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历四年-第5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广信府城地处明军进入江西腹地的必经之路上,以如今的态势,这两座城池在谁手中,就意味着江西这个省的归属。

  经过了四省会剿前的修筑,广信府城以北早已有一座棱堡与其形成了掎角之势。由此一来,以府城的地理位置所在,其西、南有信江环抱,北面有了棱堡,面相浙江的东面就显得有些薄弱了。

  事实上,洪承畴早前也曾动过在广信府城以东修建起一座棱堡,或是对府城东面的城防进行棱堡化的念头,奈何江西的大军消耗皆要仰赖于江南,江南那边士绅又不好摆布,还要供奉给满清朝廷和那些亲贵,资财方面也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洪承畴先是惨败后修建富阳和青田两处棱堡,外加大幅度扩军,后来则是扩编东南经标,结果这座棱堡的计划就如同陈文的玉山棱堡一般被抛诸脑后了。

  此番清军惨败而归,想要将损失降到最低,就必须守住此间。府城与棱堡之间的距离不远,且有护墙和壕沟连接,外有护城河等防御设施,乃是一体双生的坚城所在。但是相比棱堡,方方正正的广信府城的防御能力显然要低上不少,所以抓紧一切时间来加固工事自然是当前的关键所在。

  这个道理,洪承畴知道,陈文同样如此。数日后,陈文的大军进入到广信府城的范围之内。

  城外有成批次的清军骑兵,他们的目的是袭扰明军的攻城部队和运粮队;而广信府城,一眼望去,城外矮墙、壕沟、护城河、木桩之类的防御设施鳞次栉比,城头上更是遍布了守军,甚至还有专门的炮台;而那座棱堡,比起去年陈文击破李本深的大军,趁势追击至此时,显然是更胜一筹,其复杂和易守难攻的程度,曾经顿阻北线清军多次的安华镇棱堡只要一比都立刻就成了一个小儿科了。

  “洪承畴这一年真是没闲着啊。”

  收了望远镜,陈文不由得感叹了起来。比之曾经的对手,洪承畴的能力实在强过太多,历史上那个“开清第一功”的说法,可谓是实至名归,如今被迫来到东南,虽说是两次围剿都以失败告终,但是其反应果断、敢为人先、为虑胜先虑败等优点却还是每一次都将他逼得险象环生,甚至即便是大胜了也无法进一步扩张实力。

  “但是,这一次你错在了太过依仗西方军事科学。这本不算是错误,只是用在了老子身上,却是大错特错,因为玩近代军队,哪怕你智计无双也未必有后世地摊上的一两本近代军事史的书籍管用”

  看过了广信府的城防,陈文反倒是不再着急,他要的是洪承畴的脑袋,甚至江西这个省都可以是赠品,洪承畴既然下定决心死守于此,就显然不会逃走。

  “那就在这里,在这座棱堡下终结你我之间的恩怨吧,洪承畴。”。

  a



请假


?????д???????硣


第八十八章 杀之一字(上)


  从清军的旗号上来看,洪承畴在府城之中坐镇,经标五镇以及江西提标和江西提标也都在城中,而棱堡的城头,飘扬的则是广信府总兵卜世龙的旗号。

  经标五镇在玉山县的前后两战中皆有损伤,尤其是那一场与陈文之间的野战,经标五镇中的中、左、右、后四营更是损兵折将良多,尤其是中镇几乎全军覆没,广信府城的城防主力自然是刘光弼和杨捷的部下无误了。至于棱堡的守将,陈文还真没听说过这个武将。

  攻城一事,自有个轻重缓急之分。粮草,明军可以依靠水运,但是军队规模着实不小,长久下去却是不行,6路又有清军的优势骑兵在侧,最好的办法还是尽快破城以免出现意外状况。而这广信府城和棱堡之间,陈文与洪承畴的想法到也一致,必然是先破府城,再攻棱堡为上。

  清军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有援兵抵达的,棱堡又怎么看都是个硬茬子,先易后难,对于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的浙江明军而言,才是最为稳妥的。

  第一天陈文并没有急着起进攻,大军在广信府城以东扎稳了营盘,一切都是按部就班的进行,摆明了稳扎稳打的态度。

  这是洪承畴希望看到的,明军越是求稳,耽误的时间就越多,粮草压力也就越大,他的骑兵虽然在玉山那一战中受损不小,但是比起明军却依旧处在优势之中。广信府城以东数十里的地盘早已被清军弄成了无人区,就这么拖下去,凭借着骑兵游弋突袭,明军迟早会撑不下去的。

