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强悍无敌的军队。
军委会虽然对外东北土著兵源非常欣赏,但公司对部队其他各族士兵所占据的比例,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军委会以少数民族为主组建的部队,只有山地旅和敢死军大队,蒙古骑兵军团和外东北骑兵军团,都还不属于军委会正规部队。
但经过几次对外东北土著的动员,远东控制区内的外东北土著所表现出的热情,让远东高层都感到了震撼。对于一次性动员如此之多的外东北青壮,谁知道会不会让土著们感到不满。
谁成想远东的动员令刚刚发布不久,远东控制区的外东北土著就沸腾了,所有土著民兵全都在第一时间赶到了集结地点,一个个兴奋的跟什么似的。
没有被动员的外东北土著,也都拿着武器跨上战马,带上干粮跟着来了。整个远东控制区的外东北土著几乎倾巢而出,面对如此情景,大家全都目瞪口呆,这尼玛简直是人民战争啊。
最后公司派人好说歹说,才将老人妇女和半大孩子给劝了回去,留下了青壮组成后勤大队,跟随主力部队进入草原。当然,远东不能让他们自带干粮,大批的后勤补给也发到了他们的手中,整个战役结束以后,为每名青壮土著也分发了一些军功票,让他们去战利品兑换中心去兑换战利品。
ps:
感谢我是小皮狗、acmilan1的月票支持。感谢zhouaijing的打赏。
第五百八十七章 蒙古移民营地
北上计划第一阶段战役结束后,蒙古民兵旅也都纷纷解散,回到了他们各自的游牧中队但还是有很多在此战战役中表现优秀的蒙古牧民,被公司挑选了出来。
他们将接受半个月的集训,然后去各个蒙古移民营地,充当各个中队的小队长,协助各个中队长和中队指导员管理各个中队的蒙古移民。
大兴安岭以南草原的蒙古牧民,将接受公司几个月的训练和思想教育,然后他们会被分配到远东各个牧场。他们以后将是远东北上计划的主力,组成庞大的游牧大军,跨过大兴安岭和燕山,进入漠南蒙古广袤的草原。在远东军的带领下扫荡那里各个部落。
以后远东可没有那么多资源和精力,对其余地区的蒙古牧民进行这么大规模的冬训。所以这批蒙古牧民,是未来远东投放在北方草原的火种,他们将在草原上煽风点火……啊不,是团结广大穷苦牧民,与草原上的贵族那颜作斗争。
所以远东对这一批蒙古牧民的冬训,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就算耗费大量的资源也在所不惜。这关系到未来远东公司的北上计划的成败。
一直想会原部队的巴根,这次又没有如愿。他被赵关带到了一处蒙古移民营地,担任移民营地副大队长,配合大队长管理支队一千名蒙古牧民。
对于这个任命,也让巴根心里的沮丧一扫而空。让他管一千人啊,那已经算是草原上的小型部落了。虽然是副手,但巴根知道具体的管理工作,还是要以他为主,毕竟大队长和大队教导员并不懂得蒙语,而且大队领导要抓全面工作。上下沟通、上传下达这些具体工作,还是得依靠他这个蒙古人。
最让他舒心的是支队长是赵关,顶头上司是熟人,工作干好了才能让人看见。毕竟领导都是首先关注熟悉的下属,付出的努力就要比其他人少得多。
可是巴根来到蒙古移民营地以后,他才知道这个副大队长可不是那么好当的。一千名蒙古青壮虽然都比较老实。但公司对移民营地下达的任务,也非常艰巨。
平时不光是对他们进行训练,还要在今年入冬前让大队所有的蒙古牧民熟练掌握汉语,至少做到能听懂,而且能和汉人进行简单交流。另外还有基础队列训练、熟练背诵并理解营地的各项规章制度等任务。
这些若是放在汉人身上真不算什么大事儿,但是草原上的汉子一直在草原上放牧,环境相对闭塞,对外界的事情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你让他们骑马放牧。也许从生下来就会,但是让一大帮蒙古汉子学会远东的规矩,并熟练掌握汉语,还得学会基础队列训练,那还不如要了他们的命呢。
各中队的中队长和中队指导员,都是火枪民兵连的普通民兵,他们原来都是大明移民中队的小队长,只是来之前接受了两个月的培训。基层的工作经验并不丰富。蒙古民兵担任的小队长更是不堪,一个个天天只会用鞭子说话。弄得大队的工作进展极为缓慢。
