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真不算什么。
尤其是得到了远东公司基建处的建筑职工的教授培训,再加上公司提供的大量趁手的工具,以及大批油毡纸、沥青、水泥等建筑材料,使得修缮改造后的房子,照比原来还要坚固、保暖。
先是将房顶腐朽不堪的木料换成新木料,然后在屋顶铺一层油毡纸,然后用烧化成液状的沥青将所有的缝隙封住,再外覆一层厚厚的茅草,全部采用滩涂地的天然芦苇,接着在芦苇上涂上一层稀泥,最后像织毛衣一样密密地放上一层秸秆。
用秸秆编织出来的屋顶非常讲究,要求做到非常顺滑,以便雨水顺利地淌下来而不渗入屋内。这样一来,就算下再大的暴雨,房屋内都不会出现漏雨的现象。
这些危房的墙体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淋,早就不堪使用,所以要全部扒掉。在附近寻找到足够的黏土,浇上适量的水分,还要充分的地搅拌,再活上切成一段段的芦苇、秸秆,一层层的叠泥墙。
泥墙的黏土要一遍又一遍地夯实,直到泥巴彻底的均匀,然后再一层又一屋磊上去,一次又一次洒上米汤。这样一遍遍垒出来的泥墙非常坚固,甚至不比砖墙差多少。
以前这种土坯茅草屋的房门和窗户与土墙之间往往都不严,无论怎么用泥土封堵,不出几个月就会露出缝隙。
现在因为有了公司运来的水泥和沥青,这个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使得原本一到冬天就四处漏风的土坯茅草屋,变得非常的严实,即便再冷的冬天也不会漏风。
屋内的格局也采用了辽东的那种格局,采用通铺火炕的布局。火炕的表面抹上一层水泥,再铺上两层黄麻布,最上面再铺上一层薄薄的毛毡,即便在辽东也能熬过最寒冷的冬天。
农户家的院子里还要规划一番,秋收的时候大批的秋粮,需要建一座储存粮食的粮仓。入冬前公司还会运来大批牲畜家禽的幼崽,所以还要垒一个猪圈和鸡舍。
猪圈和鸡舍的旁边还要挖一个制作青储饲料的窖坑,以后中原将大面积种植玉米,秋收后的玉米秸秆也可以充分的利用起来,做为青储饲料的主要原料。
后院还得挖一个土法堆肥的窖坑,以后家禽家畜的粪便都可以充分的利用起来制成土肥,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石磨倒是不用愁,因为这东西太沉,逃荒的村民都没有带走,几乎每个院子里都有一个石磨。
每个小院还围了一个简陋的篱笆墙,采用拇指粗的竹条简单的编成。以后村民们还可以自己再垒个黏土墙,那每家每户就是一个真正的院落了。
整个村子数百间房屋,数百名村民的房屋先期修缮完毕,安置完他们还剩下近半的房屋,以后还可以把各地收拢的流民安置一部分在这里,反正周围的土地有的是。
村子里的那间最大的院子,现在变成了中队部和中队的仓库。为了讲求平均,那几个相对大一些的院子也没有分配。
村子一共有三处水井,随着近几年天气的逐渐恢复,原本干涸的水井已经有水了。公司派出专人重新的挖深,清除了井底的淤泥,还用红砖、石块和水泥重新砌了一遍。水井的上面安装了铁质的轱辘架,采用非常方便的手摇方式取水,不但安全而且省力。
中队干部还组织村民,在附近采石把村子里的道路重新铺设了一遍。还在村子旁边平整了一片面积不小的操场。
冬天的时候可以在这里对村民进行冬训,或是组织村民在这里从事各种文体活动。如果遇到紧急的情况也可以召集村民在这里开会。秋收的时候,这里也可以成为村民的晒谷场。
这些工作说得容易,其实做起来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公司在进入中原之前的两年里,对所有的基层干部不断的进行培训,还对各地农村做了详细的改造规划。
而且各地的基层干部都具备成熟的基层管理经验,所以各地基层的工作都能做到组织有序,还能充分的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把大伙拧成了一股绳,共同努力建设自己未来的新家园。
当各地的村民看着原本杂草丛生的村子,一座座破败不堪的危房,在他们的努力下修缮一新,大家都是自内心的高兴。
这些底层的苦逼农户,可能几辈子都没住过如此好的房子,他们走进属于自家的院子,一个个兴奋的不能自已。8
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复垦秋翻
