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宰江山-第10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鲸肉太多,就要注意防腐,尤其是夏季天热时候。

那么鲸肉又该怎么防腐呢?

经过这些年的摸索,陈汉的捕鲸业已经总结出了一整套的处理方法。

先是将这些鲸肉反复的洗净放血,然后依照处理牛羊肉的方法,放入各种香料、调料煮熟,然后按照肉干的方法做成鲸肉干,这是最上档次的处理办法了。

这样处理后的鲸肉,味道真的跟牲畜肉质很相似,完全可以封成小包小包的售卖,价格跟海鱼干差不多少。

而鲸肉更方便的一种处理手法就是用烟熏干,或者说抹上一层重重的海盐,挂起来风干。

这种大块的鲸肉保质期很长很长,都可以从海边一直运到大西北的前线去。

说真的,捕鲸业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大量的鲸油,数量更多出许多倍的鲸肉也为国人的体质发育带来了不小的帮助。

再是农耕民族,吃肉对身子骨好的道理也是谁都知道的。

只可惜,捕鱼业这些年的发展虽然很快,但海鱼海货的价格依旧不便宜。沿海地带还好,再远一些的内陆,就是到了21世纪,海货也依然是高档货,这个年头想要海鱼贱的跟豆腐一样,那不可能!

所以,鲸肉是绝对的好东西。

为了保障鲸肉的产量,保证各捕鲸公司不一味的追求利益,将鲸鱼肉大批大批的舍弃,只追求鲸油,在各捕鲸公司贩卖鲸油的时候都要定下了一个对应量。

比如说你买了一吨鲸油,那么你就必须要有至少五吨的鲸肉出售证明。

这等于是给各家捕鲸公司戴上了一个金箍咒。

也所以,中国绝大部分的鲸鱼加工厂都建在了库页岛为中心的冰州府境内。境内鲸鱼资源丰富的冰州不仅资源丰富、区位优势也非常突出,是天然的捕鲸后勤基地及加工中心,应该充分利用的起来啊。

这东西真的浑身上下都是宝。

就连欧洲人普遍跟着鲸肉一块丢弃的鲸鱼骨头,那里头也能榨出油来。虽然这根本不能同鲸鱼厚厚的脂肪层的含油量相比,可是但积攒下来也绝对不是小数了。何况榨取完鲸油的骨头冷却后捣成粉末做成鲸骨粉,那便是上好的磷肥。鲸骨在高温蒸煮的过程中还会固定一部分氮,因此鲸鱼的骨粉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天然肥料,而且量相当大,大约能占到鲸鱼体重的6—7%的样子。

还有那鞣制完成的鲸皮,其厚度大约在两三毫米左右,可以拿去做皮衣、鞋子乃至是内甲。鲸皮制作的雨衣不但轻薄,而且防水性能极佳,尤其是耐寒,在西伯利亚的冬季酷寒下也不会变形断裂,是一种高品质的皮革。一条鲸鱼的皮完全可以制作一两千双雨鞋,抹香鲸这种大家伙的皮甚至能做两三千双鞋也不成问题。

所以,东方的捕鲸船同行对于欧洲同行杀一头鲸鱼一般只在海上割取掉鲸脂,再取下鲸脑,然后剩下的几乎都遗弃在了海里行为,眼红不已。这可真是在红果果的浪费。

鲸鱼的肝和内脏都是很有价值的。鲸肝可以制成鱼肝油,一些内脏也可以制鱼肝油,这是中国千年前的药典医书中就明确记载的珍品。

鲸鱼的内脏中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制成的鱼肝油可以当做营养保健品甚至药品来使用,给年幼需要补充这些维生素的小孩们服用,价值非常巨大。

这鲸鱼真的浑身是宝啊!只要能充分的利用起来,别想欧洲人那般挥霍无度,一头鲸鱼所能产生的效益就是过五十万的。

四月份是北极圈都变得温暖的季节,除非是必须的事情,不然,捕鲸船是不会在这个时候返回到库页岛本土的。

对于国内大片大片即将收获的麦田,这个温暖的季节,也是捕鲸船们丰收的季节。

真正忙碌在大洋上而无有打的收益的是往来于北美和南明州的移民船。

承天十五年五月,遥远的南洋对于西北和东北即将发生的战争更没有半点的感触。被命名为汉州的马尼拉,今天暴雨如注。

一批运输移民的船只刚刚离港,目的地是南明州。随船携带的还有大量的布匹、棉花、牲畜等。

时间是最好的‘良药’,当初陈汉的移民船抵到南明州的时候,那除了人口外,装载的可还有大量的农具、铁具、皮具、机械设备、五金工具,乃至武器弹药等工业制成品。

可是现在呢?

