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原各地基层开展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将一直持续到一六四五的春天,时间长达五个月,全方位、大密度的对控制区的所有农户进行狂轰滥炸。
争取在明年春天之前,尽最大努力打破一直禁锢在他们心中的封建思想枷锁,让他们彻底的脱胎换骨。
经过多年的摸索,远东公司已经发展出一整套系统的政治思想工作的方法,在多年的实践工作中,也总结了很多成熟的经验。
在几个月的政治思想教育活动中,公司政工干部们通过诉苦大会、讲古论今、广播报刊、电影戏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让无数中原底层贫苦的农户大开眼界,仿佛重新认识了这个世界。
远东公司投入了大批的物资,让公司在中原控制区的所有百姓,都真正的做到了吃饱穿暖,为此公司耗费的各种物资只能用天文数字来形容。
这也为公司开展政治思想活动创造了坚实的基础,再强大的洗脑运动,再振奋人心的口号,也比不上生活条件的切实改善。
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农林部的规划
在冬训的过程中,除了扫盲和政治思想教育,公司还在农林部派出了几乎所有的专家技术人员,深入到中原控制区的各个基层单位,手把手的教授广大农户们现代农产品的种植技术。
公司还在辽东等地抽调了大批的基层农业技术员,直接下到各个中队、大队,扎根在基层面对面的帮助广大的农户,了解玉米、地瓜和马铃薯等新型农作物的情况,并为他们详细讲解现代种植技术。
农林部在公司来到这个时代之前,就在现代社会做好了规划。1628年经虫洞来到海参崴以后,根据这个时代的实际情况,利用十几年的时间,对公司未来在中原地区和江南地区的农化规划,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和调整。
中原长江以北、长城以南地区,虽然土地条件不如东北、外东北,但是多属于亚热带季风和暖温带季风和暖温带季风气候,日照时间充足,夏季雨水充沛,故农作物多为一年两熟。
公司在辽东、外东北地区,以及公司在海外的各个控制区,推广现代社会的优良种子和先进的种植技术,到目前为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如今在辽东等地水肥充足的情况之下,玉米的平均亩产能达到将近一千斤,春小麦的平均亩产也已经达到了七百斤左右,已经接近或是达到了现代社会的平均水平。
所以公司农林部在中原地区,依然还是以玉米、地瓜、小麦和马铃薯这几种农作物为主。毕竟目前公司农林部主要的任务,就是让中原的老百姓吃饱肚子。
农林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探索,目前已经在辽东、外东北、中南半岛、南洋、印度等地区,建立了百余座现代化的种子培育中心,每年都能培育出大批的现代优良种子。
公司在入主中原之前,各地的种子培育中心在几年之前就开始加班加点的培育各个品类的优良种子,如今储备各种优良种子的数量,已经颇具规模。
因为中原很多地区的土地条件,无法和辽东、外东北等地区相比,所以除了以上几种农作物,公司还将在一些干旱地区、涝洼及盐碱地区等土地环境相对较差的地区,种植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适应性强的特性的高粱。
高粱磨制成粉后再做成其他各种食品,可制淀粉、面条、面鱼、面卷、煎饼、蒸糕、粘糕,谷粒可用来蒸饭、煮粥。除食用外还可以制糖、酿酒和制酒精。帚用高粱的穗可制笤帚或炊帚,嫩叶阴干青贮,或晒干后可作饲料。
而且高粱栽培种植地域较广,营养丰富,籽粒加工后即成为高粱米,现代社会我国、朝鲜、原苏联、印度及非洲等地皆为食粮。
公司农林部种子培育中心,已经培育出现代社会的雅津系列甜高粱,性喜温暖,具备耐旱、耐涝、耐盐碱、抗倒伏、高产、高糖、耐高温、耐严寒、耐瘠薄和用途广泛等十大优势,适应性极强,从海南岛至黑龙江均可种植栽培。
甜高粱其实就是高粱和甘蔗的杂交品种,上面可以长高粱,秸秆含有17%…22%的糖分可以做甘蔗。每亩用种子约两斤,现代社会高粱亩产籽粒约五百斤左右,同时还能出产高粱秸秆约一万斤。