当然,这种情况不是个例,所有的蒙古移民营地普遍面临这样的情况。毕竟这次的蒙古移民的人数太多了,而且有经验的火枪民兵,都是可着大明移民的营地送,首先保证大明移民营地。
这可苦了巴根。他天天从早到晚的忙活,但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瞎忙,根本没有什么效果。他也算是做过几天民兵营长,但是战场上情况和现在完全是两回事,各种破事千头万绪。让他有力气也使不出来。
在公司的人看来,蒙古移民是一锤子买卖,以后都会去北方草原放牧,对他们的也没什么太多的要求。而大明的移民则不同,以后他们才是远东重点培养的对象,那才是远东真正的移民力量。
这种态度也导致了蒙古移民营地的管理能力严重不足,使得工作严重滞后。直到一个月后,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的动员,军委会和民委会支援了大批的力量,这种情况才得到缓解。
巴根的大队也入驻了一个工作小组,有几名来自远东军委会和民委会各部门的工作人员。这些新近调派来的人员,都是在远东最早培训出来的那一批骨干,已经为远东工作了很长时间,都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
工作小组到了以后不久,就制定了工作计划,并在一个中队进行试点,并把其他中队的干部骨干都找去观摩,短短的半个月的时间,大队的各中队的工作就取得了进展。
这也给了巴根很大的震撼,于是他就塌下心来,天天跟在工作小组的后面跟着学习。虽然脑子不好使,但这货一根筋,还真叫他学到了一些东西,正好他也有地方实践,几个月下来还真像那么回事了。
数十万蒙古牧民的改造,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好在远东现在时间还算充裕,北上计划第二阶段战役,初步定在后年春天,还有一年多的时间,足够远东做工作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有效工作,各个蒙古营地的工作终于步入正轨。这些蒙古牧民现在不光是训练学习,他们每天还有繁重的工作,放牧、驯马、种植和收割牧草,草料加工厂和饲料基地也需要大量的人手。另外远东还有大量的工程需要他们参与。
今年冬天他们将进行严酷的冬训,随之开展的还有全方位思想教育工作,如果蒙古牧民听不懂汉语,那岂不是对牛弹琴,所以公司要求入冬前这帮蒙古牧民必须熟练的掌握汉语,这可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
但在那些蒙古狗腿子的皮鞭下,而且完不成任务就没有饭吃,也给了这些牧民很大的压力。营地里各中队的蒙古小队长,还威胁他们说,如果在入冬前学不会汉话,就把他们赶出去,让不会汉话的蒙古牧民去草原过冬。
他们天天拼命的学习,生怕被赶出去,马上就要入冬了,如果这个时候被赶走,在草原上只能是死路一条。几个月后,在第一场雪来临之前,所有的蒙古牧民都基本掌握了汉语,起码能听得懂了。
第五百八十八章 囤积物资
与蒙古移民营地相比,大明移民的工作就严谨多了,公司各部门从开始就非常重视,调派的都是有着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中队长和中队指导员
营地的设施和移民的伙食都比蒙古移民营地高了几个层次。每名移民净化完毕,所领取的个人物品非常丰富,不像蒙古移民那么寒酸,只有一套衣服和铺盖。
今年从大明来的移民,主要是以从黄河水道出海的山陕移民为主,人数足有二十余万。其次是江浙宋世平、广东的刘香和福建的郑芝龙送来的江南移民,人数也有七八万。山东的蔡华泽今年也送来了一万多山东的移民。另外还有广宁军吴襄送来了一万多从
隶送来的流民。
因为有了蔡华泽的加入,据他报告明年从山东来的移民,数量将大增。预计明年远东从大明移民的人数将会突破四十万。这也让远东上下极为兴奋。
大家兴奋的同时,心里也有着巨大的压力。公司今年集中改造几十万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