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跟你回去可以,但我不想跟那个公主住在一起,最好我住西边她住东边,但你每天晚上要跟我在一块。”
“好,答应你,全都答应你。”
后宫不独宠,每位夫人都有固定的侍寝标准,正宫夫人三日一次,侍妾九日一次,赵正怎么可能只配蒙芊一个,但眼下他只有两个夫人,且先答应下来,回去好好安排。
“别急,必须写下来才行。”
在赵正瞠目结舌中蒙芊摆开文房四宝,洋洋洒洒写下《回宫条约》,当然世家出身的她自然不会真的逼着赵正每晚陪她,但一口气写下十二天,某些日子重点标注时辰。
“还愣着干嘛,赶紧盖上印玺,本宫要挑间向阳的宫殿做寝宫。”
若是别的妃子说这种话,御史早就死谏废黜,但蒙芊有这个底气,且不说她父兄在秦军中的威信,单她抚养赵元一项,拆了咸阳宫再盖一间,赵正都不会反对,何况如今肚子里还有一个。
腰杆挺得直不直无所谓,肚子一定挺高。蒙芊扶着肚子,三个月被她演成六月大肚婆,步履蹒跚走到灵堂,人还未跪下眼珠滴溜溜直打转。
“父王,不孝儿媳看您来了。”
一边的赵元不明就里,被小梅扶着磕了几个响头。蒙芊正要磕头,赢木一个箭步冲上来赶紧扶住道:“夫人身子有孕,不必勉强了,先王得知夫人怀了大秦王子,九泉下也会笑逐颜开。”
“是吗?可惜天不遂人愿,本宫前两月身子一直不适,本想着过几天好些了进宫看望父王,顺便告诉他这个喜事让他高兴。
没想到……父王他……”
世家贵女果然不是白给的,赵正自问他都哭不出来,蒙芊说哭眼泪流个不停。
“把芊夫人扶下去好生歇息,她身子不便不宜久留。”
赢木感慨还是老秦女子对秦王忠心,他对赵正宠爱郑袖一直不满,认为秦周不两立,不宜宠信周女以免泄露军机。
“王上,太史令夜观星象发现帝星西移,下月初八正对咸阳上空,乃是大大的吉日。老臣以为提前将先王梓宫安葬,下月初八为王上举行登基大典,顺和帝星临咸阳的吉兆。”
太史令就是司马迁祖传的官职,主要负责写史,但在先秦时期兼职观察天象,与大周钦天监差不多。
赵正以往也不信天人感应那一套,但这一路见识许多不寻常的事,说不定前世所说的迷信,今世是现实呢。
“就依王叔的意思,寡人下月初八举办登基大典。
但是,列国观礼的大臣似乎来不了,周天子赐的文武胙不能缺吧?”
若论政事,列国谁都不服周天子,但说及传承,成周八百载江山,正统的九鼎传人,缺少周天子的赐胙,礼仪终归不圆满。
赢木皱眉沉思一会,而后捶拳道:“顾不得那些,帝星西移乃是千年难遇的异象,上一次还是文王行冠礼时,商王帝乙留下遗命防范西岐,而后武王夺取殷商江山。这一次天命应在我大秦,哪里顾得上他成周的胙肉?”
赢木说着不由发笑,似乎大秦已经夺取成周江山。他似乎忘了,周文王冠礼时应天命,到周武王时才得江山,前后间隔近一甲子。即便秦国将来能夺成周江山,也要下一代秦王去取。
第216章 登基大典
连绵十里的送葬队伍,全城百姓自发跟随到骊山王陵,不论百姓出发点为何,如此规模的葬礼,子楚应该能含笑九泉。
陵寝断龙石放下那一刻,子楚的时代正式结束,属于赵正的时代正式开启。
鲜红的油漆阳光下熠熠生辉,为黑白灰为主色调的秦宫带来一抹不一样的色彩。
赵正身着赤黑相间的王袍,头戴朝天冠,在两侧固山军的欢呼声中缓缓登上台阶。秦国尚黑,崇水德,一只大巧不工的墨色玄燕下摆着一张雕龙漆椅。
“呼”
走到椅子前准备坐下的赵正终于能换口气,秦宫正殿高约九丈,足有三十层楼那么高。三十层楼,不坐电梯,赵正有时怀疑是大禹那个老宅男治水后在家锻炼身体,才把宫殿修这么高,让后世一代代传下来。
“王上,喘口气记得转身。”
赵高在一旁低着头小声说道。另一边的郑高撇着嘴角忍着笑。
“寡人以后定修座平地宫殿。”
赵正猛地转身,脸上瞬间便会不怒自威的表情。
“大秦~”
阶下众人皆噤声。
“~万年”
“大秦万年,王上万年”
群臣配合地跪倒施礼,山呼万岁。然而固山军却不一样地喊道“大秦万年,一统江山”。人多声势浩大,排山倒海之下,群臣的声音微乎其微。
赵季常心惊,抬起头望向王位上的赵正。距他与赵正相识不过三四年,彼时他是赵氏虞城主事,百里内呼风唤雨,赵正不过是个领着千把人剿匪的杂牌中郎将。
造化弄人,如今三四年过去,他凭借赵庸提拔当上驻秦国大臣,而赵正已然是虎狼秦国的王。
“一统江山,难道,将来,赵氏也要与秦国开战吗?”
