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重铸天朝-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柱香的时间很快就到了,赵明看着还是依然紧闭的龙宅大门,以为他们将要负隅顽抗,当即慢慢把右手抬起,就要示意弓箭侯的弓箭手放箭时,

    龙家厚重的大门,便吱呀呀从里面慢慢打开了,那些个逃入龙家大宅的龙家子弟压着龙云,战战兢兢的从里面鱼贯而出。

    一出府门,那些龙家子弟便丢弃了刀枪,双膝跪地求饶道:“还请大王饶命,我等皆是良善子弟,上有老下有小,还请大王网开一面。”

    “把他们都压下去!分开审问,看看这龙家有多少家底!”赵明没有心情和这些投降了的龙家子弟浪费时间,直接对着李三才下令道。

    “是!”李三才微微拱手,道了一声后,便招呼了一下侦骑营的夜不收,上前将那些龙家子弟带走!

    很快,在龙家大宅的府门前,就只剩下了被五花大绑,扔在地上的龙云了。

    赵明只是淡淡的看了他一眼,对身边的石千吩咐道:“拿开他嘴上的布团,本王有事要问他!”

    石千微微一躬身,便上前蹲下,将堵在龙云口中的布团扯了出来。

    布团才一扯开,龙云自知活命无望,干脆破罐子破摔,朝着赵明的方向吐了口口水,怒骂道:“呸……!你们这群该千杀的流贼!我龙家与你们有什么仇怨,今日竟来灭我家门!我龙云就算是做鬼都不会放过你们的,你们等着吧!朝廷迟早会派遣大军前来将尔等乱贼剿灭的,本少爷就在下面等着你们……哈哈……!”

    赵明见他如此,便知道短时间内,是无法从他口中问出什么了,也不想浪费时间,直接对着石千道:“把他也押下去吧!交给侦骑营的李营长,告诉他,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让这龙云把龙家的家底都交出来。”

    “是!”石千道一声后,便拖着已经被五花大绑的龙云离开了龙家大宅的府门前。

    赵明见事情都已经处理得差不多了,便对着弓箭侯的军侯长王志,吩咐道:“王志,你带着你手下的弓箭手前去配合,黄起,李川他们清理和维护这雁山堡内的秩序吧!天就要黑了是该让兄弟们好好的过个年了。”

    “是!秦王!”

    看着王志领着麾下的弓箭手们渐行渐远的身影和这有些硝烟的雁山堡,一时之间,赵明心中感慨良多,但是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第124章

    时间过得很快,当赵明留在驻地的骑兵侯的骑兵们护送着女营和辎重营的人来到雁山堡时,天色已经暗了下去。

    此时的雁山堡已经完全的被秦军控制住了,那些剩下乡勇和龙家子弟也都被关押了起来,至于堡内的那这个百姓,赵明但是没有为难他们,只是下令不准他们出家门罢了!

    辎重的人一到,便开始了红红火火的烧制年夜饭,整个雁山堡的秦军又处在了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岁除等;是时值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夕因常在夏历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是汉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辞旧迎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节日。

    传说古代有一只四角四足的恶兽——夕,因冬季大雪覆盖而短缺了食物常到附近的村庄里去找吃的,因其身体庞大、脾气暴躁、凶猛异常,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每到腊月底,人们都整理衣物扶老携幼,到附近的竹林里躲避夕。

    这一年,村里的人们在收拾东西逃走的路途中遇到一位年纪约七八岁的孩子,饿倒在路旁。有位好心的老婆婆将孩子救醒,并要这孩子一起上山躲避恶兽——夕,这个聪明的孩子便与老婆婆一起跟着村子里的人来到了村后的竹林里。由于冬季在竹林里寒气逼人,大家冷得纷纷伐竹盖房、烧火取暖。这个被老婆婆救来的孩子就好奇的问大家:我们这竹林离村子那么近,就不怕夕会来到这里吗?有位老人回答他说:“我年小的时候就随乡亲们来这里躲避夕,雪很大的那几年因为它饿极了也追来过,可是它每次都看到乡亲们在这竹林里伐竹就匆匆忙忙的走了。”这个孩子想了想后,就告诉大家:“我有办法除掉‘夕’让大家从今以后不用每到腊月里就出来逃难。”大家听后都非常高兴,纷纷问该怎么办?这个聪明的孩子告诉大家:多砍一些竹节带着,今夜全村人都可以回家!在你们各家的门外挂一块红布,就好了,等到明天天亮之后夕就再也不会来了。乡亲们半信半疑的听着这个孩子的话,由村里的老者带着各自回了自己的家。

