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楚风-第5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眼下看来,这样的机会,实在不是什么好机会,侍卫悻悻的退到一边。

    燕姬并非没有听到,实在是因为这心中,尚有不满,只是不愿意搭理罢了,不过公子赢稷对此,心中多少已经能够猜测到,肯定是事情,出现了什么漏洞,被燕姬获知了!

    公子赢稷紧走几步,来到燕姬的面前,略显歉意的试探道:

    “夫人,为何不与我回话啊?是不是听到了什么?”

    “参见公子!是方才风大,没有听到,并非其他!”燕姬爽快的回答道。

    “不对吧?夫人功夫在身,这里的声音,不会听不到吧?”公子赢稷心中好是不满,言语之中,自然少不得冷嘲热讽的姿态。如此一幕,自然让燕姬心中十分的不满,换做往日的话,也就不会说些什么,不过眼下自然没了这些顾虑。

    “公子!这儒家有言‘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想必公子对此十分在意?”燕姬问道。

    公子赢稷一听燕姬的话,心中百思不得其解,心想这是怎么一回事啊?不过既然燕姬发问了,自然不能置之不理,如此一来倒是显得自己没有文化了,不过公子赢稷对此中的问题,还是十分的明白,随口说道:

    “这毋意,是说孔子作人处世,没有自己的主观意见,本来想这样做,假使旁人有更好的意见,他就接受了,并不坚持自己原来的意见。毋必吗,是说孔子并不要求一件事必然要做到怎样的结果,能适应,能应变。

    这毋固,是不固执自己的成见。毋我,是专替人着想,专为事着想。毋忧拂意,毋喜快心。毋恃久安,毋惮初难。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是孔子的学生记录孔子的日常生活态度。夫人什么时候,对于儒家的学术,也有了如此的认识?”公子赢稷反问道。

    燕姬闻言微微一笑道:”公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并非是“子绝四”。其实,孔子是“诸恶不作,众善奉行”的人,他岂止绝四呢?凡是不合理的事,他都断绝,不去做,所以不止四。不过这些门人没事找事,在这么多里头就说出这四样,那么他们说出四样,我们后人说出八样、十六样、三十二样,越讲越麻烦,越讲越多。

    孔子“内密菩萨行,外现凡夫身”的人,所行所做,都值得人做为榜样,做为一面镜子,孔夫子“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个“不逾矩”不只是说规矩的矩,而是连妄想都没有了,孔子没有什么妄想、妄念。

    绝四,第一个就是主观,毋意:意是主意,可是孔子没有什么主观、意气,因为他毋我。

    为什么他毋必?必是必定,是个专制、独裁,就是我说这个样子,就一定要这个样子,不这个样子不行的!这是专制者的态度、独裁者的思想。

    孔子不独裁,即使他做天子,也是“吾从众”,其实毋必也就是“吾从众”。例如臣子应该在下边拜天子,可是对老年人可以优待他;好啦!你可以到上边来,不用拜了,你平身免礼了。总之,合乎大众的,他就去做,不专断独裁。

    毋固:固是固执不通,是愚而好自用,见而好自专。本来是愚痴的,他却认为他那个愚痴的办法比谁都好。见而好自专,专断独裁,也是犯了第二个“必”的毛病。

    毋我:没有一样事情不是为我自己做打算的,这叫做“我”。因为孔子没有我,所以什么事也没有“必”,也没有“意”,也没有“我”,也没有“固执”,都没有了。

    前面那三个,就因为有个“我”,所以才会有那些个毛病,你若是“我”都空了,不为自己自私、自利,那个“我”在什么地方?所以说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这也包括在这四个之内。”燕姬说完看着公子赢稷,希望赢稷能够有所理会!

    对于燕姬今日的举动,公子赢稷也是十分的困惑,不过言辞之中,分明已经在告诉自己,自己已经知道了好多的事情,对于自己的举动,也是表示了反对!不过公子赢稷希望趁此,能够捕捉到燕姬到底想说些什么,随即问道:

    “为什么孔子能这么样?”

