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拿破仑大传-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到宫廷信使送来的信件后,拿破仑顿生疑云——俄国军队已进入柏林,将入侵威斯特伐利亚?不可能!

事实上,这位威斯特伐利亚的国王不仅想将他的妻子赶离床边,而且还想将她赶出他的城堡、他的王国、他的生活,因为他已找到了一个新的更可爱的情人——固执的路文斯坦伯爵夫人迅速以女主人的姿态入住了卡塞尔的王宫。此事除了拿破仑以外,人人皆知。1812年,热罗姆在波兰战场上弃军而逃,曾飞奔回来同他那30岁出头、极富魅力、可爱迷人的伯爵夫人相会;而这个伯爵夫人早在1808年就从符腾堡来到威斯特伐利亚,并带来了贫困潦倒的丈夫以及3个她根本不想要的孩子。

1812年秋,这位野心勃勃的伯爵夫人已确保了自己在威斯特伐利亚王室中的地位。正如其他为了巩固自己地位的女人一样,她成功地“说服”了懦弱的热罗姆将其亲信官员都更换为由“她”一手挑选的人,她还在整个宫中安插了众多耳目。热罗姆还乐在其中,完全没有意识到他的一言一行甚至就连他的一些私人对话也将被如实报告给了这位伯爵夫人,更不要说凯瑟琳王后给他的信件了。

凯瑟琳对于这个闯入者感到越来越担忧了,特别是当她于1812年秋惊闻丈夫有意迎娶这个“婊子”时更是如此。

在最后一击前,热罗姆的情妇还想干两件事:头一件事,她想成为公主。她通过胁迫热罗姆说服巴伐利亚国王同意将其父的头衔升为“王储”,而这由马克思·约瑟夫通过下达官方文件正式生效了,从而自然而然地将她也升为“公主殿下”了。第二件事就是铲除凯瑟琳。她已经通过“俄国人来啦”的谣言实现了。伯爵夫人比敌国军队更令人恐怖,这个“敌人”早已进入了威斯特伐利亚了。

现在的事就简单得多了,只需买通教廷废黜王后即可。拿破仑手中有着无所不能为的权力,况且可怜的教皇还在枫丹白露的监狱里。只需数月,最多一年,她就能再次抬高自己的头衔,而这一次将是“王后”。

可惜,我们的“麦克白斯”夫人犯了两个小小的估计错误:首先,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教皇都不会要求热罗姆离婚或是再续婚(庇护七世仍然以为热罗姆的夫人还是伊丽莎白,他的那个美国妻子),况且教皇也不再有机会能同拿破仑或波拿巴家族的成员平起平坐、讨论问题了。居心叵测的路文斯坦伯爵夫人犯的第二个错误比较严重,因为她既不知道事实上俄军确实正在向这边进军,也不知道普鲁士也在亦步亦趋。更有甚者,她苦心营造的卡塞尔城堡将很快被付之一炬(不是因为哥萨克的骑兵团,而是因为宫廷仆役的大意所造成的火灾)。热罗姆那富庶的威斯特伐利亚王国将在年底以前彻底地从地图上抹去。至于被逐出门的凯瑟琳,先是在贡比涅而后又在巴黎,她发现热罗姆那令人厌恶的哥哥拿破仑将她的账单控制得死死的。

“陛下,您的军队已不复存了!”1812年12月,在回到巴黎后,贝尔蒂埃这样告诉拿破仑。正如梅内瓦尔所说的:“拿破仑不得不继续向各个方向扩张,而他在战场上的第一次真正的战败来自于他的‘盟友们’,他们一致将枪口对准他,让他一个人徒劳地应付如潮水般涌来的敌人。”

………………………………………

第三十六章萨克森战役

………………………………………

1813年1月22日,数年前曾被拿破仑亲自下令撤职、而今却又东山再起的普鲁士大臣卡尔·奥古斯特·冯·哈顿伯格在他柏林的别墅内举办了豪华宴会,宴请城内所有的外交官和法军高级将领。席间,他不经意地宣布:弗里德里希·威廉国王将应法国之需,离开波茨坦集结新普鲁士军队。国王确实建立了新的军队,但却不是帮助法国而是同其普鲁士王国内的法国驻军对抗。

普鲁士对法国的积怨现已全面爆发。斯蒂芬教授夹着他的讲义登上了布雷斯劳大学的讲台,然而这次他没有打开讲义授课,而是振臂呼吁他那帮已目瞪口呆的学生及听众们起来推翻法国的统治,他率领约200多名自愿参加的学生走出校园进行示威游行。在柏林及其他各地,此类事件层出不穷。

