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前王禅的身影缓缓消散,曹应龙这才察觉方才那一枪毫无刺中实物之感,一阵劲风吹过,他瞳孔猛地收缩。
“不!”
一声绝望的长吼之中,曹应龙整个人爆碎成了一团血雾,气浪散尽,化作虚无。
四大寇之首最后竟然以这样一个方式告别了这个世界。
“不要杀我,不要杀我,你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房见鼎绝望地大声嘶吼着。
声音戛然而止。
王禅看着房见鼎的眼神中除了淡漠,还带着一丝嘲讽。
乱世之中,民贱如草。
这些贼寇之中有很多人也曾是民,在最初的时候,是因为没有饭吃,而走上这一条路。而当到他们有饭吃时,他们手中也有了刀,有了力量。
只是当他们将手中的刀挥向那些比他们更弱的人时,不知有否看到他们自己从前的身影。当他们在**那些老弱妇孺时,不知当初耳边响起的惨嚎声是否还在回荡。当他们看着一双双死不瞑目的眼睛时,不知是否会想到自己也会有这么一天。。。。。。
王禅看着倒在血泊中的房见鼎,轻轻摇了摇头。
这时身后忽然响起了一阵娇叱声。
王禅缓缓转身,抬眼望去。
只见商秀珣孤身一人由小屋冲出,杀得众贼人仰马翻,鲜血激溅。
四大寇先后伏诛,剩余之人哪里还有再战之心,很快就是被杀散。
而战场上,胜利的天平也慢慢倒向飞马牧场这一边。
。。。。。。
“秀珣在这多谢恩人出手相救。”商秀珣一身戎装,干净利落给王禅行了一个大礼,毫无扭捏造作。
王禅右手虚扶,将其托起,并未接受对方的这个大礼。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无需言谢。”
“后山孤塚来年花开之时,可以的话,到时候去看看吧。”
声音还在空中缥缈,人却已经消失在了原地。
商秀珣抬起头,朝着空中大声喊道:“敢问公子高姓大名?”
“有缘自会再见。”
……
洛阳雄踞黄河南岸,北屏邙山,南系洛水,东呼虎牢,西应函谷,四周群山环抱。中为洛阳平原,伊、洛、瀍、涧四水流贯其间,既是形势险要又风光绮丽,土壤肥沃,气候适中,漕运便利。
故自古以来先后有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等八朝建都于此。
所谓河阳定鼎,地居中原而应四方,洛阳乃天下交通要冲,军事要塞。
杨广即位后于洛阳另选都址建立新都。
新皇城位于周王城和汉魏故城之间,东逾瀍水、南跨洛河、西临涧河,北依邙山。城周过五十里,宏伟壮观。
杨广又以洛阳为中心开凿出一条南达杭州、北抵涿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连接起来,洛阳更成天下交通商业的中心枢纽。
如今江湖上最为轰动的两件事情,其中有一件就与这洛阳有关,准确的来说是与一个人有关。
正道魁首,慈航静斋当代最负盛名的传人,师妃暄!
这一日,她携和氏璧入世,相传将于东都洛阳挑选名主,相赠宝璧。
如今的洛阳可以说是风云聚会,龙蛇混杂,天下各大势力,凡是有心角逐九鼎者皆是趋之若鹜,纷至沓来。
这一日,风雨入洛阳。
第363章 杯酒论英雄
这日天才微亮,洛阳城门外便已经聚集了大批等候入内的百姓,多是作着小本买卖的商旅与赶早市的农民。
其中一人一袭青衫混在人群中间,这人明明无论气质样貌,还是穿着打扮均与身边之人格格不入,可偏又给人一种极其自然的感觉,好似本该如此。
在众人翘首以盼中,大门缓缓打开。
洛阳的规模果是非比一般小城,只南城门便开有三门,中间的城门名叫建国门,左为白虎门,右为长夏门,型制恢宏。
众人鱼贯而入。
只见宽达百步,贯通南北两门的大街、天街,在眼前笔直延伸开去,怕至少有七、八里之长。
街旁遍植樱桃、石榴、榆、柳等各式树木,中间则为供帝皇出巡的御道,际此春夏之交,桃红柳绿,景色如画,美不胜收。
