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上这一切,高仙芝和王源都是不知情的。高仙芝所知道的仅仅是朝廷因为和议的最后一条而发生了争论。争论的双方是太子李亨和李林甫,其余他便一概不知了。而王源听到这个消息想到的是,太子李亨终于跳出来了,不过他太蠢了,这时候跳出来对他有什么好处?而且从此事可以看出来,李亨绝对不是个好皇帝的料,此时明显战事不能进行下去,天又近秋,应该尽快的达成协议结束战争才是。
这个人,绝不是王源想要辅佐的那个人。王源想辅佐的那个人目前还没找到,将来能否找到,也并不知道。
翌日午后,朝廷圣旨抵达,从圣旨上丝毫看不出因为和议的条款朝廷之中爆发过大争吵的迹象。玄宗热情洋溢不吝赞美之词对王源和高仙芝一顿褒奖。对和议的条款也极为满意。最后要求两人尽快达成协议撤兵回朝。玄宗表示自己希望在一个月后的长安见到两人,亲自给予嘉奖和赏赐。
王源和高仙芝不敢怠慢,立刻通知已经等得焦头烂额的吐蕃方会面,交换双方的签字合约,达成停战和议。三天后,安西军在封常清的率领下回安西镇,而高仙芝则随同剑南大军往东回剑南军,以便同王源结伴去往京城接受玄宗的召见。
这一场陆陆续续持续了半年的大战,终于落下帷幕。双方各有损伤,但很明显,获胜的一方是大唐。得利最大的人便是王源了。
第663章 美男
大军凯旋,王源真个是归心似箭。想想来到剑南这两年,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打仗,其实真正悠闲的日子没过多少,着实有些身心疲惫。当年在永安坊时倒是悠闲之极,每天过着吃饭睡觉巡坊守夜的日子,时间也多的不得了,也从未有过这般的辛劳苦累的感觉。
但这就像人们平常所慨叹的那样,有钱的时候没有闲,有闲的时候没有钱。年轻时有的是时间,但却没权没钱没地位。到老来有钱有权有地位,却又时日无多。世事永远都是这么矛盾的存在着,十全十美的事情确实少的可怜。在外人看来,王源已经是少年得志意气风发之人,但其中甘苦却只有他自己知道。
但若要扪心自问自己到底是喜欢哪一种生活,那答案不言而喻。对于王源来说,穿越至此,便要有个精彩的人生。虽然喊苦喊累,但真正要过那种清屏无聊早不保夕的日子,王源是打死都不愿意的。
一路从墨脱城沿着群山之间的兵道往东,十日后抵达了律賁城。再六日终于重回大唐姚州城。这一路虽然山道坎坷,但凯旋时和来时的心境完全不同,一路上气氛轻松谈笑风生。高仙芝其实也是个风趣的人,和王源倒也挺合拍的。而且这一路上有个小七妹时时缠着王源斗嘴,倒也平添了不少的笑料和乐趣。
这位高家的小七妹芳名叫做“墨颜”,这本是个很雅致的名字,但这一路斗嘴之中,被王源污的一塌糊涂。某一日王源得知了小七妹的真名之后当即便道:“我来替你解释解释这个名字的寓意。起名字是一门大学问,姑娘这名字着实不错。”
小七妹不知是计,于是点头准许。王源煞有介事的解释道:“墨便是黑,颜便是面,墨颜其实便是黑脸的意思。这名字确实名如其人。”
众人哄笑打跌,高家小七妹气的撩起大长腿居然要动武。被高仙芝笑着拦住。
倒是这几日跟小七妹一见如故的阿萝公主打抱不平道:“二郎太欺负人了,高家小妹颜白如玉,怎么是黑脸?莫非二郎是在暗讽我的脸黑么?”
