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历四年-第5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陈文还是高看了他们一眼,这些人大抵根本不记得有这么回事,他们抬着神主牌过来哭完全是学那些士人苦庙时的做派。只是和士人不同,他们是卫所世袭军官,还正好在陈文的都督府职管辖范围之内,反倒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有明一朝,卫所制度自洪武、永乐朝就已经开始败坏,卫所军官不学无术者大有人在,以至于朱元璋和朱棣父子都曾下达过多次诏令试图将风气挽回,其结果却不因如人意。

  到了明朝中后期,卫所的军官已经与府县地方官无异,甚至封建化程度更高,因为地方官是流官,而他们则是世袭了一两百年之久。从专业性上说,明制原本是以卫所军官作为国家有事时效命于沙场的军官存在,可是到了那时也早已成了一群地主,种地、收租子、做买卖样样精通,兵法、战阵、武艺则连稀松都称不上,完全是什么也不懂,中期还出过戚继光之类的猛将,到了后期像之前的于世忠已经算是极少数的奇葩了。

  等到清军入关以后,卫所制度并没有立刻就被取缔,而是在清朝实行了近百年,直到雍正朝才彻底消化完成。在这期间,卫所军屯始终向满清朝廷出丁纳粮,满清初期的税赋压力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靠着这些税赋比例过民田且田土数量不过比民田稍逊一筹的军屯的支撑才得以缓解的。

  好鞋不踩烂****。

  看过了这群不学无术的家伙,陈文连调侃的兴趣也没了,原本还打算从中寻到些有用之才,现在的**也没了,看着他们更是觉着满心的不痛快。

  抄起了两本来自于卫所和府县衙门的账簿,陈文便对他说道:“你们身为卫所世袭军官,国家有难却不思为国效力,反倒以卫所军官之身向鞑子出丁纳粮。本侯以左军都督府左都督的身份下令,尔等旧有差遣全部取消,下属卫所军户全部改籍为民,侵吞军屯、盐田没收。来人,将这些废物都关起来,省得他们干扰行政。”

  一声令下,军法官便带着镇抚兵将这些卫所世袭军官全部押了下去,他们很清楚,陈文是不会给他们差遣以继续奴役军户了,没了差遣和侵吞的田土他们的世袭官职什么也不是。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声声咒骂和求饶之将那些账簿推到了一边,继续看起了那些文官、军官和幕僚们送交上来的报告,细细品读,又招来了那些负责前来调查的人员进行详细了解,直到第二天才将这些报告和他的计划派人送回金华府。

  实行军功授田和新卫所制度的浙江明军与文官集团借着收复台温的机会将这些沿海备倭卫所尽数吞并,手段上也远比计划中的更要蛮横。

  继收押了这些卫所军官后,军用建筑和设施全部转交给驻军,卫所军户转籍为民,屯田中为军户自有的连同军户一起改籍为民,卫所军官侵占的则与荒弃田土一起化归新卫所所有,本地士绅侵占军屯勒令归还。

  一系列政策的下达,台、温两府立刻便如鸡飞狗跳一般,熙熙攘攘的喧嚣了起来,请命、抗命者大有人在,但是在浙江明军新近抽调来的部分驻军和南塘营的强压下,这些地头蛇也被迫将尾巴缩了起来。双方的力量差距实在太大,如今玉山县那边还在与清军交锋,陈文放出话去,任何违逆安远侯府军令者皆以襄助鞑子在明军后方作乱的叛逆视之,嗅到了这股子杀气的士绅大户们大多选择了退避三舍,但其中也有不少干脆出海为盗继续顽抗的。

  “招募水手,从浙江内河水师以及浙江讲武学堂抽调水师军官,以原鞑子台州水师为基础,扩大编制,组建浙江沿海巡航水师。”

  组建水师,除了水手、军官以外,更重要的则是舰船。台州水师,绝大多数的舰船和人员都落入了陈文之手,台州和温州也有不少晾晒的木料,只待晾晒完毕就可以用来建造舰船。另外,陈文此前与郑泰有约,购买了一些福建明军的舰船,加起来还不太清楚够与不够,不过他也并不在意,了不得就继续向郑成功或是其他欧洲商人购买呗。

