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蒙元的这种匪夷所思的四等民政策,子龙也是听婉儿提起过。当初他听到的时候,还在感叹蒙元的统治者是完全没有脑子么?
这等把民众割裂,在民众之间肆意的制造矛盾的政策,却哪里是长治久安之计,实是自取灭亡之策。
只是他怎么,却也没有把回民问题,归结到这四等民的政策上来。毕竟他所知有限,却哪里能分得清,回民与色目人之间,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不同。
他今日在朝堂说起这回民暴乱的事,其实也很简单,只是想说自己分析卷宗发现回民暴乱的根结所在,然后尝试去解决这件事。
可如今这位不知名的大臣说的头头是道,就好似自己的分析是错,而他所说的回民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才是对的一般。
但如果回民却是因为失去特权,才一直处处与大明朝廷作对,那么却也有些不对。
毕竟如果说太祖时期的回民,还是从蒙元遗留下来的特权阶层,这还能令人信服。
可弘治时期的回民,却已经繁衍了好几代,许多人生下来,根本就没有听过蒙元士气色目人的辉煌,更遑论知道这色目人与回民之间的隐约联系。
因此太祖时期的回民暴乱,或许有历史遗留的问题,可弘治时期的回民暴乱,不一定有这个原因。
想到这里,子龙却也是组织了一下语言,就把这自己所想,大部分都说了出来。
那官员本来不过是想表现一番,显示自己的卓越见识罢了。不管子龙说的对与不对,在子龙身为君主的情况下,他不能,也不敢去明目张胆的反驳。
更何况,子龙所说的,却也是对他这等回民暴乱的问题,就是历史遗留问题的一个最好的反击,他听了之后,也是不禁反思起来,良久之后,只得苦笑一声,高呼一声“陛下英明”,然后退入了班中。
他这一退下,却也是让朝堂炸开了锅。朝堂之上诸位大臣,不说都学富五车,至少都是有本事的能人,不论他的本事是正是邪!
如今这经历过大劫的陛下,非但突然对政务上了心,还在朝堂之上,公开与一名大臣讨论起回民暴乱这种政务的问题来,却是让诸位大臣眼前一亮。
拒谏怠政的皇帝,才是最让他们头痛的,而像子龙这样,能够与大臣讨论,还能听取大臣意见之后,再进行讨论的皇帝,才是让他们高兴的。
因此一个大臣刚刚铩羽而归,却让更多的大臣都跳出来,一个个的都是尽自己所能,去思考,去提出这回民暴乱的种种可能来。
可他们或许在庙堂太久,说了许多原因,却终究不是子龙要的答案。
可子龙也是面带微笑,一一听取之后,又反思良久,觉得有理,就记录下来,没理的,却也是找出其中漏洞,反馈给大臣。
一时间,这以往争执、吵闹的朝堂,倒第一次出现这种君臣相谐的场景。令得李东阳、杨廷和等人看得目瞪口呆,差点也忍不住出头说话了。
只是他们还没来得及说,大部分观点都已经被说完。
子龙见下面群臣渐渐都说完,不禁也是有些疲累的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再好好看了看自己记录下来的东西,然后才一脸笑意的说道:“今天朝会,能与诸卿讨教,倒真是一大快事,日后但有什么要说的,要进谏的,诸卿都可以与今天这般,不必忌讳!朕今天下旨,有朕一日在位,不以言者入罪!”
其实在太祖朱元璋的时候,就曾经形成过不成文的规定,不以言者入罪!
可是太祖的规矩,一来针对的是负责监察的都察院,以及六科给事中,二来因为历任皇帝性情不同,这条政策的执行自然也出现了不同的偏差。
但今日子龙郑重其事的下了这道旨意,非但是强调了这个言者无罪的政策,更是把这个范围,从都察院与六科给事中,给扩大到了整个官僚阶层。
这让这些自幼熟读儒家经典,信奉君王虚怀若谷,善于纳谏的大臣们都是高兴不已,就是李东阳,也是脸上罕见的布满了笑意,抚须微笑,看着子龙满是满意。
而李东阳更是出面,领着群臣一起,对着子龙山呼万岁,在庆幸有子龙这么一个好君主,出现在了大明衰败之时。
等受了李东阳领着群臣的这一礼之后,子龙等群臣稍微冷静了一下,然后才缓缓说道:“朕刚刚与诸卿讨论了诸多回民暴乱的种种可能,其中有人意见虽然朕不认同,可有些意见,倒真是让朕眼前一亮!
