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东1628-第15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农林部在现代社会就有针对性的制定了规划,主要就是为了应对“小冰河时期”和“崇祯大旱”等恶劣气候和自然灾害,而做出的解决办法。不但选用了优质的高寒地区的良种,而且都是抗旱性相对较强的品种。

  农林部这几年,在辽东各地投入了大量资源,动员了大批农户,大肆进行农业基础建设。各地都建设里了大批应付旱灾灌溉系统和应付洪涝灾害的排水系统。事实证明,农林部的所有投入,都取得了回报,面对如此恶劣的旱灾,辽东的农作物损失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李老根和家里的朝鲜女人,赶着装满了玉米棒子的牛车。兴冲冲的向家里走去。每到秋收的这些天,辽东的农户就像过节了似的。

  今年的夏天雨量少得可怜,干裂的土地,漫天的黄土,无不预示着今年是一个大旱灾年,李老根和家里的朝鲜女人。愁得头发都白了。

  以往每到这样的灾年,农户们的日子就难捱了,几乎没有什么活路。就像李老根当年从老家陕西一路逃到河南,家里人只剩下了他一个,若不是赶上远东在山东收拢流民,连他也熬不过那个冬天。

  虽然他们家里的粮仓里,还堆了足够他们吃一年多的存粮,但李老根却深知这些年头的鬼天气,一旦来了灾荒。可能几年都不见起色,就像当年陕北连年大旱那样。

  整个辽东的广大乡村,都弥漫着一股悲观的情绪,大家自发的聚集在一起,在各地的庙里求雨,恳求老天能降下甘霖,救助辽东的农户。可是无论怎么做,天公就是不作美。整个夏天都只下了淅沥沥的几场小雨。

  就在辽东的农户们愁眉苦脸的哀叹时,设在各地岸边的无数蒸汽机几乎同时轰鸣了起来。一股股浓郁的黑色烟柱,在辽东各地不断升起,汹涌的河水被一台台抽水泵抽上了河岸。

  源源不断的河水沿着一根根水泥管流向了耕地,干裂的土地瞬间焕发了生机,大片农田都得到了灌溉,即便一些距离河岸较远的耕地。也都由一辆辆拉着的大型木质水罐的马车,送到了田间地头,远东抽调了大批员工和部队官兵,帮助各地的农户们挑水救灾。

  看着原本干枯的庄稼,都恢复了从前的涨势。辽东的农户们顿时都傻了。他们就像见了鬼似的,看着汹涌的水流,从一根根水泥管里汹涌而出。

  当年他们为了埋设这些死沉死沉的管子,不知道遭了多少罪。他们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难免会抱怨,在他们看来,花这么大的力气,埋设这么多管子根本没用,纯属劳民伤财的做法。

  直到今天,他们才知道这些管子居然有这样的妙用。他们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这水怎么就能从管子里流出来呢。

  但不管怎么样,庄稼有救了,再也不用天天担惊受怕,夜不能寐了。田地里的庄稼就是农户家的命根子,东家救了他们的庄稼,就跟救了他们的命似的。

  李老根家的田地距离河边较近,灌溉的情况更好一些,所以今年秋收的亩产,照比去年仅仅下降了一成左右。李老根两口子就像做了场梦似的,谁也没有想到这样的灾荒年景,居然损失的这么少。

  他们看着自家的粮仓,又堆得满满当当,心里当时就踏实了不少。这段时间,大队经常组织农户们看电影,放的大都是大明北方数省遭受旱灾的情况,还有就是远东发动了总动员,派出大批船只去大明救灾的纪录片。

  他们看着大明各地的赤地千里、饿殍遍地的情景,也都被吓坏了。李老根逃荒的那一年,临近的省份基本没有受灾,可是这一次,大明北方基本都遭受了罕见的大旱。

  公司这些天一直辽东的农村,动员农户们提前卖粮,公司将会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农户家的余粮,支援公司救助大明的灾民。农户们也可以用缴纳粮税和贷款的方式,提前支付贷款和粮税,公司可以给农户们一定的优惠,变相的减免一部分的粮税和贷款。

  这些天,辽东各地的农户们,都陆续赶着马车来到了各地的集市,这里就是远东公司收粮的地点。每家的牛车上都装满了农户家里的余粮,大部分农户都选择了提前支付粮税和贷款的方式,但也都或多或少再卖一些粮食。