铁具和一些器械,南明州已经能够自我供给了。这里缺的还是布匹、棉花、牲畜这些基本资料。

这就像当初的南洋、缅甸一样,最早发现了紫檀、楠木、乌木之类的珍贵木材都要被运回本土处理,最多是转了一圈后以高级家具、雕塑、工艺品、马车车体等奢饰品的形式返销了回来。等于是从这些地盘再度收割了大量的金钱利益。

可是现在呢?几年过去了,南洋、缅甸,这些当地都已经建起了一座座家具厂,而且是高档家具。那些珍贵的木材就不应该用在造战船上,对于那些家具厂的东家来说,那一颗颗的柚木、楠木,甚至是檀木都被加进了船里头,真的是暴殄天物了。

只要是光用来造家具,看看他们的产量能提高多少?

不知道现在国内的高档家具的需求量有多大吗?

一些家具厂东家手里的订单都排到明年了。

这就是时间带来的变化,这就是发展。

汉州府已经再次进入了雨季,这地方的天气干湿两分,东部的太平洋面是台风发源地,伴随着雨季的瓢泼大雨,湿度大、台风多,这汉州府很明显的气候特征。

但昨日的大雨在今天早晨就停下了,清晨起来,外面空气真不是一般的清新。

吉田正平两年前从婆罗洲迁移到了汉州府城,前者还是有些乱,当初保安队和挺身队把当地的土着杀得有些狠了,到现在都有土着躲在密林深处,保持着抵抗。

吉田正平索性就搬家了。

妻子已经将早餐做好,主食是大米粥,配菜是一盘水果,一牒酱菜,一份黄豆芽炒豆腐,以及凉挑的虾米海带,另外还有一个馒头夹荷包蛋。

看吉田一家的早餐,你真的已经瞧不出有半点的日本味道了。

吉田正平三下五去二地将早餐吃完,扭头看了看门口,他八岁的小儿子正坐在那里玩泥巴。这是他最小的儿子,同时也是国语说的最熘的孩子。

也不知道是不是吉田家族的遗传,包括他和他那死在北美战场上的哥哥在一块,整个吉田家族的男丁说起国语来都带着一种外国味,让人一听就知道是移民,真正的移民。

只有这个没多大的小儿子,南京官话说的最地道,同时这也让他对小儿子更加疼爱。

“肉价又涨了,鸡蛋也涨了。”他的妻子在一边开始抱怨了起来,今天是旬末,学校不上学,工厂里也房间了,更吉田正平夫妇还住在一起的儿女们,除了精力旺盛的小儿子早早的起床玩耍,其他的都唿唿的在睡大觉。

“那些贪婪的小贩每来一次涨一次价,真是坏透了。不但这些涨了,芒果、香蕉也涨得很厉害。这政府就不管一管?”

吉田正平妻子说话的语气中带着一股不满意。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抱怨了。但是汉州不是当初的婆罗洲,这座大城市就这毛病,一到雨季就吃的喝的全涨价。

天知道这海龙王刮风下雨,碍着那些小商小贩们什么事儿了。可是人家还就涨价了。

吉田正平在前线受了伤,又从军医院转到了家中,他心里已经有谱了,自己很可能是再也回不到军队里去了。别看他那个位置不起眼,但盯着那位置的日本人多着呢。

说不准,哪天一个通知下来,他就要脱掉国防军的军装,变成汉州或哪个地方的警察什么的了。

吉田正平根本不关心老婆的嘟囔,吉田家又不是当年的穷光蛋了,就肉类瓜果涨价的那点小钱,还能吃穷了他们吗?

吉田正平哼都不哼一声,一手抓起夹着荷包蛋的馒头,一边眼睛盯着桌面上的报纸。

这是汉州府官方报纸,想要看到中俄前线最新的消息,汉州的私营报纸不能指望,那还要看官方。

吉田正平的主要关心点在东北,因为他的老部队在东北,因为他受伤也在东北。

东北的雅库斯克,这座城市只要被国防军打破了,那就彻底扫荡俄清了。就算列普宁带着少量俄军在阿尔丹山原里钻山洞,那也只是皮癣之疾。

整个东西伯利亚就算是帝国的地盘了,然后与北海连成一片,整个西伯利亚的一半就属于中国了。或许等到今年过年的时候,整个西伯利亚都是陛下的了,也很正常。

“唉。”可惜啊,他的侄子,他的儿子,吉田家的好几个男丁,都没能考中军校,甚至于连能上职高的都不多。这群笨蛋,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