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明和宋涛、周比利等人刚刚走下飞艇,宋世平带着十几个手下就迎了上来。他一把握住李明的手,激动的说道:“各位领导辛苦了……”
宋世平现在已经是远东的人了,因为长期呆在大明,行事做派还是大明的那一套,但他见到了李明还是改变了称呼,弄得有些不伦不类。
李明握住宋世平的手,使劲的摇了摇,笑着说道:“老哥,几年没见,发福了……”
“哈哈……还不是跟着远东干舒心吗,老哥我是真想你们啊。我为大伙准备了热水,你们好好的洗个澡,然后我陪各位领导好好的喝一杯。”
先遣小组和情报部的其他人,宋世平也都安排了人手侍候着,把大家引到各处沐浴更衣,然后摆上了酒席,各自入座吃了起来。
李明端起酒杯,冲着宋世平笑道:“老哥,这杯我代表公司敬你,这几年你把江浙的工作搞得有声有色,为公司做出了很大贡献啊,来……我敬你……”
他说完一仰而尽,宋世平连忙也跟着喝了一杯。他抹了把嘴,笑着道:“若不是当年几位领导救了我老宋一家子,如今我早就烂的骨头渣子都没了。我想好了,这辈子就跟着远东干了,以后我的儿子孙子,也跟着远东,我们老宋家就是给远东做牛做马,也还不上您的救命之恩。”
大家一番寒暄,场面十分热闹。宋世平特意安排了一些能说会道的人。在各个桌子陪酒,气氛弄得非常好,所有人喝得都很痛快。
宋世平这几年在江浙混得风生水起,大把的银子撒下去,在江浙两省,甚至是南直隶,无论是黑道白道都很是吃得开。凭借着远东的各类商品,在各地大肆售卖,再加上海上的买卖。每年各项收益加起来,那真是金山银海一般。
他把每年的收益,都换成了远东需要的粮食、棉花、丝织品、瓷器等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往辽东和马尼拉。为远东立下了汗马功劳。他还四处收拢大明的流民、妇女、工匠和孤儿,每年都组织大批的船队送往辽东。
远东公司对他也比较照顾,不但把江浙地区每年的收益拿出来给他分红,还把他的家人送到了马尼拉,分配给他的家人一套环境优美的海边别墅和几套洋房。还在马尼拉娱乐休闲区和商业区,各为他弄了一个店铺。
他毕竟经商多年,马尼拉的发展潜力他心知肚明,这几年宋世平在马尼拉大肆投资,把自己的私钱都买了房产和店铺,光是这一项,就能让他的后代,几辈子享受荣华富贵。
宋世平每年都会去马尼拉和家人呆上一段时间,马尼拉的繁华让他非常震撼,使得他对远东更加的死心塌地。这几年他在江浙很是卖力气。只要是远东交代的事情,他都能办的妥妥当当。
先遣小组和情报部在这里休息了一晚,就坐上一艘海军部的机帆船,北上前往云梯关黄河入海口附近海域。目前远东的船队云集于此,他们改装好的两艘内河机帆船,也正在那里停泊。
当李明他们乘坐的机帆船来到这片海域的时候,大家都被眼前的情景弄得目瞪口呆。只见远方的地平线上,密密麻麻的满是帆影,随着机帆船不断的前行,远处的成片的帆影越发的清晰。无数帆船几乎铺满了海面,场面非常的震撼。
一艘艘小船也在不断地从云梯关过来,每艘船都装满了流民,然后把流民转移到停泊在海上的风帆船上。但是场面却非常混乱。整个过程充满了暴力色彩,流民哭喊着被远东的官兵驱赶到风帆船上,皮鞭、棍棒不断地挥舞,狠狠的打在流民的身上。
整个海面,到处都是流民的哭喊声和远东官兵的喝骂声,不时还有个别的流民落入海中。惹得周围惊呼连连,游弋在周围的冲锋舟,连忙开过去,把落水的流民救起来,送上风帆船。
李明和宋涛他们站在甲板上,看着这里混乱的场面,心里都不是滋味。
“麻痹的,乱世人不如狗啊……”宋涛有点儿看不下去了,嘴里嘟囔着骂道。
周比利笑了下,淡淡的说道:“等你到了河南、山陕,就知道什么叫乱世了。这才哪到哪啊,进了山陕地区,流民过境,赤地千里,饿殍遍地,连树皮都啃光了,沿途的树都是光秃秃的,地上想找个草根都找不到。”
