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东1628-第4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建国一挥手打断了王和,笑骂道:“得了,听着就烦,什么玩意儿啊。我刚才看了下,好多字都不认识。对了,我让他们册封的国名叫东海国,国主我写的是李明。哈哈……”

  李明愣了,然后笑道:“老高,你怎么写我的名字啊,你这是害我,这可好,我以后再大明算是挂上号了。”

  “不写你写谁,难道让我们这些老家伙给崇祯那小子当子民啊。哈哈……”

  大家听了高建国的话,全都哄笑了起来,弄得李明这个郁闷啊。

  ps:感谢低调奢华t、星落凡间的月票支持。

  

第四百零六章 军委会的计划


  

  王和笑着道:“既然暂时解决了大明的麻烦,那我们至少有几年的时间对辽东进行建设了。∽↗∽↗,大明我们不要去管,让情报部把情报工作做好就行,还有大规模的移民工作要当成一件大事来抓。目前辽东地广人稀,开发辽东最大的瓶颈就是人口了。

  明年开始,公司就要做好接收大批移民的准备。另外还要督促河南的周卫凡,江浙的宋世平,福建的郑芝龙和广东的刘香,让他们加大收拢流民。我们收拢流民的速度还是太慢,公司现在又开始面临着男多女少的窘境了。”

  李明点了点头,凝重的说道:“辽东地广人稀,公司已经具备了大规模移民的各种条件,可还是要注意粮食的储备情况。虽然历史上的小冰河气候对辽东的影响并不明显,可不代表有别的天灾。就算现代社会农业技术那么发达,遇到灾荒年也一样要面临着减产甚至绝产的情况。

  对外购粮这个工作要常抓不懈,手里有粮心里不慌,不行每年就动用几艘万吨巨轮,专门去吕宋岛拉一次粮。其他途径的购粮工作也要继续。我们公司的移民成本太高了,光是一个冬训就要耗费几个月的粮食。但冬训的作用确实很大。”

  高建国点了点头道:“是啊,每个辽民光是第一年冬训的耗费,在加上他们标配的生活用品,以每年十万移民这个标准基数算,就需要海量的粮食和物资。但就算再大的困难,移民冬训也要必须搞下去。效果实在是太明显了,每个移民冬训前后的变化绝对是天翻地覆的。

  趁着我们目前在辽东这里还有足够的精力,尽可能的多搞几年吧。冬训能为我们培养的大量的干部和产业工人,为我们以后入主做充分的准备。以后进了中原。可能就再也没机会搞什么冬训了。实在是搞不起啊,我们远东也算是财大气粗了,可依然几乎耗光了公司的资源。”

  王和笑道:“这你别担心,我们进入中原怎么也要在1645年以后,至少还有十年的时间共我们准备积累。1645年之前的中原,光是小冰河时期的各种自然灾害。就够我们受得了。历史上直到1650年气温才渐渐回暖,中原的自然灾害才开始变得少了。

  这段时间就算我们远东公司再土豪,也会被拖累得破产。好在小冰河时期对辽东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我们就趁着这些年,加大引进移民,用着十几年的时间把辽东建设好。这段时间你们军委会有什么计划吗?”

  乔海鹏想了下道:“我先说说海军的计划吧,这也是我和海军部的老路和周成私下里研究的,还没有上报军委会。我们海军部准备几年内控制东南亚,把荷兰、葡萄牙等西方殖民者的势力清理一空。而且还将在澳大利亚、新几内亚群岛建立基地。东南亚、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群岛。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们远东不可分割的领土。

  当然,这也需要陆军部的大力支持。老高,你把宋涛和特战队给我调过来,还有海外兵团的就足够实施我们的计划了。虽然海军部发展很快,但以目前的实力,只能守住东南亚,开拓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现在大规模舰队杀出东南亚还不成熟。

  船只和物资倒不算是大问题,主要是成熟的远洋航海人员还得靠一定时间的积累。但可以派出一些小型的船队。跨越大洋到美洲和非洲建立殖民点。可以在辽民、明军兵痞和外东北土著中挑出一些精锐培养一番,去海外开拓殖民地。”

