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苏联-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搞了这么久,都没能生产出任何一台符合规格的涡轮机?”

  “主席同志,我很遗憾的告诉您,我们遇到了很多难以克服的技术问题,所以研发工作的进展并不顺利。”总工程师微低着头,向曼图洛夫汇报道。

  “技术问题?你们都已经得到所有相关的技术文件,还得到了一个勃朗…鲍维利公司生产的实体样本,还能遇到怎么样的技术问题?就算有,相信你们应该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吧。”

  这时,一把女声传进了曼图洛夫的耳中,“是的,曼图洛夫同志,我们的确有实体样本,也有瑞士人提供的技术文件。但这些技术文件的内容并不完善,而且我厂的设备并不符合生产这种蒸汽涡轮机的要求。

  所以,我们花了一些时间,用于填补技术文件上,所存在的漏洞,并且连同重型机械人民委员部的专家们,研制符合生产要求的加工设备。”

  说话的女人,是工厂里,少有的女工程师,也是厂里最年轻的工程师。在曼图洛夫上任副总理,并且宣布给各个研发机构增派人手之后,这个刚从莫斯科国立技术大学毕业的女工程师就被调来了哈尔科夫,参与蒸汽涡轮机的研发工作。

  “那现在的进展怎么样?”曼图洛夫问道。

  “目前,技术文件上的空洞都已经被填补。而重型机械部的同志们,也研发了符合规格的生产设备,但是设备的生产、运输和测试都需要时间,所以我厂再过一段时间才能开始生产用在苏维埃级战列舰上的蒸汽涡轮机,两个月之后,才能完成生产六台涡轮机的任务。”

  “很好,”曼图洛夫转变了表情,“希望你们能够完成生产目标,这样的话,苏维埃乌克兰号战列舰才能早日下水。”

  “放心吧,同志,”总工程师承诺道:“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170 T…34/85


  在哈尔科夫涡轮机工厂那边转了一圈,曼图洛夫对蒸汽涡轮机的生产建立了初步的认识,也对苏维埃级战列舰的完工时间有了初步的估算。

  虽然蒸汽涡轮机的研发工作未如理想,但至少没有像历史上的那样泡汤。如果真如预想般,在两个月以内生产出六组蒸汽涡轮机,苏维埃乌克兰号战列舰就有可能赶在1942年或之前完成建造。

  至于一号舰苏维埃号,就已经装上了瑞士勃朗…鲍维利公司所制造的三台蒸汽涡轮机,建造工程也已经完成了大半,估计在1941年3月就能下水,1941年6月,也就是苏德战争爆发的月份,就能进入海军服役。

  到时,苏维埃号将会成为波罗的海的霸主,就连德国最为著名的俾斯麦号,也不是苏维埃号的对手。而如果乌克兰号也能在黑海下水的话,到时苏联就能够牢牢地,掌握黑海的制海权。

  除了参观涡轮机工厂以外,曼图洛夫这次来访哈尔科夫,还要参观当地的坦克工厂。

  为了节省时间,原本两天的行程被他压缩在了同一天进行。这样的话,他就可以在晚上坐飞机离开哈尔科夫,回到莫斯科抱老婆。

  站在生产线旁,曼图洛夫已经感受到钢铁洪流在壮观景象。一辆辆的钢铁怪物,就像河水流淌那样,在生产线上流动。

  而生产线上的钢铁怪物,就是世界上最先进,作战能力最强的T…34坦克。这种从T…34/76改进而来的中型坦克,不但换上了威力更大的85毫米D…5T主炮,还增加了装甲的厚度,提升了防护能力。

  另外,原来的T…34/76双人炮塔被改成了三人炮塔,提升了作战效率。由于炮塔的体积有所增大,因此T…34/85得到了“T…34大头版”的称号。

  “科什金同志,这是T…34/85中型坦克?”曼图洛夫从较大的炮塔上,认出了这款“大头版”的T…34坦克。

  “是的,曼图洛夫同志,”科什金自豪地笑道:“经过改进之后,这款坦克无论是在火力、防护力和机动性能方面,都已经超越了世界上任何一款坦克。

  85毫米的主炮,可以在1000米的范围击穿105毫米厚的装甲。据我所知,现在没有任何一款坦克拥有这么厚的装甲。”