  第一天如此,第二天明军依旧没有动静,不过根据探马和出城袭扰的骑队汇报,明军这两日始终在借助于信江的运力来运送木料,以便于搭建攻城器械。

  水运,这是清军所难以干扰到的。信江虽然直入鄱阳湖,但是广信府城在信江上却是常年有浮桥存在的,这是广信府城的一大重要的交通路线,况且逆流而上,艰苦异常,溯流而上或可,突袭实非力所能及。

  不过到了第三天,明军依仗着职业化的工兵和携带的大量辅兵很快就搭建好了数量巨大的攻城器械,并且很快就抵近到广信府城的城东。

  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所在,广信府的东城墙原本就构筑得比较高大坚固,加之在东门驻扎重兵,并重点将兵署机关设在东门,本就是整个城防体系的重点。当浙江的乱事愈演愈烈,洪承畴也专门对东城墙尽心了加固,再加上这几日的临阵磨枪,总体上也称得上是东南四省有数的坚城了。

  明军抵近到城头火炮的射程外开始列阵,火炮、攻城器械和大军依次排开,摆出了攻城的全套架势。

  回来的路上吐血昏倒,回到城中也始终是卧床不起,一切的布置和工作皆由南昌幕府和麾下众将自行协调。总的来说,洪承畴的姻亲黄志遴负责后勤,而洪承畴在军务上的助手胡全才则负责协调众将。可是眼见着明军即将开始攻城,拖着病体,洪承畴却还是赶到了城头亲自坐镇。

  “经略老大人,您这是何苦啊。”

  于路上,洪承畴震慑住了军心,使得士卒的逃亡远比正常情况下要少了许多,再加上回城后对出征清军的拉拢、抚慰,这使得洪承畴在军中的威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回升。只不过,这也仅仅是对比正常情况下的,军队实际上的战损却依旧不小。

  江西提标和九江镇标处于围城的位置,撤退也是最为迅的,基本上没有受到太多的损伤,将作为此战的主力。经标五镇中,中营自张勇以下几乎尽没,逃出来的溃兵也已经全无建制,并不存在战斗力可言;左右两营也受到了波及,过半数的建制被严重破坏;抛开玉琅溪畔已经打过一战了的前镇,也只有后镇的受损程度较低。

  “如今的状况,老夫若是还不出来,只怕将士们就更没有战心了。”

  这几日的修养,并没有让洪承畴恢复多少元气,用郎中的话说,如今的洪承畴就是在凭借着自身的一股子信念吊着,否则早就一命呜呼了。心病作,使得这段时间本就或多或少靠着意志支撑的花甲老人。

  “江西已经空虚,广信府城一旦失守,陈文在东南便再难遏制。到时候,东南大局败坏,千古之下,只怕不光是汉人要骂老夫是汉奸,就算是大清也不会说老夫一句好话吧。”

  精神凌驾于**之上,这本该是值得尊敬的,但是洪承畴的目的如斯,大抵也只有他身边的这些效忠于满清的奴才们才能理解吧。

  洪承畴在城头上出现,极大的鼓舞了守军的士气,毕竟是仕宦几十载,流寇、清军、南明都交过手,唯有松锦之战和这两次进攻浙江遭逢惨败,对于威望的降低却还不足以达到毁灭性的地步。

  虽是五月,日渐酷热起来,但是在城头上,风却还是不小。由王1辅臣扶着走来,洪承畴在被风的东城门楼子前坐定,却已经消耗了太多的体力,指挥作战也是在不可能成行的了。不过他来到此间,其存在的意义也不过是个精神象征而已。

  城头上清军早已摆好了架势,城下的明军也在片刻之后也算是准备完毕,唯有出乎于清军意料的,却是明军并没有第一时间派出使者劝降,反倒是将一辆两头牛拉着的大型牛车来到了两军阵前。

  “张提督!”

  牛车上引了城头清军惊呼的正是张勇,一等靖逆侯,世袭罔替,比起洪承畴日后的那个可怜兮兮的三等轻车都尉,还特么只能世袭四世的爵位可是高了十四级之多,洪承畴陈文都不打算留着,更何况是张勇了。

  “城上的鞑子听着,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