    很快入夜了,村民们由于害怕“夕”会来没有人敢睡觉,除都在自家的门外悬挂了红布条之外,就来到村中间的空地上,守着一些从竹林里带回来的一些碎的竹节。天气寒冷大家点了火堆取暖,饿了就拿些吃的出来……子夜,便听到一声震天的巨吼,大家恐惧的缩做一团。这时那个聪明的孩子突然间站出来告诉大家说:“我去把他引来,然后大家就往火堆里扔我们守了一夜的碎竹节。”

    还没等还好心的老婆婆伸手去拽,这个孩子已经来到了村口,孩子看到夕正在往村里硬闯,破坏了很多东西,于是他大声的叫到:你每年都来,害得百姓不能安居乐业,今天我一定要给你点厉害!!“夕”听到孩子的叫声,便循着声音追来过来,可是它看到家家门墙都挂着红红的布条就没敢进,于是顺着孩子的声音忍着挨饿的肚皮来到了村中央的空地这里。这时孩子大声地说:“乡亲们,往火里扔碎竹节啊!!”,可是大家因为害怕早已经站在那里礓住了,这个瞬间“夕”用他的角把孩子挑了起来重重的甩在了地上。村民们听到孩子落地的声音反应过来,纷纷往火里扔起了竹节。由于是砍伐不久,湿湿的竹节遇到旺火纷纷爆裂,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夕”听到这响声掉头鼠窜,没有再损坏村里的东西。

    天亮起来了,“夕”被人们扔到火里的竹节爆裂时发出的声音吓跑了,住户家因为门前挂的红条,夕没有进所以保住了,人们心中却高兴不起来。因为那个救了这个村庄的聪明的孩子被“夕”挑死了。而这一天就是正月初一。这个聪明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做“年”。

    因为“夕”没有死,所以每年的腊月卅十,大家都守着碎竹节等待着,希望早日除掉“夕”。可是一年年过去了,谁也没有再见过“夕”,有的只是大家为防止“夕”的到来燃放的爆竹与门前挂的红布条,然而却给我们留下了这个传说与过年的习俗:腊月卅的夜里,大家齐聚一堂吃着年夜饭,一起守岁等待除夕的钟声。放爆竹,贴门联。等到天亮彼此走访邻里给予问候与祝福。初一早上乡亲们彼此走访看看相邻有没有受伤说一些吉祥客气的话。希望来年的腊月“夕”不再来。

    崇祯二年,大年初一~即春节,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日,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因为汉儿都有除夕守岁的传统,虽然远在他乡,但是秦军中的士卒都还是坚持了这一传统。虽然即将攻打定边县城,士卒们急需休养,但是赵明也没有反对士卒们守岁,这是民族的文化与底蕴,怎能轻易放下!

    因为大家都是远在他乡,也没啥亲戚朋友要走访的,所以大年初一,秦军的人都闲了下来,除了巡逻的士卒外,其余的士卒都是在军帐中休息,补充睡眠。

    不过士卒们可以休息,秦军中的头头脑脑们却是没办法休息了,一大早,赵明便派亲兵将营以上的所有将官都召集到了龙家大宅的正厅内。

 第124章

    时间过得很快,当赵明留在驻地的骑兵侯的骑兵们护送着女营和辎重营的人来到雁山堡时,天色已经暗了下去。

    此时的雁山堡已经完全的被秦军控制住了,那些剩下乡勇和龙家子弟也都被关押了起来,至于堡内的那这个百姓,赵明但是没有为难他们,只是下令不准他们出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