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历四年-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我军之中,每个人做好自己应该做的本分事才可以胜利,就像是筅以救牌,长枪救狼筅,镗钯救长枪一样。”

  眼看着这个汉子似乎还是有些懵懂,陈文立刻补了句狠的。“在战场放弃袍泽就是逃兵,逃兵一律处死,你可记住?!”

  “卑职记下了。”

  陈文叹了口气,如果浪费些许口水就能够让一个苦命的家庭守住得来不易的希望,他到也并不怎么在乎多说两句。

  吩咐了石大牛的队长每天早上起床时把他刚刚的问话重新问一遍的事情后,陈文便准备回营吃饭了,只是此时胡二却突然赶到了西校场,气还没喘匀便传达了王翊的召见。

  陈文很清楚,早在八月底他还在招兵的时候,南下新昌的明军就已经攻陷了虎山所,而由于刘翼明和陈天枢的离开,俞国望也只是简单的对新昌县城进行了围城以方便他的辅兵们在新昌县的范围内搜集粮草。

  整个浙东的局势和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那么此刻王翊连晚饭都不让吃就急着开会,看来是浙江清军终于想起来今年还有作战任务没完成的事情了。

  冲着浙江清军统帅们的这等几近于老年痴呆的记忆力,陈文也只得先抛开吃晚饭的事情,

  赶忙随着胡二前往中军大厅,至少也得弄明白了到底怎么回事。

  一个时辰前,大兰山老营中军大厅的二堂,王翊看着眼前的一打书信满是气愤,而坐在下手的王江却只是一个劲儿的叹气。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会发展到如此地步,这背后一定有人在刻意推动此事。”

  “完勋。”王江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不管是谁在促成此事,我们都要先以着国事为重,断不可凭着个人意气行事啊。而且……”

  “而且什么?”

  “而且我们也别无选择了。”

  听到这话,王翊也只得叹了口气。“确实也别无选择了。”

  见自己的中国合伙人依旧心怀不忿,王江也只得继续劝说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是古来有之的道理,我等还是日后再做补偿为好。”

  “那就这样吧。”说出了此言,王翊也瞬间从犹豫不决中走了出来,再度恢复了往日的那份坚定。

  ………………

  待陈文赶到中军大厅时,大兰山老营的相关官员都已经到齐了。陈文行过礼后立刻坐到了他的座位上,上手是监军文官沈调伦、邹小南和领兵将领黄中道、毛明山,而对面则是褚九如、孙钰等几个负责后勤五司的官员,至于中营的那两个守备和五司的再下一级官员则显然是无权参与会议。

  见人已到齐,王翊便命令胡二严守大门,继而说道:“余姚那边已经传来了消息,鞑子的浙江提督标营已经开始向余姚集结,估计此时已经集结得差不多了。”

  清军迟到了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这让早前就已经得到消息的大兰山明军很不适应,甚至包括褚九如在内的一些知晓内情的官员也颇有些怀疑陈文的情报来源,只是王翊和王江始终在压制着这种念头才没有引发更大的质疑。

  从今天看来,这份质疑显然是没有道理的,毕竟这个时代由于通信技术的落后,很多计划都是含糊不清的。此次清军睡过头迟到了半个月也不算是什么不正常的事情,毕竟人家也需要时间梳洗打扮才好赴约不是。

  陈文很清楚这一个月整个大兰山的知情人们的焦急心情,只是他分明记得清军是九月出击的,而且今年清军也绝对拥有出击的理由和必要,这并非是大兰山决定,而是舟山,毕竟鲁监国对于满清在浙江的统治威胁可是不一般的大。

  虽然不知道清军为什么到现在才出动,但是陈文也没有什么办法,因为他根本不清楚到底是自己的翅膀扇得劲儿大了,还是黄宗羲写错了。既然眼下已经开始集结,那么也只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

  “本官决定,集结包括我大兰山在内的四明山王师各部,按照陈游击先前制定的计划先行进攻余姚方面的鞑子,待将其击溃后,再行迎战自奉化而来的鞑子。”

  为会议定下基调后,王翊立刻分配任务。“褚主事。”

  “下官在!”

