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雷上校的第一份战报,在下午两点左右传了回来。他报告说。他们已顺利地到达了原新编团三营驻扎的高地,击溃了一个连的德军部队。当他派人上高地进行搜索时,发现被炸塌了入口的坑道里。好像还有幸存者存在。
我和基里洛夫看到这份情报时,第一反应就是莫非巴斯曼诺夫他们还活着。基里洛夫把洛普霍夫叫过来,神情严肃地吩咐他:“少校,你立即给别雷上校发电报,让他立即组织人手,将坑道的入口挖开,将里面的人营救出来。”
电报发出后不久,别雷上校的另外一份电报便到了。他在电报中说,根据侦察兵的报告。有一支由二十辆卡车组成的车队,正沿着公路朝北开。也许是为前线德军补充给养的车队,他除留下了部分人手继续挖掘坑道外。剩下的部队由他率领,南下去袭击德军的车队去了。
听说别雷率部队去迎击敌人去了,基里洛夫急得直跺脚,连声说道:“坑道的入口被炸塌,里面就会缺氧,要是不能尽快地将入口挖开,里面的幸存者就会因为缺氧而活活憋死。这个别雷上校也是,不先把我们的人救出来,却先跑去对付一支无关轻重的车队。”
而丹尼洛夫听说这事后,却是截然相反的反应,他奇怪地说:“军事委员同志,我认为别雷上校没做错啊,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消灭敌人。打仗哪有不死人的,总不能为了救几个不知道能否救活的指战员,就错过了消灭敌人的良机啊。”
我听完基里洛夫和丹尼洛夫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觉得也挺难办的,因为两人说得都有点道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全力救人,就会错过消灭敌人的良机;而把主要精力用于去消灭敌人,而把救人一事放在后面,好像也不太对头。
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一个两全之策,只好含糊其词地说:“行了,军事委员、副司令员,你们两人别争论了。别雷上校是前线的指挥员,他是一位有着十几二十年军龄的优秀指挥员,他懂得如何根据战场情况的变化,来做出正确的决定。”
又过了一个小时,我们等来了别雷上校的第三份电报。他说坦克分队遇上的是德军运送给养的车队,战斗没有任何悬念。看到几十辆坦克气势汹汹地冲过来,能调头司机直接就调头逃跑了,不能调头的,也乖乖地下车,高举着双手站在车旁等着当俘虏。
而基里洛夫显然没有耐心听别雷坦克分队的战果,没等洛普霍夫读完,他就迫不及待地问:“那些被困在坑道里的指战员救出来吗?”
我听到基里洛夫这么问时,也紧张地盯着洛普霍夫,深怕他说出大家所担心的内容。只见他咳嗽了一声,清清嗓子又接着往下念:“……坑道里发现了25名指战员,其中有新编团参谋长巴斯曼诺夫少校,三营长罗森贝格上尉。虽然坑道入口被炸塌,但幸好还有通气孔为困在坑道里的人提供氧气,否则早被憋死了。目前,已派被营救出来的指战员,驾驶缴获的卡车,押送被俘的德军官兵前往司令部所在地。”
当洛普霍夫读完后,几乎所有的人都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为我们25名指战员的死里逃生而庆幸。丹尼洛夫立即就吩咐别济科夫:“参谋长同志,请您立即派部队去接应他们。我们可不能让这些刚从死神手里逃回来的同志,再遭遇什么不测啊。”
对于丹尼洛夫的这个提议,别济科夫立即表示了赞同。他立即给警卫团长尤先科打了一个电话,命令他派一个连去迎接巴斯曼诺夫他们的车队。
巴斯曼诺夫他们的平安脱险,让我们大家心中悬着的石头彻底落地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大家都在急不可耐地等待着别雷上校的新战报,而我却在等待着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的最新消息。
傍晚时分,别雷上校的又一份电报来了。在这份电报里,他说他们与德军的坦克第19师的一个坦克营遭遇了。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德军的坦克营的28辆坦克被全部击毁,没有俘虏。而我军的t…34坦克有五辆被击毁,另外还有一辆自行高射炮受创严重,牺牲9人,负伤11人。
对于这样的战损比,所有人都感到了满意。丹尼洛夫还感概地说:“司令员同志,真是没想到啊,我们的坦克分队居然可以用这么小的伤亡,取得这么大的战果。我看等后方补充的炮弹到了以后,我们可以组织更多的坦克分队,去各个地段,对德军部队展开袭扰,那样我们就能取得更大的战果。”
………………………………
第一一五九章 釜底抽薪(上)
“副司令员同志,您真是太乐观了。道:“难道您没发现别雷坦克分队的弱点所在吗?”
