的同乡,又在诛杀董卓的过程中立下大功,只因为一次战败就被吕布处死,很可能他是以优势兵力败于牛辅之手的。
然而,杀死董越夺其军队也使心虚的牛辅特别没有安全感。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有部分士兵背叛出逃引起混乱。牛辅以为整营皆叛,不敢出来整顿秩序只顾着收拾细软。随后他带着五六个亲信就跑路去了。古人云,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牛辅携带的财物太过令人眼馋,不幸地被贪财的亲信所害。
这下子最后一个与董卓沾亲带故的继承者也没有了。几个与董卓的继承者位置八竿子才打得着的牛辅部将们竟然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从龙套升格成了主角。
他们分别是李傕、郭汜、樊稠、张济。
站在他们背后的人,叫做贾诩。
为董司令报仇?
为了方便读者理解,笔者决定用现代式的比喻来说明董卓和牛辅死后董卓旧部的构成。br /》
代理司令员:吕布。
诚然,这位代理司令员的单兵作战能力极强,但他的嫡系部队并不多。即便各军军长不听话,吕司令也无可奈何。
第一军军长:徐荣。
曾击败过曹操和孙坚的徐荣是军长中唯一一个非凉州籍人士,在所难免地会受到袍泽们的排挤。归顺朝廷后,他坚定地站在王允这一边。
第二军军长:胡轸
胡轸在董卓生前就与吕布有了很深的过节,又因为王允没有给予他足够的尊重而心怀怨恨。所谓归顺只是迫于形势暂时不敢有所动作罢了。
第三军军长:段煨
段煨名义上归顺朝廷,实际上远离长安城的他选择局外中立,静观其变。他的第三军从不烧杀掳掠,并且在辖区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算得上是一位深谋远虑的人物。
牛辅兼并董越的人马之后,他的部队可以称之为加强军。牛辅死后,李傕、郭汜、樊稠、张济四个师长以及实际上起到军参谋长作用的贾诩便成了这支加强军的主要负责人。
当时,王允占尽优势,他有皇帝在手;有长安城坚固的城防,更有董卓搜刮来的财宝和粮草,董卓的大部分旧部都已服从他的命令,关东诸侯们也没人反对他作为新一届政府的领导。
李傕、郭汜等人原本只想祈求王允的宽恕,被断然拒绝后,他们的第一个反应是害怕,打算解散部队逃回老家。能让这些身经百战的骄兵悍将们认怂,足见王允当时有多么的强大。可是参谋长贾诩的一席话改变了一切,贾诩告诉他们:“现在到处都有消息说王司徒要把西凉人拉出来挨个放血,要是散伙儿回到老家一个亭长就能把咱们给抓了,不如一路向西收拢离散的士兵再进攻长安,为董太师报仇。成功的话就能号令天下,失败的话到时再逃跑也不迟啊。”
贾诩的计策为众人所采纳。加强军沿途收拢士兵,兵力增长到十几万人。归顺朝廷的西凉军将士在王允手底下的待遇比起董卓时代显然是要差一些,以至于加强军围攻长安到第九天时就有士兵打开了城门。第二军军长胡轸倒戈(此战后他便不知所踪),第一军军长徐荣战死。
吕布在城里打了一阵子巷战很快就招架不住选择逃跑,临走前他还专门找到王允请他一起走。王允自己不走也就算了,还巴拉巴拉地说了一段儿忠君爱国的台词,白白浪费了让吕布保护皇帝逃出生天的宝贵时间。吕布从此开始了流浪的生涯,王允一家则被李傕、郭汜所杀。天子、百官、长安城都落入了李傕团伙的手中。
诡异的是,李傕、郭汜他们明明打着为董卓报仇的旗号,可那个灭了董卓满门的皇甫嵩在他们手里不仅安然无恙而且还升官儿了!公元195年皇甫嵩病逝时,李傕、郭汜控制下的朝廷追封皇甫嵩为骠骑将军,还安排皇甫家的子弟做后备干部!
《后汉书》盛赞皇甫嵩,说他在与黄巾军和西凉叛军的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一生向朝廷提出五百多条建议,每次都亲自书且切毁掉草稿从不张扬。军旅之中,他认真负责,每次都要等士兵们都安顿好了才回到自己的营帐。手下人要是受了贿赂,他并不责怪反而赠与钱财以至于有的人羞愧自杀。他还能折节下交,善待门客,当时的人们都赞扬他,愿意跟着他。
笔者认为只有这些夸奖是不够的,皇甫将军一生不听人劝但总能吃饱饭,无论哪拨人掌权都能在经过一番波折后混得风生水起,他软的时候极软,硬的时候极硬,在汉末的腥风血雨中居然能够善始善终,实乃值得后人关注的狠角色!
提起皇甫嵩,总要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