  “汝立刻出发联络先前约定好的各部,前往既定地点集合,不得有误。”

  明军在北线的既定集结地点在梁弄镇,梁弄镇地处四明山北麓,大兰山以北,乃是一座千年古镇。

  梁弄镇据说最初为梁、冯两姓的聚居地,故而叫做梁冯镇。后来由于北方战乱频仍,很多大姓南迁,至后唐时已“人烟辏集,亦一巨镇”,因为街道弄堂很多,故取谐音为梁弄。梁弄镇在抗日战争期间曾为浙东抗日根据地的领导中心,包括党委、司令部、公署在内的领导机关都坐落在此地,号称“浙东小延安”。

  陈文选择此地为集结点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以清军的规模,想要从余姚进攻大兰山,最好还是沿着后世横穿四明山的宋梁线——浒溪线公路的大致走向从余姚出发,途径永和镇、四明湖、梁弄镇,最后到达大兰山。

  就算清军选择绕远,不走四明湖一带,从凤鸣山以南绕过来,明军也可以凭借距离更近的优势回师驰援大兰山,而清军是不可能比明军的速度更快的。一旦进入四明山地区,清军就要时刻提防明军的袭扰,因为整个四明山地区全部被各种类型的明军所占据,清军在此地没有任何群众基础。

  这样的话,只要在梁弄镇集结完毕,明军便是进退皆可的事情了。

  “下官遵命。”

  见褚九如已经轰然应是,王翊立刻点到了第二个官员。

  “孙主事。”

  “下官在!”

  “梁弄镇的库房里现有的粮草可够大军一月支用?”

  “回禀经略,卑职十日前刚刚随最后一批调往的梁弄镇的粮草前往此地检查过,足够支用。”

  “很好,孙主事,粮草乃是大军的根本,存放在大兰山的粮草要随时准备起运,无论是北线,还是南线。”

  南线的预定集结地点在四明山镇,不过粮草却并不会过早的运输,因为按照计划南线明军需要设法拖延自奉化出发的清军的行军速度,虽然陈文给毛明山讲解了不少后世游击战的理论,但是能拖延多久陈文却根本不知道,甚至就连毛明山和奉化以西最大规模的明军吴奎明所部也不知道。

  “下官遵命。”

  有道是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王翊挨个将老营中与此次战事涉及到的部门和官员点到,保证了后勤之后,便开始调动军队。

  “黄都督。”

  “末将在!”

  “明日一早,汝便回到梁弄镇,越过永和镇向余姚派出斥候,设法弄清楚鞑子的动向。”

  黄中道的前营负责大兰山北部的防御,其中有一个守备就驻扎在梁弄镇,所以北线前期肯定是由黄中道负责。

  “末将遵命。”

  “毛都督。”

  “末将在!”

  “明日一早,汝便回到防区,按照陈游击的既定计划进行那个游击作战,同时知会吴帅随时准备出兵。”

  王翊说完这话,在场的很多人都觉得有些别扭,不能你是游击将军,你的战法就叫“游击战”吧,要是等你升到了参将,那这个战法难道也要跟着改叫“参战”吗?真是莫名其妙。

  “末将遵命。”

  “沈主事、邹主事。”

  “下官在。”

  “明日一早你二人便开始动员中营的那四个守备,后天早上出发前往梁弄镇。”

  听到这里,无论是陈文,还是其他官员都颇有些奇怪,王翊就算打算倾其全力也不至于把中营的四个守备全调往前线吧,难道老营就指望那些役夫和临时招募的民勇负责守御吗?

  “下官遵命。”

  与会的大兰山明军官员们只剩下了王江和陈文没有分配任务,王江无需多言,自是负责老营这根本之地的,这也是王翊和王江一直以来的习惯,诸如王翊第二次攻陷上虞县城和南下为吴奎明解围,以及历次前往鲁监国行在朝觐时都是如此。

  那么,剩下的就只是陈文了。

  “游击将军陈文。”王翊深吸了口气,还是把后面的话说了出来。“游击将军陈文率领本部兵马负责协助王副都御使守卫大兰山老营,老营一带所有军务全权由汝负责!”

  “……”

  死一般的寂静,除却命令的发布人王翊和参与制定此命令的王江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