1月13日,沙皇亚历山大全面批准了新的战争计划,同时还任命已被拿破仑除名的巴隆·斯坦掌管被俄军夺回的普鲁士辖区。他从柯尼斯堡开始,号召普鲁士东西部联盟支持准备发动一场新的军事行动。莱茵地区的响应之声此起彼伏。

普鲁士国王不仅仅成功地组建了新的军队还秘密同在布雷斯劳的大臣哈顿伯格和基尔哈德·冯·斯甘霍斯特将军取得联系,并于2月28日在卡利什附近联合起草了一份将呈交沙皇亚历山大的紧急防御计划。斯甘霍斯特曾指挥过普鲁士皇家军队并拥有同拿破仑·波拿巴一战的实力;自1807年起,他就重新组建普鲁士军队,官兵的士气十分高涨,一个个摩拳擦掌要与法国一决雌雄。

俄、普缔结同盟的卡利什条约受到沙皇的全力支持,并且这份条约也成为了第六次反法新同盟的基础,各处都有响应的势力。军队口号是“彻底击溃敌军”,并称“各地为了自由而奋起揭竿的伟大篇章已开始了,各地将为从多年法国政府的奴役生活中解救自己而做好准备”。这一公告令俄国及普鲁士的军队迅速联合在一起,结成同盟,起誓两国都不得单方面地同法国缔结和平条约,如果想要获得此次的胜利,两国必须携手通力合作。尽管双方在波兰的归属问题上还存在分歧,俄国同意恢复普鲁士“相同的兵力以及1806年那次战争前曾拥有的版图及居民”。3月15日,沙皇亚历山大、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普鲁士大臣哈顿伯格和斯甘霍斯特再一次在布雷斯劳会晤,讨论发动新战争一事。事实上,俄普军队都已在进军途中,并已再次控制柏林。他们的目的是希望奥地利也参加反法同盟,但是由于惧怕拿破仑的权势,维也纳方面没有同意正式加入(但私下对新的反法同盟的目标和做法表示完全同意)。

3月17日,声势浩大的俄普联军在布雷斯劳誓师,并宣告其既定目标,包括从法国手中解放德意志、摧毁莱茵同盟并号召所有的德意志诸侯都加入反法同盟。弗里德里希·威廉还制定了名为“铁十字”的勋章奖给这场新战役中的德意志爱国者。年迈的诗人兼哲学家歌德说出了他有名的格言:“挣脱你的锁链吧,那个名叫拿破仑的人对于你们而言太过强大了。”那天,歌德以及其追随者都没有在布雷斯劳露面。反法同盟全体将领已受命为全面向法国进攻而做好战斗准备。

由于以前和拿破仑签订的军事条约,奥地利的手脚仍被束缚着。不过,奥地利慢慢意识到它最好快速转变自己的立场,而且确实迈出了令拿破仑非常头痛的第一步:1813年1月奥地利和俄国达成了停战协定。结果,弗朗西斯一世表示他愿意作为拿破仑和其反对者和解的中间人。拿破仑为此迅速派大使纳博纳到维也纳阻挠这些谈判,这一举动令奥地利人十分反感,沙皇亚历山大和弗里德里希·威廉的军队已经进入了同一条阵线,并已到达德累斯顿。奥地利只有在确定自己这次不会再输之后,才终于决定加入反法同盟。促使奥地利态度转变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英国加入了6月14日~15日在赖兴巴赫和西里西亚签订的俄普同盟卡拉什协定。英国每个月将向普鲁士提供约为666;666英镑的额外资助,另外还将向俄国提供100万英镑,同时还承诺同俄普两国一道共同承担另外500万英镑的战争费用。除此之外,英国政府在斯德哥尔摩同瑞典王储贝纳多特签署了另一项防御协定,促使瑞典向拿破仑宣战,英国又因瑞典方面有约3万人的参战而向其支付了另一笔战争费用。新的反法联盟形成了。

当然,拿破仑已向大使纳博纳交代得很清楚,表明他自己对和平与让步毫无兴趣。战争仍将继续。起初,奥坦斯的估计令施瓦岑贝格深信拿破仑有和平的意向而事实证明这是100%的错误。拿破仑几乎已将不到一年以前约有50万名法国大军士兵命丧俄国荒原的悲剧置之脑后了,现在,他一心又要发动一场旨在消灭敌人的战争。

拿破仑似乎还不十分了解他在欧洲已迅速孤立的事实。2月,华沙重回俄国手中,拉普率领的近30;000人被孤立于格但斯克;3月4日,欧仁的部队被迫撤离柏林。汉堡跟着失陷,由于弗雷考普的到来,卡拉·圣西尔将军被迫撤退。第二天,普鲁士对法宣战,对战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