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防备后金从海路南下,明朝天启元年,山东巡抚分离出登莱巡抚,登州和莱州二府从属。登莱巡抚全称为“巡抚登莱地方赞理军务”。或称山东海防巡抚,号防抚军门,品秩为正四品,其上为山东巡抚兼提督军务,当时的登州镇总兵归登莱巡抚节制。
登莱巡抚的辖区原则上以登州府和莱州府两地为主,而实际上,尤其从军事防御角度讲,辽东沿海诸岛亦属于登莱巡抚管辖。天启二年,辽东重地宁远失守,辽东巡抚王化贞败绩。其所辖辽东沿海诸岛归属登莱巡抚。天启七年,山东巡抚所辖的青州府又划归登莱巡抚。
登州府的一处民房之中,周卫凡和两名身穿明军战袄的粗壮军士坐在一起喝酒。他们就是公司情报部派往登州的三人小组。来这里几个月了,一切工作都比较顺利。
另两人分别是李虎和赵伟,之前都曾经是东江镇的老兵,老袁断饷时被远东收留。公司对山东方面早有计划,情报部为了掌握山东的情况,特意从东江镇的兵痞中选了两人。
李虎和赵伟曾在东江厮混多年,都是把总出身,他们到了登州以后,就四处联络东江旧识。老奴占了辽沈。逃亡登莱的辽民众多。毛文龙死后,东江镇的兵痞也有不少渡海来到了这里。
同为辽人又曾是旧识。李虎和赵伟很快就和当年的一些同僚搭上了。使上了不少银子后,他们俩也又穿上了明军的战袍。混进了耿仲明的队伍。
“老周,最近我们哥俩联络了不少当年的同僚,如今辽兵全都是一肚子怨气。山东本地人时常找我们的茬,我们和山东兵已经打了几仗,结果上面的板子打下来,都落在我们辽东兵的头上,真他娘的憋气。”
“可不是吗,如今老耿是一肚子火,要不是巡抚压着,早就乱了。”
周卫凡喝了一口酒,淡淡的说道:“你们煽风点火就好,千万别出头。你们哥俩打听过孔有德的消息吗?”
李虎点了点头道:“据说老孔过得也不顺心,去年皮岛刘兴治引鞑子祸乱东江,孙巡抚着令他渡海救援,谁曾想遇到了大风天儿,据说他损失了不少人。”
周卫凡心里一直奇怪,公司派他来的时候,就曾断言登莱必乱,祸乱之源就是东江镇的这些辽兵。当初他听了也不信,可是来了才知道,还真像公司说的那样,登莱怕是要乱啊。
公司给他任务就是把登莱的情况如实上报给公司,还要尽可能的激化双方矛盾。虽然李虎和赵伟两人虽然混进了耿仲明的队伍,但也只是个把总,连耿仲明的面都见不到,更别说制造矛盾了。老耿不发话,底下兵再闹腾也没有用。
旁边的赵伟好像想起了什么,他笑着说道:“对了,我听人说,老孔最近要带着兵到登州,好像护送什么东西。他手下的兵头我还认识不少呢,等他来了我再去和他们聊聊去。”
周卫凡点了点头道:“嗯,你去看看吧,别怕花银子,多打听一些消息。我们来这里的日子不短了,寸功未立不说,还花了不少的银子,就算公司不说,大伙的面子也不好看啊。”
几天后,一队骑兵押送着一批辎重来到了登州城下,为首一员军将,身材高大威武,满脸的凶悍之色。此人正是登州参将孔有德。
孔有德,字瑞图。祖籍山东,铁岭矿工出身,曾在广宁军任游击。天启元年,后金占领辽阳后,同其兄孔有性及耿仲明,耿仲裕兄弟,经后金南四卫总兵官刘爱塔的暗中遣送,投奔东江毛文龙,与耿仲明,尚可喜被称为“山东三矿徒”。
登州城门处早已有几人在等候,看到孔有德的队伍到来,马上就迎了上去。
“老哥,有日子没见了。”
孔有德一看来人,连忙从马上下来,急走几步哈哈大笑道:“老耿,可想死哥哥了。哈哈……自打来了登州,咱哥俩就没见上几面儿,今儿个哥哥做东,咱哥俩不醉不归。”
耿仲明也哈哈大笑道:“哥哥你骂我,来我这里哪能让老哥你破费,走……兄弟都安排好了,就等着你来呢。”
他们寒暄了一番,两人就带着一群辽兵众将,呼呼啦啦的走进了登州城。
登州城的一间酒楼里,孔有德和耿仲明带着一帮辽将,正围坐在一桌丰盛酒席前。桌上的众将包括李九成和李应元父子、陈光福、王秉忠、高成友,都是东江镇旧将。
他们多日不见,推杯换盏,自然聊得痛快。旁边的李应元仰头喝光了酒杯里的酒,满脸愤然的抱怨道:“以前我们在东江过得多快活,现在到了登莱,天天过的这叫什么日子?码的,惹急了我们就反他娘的。”
李九成脸一板,训斥道:“你说的什么屁话,喝你的酒吧。”
旁边的耿仲明笑着道:“老李,都是自己人,他想说什么,就让这小子说呗。难道你就顺心了,反正老子过得憋气。我们辽兵在他们眼里就是后娘养的,如果毛帅在,我们还用受这个气。”
孔有德也感慨道:“毛帅他老人家死得冤啊,我们当年在东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那时候我们谁不是上岸和鞑子真刀真枪的拼过,可到头来怎么样?”