王源愕然无语,阿萝公主确实不是皮肤白皙的那种女子,而是那种健康饱满的咖啡色皮肤。忙解释了一番。阿萝其实也是开玩笑,只是自嘲逗一乐罢了。实际上阿萝自知,王源对她的这身咖啡色皮肤不知道多么喜欢,这可是她独有的肤色,其他王家的姐妹们都是一水的白皙皮肤,自己倒是独树一帜了。
小七妹闹着要王源重新解释一番,王源想了想道:“墨颜,谐音是莫言二字,意思是让姑娘少说话。看来起名字的尊大人知道你张大了话一定不少,所以给你起了这个名字。但现在看来,苦心算是白费了。”
小七妹没想到又是这一番歪解,更是气的大叫。最后找了个诡辩之题逼着王源跟她辩论,王源最后举手投降,被她辩的哑口无言,才让这位高家小七妹心满意足。
一路的相处,王源倒也能认可高仙芝当初说的那句话。这位高墨颜姑娘确实读了满肚子的书,才学很高。许多先贤典籍都倒背如流。跟王源辩论时也是红唇如刀,往往驳的王源哑口无言。王源却也只能另辟蹊径才能找回场子,真正在学识上王源是自愧不如的。
和高仙芝之间的关系也突飞猛进,两人惺惺相惜相见恨晚,每每促膝长谈,谈及国家大事,边镇之策,乃至用兵打仗的一些事情,总是有心有灵犀戚戚相通之感。聊天之中,王源也知道了高仙芝的一些旧事。高仙芝出生于高句丽国,七八岁才随父入唐。二十岁便已经同他的父亲官职一样高,立下了赫赫战功,也属于少年得志的那一种。只是在安西四镇节度使田仁琬、盖嘉运的帐下,有才能却被嫉妒,一度沦落到去看管马匹粮草。后来新任安西镇节度使夫蒙灵察看中了他的本事,他才得以展现实力,最终坐上了安西四镇节度使的位置。原来,高仙芝的高傲是有资本的,不仅人生的仪容俊美高大,而且是个有本事的人。
在抵达姚州之前,两人终于相互了解了对方的才能和人品,惺惺相惜之下,将当初的一句戏言变成了现实,正式结拜为异性兄弟。军中将领士兵们都为他们感到高兴。这两位大帅一位威震西域战无不胜,一位新近崛起攻无不克,各有各的优点。而且都生的仪容俊美,举止潇洒倜傥,居然还能相互投缘,当真是极为难得。
李宓在两人结拜的当晚喝酒时给两人起了个外号叫做“大唐双壁”,这个称呼也不胫而走,不久后传遍了大唐的角角落落。
在姚州城中住了一夜,次日上午阁罗凤领着他的七千蛮兵告辞往南回归南诏国。
虽然一万蛮兵死了三千人,但这一次阁罗凤收获颇丰。除了数千吐蕃俘虏之外,王源给了他近五千套缴获的吐蕃兵马的盔甲武器。光着一项便让阁罗凤赚的盆满钵满。更别说还有上千匹战马骆驼,还有王源经不过他的软磨硬泡,答应他的将来会给他供应一部分霹雳弹的承诺了。
对于王源的举动,众人选择了视而不见。所有人都知道阁罗凤和王源之间的关系,而且朝廷也授命王源以绥靖之策对待南诏国,所以王源此举大可用一句绥靖之策便可解释。跟遑论在此次出征吐蕃作战中,阁罗凤率兵协同作战,在律賁城攻城战中立下大功,而且在保障后勤物资的供给畅通上起了关键的作用,这点回报也是理所当然的。
李宓率五千兵马依旧驻守姚州城,剑南军也损失不少兵马,所以能给李宓留下的兵力也只有五千人了。王源告诉李宓,可以着手招募兵马,这次大战之后,出兵的四镇兵马都要大规模的招募补充,此事甚至无需经过朝廷批准便可先期进行准备。在离开姚州的次日,高仙芝和王源便分别命令李光弼和哥舒翰回到河西和陇右两道,负责重新募集兵马的准备。圣旨并未点名要他二人进京面圣,他们跟在高仙芝和王源身边也没什么意义,还不如回去整顿兵马应付突厥人的蠢动以及招募兵马等具体的事务去。
而王源和高仙芝也已经无需随同大军缓慢北上,在打发了哥舒翰和李光弼离开后,王源和高仙芝也商议了,各自带着亲卫骑兵离开大队兵马先回成都,休整一日后再起身前往京城。高仙芝完全同意,他也不愿意将时间消耗在缓慢的行军之中。
于是两人带着亲卫骑兵脱离大队兵马而走,轻骑北上,沿着官道一路往成都而去。五日后,终于抵达了成都府。
闻听两位大帅凯旋而归,剑南道的官员们组织了隆重的迎接仪式,满城的百姓也都涌在街道两侧来迎接两位大帅。王源自不必说,他在剑南道早已经是全民偶像,而高仙芝的大名却已早就在大唐各地家喻户晓。都知道高仙芝是个美男子,得知高仙芝抵达成都,倒有一大半的人是冲着高仙芝来的。
一时间成都的大街上人群拥挤,大姑娘小媳妇大娘大嫂们尖叫着在路边看着两位英俊帅气的大帅并辔走过。喉咙喊哑了,发髻扯乱了,踩丢了绣花鞋,弄脏了石榴裙也浑然不顾。场面火爆之极。
王源坐在马上,看着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