大道两旁则是店铺林立,里坊之间各辟道路,与贯通各大城门的纵横各十街交错,井然有序。
王禅抬眼望去。
只见此时洛阳城就像刚苏醒过来一般,车轿川流不息,热闹非常。行人中不少身穿胡服,显是来自西域的商旅。
只看眼前的繁荣,谁都感受不到城外的世界战争连绵,生灵涂炭。
更想不到洛阳正陷于内外交煎的地步,成为各大势力倾轧角力的轴心。
王禅离开了人潮涌涌的天街,沿着洛水西行,宽达十多丈的河面,巨舟并列,以大缆维舟,铁锁钩连,蔚成奇景。
这是洛阳城的一大特色,它以南北为中轴让洛水横贯全城,把洛阳分为南北两区,以四座大桥接连,而城内洛水又与其它伊、瀍、涧三水联接城内,使城内河道萦绕,把山水之秀移至城内,予人天造地设的浑成感觉。
虽然同样是引江湖之水贯城而过,但洛阳这种恢弘壮阔的景象却远非江南水乡可比。
可也正是如此,便可以看到杨广当年是如何的劳民伤财。据说为了使洛阳有都城之实,杨广从全国各地迁来了数万户富商巨贾,又将河南三千多家工艺户安置到郭城东南隅的洛河南岸十二坊居住,所以眼前才有此气象。
不过凡事皆有两面,就与扬州大运河一般。异日不论谁人得到天下,都将会享受到杨广的建设成果,只要管治上稍为得法,盛世可期。
一路上,王禅已经不知感受到一股强横的气息。
如今天下的形势早乱作一团,师妃暄再插手其中,使得这个情况变得更为复杂。
世人皆传言,和氏璧、杨公宝库,两者得其一便可问鼎天下,成为九五之尊。因此只要能从师妃暄手上取得和氏璧,便等若有了半边天下,这等好事,凡欲得天下者,谁不想来碰碰机会,这才造就了此刻洛阳的空前盛况。
当然要是世人知道,如今“杨公宝库”也在洛阳,只怕会更加疯狂。
可以说,如今谁掌握了洛阳,便握住了整个天下。
。。。。。。
王禅随意找了间酒馆,要了一壶清酒,几样小菜,在那自饮自酌。
整个酒馆除了王禅之外,只剩下一个客人,那人坐在相对最远的另一角落,正背对他,同样独自一人在那自斟自饮。
“既然跟了我一路了,又何必坐那么远?”王禅把玩着手中酒杯,抬头看着那人,嘴角微微扬起。
那人单从背影便显得修长优雅,透出一股飘逸潇洒的味儿,束了一个文士髻的头发乌黑闪亮,非常引人。
“王公子的确高明,我本来已经觉得有够小心,可仍是瞒不过你。只是我一向孤僻成性,这般说话,反而更自在。”
他的声音低沉,缓慢却又非常悦耳,似乎并无恶意。
“王公子今趟到洛阳来,不知所为何事?”
“我只是个俗人,自然也是为了和氏璧而来。”王禅轻声笑道。
那人沉吟了片刻,接着开口道:“那不知依王公子所见,这次谁最有可能夺得这和氏璧?”
王禅哑然失笑道:“你这个‘夺’字恐怕用得不大妥当。先不说有宁道奇在旁照拂,只是师妃暄本身登峰造极的剑法,已足可使人难起妄念,所以对于那些人而言,还是用‘求’代替‘夺’比较妥当。”
“公子也不能?”
“我从不求人。”王禅看着那人,轻声笑道。
“那撇开公子,谁又最有希望。。。。。。恩,求得这和氏璧呢?”那人斟酌了一下,缓缓开口问道。
“眼下最有资格一统天下的有三人。”王禅将手中美酒一饮而尽,接着开口道。“若换了我是师妃暄,当必从其战绩、施政、声誉等各方面去衡量某人是否适合做未来的真命天子。所以第一个最有机会的人,必是李密无疑,碰巧他刚新胜宇文化及,过往又曾数次开仓赈民,声誉之佳,谁能媲美?”
“第二个则为王世充,只看洛阳的安定情况,便可见他管治有方,且其根据地乃中原的心脏地带,雄视四方,使人难以轻觑。”
“李渊怎么样?”不等王禅说出第三人,那人忽然开口问道。
“李渊既好声色,又依附突厥,故虽有实力,被师妃暄挑选的机会看来却不大。”
“那么‘江淮’杜伏威呢?”
“杜伏威声誉一向不佳,兼且最近又与铁勒人勾结,想得到和氏璧嘛!怕只余强抢一途。”
王禅轻笑道:“天下虽是四分五裂,但不成气候者众,有资格称王者寡。现在大江以南不外萧铣、林士宏、沈法兴、宋阀四大势力。目前以萧铣最具实力,可惜巴陵帮难脱贩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