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苏联-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大林忽然皱起了眉头,说道:“卡冈诺维奇同志,你说你们忠于我,这也许是偶然脱口而出的一句话。

  但如果这不仅仅是偶然的一句话,而是出于你真心的,那我就建议你们放弃那些忠于某些大人物,包括我的‘原则’。这不是布尔什维克应有的行为,布尔什维克不应该忠于某个个别的人,而是应该忠于工人阶级,忠于党和国家。

  作为布尔什维克,这些对工人阶级,对全联盟共产党的忠诚是必要的。但请你们不要把这一忠诚与对某些大人物的忠诚混为一谈,不要与旧知识分子无聊的迂腐风气混为一谈。”

  熟悉苏联历史的你,可能会对这番话有一定的印象。

  就在1930年8月,斯大林也说过类似的话。

  其实,斯大林本人也不喜欢个人崇拜,多次发表了类似的言论,说明自己对这些崇拜反感。这并不单是作者的主观推测,而是客观的事实。有非常多的证据说明,这么多年来,斯大林一直都激烈地反对树立对自己的崇拜。

  1938年,有人提议把莫斯科改名为斯大林诺达尔。但建议很快遭到斯大林的强烈反对,结果莫斯科还是叫莫斯科。

  早在1934年,全苏老布尔什维克协会曾经提议在斯大林55岁生日时,举办一系列的宣传、庆祝活动,结果斯大林做出了这样的批示:“我反对!因为类似的倡议会加剧个人崇拜,这是有害的,也是不符合我党精神的!”

  从一些斯大林的信件、讲话和座谈会的稿子里,我们都能看出这一点,但由于资料实在是太多,我就不一一引用了。还是继续说故事吧。

  卡冈诺维奇刚走,斯大林就把秘书叫了进来。

  “斯大林同志,请问有什么工作要交给我吗?”

  “很简单,帮我通知新西伯利亚州委第一书记维拉迪摩·曼图洛夫同志,叫他来克里姆林宫一趟。”

  “理由?”

  斯大林又吸了一口烟,笑了一笑,说:“就叫他来莫斯科一趟,不用提理由。”

  

第三十一章 两张火车票

  下午,在二千八百多公里外的新西伯利亚。

  “曼图洛夫同志,这是克里姆林宫发来的电报。”

  一听到克里姆林宫,曼图洛夫就知道是谁发来的。“安娜,请问这是斯大林同志发来的吗?”

  “是的。你自己看。”

  曼图洛夫接过电文,仔细地阅读,发现有点不对劲。

  电文上是这么写的:“曼图洛夫同志,请尽快来克里姆林宫一趟——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去克里姆林一趟?什么意思?”曼图洛夫自言自语地问道。

  安娜还以为曼图洛夫在问她问题,于是回答道:“什么意思?斯大林同志想见你一面啊。”

  曼图洛夫回过神来,回应道:“他为什么要见我一面?为什么要召我过去?”

  “这还有问吗?卡冈诺维奇同志刚走,斯大林同志就叫你去克里姆林宫,大概是卡冈诺维奇同志在斯大林同志面前赞扬了您,他听了觉得很满意,就把您召过去表彰一下。”

  “表彰?他发封贺电过来就行了,用我亲自过去吗?”

  安娜晃了下美腿,说:“这我就不知道了。可能他……要把您调到中央。”

  “你忙去吧,我明天就启程。我去莫斯科期间,州里的工作就交给州委第二书记契尔年科同志,你留下来帮他忙。”

  “我不用去了吗?”

  “领导想见的人是我,而不是你。你就留下来帮契尔年科同志,别想着开小差。”

  “那好吧,我忙去了。”

  和安娜相反,曼图洛夫并不对这次召见感到乐观。

  他觉得,斯大林之所以没有在电报中交代原因,是因为他想隐藏这次召见的真正目的。

  为什么要隐藏?因为他怕曼图洛夫知道真正的原因后,会潜逃国外,不敢过来。

  为什么会要潜逃?曼图洛夫总感觉斯大林的真正目的是清洗自己。

  当然,事实并不是这样,曼图洛夫也觉得不会是这样。但他做人总是有一个坏习惯,事情发生前,总会先做定最坏的打算。

  作为斯大林领导之下的干部,他根本没有不去的理由。而根据客观的形势评估,斯大林应该没有清洗他的打算。

  为什么?第一,他的政绩还算不错,斯大林未必会把这样一个人才给清洗掉,这样做太浪费了。

  第二,如果斯大林真有清洗他的打算,那他直接打个电话或者发个电报给内务部新西伯利亚州局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年轻人召过去这么麻烦。

