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亡朝不过如此-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五口通商。原来清朝搞的是闭关政策,只有广州一个城市实行对外贸易,**战争后,包括广州在内,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五个城市都可以与外商进行直接贸易,英国还在这五个地方驻了使领馆。外国的资本主义入侵范围就更广了。
  3、赔钱,中国向英国赔偿战争和**损失一共2100万元,分期付款,四年还清。至于利息是多少,合同上没有说明,不过英国人也狡猾,规定那钱没还清之前,英军继续占领舟山群岛和厦门鼓浪屿。
  4、协定关税。外贸商品的入关税收多少不是清政府说了算了,英国人交多少税可以商量。
  5、洋行被废掉了。**战争前,清朝是规定外商的一切买卖都要与经过清政府所认定合法洋行来交易。英国人嫌这样麻烦,直接废了洋行,想和哪个中国老板做生意就和哪个老板打交道,方便他们培植一大批自己的朋友圈,好赚钱好办事,用不着清政府的管束。
  除此之外,英国人老觉得自己好像在《南京条约》里少拿了什么东西,想来想去又找清政府签订了个补充条款——《虎门条约》,获取了更进一步的利益。条约规定:
  1、中英公民之间有法律矛盾的,涉案的英国人一律不受清朝的法律约束,英国人在中国犯了法,该如何处理,也是英国法律说了算。他们管这叫“领事裁判权”。(这脸皮厚的,我佩服!)
  2、中国在将来与任何一国签订的所有条约内容,如果与英国之前签订的相同或差不多就算了,但是有其他优惠政策的,为了公平起见,听者有份、见者有份,英国也可以同时获取,其他所有与中国签约的国家也同时获得。
  3、降低5%到6%左右的关税率。关税也是进口商品买卖的成本之一,成本降低了,进口商品的价格降低了。打个比方,国产奶粉200块一罐,澳洲进口的奶粉一罐也买200块,你买哪种?民族经济受到了一个严重的打击。
  当然,我们自己的民族产业也有待加强,看看人家韩国人民就挺争气,他们基本就没怎么买日本车,不管你价格多少。这里其中有一个是尊严的问题,第二个原因他们的起亚、现代还有据说三星也造汽车,这些品牌的质量都不差,用不着买进口商品。不过这话题扯远了。
  4、英国人可以五个通商口岸城市租赁土地和房屋,拥有永久居留权。这个条例就是日后那带有侮辱性质的“华人与狗不得进入”牌子的起源,各国租界从此开始发展起来。
  英国在中国打了胜仗,获取了一大批利益的消息在西方各国疯传,西方那些野心勃勃的扯犊子们都在议论一个问题:
  为啥就英国有,我们没有?
  然后,对此愤愤不平的美国、法国、葡萄牙、比利时、荷兰、西班牙、丹麦、普鲁士、瑞典、挪威等国争先恐后地跑来中国,要求中国把他们与英国一样“公平对待”。
  软弱的清政府已经被打得一点脾气也没有了,只好答应和他们签订了更多对中国不平等的条约。
  1849年,一直在澳门做生意的葡萄牙发觉中国原来那么好欺负,决定不再付给清政府租金,从租客摇身一变成了业主,抢占了澳门。
  中国从第一次**战争后逐渐走上了半殖民地的道路,逐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逐渐丧失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清朝的统治,开始风雨飘摇了。
  第一次**战争之后的中国社会是悲剧的,这场战对我们造成了太多太多的伤害,除了**继续在社会上毒害百姓,像吸血鬼一样不断吸食我们的精神和白银外,大量的外国进口商品也开始冲击我们原本自给自足的民族经济,造成了一大批工人失业。最要命的是,**战争的赔款和我们打仗的军费也要百姓来买单。
  这笔钱大概有7000万元左右,相当于清政府当时1。5年的财政收入。为了赔钱,清政府只好增加百姓的税赋。
  这时的中国社会,毒品遍地,无业游民一堆,还要应付政府更重的税收,矛盾能不激化吗?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所走的最后一个朝代,但它却依然走不出这千古不变的历史规律:民饥则反。
  从1842年到1850年,全国被记录在案的各地起义超过百次,就连我们经常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清朝著名的反政府社团组织“天地会”,当时也是真实存在,也是起义军中相对较大的一波,当然总舵主陈近南是没有的。