  他们虽然见识不多,但也都意识到了一些什么,东家还从来没有对粮食有过这么急迫的需求,所以辽东的农户们都积极的缴税和卖粮。自从他们来到了辽东,东家对他们怎么样,他们心里都清楚。

  现在东家需要粮食应急,大伙这么也都得积极的响应啊。而且提前缴税的好处显而易见,多少都能省下一些粮食。很多农户都一下子提前缴纳了三四年的粮税和贷款。

  但是大伙心里也都会也都会再卖一些余粮给东家。毕竟在东家需要帮助的时候,大伙还占东家的便宜,他们心里都不好意思。

  ps: 感谢头疼也不行、llz432、尘世小股民、es、果油、我的帅震惊了党、输名字烦、日光神、lminiy的月票支持。感谢专业是打酱油、万宝真人、silentwoll的打赏。u


第七百四十七章 粮食(下)


  李老根也赶着家里那辆装满了粮食的牛车,在长长的车队里等待着。⊙,旁边的朝鲜女人,后面背着一个孩子,怀里还抱了一个,这一路嘴就没闲着。

  “听隔壁张嫂说,他们家提前交了三年的粮税,最后算下来,能省一年粮税和贷款的小半成呢。我们这次拿出家里一大半的粮食,也多缴几年的吧,一年粮税和贷款的小半成,那可是好几十斤呢。”

  李老根阴沉着脸,转过头冷冷的看了眼旁边兴冲冲的朝鲜女人,并没有理她。女人可能是太兴奋了,并没有看出李老根的不满,还在双眼放光的掐着指头算着能省下多少粮食。

  李老根两口子排了小半天的队,终于排到了他们。李老根板着脸,将牛车赶到了集市的院子里的收粮点。几个帮忙的农户迎上来,开始从牛车上卸下一袋袋的玉米粒子,然后抬到边上进行过秤,然后大声的喊着每次过秤的重量,几名远东员工坐在一张桌子后面,不断的在一个册子上记录。

  一名远东公司的员工走了过来,看了眼牛车上冒尖的粮食,笑着对李老根说道:“老哥,拉来的粮食可不少啊,你们家准备缴纳几年的粮税和贷款?”

  李老根深吸了口气,然后沉声道:“就交今年的粮税和贷款,其余的粮食都卖了。”

  他的话音刚落,对面的那名员工顿时就愣了,他怕自己听错了,就又问了一遍,直到李老根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他才确定了下来。

  “这位老哥只缴纳今年的粮税和贷款,剩下的全部卖掉……”

  那名远东员工的声音很大。周围卖粮的农户几乎同时放下手中的活计,齐刷刷的转过头,朝这边看了过来。他们都有些不可思议,这明摆着是不合算啊,傻子都知道多交几年的粮税和贷款,可以省下一些粮食。

  李老根家的朝鲜女人。以为他说错了,连忙抱着孩子跑了过来,使劲的拽着李老根的衣服,刚要说什么,就被李老根一把推开了。

  看到自家的爷们狠狠的瞪了自己一眼,朝鲜女人只能委屈的低下头,但是眼泪却在眼睛里打转了,惹得怀里的孩子也哭了起来。

  周围变得安静了下来,只有李老根孩子的哭声。大家面色复杂的看着那个满脸严肃的汉子。有不解的。有奚落的,当然也有欣慰的。

  李老根把牛车的粮食卖完,他就赶着牛车离开了集市。身后那个朝鲜女人,抱着孩子赌气似的没有上牛车,而是默默的跟在牛车的后面走着。李老根回头看了眼女人,并没有理会她。

  他几天前就已经打定了主意,虽然李老根没什么见识,也不明白什么大道理。但他却知道,在这个时候。不应该去占东家的便宜。

  若不是东家当年救了他,他早就饿死在山东了。自从来到了辽东,李老根也过上了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好日子,东家给他分了地,让他一日三餐都能吃得饱饱的,还。帮他娶了一个女人,有了两个孩子。

  若不是东家遇到了难处,也不会这么急着从大伙手里买粮食。他一直想报答东家的恩情,正好这一次,他决定把家里的一大半粮食都卖给东家。

  接下来的几天。家里的朝鲜女人一直没给李老根好脸色。虽然不敢数落他,但是做什么都会弄出不小的动静,以表达她的满腹怨气。

  李老根倒是没说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