诸卿方才说的,朕觉得对的,都已经记录在册,待得朕差人去查访清楚,然后再针对这些意见,分别嘉奖一应人等,并且再恳请诸卿,根据这些意见,提出解决办法来!”
这倒是子龙真心的话,想起当初凤翔府回民暴乱,马风月一家无辜被杀,无数回民、汉民,大明将士无辜蒙难,子龙都觉得极为痛心。
他久在宁夏,也与回民打过许多交道。觉得回民虽然与中原汉民信仰不同,但大部分回民,都与中原汉明一样,颇为良善。
如若继续放任不管,回民很可能还会因为某些原因,再次暴乱。这是子龙不想见到的,他只愿自己在位的这些年,不说能风调雨顺,至少也要国泰民安,战事不兴!
因此这些大臣所说的意见,虽然有些不切合实际,可有些倒是可以去查证一番,如果真的可行,自然要去实施的。
子龙这番话,更是谦虚到极点,又是让下方群臣感动不已,一起歌功颂德了一番,等这些客套完之后,子龙才又接着说道:
“朕想要的,不单单是你们的称颂,而是天下万民的称颂,而这天下万民,就包括了回民!
所以,在你们之前,朕就查阅了卷宗,在思考,这同为大明治下的回民,为何暴乱的次数,却远远高于我们汉民,甚至于其他的苗民等少数民族!
好在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朕虽不擅长政务,可在埋首卷宗的时候,总算发现了一条回民与汉民之间的差异!”
到了现在,朝堂之上的大臣都已经对子龙极为满意,也渐渐知道,这位皇帝要说什么,因此他这么一说,杨廷和也是接下话头,说道:“敢请陛下示下!”
第七百七十章报答
“其实也不是什么太过了不起的发现!”子龙面有得色,高兴的说道,“朕发现,回民的税率,远远要高于汉民,有些地方,甚至是汉民的一倍之多!
碰到丰年,倒还好,至少还能有养家糊口的口粮,不至于人家挨饿!可要碰到灾年,那这沉重的税率,就是一道催命符,如果不做点什么,他们就只能等死!
所以,朕以为,这税率,才是回民一直暴乱,不肯安生的原因,至少是主要原因之一,不知诸卿意下如何?”
关于税率,在场的诸多大臣其实都是门清,但是他们却都没有想到,回民的税率与汉民之间,竟然相差如此之多。
只有曾在边关督抚过,重建九边的杨一清,对此倒是知晓一些。
当下子龙一说完,他也是直接出班赞同的说道:“陛下所说,确实是实情,臣在边关之时,曾经发现过这其中的弊端,无奈这税率自太祖时期就定下来了,臣有心去奏报朝廷,可也是无能为力!”
“哦?竟然还有这等事?”李东阳也是没有料想到,这回民问题,竟然很可能只是税率的不一样造成的。
在满朝文武之中,李东阳可以说是最想国家长治久安的几人之一,因此他一发现这回民问题的可能解决方法以后,也不等子龙再说下去,而是直接出班说道:“既然陛下与杨大人都这样说,那看来就是有这个可能!以老臣愚见,不如就责令内阁,户部等,派人下去调查清楚之后,尽快回报!
如若税率确实远高于汉民,那就从回民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出发,重新厘定回民的税率,尽可能的定出一个让他们能承受得起,不至于再反复的税率来!”
虽然在回民税率这件事上,子龙的起因是因为马风月与风月帮,可在调查之后,发现这件事于回民,于江山社稷都有利之后,他也是把这件事看得更重了。
现在李东阳这般说,也就是代表内阁认同了此事。当下子龙也是高兴不已,回头看了高凤一眼,那意思却是在询问高凤为首的内廷意见。
高凤对江山社稷稳定的关心,其实不比李东阳低多少,因此子龙看了过来,他也是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算是表达了内廷的意见。
内廷,外廷意见一致,那这桩大事又能直接执行了。子龙满意无比,当场就令高凤拟好圣旨,交由内阁实施。
等内阁接旨之后,子龙也就放下心来。
有李东阳、杨廷和、杨一清主导的内阁,子龙相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