  可惜的是,这里面大多数的起义军都只是为了吃饭而起义,干的大多是抢劫有钱人的勾当,土匪一般的人。这些没有崇高信仰和远大志向的所谓起义军,小富则安的群体,基本被清政府军各个击破,不成气候,但接下来要说的太平天国起义,却是非同小可。
                              

  ☆、第74章 耶稣弟弟来了

  1814年1月1日,广州市花都区福源水村发生一件重要的事情,被中国历史称为上帝的另一个儿子,耶稣的弟弟诞生了,他的名字叫洪秀全。
  作为农民的儿子洪秀全从小就立志进入国家机关当公务员,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他从小就爱学习,什么《四书》、《五经》的在他还是个小屁孩的时候就已经滚瓜烂熟了,不但如此,他还喜欢看历史书,特别是每个朝代农民起义、乱世出英雄之类的故事是他的必读之物。
  洪秀全虽然博览群书但家庭条件不怎么样,16岁后因为家里没钱交学费,只好辍学在家放牛,18岁的时候被村里面请出来当老师,从这时开始,他就一边当老师,一边考公务员,希望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可惜偏偏命运不济,每次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他不是笔试不过就是面试被刷下来,一直没机会进入国家单位参加工作。
  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种感觉,估计许多大学毕业生都有经历过,考公务员在历朝历代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事儿,有时候不是说努力了就能一定成功,可能还要碰点运气。洪秀全估计就是运气差了点。
  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
  1836年,洪秀全在去广州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路上遇到了两位基督教传教士,这两位神父一样的人一看洪秀全就拦了下来说:
  “这位先生,我们看你骨骼惊奇,是个天生的传教奇才,信耶稣、得永生,以后救中国万民于水火的重任就交给你了。”
  随后传教士递给了他一本宣传小册子,名叫《劝世良言》。洪秀全当时也没在意,本着开卷有益的思想理论就收下了,放到包包里面去,想这日后有空学习一下西洋文化也好。
  可不曾想到,这本书将彻底改变洪秀全的命运。
  在接下来的公考道路上,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令洪秀全心灰意冷。1843年应试再次失败后,他再也提不起精神去复习考试,随手拿出了那本几年前从两个外国神父手中得到的《劝世良言》来翻看。
  不看不要紧,一看不得了。
  洪秀全像着了魔一样翻看这本小册子,如饥似渴地阅读里面的宗教学说,等《劝世良言》的最后一页被翻过,洪秀全就像被武林前辈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豁然开朗。这时侯的洪秀全如同脱胎换骨一般,什么“学而优则仕”,什么四书五经全部抛到了脑后。
  此时的他,脑中形成了一种新的信念,一个新的想法——入道称雄。
  这条道,当然就是基督教上帝耶稣的济世救人之道。至于他为何抛弃了“学而优则仕”,其实还有一个原因。
  洪秀全到广州参加公务员考试的那几年,刚好是英国毒贩子们和清朝军队联合拍摄的大片《毒战》在广州首映的档期,通过对《毒战》的观影,他看到了英国侵略者的暴行,也感受到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
  洪秀全很失望。他觉得清朝已经开始衰落,而且这几年来的全国各地百姓起义、外国列强入侵也造就了一个乱世,乱世是要出英雄的,而他坚信自己就是其中一个。
  为了入道,他在村边的小河自行宗教洗礼,自己完成了一个“洗除罪恶,去旧从新”的过程,虽然这貌似并不专业,但他还是以入道者的身份开始向自己身边的人传教。
  首先被洗脑的就是洪秀全的族弟洪仁轩和表弟冯云山,这两位也成为洪秀全日后起义的骨干成员。随后冯云山把从洪秀全身上学到的东西继续向传销组织一样往自己的下线传播开去,逐渐把队伍发展壮大。
  1847年,为了提升自己的传道理论水平,洪秀全跑到广州的美国传教士罗孝全处参加基督教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