在中队指导员高林带领大家修缮改造村子危房旧房的同时,中队长林虎也带着大家对村子周围荒芜了几年的土地进行复垦秋翻。
当大家看着那片曾经肥沃的耕地,为杂草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养分,如今已经变得非常荒芜。
好在这些土地毕竟不是荒地,起码复垦工作的难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艰难。而且村子里农户满打满算不到二百户,复垦的土地也就一千多亩。
中队长王虎和几个年岁大的村民,在周围选出了一些基础相对好的土地,然后开始了紧张的复垦工作。
如今中队已经有了近十匹牛马大牲口,还有足够的农具,所以复垦秋翻工作进行的也比较顺利。
中队长王虎和百余名青壮村民,每天早早的就起来,一直干到晚上天黑,就连吃饭都是在田间地头对付一口。
这个时候对这些荒芜的土地进行复垦,同时也能起到秋翻的效果。因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空气干燥,风多风大,翻地时土壤水分的损失比秋季大。
秋翻地可缓解劳力,避免春翻地与播种争工争时,还能多积蓄秋冬雨雪,可弥补春墒不足,使秋雨春用。
不仅改良土壤、保肥保土,通过秋翻地将耕作一年的表土层翻到下层,加速土壤熟化,有利于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并且消灭害虫、清除杂草,加厚活土层,加深耕作层,深耕打破了原有坚硬的犁底层,使活土层增厚,使土壤中水、肥、气、热条件得到改善。
但是中队要在入冬前复垦一千多亩土地,仅有一百多人和九头大牲口,想要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还是非常困难的。
而且目前公司迁徙的大批佃农,在中原各地也都遇到了这样的困难。所以军委会动员了各地驻军,为各地的基层单位提供了大批的战马,尽最大努力完成各地复垦秋翻的任务。
于此同时,公司还在北方草原进行了大规模的动员,大批的牧民支队正驱赶着几十万头牛马,从漠南、漠北和漠西等地浩浩荡荡的南下。
远东也在公司内部进行了动员,进入中原的公司员工和各地驻军都下到各个基层单位,帮助广大迁徙到新安置地的佃户进行复垦秋翻。
各地基层的中队得到了公司大批人员和牛马的支援,使各地的复垦秋翻的速度大大的加快。各地中队都在入冬前完成了复垦秋翻的任务,并都进行了整地,为明年的春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个秋天,中原很多地区都是在紧张的忙碌中度过,到处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公司从上到下几乎都会参与其中,甚至连董事局的几个常委都经常出现在各个基层单位的田间地头。
远东对这次安置佃农的工作极为重视,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大力支持,尽了最大努力向各地投入了大量的物资和人员,甚至连空军部的空艇部队都投入了上千架次的飞艇,为一些交通闭塞的地区空运物资。
公司不能不重视啊,想要在中原迅速的站稳脚跟,就要争取广大底层群众的支持。如何让他们支持,如何能的得到民心,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改变他们目前贫苦的生活状态。
只有让广大的底层百姓吃饱穿暖,才能让他们真心实意的拥护远东公司的领导。而这一次正是公司开展基层工作的突破口,远东当然要全力以赴。
远东为了在短时间迁徙足够的人口,在各地的“劝离”行动中普遍采取的是强制粗暴的政策,都是强制劫掠人口,根本不给那些佃农选择的机会。
那些苦逼的佃户和奴仆,带着一家老小被强行迁徙到了新的地区。可他们刚刚来到这里,看到的却是一片片杂草丛生的荒芜土地,就连住的房子都是一片残垣断壁。
面对如此的场景,这些本来就是满腹怨气的佃户们,心情可想而知。虽然面对远东的刺刀,他们只能逆来顺受,可这也在他们的心里埋下了愤懑的种子。
所以公司目前所要做的就是迅速转变他们对公司的恶劣印象。好在经过公司大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