“弱点,什么弱点?”丹尼洛夫一脸茫然地说道,“我觉得像他们这样打挺不错的,遭到他们攻击的德军部队,如果没有飞机和大炮的掩护,是根本挡不住他们的突击。”
别济科夫一把抓起桌上的地图,拿在手上走到了丹尼洛夫的面前,指着上面对他说:“副司令员同志,您看看,别雷上校的部队,就只能在集团军防御地段内活动,如果他们向南越过雅科夫列沃,那么就会因为无法补充燃料和弹药,而被德军的飞机大炮像打靶一样干掉。”
丹尼洛夫接过别济科夫手里的地图,反复地瞧了几遍,瘪了瘪嘴说道:“我还以为只要多组织几支这样的坦克分队,就能大大地削弱德军的实力呢,没想到还是要收到后勤的限制,真是空欢喜一场。”
“副司令员同志,话也不能这么说。”看到丹尼洛夫一脸沮丧的样子,我连忙拿起一份刚收到的电报塞进他的手中,同时安慰他说:“从白天侦察的情况看,德军原来打算把装甲第19师和另外一个步兵师,也调往普罗霍洛夫卡地区,但遭到别雷上校他们的袭击以后,德军停止了调动,目前还停留在原地。”
丹尼洛夫听我这么说,连忙拿起电报,仔细地将上面的内容快速地浏览了两遍,然后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说道:“不管怎么说,别雷上校他们的行动,还是非常成功的。至少又牵制了德军的一部分兵力,使他们不能集中优势兵力,攻击我军防御地带的某一点。”
“虽然目前德军在我们的防区内,占不到什么便宜,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我苦恼地说道:“不过他们已成功地将我们的防线割裂开来。让第一道防线的三个近卫师陷入了各自为战的境地,将我们最初的计划全打乱了。目前,这三个师只能勉强自保,而无力对德军发起有效的进攻。”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别济科夫简短地问道:“如果不尽快改变现状的话。就算开始大反攻,估计前面的三个近卫师,也会像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时的第62集团军一样,只能固守在现有的阵地上,靠顽强地防守来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
“副司令员同志。”听到别济科夫的问题后,我把目光投向了丹尼洛夫,虚心地向他请教说:“您有什么好办法吗?”
丹尼洛夫把手里的地图放在桌上后,摇了摇头,故作深沉地说:“要想把我们所有的力量集中起来,是非常困难的。除非……”
“除非什么?”见到丹尼洛夫要卖关子,别济科夫急吼吼地问道:“副司令员同志,您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呗,别这样吊我们的胃口行不行?”
“你们过来看,”丹尼洛夫把我们叫到桌前。:“为什么我们最前沿的三个近卫师,如今都处在各自为战的境地,就是因为兵力过于薄弱,所以才会被优势的德军分割开。”
“副司令员同志,”正在写报告的基里洛夫放下手里的笔,探头看了一下,试探地问道:“如果我没有搞错的话,您的意思是让我们派出有生力量去加强这些部队,加强他们现有的实力,重新恢复第一道防线失去的所有阵地。对吧?”
我听完基里洛夫的分析。立即就把目光转向了丹尼洛夫,看他有什么样的反应。没想到他居然点了点头,肯定地说:“没错,军事委员同志。您说得对,我就是这个意思。”他转过脸望着我说,“司令员同志,我始终不明白,您的手里明明还有完整的近卫师,可您为什么迟迟不愿意把他们投入战场呢?”
“现在只是战役的初级阶段。我们就把所有的力量都投进去,等打到后期,我们那里还有可以动用的机动兵力?”我没有告诉他们的真相,就是再过几天,苏军就将展开全面的反攻,我可不想将反击的主力部队,摆在阵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