  刚想打瞌睡就有人送上了枕头,十月二十四,郑成功的堂兄郑泰抵达温州,船队就驻扎在周瑞、周鹤芝兄弟曾镇守过的三盘岛,只有他带着随员进入到了温州府城。陈文赶到后,二人刚刚寒暄一二,郑泰就告知他另一个消息,随后便由着稍小的舰船载来了一行人。

  为的是一个白面无须的文官,而在他身后,则是一队穿着飞鱼服、挎着绣春刀的锦衣卫,若护卫状。

  那为之人起初见了陈文倒是未语先笑,经郑泰介绍陈文也了解这人的身份。待到双方见过了礼,只见那人转而一脸的正色,操着一嘴带着西南口音的官话朗声喝道:“钦命提督南直隶、浙江、江西水6兵马援剿总兵官、特赐蟒玉、便宜行事、挂征虏将军印、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保、安远侯陈文,听旨!”8



第四十七章 国公


  钦命提督南直隶、浙江、江西水6兵马援剿总兵官、特赐蟒玉、便宜行事、挂征虏将军印、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保、安远侯。这一连串的称呼乃是陈文在明廷的正式官职,那人一张口便是如此,早有准备的陈文已经使人摆好了香案,随即便拜倒在这位天使所代表着的皇权面前。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钦命提督南直隶、浙江、江西水6兵马援剿总兵官、特赐蟒玉、便宜行事、挂征虏将军印、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保、安远侯陈文……”

  圣旨,从鲁王监国下旨授予挂印将军开始,到临海伯和后来的安远侯,陈文已经听过多次,抛开那些华丽的辞藻,更有实际意义的东西往往就在这些背后。

  “……晋卿以提督南直隶、江西、浙江、福建等处水6兵马援剿总兵官,特赐蟒玉,便宜行事,挂征虏将军印,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少保兼太子太保、秀国公。特遣……”

  提督军务比之上一次的任命多了一个福建,加衔中,原有的太子太保是正二品,新加的少保则是从一品,不过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就已经是正一品了,加衔上也只是用来表明受官者的功绩与崇高身份,对应上他其实也只是作为诛杀陈锦、石廷柱二贼的奖励。这里面,其实真正的奖赏还是国公的爵位,这才是天使大老远赶来浙江的目的,摆在明面上的目的。

  “臣,恭请天安,万岁、万岁、万万岁。”

  “圣恭安。”

  “臣,恭谢天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天恩浩荡。”

  “臣,永服辞训,万岁、万岁、万万岁。”

  “宜诚乃戒。”

  接了旨,陈文从安远侯便晋升为秀国公,成为了大明王朝的国公。

  甲申之前,明王朝只有洪武、永乐年间因开国和靖难加封过为数不多的公爵,加在一起不过十数个而已,还要包括像越国公胡大海那样未能活到功成之日的大将的追封。南明前前后后,算上明郑时期,国公一共封了五十多个,大多接受了,也有没有接受的,如果再加上追封的话,那么这个数字只会更多。

  不过至今为止,已获得公爵的,其实已经不剩下太多了。身死者有之、降清者亦有之,还有类似于刘国轩那样尚未受封的。于这东南四省,如今也只有陈文的秀国公和郑成功的漳国公,仅此而已。西南相对要多一些,主要是为了拉拢西南军阀、大西军和夔东众将。当然,那里更多,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永历朝廷始终在西南,近水楼台先得月。

  此前的侯爵,于南明早已是烂大街了,对于陈文而言也不过是从鲁藩转向桂藩的一个象征而已。甚至可能在永历天子或是如今把持国政的秦王孙可望看来,陈文这个侯爵也未必能在浙江坚持多长时间,权当例行公事。可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陈文不仅坚持了下来,而且还一次又一次的大败清军,如此才有了今天的国公爵位。

  毫无疑问,这是陈文多年来带领着浙江明军集团浴血奋战,竭尽心力的努力才获得的功勋,虽说比起开国、靖难中的那些国公在个别方面可能会稍逊一筹,但是与如今那些战绩上几乎建树缺缺,却凭着手中的兵力博取到爵位的军阀们相比,还是实至名归的。

  获得了国公的爵位陈文也与郑成功之间在爵位上达到了平级,表面了如今东南明军中以他和郑成功为最主要领导人,浙江明军与福建明军为最为强盛的两个军事集团的态势,同时也是西南永历朝廷以及把持国政的秦王孙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