    “孔子如此,皆是因为“无我”,没有我执,我执已经空了。才能空我执;若不是圣人的心肠,就空不了我执。就如同眼下的人,只是看到了一个我,而没有看见我之外的东西,只是在乎我,而没有在乎我之外的感觉,既然如此,也就没有无我的状态可言,假装的‘无我’是装不长久的,人家一眼就能看得出来的,这个地方就要有真功夫,平时要有诚心。

    “毋我”,前面第一个“毋意”,中间“毋必”、“毋固”,就因为孔子无我执,把“我”看的很超然,所以什么问题都没有了。人为什么惹祸?为什么搞得不快乐?为什么烦恼?就因为意、必、固、我,这都是心意识所想的,不是真理的所在处。

 第五百八十八章 秦武王偷梁换柱 玉蝴蝶长袖善舞(二十五)

    前面那三个,就因为有个“我”,所以才会有那些个毛病,你若是“我”都空了,不为自己自私、自利,那个“我”在什么地方?所以说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这也包括在这四个之内。”燕姬说完看着公子赢稷,希望赢稷能够有所理会!

    对于燕姬今日的举动,公子赢稷也是十分的困惑,不过言辞之中,分明已经在告诉自己,有些事情,是无法瞒住了,言语之中,对于自己的举动,也是传达了不满的意思!不过公子赢稷还是希望趁此,能够捕捉到燕姬到底想说些什么,随即问道:

    “为什么孔子能这么样?”话中透露着的,还是燕姬为何要如此的做法,到底是什么意思,不过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燕姬还是将自己的意思,假借着圣人的嘴,说了出来!

    “孔子如此,皆是因为“无我”,没有我执,我执已经空了。才能空我执;若不是圣人的心肠,就空不了我执。就如同眼下的人,只是看到了一个我,而没有看见我之外的东西,只是在乎我,而没有在乎我之外的感受,既然如此,也就没有无我的状态可言。

    圣人云‘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但凡是假装的‘无我’是装不长久的,人家一眼就能看得出来的,这个地方最是检验真功夫,平时要有诚心,否则的话,事到临头的时候,还是会太顾及自己的感受!

    “毋我”,前面第一个“毋意”,中间“毋必”、“毋固”,就因为孔子无我执,把“我”看的很超然,所以什么问题都没有了。人为什么惹祸?为什么搞得不快乐?为什么烦恼?就因为意、必、固、我,这都是心意识所想的,不是真理的所在处。如果没有孔夫子,世人的生命还有什么价值。孔夫子教导五伦、八德、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这是人人所必须要明白的。人人若能把仁、义、礼、智、信做得圆满,人的资格就圆满,如果不懂仁、义、礼、智、信,可以说不是人!”

    燕姬的话,让公子赢稷一下子惊呆了,实在没有料到,燕姬会有这样的惊人之语!虽然没有说自己一句,但是无形之中,每一句话都是说给自己听的,让公子赢稷的心中,如同压着一块巨石一般。

    喘不过气来,不过更为直观的感觉,还是如同,吃了死人肉一般,无比的恶心,但是找不到反驳的话语,公子赢稷面红耳赤,场面一下子变得十分的尴尬,虽然明明摘掉燕姬的话中有话,但是自己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不过正是这样的变化,让燕姬觉察到了里面的端倪,从另一个方面,也确信侍卫们的话,绝对不是空穴来风,不过眼下也没有真凭实据,实在没有继续质疑下去,燕姬见时候也差不多了,再问下去的话,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倒不如顺水推舟,不要惹恼了公子赢稷,也好在自己离去之后,能够更好的善待自己的女儿,燕姬说道:

    “不知公子,找奴婢有何指教?”二人说话的时候,小丫头就有些不耐烦了,不过见父母的表情,如此的严肃,也是不敢随意的插上一句,不过眼下有了空档,小丫头趁机接过话头嘟囔道:

    “父亲前来,一定是想和翎儿玩耍的!”此话一出,倒是让紧张地气氛,一下子缓和了不少,在孩子的面前,公子赢稷还是能够维护一个父亲的形象,言辞答辩也是甚有章法,不会失去有了分寸。

    见姑娘上前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