一帮人开了个头就收不住了。他们都是东江旧将,自从毛文龙一死,过得都不顺心。原来东江被毛文龙经营的如铁桶一般,就像个自由王国,朝廷连个监军都没派过。这也使得东江镇的这些兵将散漫惯了。
想让他们融入大明的军队,确实挺难的。孙元化虽说对他们挺照顾,但毕竟是文人,和他们根本就尿不到一个壶里。来到登莱势必会和山东的文官武将格格不入。
就在他们抱怨不已的时候,登州城的一间酒肆里,李虎和赵伟也正和一帮东江出身的兵痞开怀畅饮。这些人现在都是孔有德的部下,曾经和两人认识,李虎和赵伟盛情相邀,他们当然也会欣然前往。
一帮兵痞凑在一起喝得十分畅快,喝着喝着李虎就开始抱怨了起来。这下可好,惹得桌上的人都开始大骂山东的军民。
突然,一个兵痞从外面跑了进来,大声道:“老黑被那帮山东人打了……”
李虎一听就猛的站了起来,大骂道:“还反了他们呢,大伙操家伙,干他娘的……”一帮兵痞喝得都差不多了,被李虎和赵伟这么一刺激,大骂着走出了酒肆。
ps:感谢、bywfw、56、白云过隙01的月票支持,谢谢大家的订阅
第三百三十七章 老子忍不了
一帮辽东兵痞跑出了酒肆,每人手里还拿着一跟桌腿。∽↗∽↗,虽然兵痞之间争斗的时候也很惨烈,但谁都不会动用真家伙,一旦动了真家伙,性质就变了。
兵痞之间即便打得再狠,也很少出现大的伤亡情况。所以桌腿什么的,就是他们相互争斗最好的家伙事。都是在战场上厮杀过的汉子,下手也都知道轻重,谁也不会往死了打。一旦死伤几个人,那可能就会演变为一场刀兵之争。
李虎和赵伟拎着桌腿,跟着报信的兵痞一口气跑过了一条街。此时这里已经彻底乱套了,一帮大明兵痞已经打上了,整条街的铺子都关了店门。街道两边的摊子也被践踏的乱七八糟。
“啊……”
辽东兵痞大叫着加入了阵营,劈头盖脸的打了起来。不时还有一帮帮的明军从远处跑过来,加入打斗。
其实辽东兵和山东兵要说起来,还真谈不上什么深仇大恨。辽东兵的祖籍绝大部分都来自山东,辽东兵至今都还保留着胶东半岛的乡音。可是东江镇自从没了毛文龙,就成了没爹没娘的人,再加上军纪败坏散漫惯了,大明的各路兵马都不待见他们。
从打东江辽兵到了这里,山东兵就和辽兵不对付,这仇结的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人家山东兵都是本乡本土的坐地户,所以连登莱各地的缙绅和商户都处处为难辽兵。哪怕辽兵去店铺买东西,都要比别人贵上几分。辽兵都是苦逼出身,明军还欠饷,所以过得都憋屈。
辽兵初来乍到,原本就是寄人篱下,毕竟是外乡人。开始也都忍了。可是日子一久,这些东江的兵痞就有些受不了了,哪还能受得了这个气,所以辽兵和山东兵没少磕碰。
街上激战正酣,把小商小贩和逛街的平民都吓得逃进了两边的街巷。旁边的一条巷子里,跑过来一个人影。他避过几个仓惶逃跑的商贩,攀着旁边的土墙,几下就翻进了一间院落。这是一家酒楼的后院。
酒楼的掌柜和伙计都躲在一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