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我们远东控制着包括北海道渔场、舟山渔场、北美洲西海岸众多渔场在内的北太平洋渔场,海域非常广阔,鱼类资源非常的丰富。还有内陆的众多河流、湖泊,也蕴含着大量淡水鱼资源。再加上公司农林部一直在推广普及的鱼塘养鱼和稻田养鱼技术,让我们远东公司具备大规模发展渔业的条件。
丰富的渔业资源,使我们远东拥有品种繁多的各类水产品,不但可以直接供应人们食用,还能积极发展鲜品、冻品、罐藏以及盐渍、干制等加工品,以及加工成饲料鱼粉、工业鱼油、药用鱼肝油等综合利用产品,前景也不容忽视。”
高建国听了大家的话,不由得笑了起来。
“看来我们远东公司的农业资源,以后的发展前景还是很有潜力的。在南亚地区、中南半岛和东南亚地区可以大规模发展水稻种植业和热带种植园农业,北方的草原可以发展大牧场放牧业。东北、外东北地区可以发展大规模的谷物农业。
目前做好未来的农业发展规划,探索出我们远东的农业发展道路,在发展中不断的积累经验。培养基层管理人才和基层技术人才,等以后我们入主中原,再向这些地区大肆移民,逐渐形成大型国营专业化、集约化农场和家庭农场相结合的农业发展模式。”
李明也补充道:“虽然我们远东农业资源的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但是配套的资源,也得抓紧规划。包括大批的农用机械、林业设备及用具、畜牧养殖业设备及用具、渔业设备及用具、粮油加工机械、饲料加工机械、屠宰及肉类初加工设备和农副产品加工等设备,跟上公司开发各种农业资源的步伐。
而且相关的行业也要发展起来,诸如化肥、农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食品加工、肉食加工、鲜品、冻品、罐藏、盐渍、干制等企业。也要马上着手建立,只有形成了一个完善系统的行业体系。才能更好的促进远东农业发展。”
大家越说越兴奋,晚饭都是秘书端到会议室匆匆对付一口。直到第二天早上天色渐亮,几个人才反应过来,原来他们已经一天一夜没合眼了。但是他们却没有丝毫倦意,在会议室对付了一口早饭,又接着讨论了一上午,才各自回去补了一觉。
两天后,远东董事局委员会召开了一次临时会议,并召集了公司农林部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列席,另外一些农业方面的专家技术人员和沈阳地区的一些基层管理人员、技术员也参加了会议。
远东董事局的几名常委,经过这两天的讨论,研究了一份远东未来的农业发展规划,交由董事局委员会,和各位常委和农林部各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讨论。
大家对董事局几名常委提交的计划,在大方向上都非常的支持。但是大家对于这份未来农业的远景规划如何实施,就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了。
但是李明他们几个常委却非常欣慰,至少董事局委员会的各位委员和农林部对他们研究的计划,总体上还都是比较支持,至于存在的一些分歧,那就不算什么了,毕竟这么大的计划,公司下一步如何具体实施,确实需要慎重考虑。
ps:今天茶头有事,早上那一章发得晚了,请大家原谅。感谢lminiy、lminiy、xinewa的月票支持。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物流(一)
辽东营口港,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已经超越了海参崴港和吕宋港,成为了远东公司的最繁忙的港口,港区基本是按照现代社会的规划,进行有计划的逐步扩建。鲅鱼圈港区自然条件优越,水深浪小,不淤不冻,四季通航,是难得的北方深水良港。
每天都有无数船只在这里停靠,船只主要来自海参崴、东南亚地区和大明沿海地区。包括远东的几艘万吨巨%轮、百余艘大型运输机帆船和所有的机帆船,都可以在营口港停泊。
