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双灼热的眼睛,短暂而深情地凝望了数秒,两个灼热的嘴唇再次纠缠在了一起。
大将同志的双手在书记同志的滑背上来回擦动,劳碌一天的他,将这天最后的一点精力献给了一生中最爱的人。
217 要塞区之间的空隙
除了克里姆林宫以外,斯大林最喜欢待的地方,就是位于莫斯科西郊的孔策沃别墅。? 要·
这座别墅,面积达1000平方米,内部装饰简单,外墙被漆成深绿色,看上去平平无奇,实际上却是克里姆林宫权力场的延伸。
身处这座别墅里,斯大林的感觉是安心的,因为这座被茂密树林环绕的别墅,配备着当时最先进的保安系统,有两道围墙守护,其中一道围墙还有监视孔。
负责别墅的,是保安工作的是经验丰富的苏联军人,配备了当时最为先进的枪械,由鲁缅采夫少将领**。
严密的保安程度,让首次进入这座别墅的曼图洛夫为之惊叹,如果能在这样的地方,无忧无虑地,和心爱的女人度过余生,那该多好!
在值班主任鲁缅采夫少将的带领下,曼图洛夫来到了斯大林的办公室里。只见一名面容消瘦,眼泡发肿,眼球布满肉丝的老人家坐在中间的办公桌上。
除了这名老人家和曼图洛夫以外,身处办公室里的,还有另外7个人,包括国防委员会的马林科夫、贝利亚、莫洛托夫和沃兹涅先斯基,还有苏联红军的沙波什尼科夫、华西列夫斯基和瓦图京。 ?·
这7个人,按照自己的衣着,分别坐在了左右两侧的沙发上。坐在斯大林左侧的,是身穿西装的莫洛托夫、马林科夫、贝利亚和沃兹涅先斯基,而身穿军装的沙波什尼科夫、华西列夫斯基和瓦图京,则坐在了斯大林的右侧。
身穿大将军服的曼图洛夫,一走进来就发现了作为编排的规律,看见绿色的那边还有一个空位,马上就找到了自己该坐的位置。
“斯大林同志,贝利亚同志,莫洛托夫同志……华西列夫斯基同志,早上好,”在坐下之前,曼图洛夫先走到办公室的正中间,依次地,向在座的众人打了个招唿。
“曼图洛夫同志,”斯大林指着沙波什尼科夫旁边的那个空缺的位置,说:“请坐吧。”
曼图洛夫微微地,点了下头,然后坐在沙波什尼科夫元帅的旁边。
“同志们,根据最新的战报,德国人已经向白俄罗斯和拉脱维亚一带的防线发起了攻击。”见人来齐之后,斯大林马上向众人说明了当下的局势,“他们集中了优势的兵力,对西方面军和西北方面军发起了勐烈的攻击,请问你们有什么看法?”
最高统帅的问题,在座众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道问题,实在是太过空泛,究竟是哪方面的看法,怎么样的看法,在座众人的心中都没有底。他们互相对望着,希望有一个人能够挺身而出,解答最高统帅的问题,但没有人愿意出声。
“你们都是干什么的?为什么没有一个人能够回答我的问题?”斯大林的脸色十分难看,那苍白的面孔,布满血色肉丝的眼睛,令人望而生畏。
“斯大林同志,”一把年轻的声音打破了局面,“我认为,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有可能会集中兵力,向斯卢茨克和莫济里要塞区之间的地域,还有波洛茨克…多克希齐一带的地域发起攻击。”
“为什么?”斯大林听到曼图洛夫的声音时,那副羞怒的,不易亲近的面孔,马上变得慈祥和蔼。
“这次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战略目标,我想大家应该都猜到,是要占领并夺取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都明斯克,继而向斯摩棱斯克推进,打开通往莫斯科的门户。
白俄罗斯的首都,有一道坚固的防线保护着,也就是曼图洛夫防线的明斯克要塞区和斯卢茨克要塞区。但我想大家都知道,在明斯克要塞区和波洛茨克要塞区之间,有一个长数十公里的空袭,而在斯卢茨克要塞区和莫济里要塞区之间,也有一个很大的空隙。
如果我是德国人的话,一定会从这片缺乏防御工事的地带入手,突破苏联红军的战线,然后集中机械化部队主力,在明斯克以东地区包抄部署在明斯克一带的第3、第13集团军,继而围歼他们。”