  思来想去之下,曼图洛夫想出了一个挺接近的答案。他觉得斯大林之所以召见他,是想从他那里了解埃赫案的信息。

  就在早上,曼图洛夫已经从《真理报》上得知了叶若夫被捕的消息,而前新西伯利亚州委书记埃赫其实是叶若夫集团的其中一份子。

  当然,这只是召见的其中一个目的。要了解埃赫案的来龙去脉,斯大林打个电话过来,或者发个电报过来就行了,根本用不着把曼图洛夫召过去。

  安娜刚走出办公室,又被曼图洛夫叫了回去。

  “安娜,刚才忘了跟你说一件事。”

  “什么事?”

  “帮我买两张去莫斯科的火车票,今晚八点的。”

  “两张?还有谁陪你去?”安娜好奇地追问道。

  “你尽管买就是了,别那么多废话!”

  安娜刚走,曼图洛夫窥视了外边,见外面没人,就给卡蒂娅打了个电话。

  “是喀秋莎吗?”

  电话里的女人用温柔,妩媚的语气回答道:“是我。请问你有什么工作要交代给我吗?还是跟我说私事?”

  “私事。”

  然而,卡蒂娅并不喜欢在上班时间聊私事,他觉得这样会影响工作,“私事?下班再聊。别打扰我工作。”

  曼图洛夫连忙补充了一句,“是紧急公事!”

  “什么紧急公事?你不会是想约我出来和下午茶吧?”

  “不,比这还紧急!”

  卡蒂娅边晃着她那双雪白的,滑嫩的长腿,边说道:“什么事?说来听听。”

  “今晚早点下班,回家收拾行李。我买了晚上八点去莫斯科的火车票。”

  “什么?去莫斯科干嘛?有什么公事?”

  “斯大林同志叫我去克里姆林宫一趟。”

  “哦,他有叫我吗?”卡蒂娅问道。

  “没有。”

  其实,卡蒂娅知道对方的用意,但还是故意地问:“那我为什么要去?”

  “既然去了莫斯科,那总不能不去我岳父伏罗希洛夫同志吧。再说了,你在新西伯利亚都呆了几个月了,你总不能不回家看看吧。”

  “说到底,你还是想找一个女人陪你逛莫斯科。”

  “是,那又怎么样?如果你不答应,我就叫第二个女人陪我。到时你别反悔。”曼图洛夫故意挑逗道。

  “你敢?”

  “那你去还是不去?”

  卡蒂娅当然不敢不答应,否则曼图洛夫真找了第二个女人怎么办?“去。今晚七点半,新西伯利亚火车站等。”

  “好的。么么哒。”

  “么么哒。”

  这时,州共青团第一书记尤里·安德罗波夫走进了卡蒂娅的办公室。他一手抢过电话,然后对卡蒂娅说:“伏罗希洛娃同志,你在和谁通电话?”

  “我老公。”

  “现在是工作的时候,谁让你用电话讲私事的?”

  没办法,尤里·安德罗波夫就是这样。这个人无论是对别人,还是自己,都有很严格的要求。就是这种严格正经的态度,令他在我们伸出的世界里成为了后人评价最好的苏联领导人。

  “是公事。”卡蒂娅委屈地回答道。

  “是吗?有这么说公事的吗?别以为我刚才听不见你发出‘么么哒’的声音。”

  “你自己问他吧。”

  “好。”

  尤里拿起电话,对电话里的人说道:“这位同志,请问你有什么公事要和伏罗希洛娃同志商量吗?”

  曼图洛夫翘着二郎腿,拿着电话问道:“请问你是尤里·安德罗波夫同志吗?”

  “是,请问您是哪位?”

  “我是新西伯利亚州委第一书记维拉迪摩·费多罗维奇·曼图洛夫。我刚才有些公事上的事情要和卡蒂娅商量。”

  “什么事?您约她去火车站干嘛?”尤里·安德罗波夫毫不识趣地追问道。

  “是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