从海参崴驶来的船只主要是运送工业成品,虽然东北铁路大动脉已经建成通车,而且铁路处也在不断的在这条铁路大动脉上修建复线,目前已经修建了近三分之一的路段,但是随着远东公司的不断发展,公司的物流运力依然非常紧张,还需要相当数量的海运来弥补运力的不足。
从东南亚驶来的船只,运送的大都是矿产资源、粮食和农副产品等物资,每年的运量也是极大。一艘艘装满了稻米、农产品等粮食的船只,每天从吕宋、中南半岛、南洋和印度地区的船只源源不断的赶到营口港。
目前远东公司的粮食物资,仅靠辽东、外东北等地区的耕地,还是无法满足公司的需要,每年依然要靠南洋、印度和中南半岛等地区的支持。
公司仓储部在营口港附近征用了大批土地,不但建立了规模巨大的战略仓储区,还建有一座占地四百万平方米的露天货场。公司化工部在营口港附近建立了一座规模不小的战略储备油库和一个化工物资仓库。
军委会后勤部在营口地区的后勤分部的规模也是最大的,距离营口港不远,有专线铁路可以直通港区码头。存放着大批的武器装备、弹药物资、军服被装、通用物资、野战食品和油品配件等战备物资。
物资的数量非常巨大,就算野战师空着双手来到营口港。军委会在营口地区的后勤分部,也可以迅速的将野战师官兵武装到牙齿,而且还可以发动一次规模不小的战役级别的战斗。
如今辽河沿岸兴建的内河码头已经几乎连成一片。每年春天开始,辽河水道上的内河驳船队连绵不绝。几乎铺满了河面,一眼望不到边。一艘艘装满了物资的内河蒸汽甲板驳船船队,不断的通过辽河、浑河往返于沈阳和营口之间。
每年海参崴冬季封航以后,大批来自东南亚的资源,只能将物资存放到营口港的露天货场,等春天河水解冻开化以后,再通过内河蒸汽甲板驳船将物资运到沈阳,利用东北铁路大动脉运往海参崴地区。
现在公司建委的基建处正在抓紧建设旅顺港。铁路处也正在建设沈阳到旅顺、沈阳到营口的铁路。一旦旅顺港和两条铁路线建成通车以后,每年冬季因为河流封冻造成的运输停滞,就会一去不复返了。远东公司依靠在辽东地区的两座现代化港口,可以大大的缓解公司物流紧张的压力。
除了来自海参崴和东南亚地区的各种物资,来自大明沿海地区的流民,对营口港的压力最大。从五月开始,一直到十月下旬,营口港附近的海域都是万帆云集,无数运送流民的船只都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着进入港区。
最开始的两年。因为公司准备的不是很充分,给营口港的接待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混乱。毕竟运人和运货是两回事。好在公司在营口港附近新修了一个港区,专门负责接收来自大明北方的流民。流民可以从这里直接下船,这才缓解了营口港的压力。
大批流民在营口港下船以后,码头上就有系统完善的营地,各种设施也非常的齐备。一个个用围栏组成的通道,可以让大批的流民们直接进入到各个营地,进行登记、甄别和净化。
接收流民的整个过程效率极高,各个环节都有经验丰富的员工负责,再配属一些远东军的官兵负责维持秩序,虽然每天下船的流民数量庞大。但是都能快速有序的完成接收工作。
流民经过登记、甄别和净化,由专人为他们分发物资。然后纷纷打散原有的组织序列,直接在码头上整编成一个个中队、小队等基层组织结构。最后各个整编完毕的分队,被有序的带出码头。
沈阳到营口、旅顺的两条铁路线,都是双向施工。营口港的火车站和货场已经基本修建完毕,港区的铁路网也都并网通车。
现在港区码头和附近的仓储区,都修建了完善的铁路线,粮食等物资卸下后可以由停泊在码头上铁路专线的火车,直接运送到战略储备仓库。
露天仓储区则是直接设置在码头边上,各种矿产物资堆满了露天货场。虽然码头上的几座由蒸汽动力驱动的座门吊承担了大部门卸船的工作,港口完善的铁路网承担了物资的运送工作。
但因为缺乏足够的机械,二次装卸转运的工作,还是需要原始的人工和畜力来完成,生产效率极为低下,这也是营口港货物吞吐能力始终无法突破的主要原因。
战略储备油库则要好很多,营口港有专门的化工码头,从库页岛驶来的油船可以直接停在化工码头上,通过输油管将各种成品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