秸秆发酵蒸馏原酒出酒率8…10%,籽粒出酒率70%,每亩秸秆平均加工乙醇四百七十升,亩产糖八百斤,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另外,在一些干旱地区,公司还会推广谷子栽培种植。因为古字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需水比小麦低1。5倍左右,对土壤要求也不严格,而且生长期较短,容易储藏,适宜作储备粮,营养价值较高。
谷子即粟,我国种粟历史悠久,黄河中上游为主要栽培区,谷子碾出的小米,养育了古老的中华民族。
公司农林部种子培育中心,采用现代社会两系杂交种等方法培育的优良谷种,采用现代先进管理措施和播种方法,亩产最高能达五百多公斤以上。
现代社会我国冬小麦主要产于长城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集中产区则以秦岭…淮河以北,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和山西五省为主,其次是长江中下游的安徽、四川和江苏等省份都广泛种植。
玉米的种植范围更广,几乎遍及除青海、西藏以外的所有地区,以华北、东北和西南各省最为集中,其中以华北最多,东北次之。
未来公司农林部还将在华北以南的地区,大规模推广现代社会夏玉米和冬小麦轮种的方式,可以形成两年三熟的效果,达到高产增收的目的,只是目前条件还不具备,所以这两年无法实现。
主要是农时也非常紧张,还有就是缺乏足够的肥料。冬小麦播种前需要充足的时间进行整地、施肥和灌水,而夏玉米则主要利用雨水和小麦磷肥。因此两茬作物的施氮量大致相当,而磷肥主要施给冬小麦,钾肥主要施给夏玉米。
公司还将在中原地区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四川盆地推广地瓜的栽培种植,在冬闲地春栽,夏薯在麦类、豌豆、油菜等冬季作物收获后栽插,以二年三熟为主。
马铃薯在中原也可以广泛种植,山东、河北、河南、山西、江苏、湖南、湖北等地区,以及四川北部地势较高的地区都可以栽培,而且每年能种植两季。
长江以北和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公司主要在这里推广现代单季杂交水稻,只是这些地区的水稻耕地,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所以无法形成规模化种植。
除了上述几类主要的农作物,未来公司还将在中原推广各种高价值农作物,包括花生、大豆、油菜籽、芝麻、胡麻、大豆、向日葵、烟草、甜菜等等。
以及各种白菜、萝卜、菠菜、香葱、韭菜、香菜、蒜苗、香葱、韭菜、芸豆、西葫芦、茄子、辣椒、豆角、青菜、西红柿等青菜,丰富中原地区的副食品结构。
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农林部的规划(二)
农业的生产结构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可是由于中原地区人口众多,耕地面积相对较少,粮食生产尤占主要地位。在传统观念中,种植五谷,几乎就是农业生产的同义语。
这个时代的中原地区,农业生产还停留在粗犷的低级阶段,农产品的产量非常低,而且受天气、气候的影响很大,平均亩产也就三百斤左右。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若是赶上旱涝蝗灾等恶劣天气,势必会造成大面积的饥荒。想要让中原所有的老百姓填饱肚子,公司就要在中原地区大面积推广现代社会的优良种子,以及先进现代农业种植技术。
并引进玉米、薯类等亩产量大、耐旱的新农作物,再增收高产的基层上,并大规模推广家禽、家畜、鱼类和菌类人工养殖和蔬菜种植,丰富中原百姓的饮食结构。
公司农林部副部长周林,在海参崴俄罗斯岛几年如一日地方埋头苦干,如今已经在辽东、外东北、南洋、吕宋等地区,形成了大规模的家禽家畜养殖体系。
以禽类养殖为例,公司已经在各控制区建立了完善的种鸡、种鸭等禽类孵化系统,每年都有大批的肉类和蛋类的种鸡种鸭,送入基层农村的千家万户,以及各个大型规模化禽类养殖场。
还有家畜养殖、鱼塘养殖、菌类养殖、兔类养殖等等十几种家禽家畜养殖基地,并且已经实现了规模化效应。
如今辽东随便一户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