  李明笑着道:“我这些天也思考了一下陆军部未来的主要扩张方向,大飞艇研发中心的研发速度在逐年加快,只要我们成功研制出大飞艇,那我们就可以扫荡中原北方的蒙古草原。在1645年之前,彻底解决北方游牧民族。

  如果想彻底解决北方草原。就要先期发展自己的牧民队伍,争取大量的穷苦牧民,建立自己的草原骑兵,只有依靠以蒙古人和外东北土著为主体的骑兵部队,才能彻底的征服蒙古高原。我的意见就是建立牧民武装骑兵。由我们远东陆军部进行训练,为他们提供武器装备。

  配合我们远东精锐部队,当然,还要有足够的大飞艇提供必要的后勤支持。这样的配置足可以横扫蒙古高原。摧毁蒙古高原的贵族群体,解放绝大多数蒙古穷苦牧民。我们远东为这些底层牧民当家做主,让他们变成我们远东哥萨克。”

  旁边的王和皱了下眉头,凝重的道:“李明,你这个想法很好,可你想过没有,如果我们武装了这些蒙古牧民,等我们这一代不在了,会不会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带来隐患。”

  “我当然想过,当年成吉思汗怎么做的,我们今天就怎么做。中亚、中东、贝加尔湖以北,甚至乌克兰平原和欧洲,到处都可以成为我们远东武装牧民驰骋的沙场。你们说如果把贝加尔湖以北地区变成无人区怎么样?会不会为我们的子孙后代造福。”

  大家听了李明的话,都笑了起来。

  胡伟摇了摇头道:“李明,你这是想要当年的黄祸,再祸害一遍世界啊。实在是太残酷了,太不人道了,不过我喜欢!”

  高建国也皱着眉头,凝重的说道:“李明,你这个计划有些过了,我不同意。贝加尔湖以北地区变成无人区,这得死多少人啊。所以我强烈建议,女人必须留下,毛妹还是不错的吗,让那里的男人和熊瞎子都见鬼去吧!”

  他的话把小会议室里的几个人逗得哈哈大笑。

  郭松叹了口气道:“你们军委会倒是真敢想,虽然计划很宏伟,可你们想没想过,要实施你们的计划,需要多少资源的支持吗。两位大爷,公司的工业布局虽然已经全面铺开,但想要完成你们的计划,至少三年内是别想了。

  你们知道这次平辽计划,公司准备了多长时间吗?公司几个企业天天设备二十四小时不停,工人更是三班倒连轴转,还足足干了一年多呢。如果陆海军的计划实施以后,公司各大企业的设备就算是干冒了烟儿,也无法满足对你们的物资支持。”

  王和笑着道:“老郭,这一点你不用担心,昨天我和工委的同志谈了下,现在公司企业发展得很快,经过几年的积累,已经有了大量合格的产业工人。目前我们的基础工业已经全面铺开,每年的发展都会上一个新台阶。

  我们不缺设备和技术,现在又不缺合格的产业工人,制约公司的瓶颈已经打破,接下来的这几年,工业建设将会迎来井喷期。工委计划最迟在三年内,就会开发辽东的基础工业。现在他们已经对辽东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为以后开发辽东的基础工业做准备。”

  高建国笑着道:“其实他们的计划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光是计划准备阶段,至少就要一两年的时间。然后才能逐步实施,想要完成,没有个五年八年是不够的。”

  李玉坤道:“我们这次平辽计划很顺利,因为战前准备充分,整个战役有着很强的突然性和隐蔽性,鞑子基本没有什么反应。所以各条战线的战斗并不激烈。军委会后勤部战前储备的大批战备物资,包括武器弹药、粮食被装、燃料配件和药品等物资的库存,除了油料达到了之前我们估计的水平,其他物资都大大的低于我们之前的预算。

  所以我们军委会后勤部现在除了油料燃料库存处于警戒线水平,其他物资都极为充裕。足够军委会南下计划和北进计划一年的战备所需。下一步我们后勤部还将在辽东、吕宋建立几个后勤分部,尽最大可能保证军委会所需。”

  高建国拿出烟为大家发了一圈,然后肃然道:“1645年之前,军委会还有个任务必须要完成。日本和朝鲜必须解决,把他们纳入远东版图之内。1645年以后我们就没有多余的精力对付他们了,这次一定要下大力气彻底解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