曼图洛夫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心里其实并没有底。因为在史上,德军并没有采取他刚才所说的那套战术,没有绕过旧国境线防线上的空隙,而是直接地,进攻明斯克和斯卢茨克要塞区,突破要塞区上的防线,继而攻下明斯克。
不过,在曼图洛夫所处的平行宇宙里,由于那道位于旧国境线上的防线得到了升级,防御力得到了很大的增强,德军突破明斯克要塞区的难度大大地增加。
再加上德国空军并未取得制空权,他们的侦察机难以查清各个暗堡的位置,轰炸机难以对要塞区进行足够的轰炸,也增加了德军突破要塞区防线的难度。
既然这样,德国人很有可能会采取另一种做法,就是像曼图洛夫所说的那样,直接从要塞区之间的空隙入手,在那些防御较为薄弱的地方突破苏军的防线,然后发挥机械化部队的优势,迅速在明斯克以东完成对第3和第13集团军的包围,歼灭明斯克一带的苏军主力。
这个分析不无道理,但德军会否这样做,曼图洛夫很难预料得到。
斯大林注视着放在大桌子上的地图,用铅笔在相关的地带做下了记号,“曼图洛夫同志的分析很有道理,如果我是德国人的话,我也会这么做。”
斯大林把目光投到了苏军副参谋长瓦图京的身上,说:“命令西方面军,增强对斯卢茨克和莫济里要塞区之间地域,还有波洛茨克…多克希齐一带地域的兵力部署,防止德国侵略军从要塞区之间的空隙突破战线。”
听到最高统帅的命令,瓦图京立马站起身来,铿锵有力地说:“是!”
“斯大林同志,”沙波什尼科夫看着挂在墙上的大地图,皱了下眉头,“我们也不能排除德军直接向明斯克要塞区和斯卢茨克要塞区发起正面进攻的可能性。”
“鲍里斯米哈伊洛维奇沙波什尼科夫同志,”斯大林把目光转移到沙波什尼科夫的身上,称唿了他的全名,“任何一个可能性都是不能被排除的,但德军正面进攻曼图洛夫防线的可能性有多大?成功率有多大?或者说,他们为什么要正面进攻明斯克和斯卢茨克要塞区?”
“斯大林同志,我的意思是说……”
218 瓦图京
“斯大林同志,”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分析道:“德军正面进攻明斯克要塞区和斯洛尼姆要塞区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我的意思是说,如果敌军发现我们将大量的兵力部署在斯卢茨克和莫济里要塞区之间地域,还有明斯克和波洛茨克要塞区之间的地域上,他们可能会因为我们早有准备,担心我们给他们设下了陷阱,而选择正面进攻明斯克和斯卢茨克要塞区。”
沙波什尼科夫作为苏联红军里最有资历的其中一名将领,说起话来,分量很重。他从1901年就加入了军队,在军队里待了40年的他,军事经验十分丰富,他他思路广阔,头脑敏锐,善于分析,谦虚宽厚,纪律严明,深受斯大林的重用。
然而,这样一名优秀的将领,在性格上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戎马生涯四十多年的他,在性格上偏向软弱,不敢据理力争。
早在1940年,苏联紧张备战之时,斯大林让沙波什尼科夫就德国入侵可能采用什么计划,起草一份全面的参谋报告。
沙波什尼科夫在报告中认为,德国的主攻方向将在波罗的海和普里皮特沼泽地之间,目标是斯摩棱斯克和莫斯科。
他在同年九月的政治局会议上,向斯大林汇报了他的想法。虽然斯大林仔细听取了这一汇报,却对它不以为然,认为德军的主要突击方向是西南方向,否决了这一由沙波什尼科夫做出的报告。
沙波什尼科夫的报告是准确的,德军在战争爆发后,的确是以进攻斯摩棱斯克和莫斯科为主要目标,主攻方向是在波罗的海和白俄罗斯一带。但斯大林却把军队的主力集中在西南方向,导致西方面军和西北方面军兵力不足,而西南方面军却有多余的兵力。
结果,在开战之初,西方面军的防线迅速被突破,整个方面军在短时间内被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优势兵力击溃。
要不是曼图洛夫在开战之前改善了军队的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