赵季常苦涩地想到了答案,却压在心里不敢说出。赵正的一本书里写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如今天下纷争自平王东迁后起,历经四百载也该到头了。
韩非却笑嘻嘻对身边的魏镣道:“列国律法不一,不过做一部适合天下人的律法也难不到韩非。
魏兄考虑的怎样,要不要举荐在下,你怎么流汗了,怎么心里不舍得灭了魏氏?”
韩氏诸子夺嫡已见分晓,韩非几乎稳胜的情况下放弃嫡子,韩氏仲公子安成为世子,并且很幸运家主韩桓中风,国事一应交由韩安决断。韩非虽有大才,但终容不得他,被赶出安邑,他来到宜阳蹭魏镣的饭一直到今天。
诛心之言,魏镣冷哼一声道:“魏氏早将我赶出,如今各为其主,灭亡魏氏,镣必为先锋。”
“众卿平身”,赵正面无表情,双手虚抬道。
阶下立刻闪出一将,正是王翦,抱拳下拜道:“末将启奏我王,天子使臣听闻我王提前登基,特地日夜兼程,为我王送上文武胙贺。”
姬病已脸色煞白缓缓走出,头上捧着朱漆托盘,上面放着两个看不出颜色的胙肉。胙肉取自祭拜周室宗庙,除了看一看,旁人闻上一口就得熏死。一不加盐,而不放醋,纯天然炖肉,腥气逼人。加上六月暑伏,虽然王翦放到冰桶里,但送到咸阳也烂的差不离。
帝星西移,大周钦天监自然也算出了,所以故意让姬病已缓行,直到六月初一才走到函谷关。王翦得知赵正提前登基,强行将他掳走,日夜兼程,换马不换人,颠簸得他口吐白沫才如期赶到咸阳。
一路上吃啥吐啥,姬病已现在听见车轮转动都想吐,昨夜靠参汤提气才泛回一丝气力。可是怕三十层楼高得台阶,还是力不从心。
眼看姬病已摇摇欲坠,胙肉几欲掉落地上,赵高郑高不分先后,一左一右架起他,几个呼吸的功夫,胙肉已摆到赵正面前。
“秦国偏居西垂,寡人登基天子还能派使臣赐胙,寡人谢过天子。”
姬病已绿着脸,强撑着回礼道:“秦王仁义,天子赐胙,承天意顺民心。”
“哈哈,好一个承天意顺民心,既然天子赐寡人胙肉,寡人便向献上一个称号。”
赵正拉着姬病已的手,转向群臣道:“尔等以为,尊大周天子为‘皇帝’如何?”
三皇,燧人氏、伏曦氏、神农氏;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古称三皇开世,五帝定伦,足见这八人的影响,而赵正竟将八人称号合一,称作“皇帝”献给姬延。
群臣议论纷纷,有的以为大秦昭襄王曾凌驾洛邑自称“西帝”,今日赵正亦可称作“皇帝”,不必献给周天子。有的却说秦周不和久矣,赵正岂能背弃先王受辱于周,甘愿称臣献尊号。
“天使以为如何,此号可配得上天子的威风。”
姬病已面色红润好多,气不喘腿不抖,多日的胃病也好了许多。出使秦国,跟闹得洛邑鸡犬不宁,一言不合屠尽卢侯满门的虎狼秦王打交道。来时,姬病已写好遗书,交待好身后事。被王翦胁持,他更觉得遗书写的对,料事如神,为家里解决遗产烦恼。
但现在,他觉得自己至少能再活三十年。一向桀骜不驯的秦王主动臣服,向周天子献上前所未有的尊号,他身为使臣,定能沾上功劳,立个大功,富贵的日子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