“这个狗日的世道……”宋涛又骂了一句,然后深深的吐了一口气。
李明指着远处那一船船被送过来的山陕流民,沉声道:“这几年我们收拢了大量的流民,但是我们得运力有限,资源有限,每年二三十万流民根本是杯水车薪。如果我们开辟了河套根据地,就能就近收拢流民,到时候就能多救一些人。
明年开始,崇祯大旱所带来的影响就会显现出来,整个大明北方,遍地都是流民。我们远东每年就算是付出再大的努力,也救不了这么多人,他们大部分还是得饿死。大明朝廷府库里都是空的,别说赈济灾民了,连维持运转都难。
可是大明的地主士绅手里不缺粮食,更不缺银子。面对遍地的流民,他们却鲜有拿出粮食赈济灾民的,而且还把手里的粮食屯着不卖,坐等粮食涨到天价,他们好能大赚一笔。而且借着这个灾年,他们又能大肆的兼并土地,反正士绅阶层不纳粮,他们的地再多也不怕。”
周比利冷笑道:“大明各地的流民军为什么屡禁不绝,还不是流民被逼的没有了活路,反正都是死,还不如加入流民军,吃几顿饱饭。这次我们情报部去西北,重点就是侦查山西那些汉奸晋商和大地主,把他们手里的粮食、银子都抢光。”
宋涛一听就乐了,他笑着道:“老子亲自带人去,麻痹的,到时候把他们的墙皮都给刮下来,让他们屯粮不卖,让他们兼并土地,我特么让他们一朝回到解放前。”
ps:感谢头疼也不行的月票支持。
第六百七十八章 远东商行
???
先遣小组和情报部的人员,登上了两艘经过改装的内河机帆船,然后跟随着运送流民的内河船队缓缓的驶向了云梯关黄河入海口。
远东的内河机帆船都做了伪装处理,船身涂满了沥青,外观看起来显得斑驳破旧,甲板上也都弄得乱七八糟,硬帆看起来更是像散架了似的,反正看起来比黄河上行驶的大明船只还要破旧。
船队不时的就能遇到几艘破破烂烂的大明水师战船,远东公司已经通过贿赂、交易等各种手段,买通了附近的大明水师,使得远东运送流民的内河船队一路出海畅通无阻。
两艘内河机帆船终于驶入了黄河入海口,两边的河道非常宽广,河面变成一条条的黄褐带,正前方是大海,黄黄的河水沿着蜿蜒曲折的河道奔涌而来投入大海的怀抱。
河、海交汇处,如同两条美丽的彩带缠绕在一起,黄的河水在蓝的海面上随波逐流,形成一条黄蓝相交的分界线,黄色的河水与蓝色的海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艘艘机帆船的发动机开始纷纷启动,咆哮着逆流而上,向大明内陆驶去。这个时代的黄河水量极为充沛,越往东走河面上的船只就越多,船来舟往,络绎不绝,一幅繁华热闹,人声鼎沸的繁荣景象。
船队一路向西,经安东、清河、宿迁、徐州等地,进入了河南境内。船队一进河南,就陆续有船只不断的停靠在岸边,大批的流民聚集在这里,等着船队的到来。
两艘内河机帆船又经过几日的日夜航行,最后来到了洛阳。情报部已经通过电台和中原情报站取得了联系,中原情报站站长周卫凡已经带着十几个人。早早的等候在码头上。
船只刚一靠上码头,他们就迎了上来。大家在码头上简单寒暄一番,周卫凡就带领着大家来到了洛阳的一处院子。这里就是中原情报站的所在地。也是情报部在大明的情报中心。
如今中原情报站在河南干得有声有色,仗着福王府的淫威。中原情报部在河南和周边省份发展的很好,已经在河南、胡广北部、山陕南部等地建立完善的情报网。
中原情报站目前拥有几百名情报特工人员,以及大批的外围情报员,每年都向公司传递回大量的珍贵情报。还通过各种手段结交、控制了很多大明的官员、士绅和底层的胥吏。
中原情报站控制的远东商行,更是在大明各地都开有分号,商货畅销大明。每年光是通过经商所得的高额利润,就已经是天文数字。
但每年赚取的大量金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