  “这么说,T…34/85中型坦克可以在1000米的距离击穿任何一款坦克的前装甲?”曼图洛夫明知故问道。

  “是的,但我并不能排除其他国家研制出装甲超过105毫米的坦克。不过,现在看来,应该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做到。”

  的确,在当时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研制出装甲厚达105毫米的坦克。当时德国最为先进的四号坦克,正面装甲也只有80毫米厚,而T…34/85所装备的85毫米主炮,可以在2000米的距离击穿80毫米的装甲。

  但装备75毫米Kwk…37主炮的四号坦克,却无法在任何距离击穿T…34/85的正面装甲。这样看来,苏联一辆T…34…85坦克可以在战场上以一敌十,几乎没有任何一辆德国坦克有能力击毁它。

  只不过,在1942年,德国的虎式重型坦克面世之后,这款能够轻易虐杀四号坦克的T…34,就要面临一个强大的对手。

  论火力,装备了88毫米KWK…36主炮的虎式坦克,可以在1500米的距离击穿T…34/85的装甲。

  论防护力,T…34/85装备的85毫米主炮,要在500米以内的距离才能击穿虎式坦克的120毫米正面装甲。幸好,在机动力、可靠性和维护方面,T…34/85则占尽了优势。

  曼图洛夫作为一个对苏联历史有点研究的穿越者,也知道德国虎式坦克的威力,也知道苏联人应对的方法,那就是开发威力更大,防护力更强的IS系列坦克,或是在T…34的基础上,开发出防护力和火力都强的T…44…100坦克。

  可是,如果在虎式出现之前,研发出T…44…100,或是IS系列坦克,只会加速更强的“虎王坦克”的出现。

  所以,曼图洛夫并没有打算在这个时候向科什金透露T…44…100的设计,就算透露了,这个一个月后就会患上肺炎去世的可怜人,也做不了什么。

  否则,如果在1941年,苏军就上T…44坦克的话,恐怕聪明的德国人只会提早研发威力强大的虎王坦克,或是研发一款加强版的虎I坦克。到时,苏军将要面对更大的麻烦。

  “我也不排除这个可能性。即使没有这个可能,你们也要做好研发新型坦克的准备。”曼图洛夫预示道:“如果这款坦克在战场上被敌人俘获,他们很有可能会开始研发一款能够抗衡T…34,甚至能够在远距离摧毁T…34的坦克。

  所以,你们应该要做好准备,研发一款防护力更好,主炮穿甲能力更强的新型坦克。但研发工作可以慢一点,就算研发出来了,也要在敌人推出新一代坦克之后,才能投产。

  否则,如果这款先进的坦克落到了敌人的手上,我想您知道后果会怎么样。”

  “放心吧,曼图洛夫同志,”科什金点了下头,说:“我们520设计局将会把坦克研发的工作进行下去,争取研发出一款火力、防护力和机动力较强的坦克,提升我军的作战能力。至于新型坦克的投产,到时候视乎情况再决定吧。”

  “很高兴您能保持这份上进心。研发新型坦克固然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要提升T…34的可靠和生产品质,同时也要设法在不影响生产质量的情况下,降低生产的成本。”

  虽然T…34中型坦克被公认为二战最好的坦克,在火力、防护、机动以及易生产性,达到最佳的均衡状态。但是在战争初期,坦克的可靠性存在一定的问题。至少在1941年开战的头两个月内,损失的T…34一半以上是因抛锚而被放弃的。

  另外,T…34的生产成本虽然较其他的同级坦克低,但依然有不少降低的空间。初期的T…34坦克部件比较多,生产较为复杂,每辆成本超过26万卢布。但经过改进之后,生产成本降低到了每辆19。3万卢布。

  如果科什金能够在战争开始前解决可靠性的问题,因为抛锚而损失的T…34坦克数目就会大大地减少。如果能够降低生产的成本,苏军就可以利用这些节省的资金,生产数量更多的坦克。。

  a



171 战争准备


  在各个设计局、学术机构和工厂的努力下,VK…107、M…82FN引擎的研发工作已经在1941年初完成,分别装配到新的雅克…3和拉格…5战斗机上。

  装配了Ash…82FN引擎的“拉格…5”,被命名为“拉…7”,最高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660公里,和德国的BF…109F、Fw190A不相伯仲。

  而装配了VK…107引擎的雅克…3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